兵马俑们撸串、撕叫化鸡、骑滴滴?
本 文 约 3000 字
阅 读 需 要
[ Han ]
汉
判断一个朝代的文明程度,
看两件事。
爱情:
精神素养。
食物:
肉体需求。
呃,
我是不是说反了?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种审美其实源自汉朝,并不是从那开始,中国男人开始追求美学。而是,那时候男人要服兵役,而女人也要跟着上战场做服务。精瘦身材的女人看起来当然更能干!自从知道汉代是撸串鼻祖,开始对兵马俑的饮食有非分的遐想。当兵的日子挺滋润的。
古彝文典籍《查姆》中写道:“石头下烧火,石头上水就涨啦,水中有树果,树果就煮熟,姑娘吃树果,生熟两样味,后头就认得煮吃。”
先不要觉得远方的姑娘是天仙,那是因为不了解。其实撸串与美真的不能同时存在。我们被美图秀秀般的汉朝骗了!
脱掉汉服之后,
兵马俑们是这样烤串的...
我一度怀疑,中国人靠爱撸串的精神才站到食物链顶端的。东北烧烤、成都串串、新疆羊肉串,即使是路边的普通夜宵摊,也喜欢把肉和蔬菜串成串儿烤了吃。史料发现,汉朝时期的石板烧烤,就是我们最早的撸串。
当时食物原料以易于捕获的鹿、野牛、野猪、野山羊为主,捕获后剥皮开膛,丢在火里烧烤食用或丢在烧烫的石板上烤食,没有调味品,没有用来进食的餐具,粗旷野趣。
这是我在好朋友Justin策展的中国汉画全国巡展首站杭州开幕仪式上分享的汉朝撸串文化,李亚鹏坐在边上静静听,我好紧张。明天,我跟着汉画展到西安,这次中国汉画学会提供的近200幅汉画拓本正在西安展出。
巡展展厅由著名设计师陈飞波设计,衍生品与艺莲公园合作。不仅将汉朝人民的幸福生活呈现在纸面,更融入互动环节,让观众有机会亲自动手、切身感受。
如果你没法飞去西安现场,给你们剧透一些精彩有趣的汉画:
汉朝的蹦擦擦
汉朝的吃香喝辣
汉朝的滴滴
汉朝的宠物宝宝
汉朝的厨房
汉朝的OOXX?!
3位嘉宾分享
帮你吃掉整个汉画展
汉画展西安站分享嘉宾:老妖
来到西安,地头蛇当道,老妖就是当地的第一大蛇。老妖是西安饭店与餐饮协会副秘书长,上过央视,却非常低调,人生信条是“无酒不妖,无肉不欢”。他的公众号“老妖带你吃西安”是西北第一美食大号,外地人照着他的推荐来吃,本地人也跟着他觅食。
老妖说,在陕西但凡历史名城也都会是美食聚集地,这次汉画展他要带我们穿越回作为汉朝都城的长安,聊一聊当时的美食盛况。讲完汉朝的西安美食,老妖还会介绍现在的西安菜和西安小吃——葫芦鸡、妙笔生花、老醋松鼠鱼、辣子蒜羊血、手掰豆腐、妙笔生花、秦川酱牛肉、官府烧三鲜、三道辣孜然炒肉、油酥锅盔、酸汤饺子…光听老妖报的这些菜名我就饿了。
汉画展西安站分享嘉宾:王亮茗
这次汉画展西安站,还请到和四时日本料理的总料理长,来自台湾的王亮茗师傅,与大家分享汉朝美食早前与日本的关联。
王亮茗师傅毕业于台湾屏东私立技术学院机械工科系,1997年起从军,2003年退役后就开始日料厨艺生涯。作为日本料理职人,王师傅先后在中国多个城市的高级日料餐厅担任料理长和技术指导总监,也在日本料理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他认为料理就是体现四季节气和时代的更迭,提醒着我们对于自然的崇敬与谦卑。每个时令和不同时期都有其独特产物,由料理人通过不同搭配展现出千百种姿态。
汉朝时中国的美食与日本的美食有什么联系,又是怎样相互影响,我们一起来听听王亮茗师傅怎么说。
汉画展西安站分享嘉宾:神婆
至于我,想跟大家聊聊汉朝的美食文化。
分享现场简版演讲笔记一份
帮你吃掉整个汉画展
汉朝的主食:开始吃面食!汉朝属于粒食时代到粉食时代的交替期,早期主要食用粟、麦、稻为原料作为干饭,汉代的干饭类似于今天的米饭,将去皮的粟、麦、稻等煮熟食用,具体的材料依各地物产而不同。
西汉中后期,谷物粉面制成的主食,已经改变了人们以前使用干饭和粥的习惯,饼成为了汉代最普及的食物。汉代的饼主要是蒸饼,用麦粉蒸的叫饼,用米粉蒸的叫饵,此外还有用糯米粉做的糍粑。西汉后期的《急就篇》中把饼和饵列为食物之首,可见其地位。
汉朝的菜品:叫化鸡!?汉朝厨师比我们想象得要厉害,反正秦始皇是个大吃货。各种骄奢淫逸的消息从深宫传出。
脍
将肉切成薄片或细丝,蘸佐料食用。所谓“脍不厌细”,脍肉切得越薄越细,便越易于食用。马王堆汉简记载的脍肉有牛脍、羊脍、鹿脍、鱼脍等。
炙
也就是烧烤。这是人类有烹饪以来最古老的方法了,到了汉代依然比较流行。一般是用签子串起来烤肉串吃,各种肉都可以用来烤。还有些比较有特点的,比如:脯炙,把用蜂蜜、豉汁腌制好的肉脯烧烤。
羹
羹是指将食材熬制成汤,这是当时最常见菜。马王堆汉简中记载了五大类二十多种羹。用纯肉做成的肉汤叫大羹,有牛首(牛头肉)大羹、羊大羹、鹿大羹、豕(猪)大羹、豚(小猪)大羹、狗大羹、凫(野鸭)大羹、雉(野鸡)大羹、鸡大羹等九种。
肉脯
肉脯,就是将肉加入姜、椒、盐等调味料煮熟后再晒成肉干。《礼记》中有鹿脯、野猪脯、麋鹿脯等。汉代人喜欢吃一种胃脯,也叫脘,是用动物的胃做的肉脯。马王堆汉简中有牛胃脯。
煮
在西汉时期,一种青铜染炉在贵族饮食生活中非常流行,这种染炉分为构造:主体为炭炉,下部是承接炭灰的盘体,上面放置一具活动的杯,可谓是古代小火锅,比传统斧炙煮食工艺更加精巧。
炮
从马王堆汉墓遣策所见,烹调的方法有羹、炙、炮等,其中提到了炮这一工艺。炮即将兽肉去毛,裹泥,放在火上烧烤,直至熟透,类似于叫花鸡的做法。
汉朝酒文化:米酒米酒米酒!复原中国古代《周礼·天官》记载的六饮,即水、浆(是少带点酸味的米酒)、醴(甜酒、甜泉)、凉(涼)、医(即粥加曲蘖酿成的甜酒)、酏(是带酒味的薄粥)。
汉代饮酒风气盛行,已经开始用酒曲酿酒,但受限于酿造技术,大部分酒品度数不高且浑浊。当时有菊花酒、茉莉花酒等药酒。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记载了利用药物配合治疗的药酒的方剂。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有大量的记载。
河北满城的刘胜墓中出土有“稻酒十石”、“黍上尊酒十五石”等题字的陶缸,说明了酒的种类很多。汉景帝时的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这里的醴就是一种米酒。
汉朝的餐食器皿:铜锅烧肉!根据出土文物研究推断,铜鼓是由铜釜演变而来的。釜的主要用途是煮饭烧菜,但翻过来敲击,也会发出具有一定音乐效果的声响。当铜釜取代陶釜之后,其声响效果更好。
陶器出土不多,器形主要为单耳小罐,还有盘口瓶、圈足单耳小杯等。陶质大部为夹粗砂陶,无纹饰,陶色有黑、灰、灰白、红几种,以灰陶为主。制法以轮制为主,兼有手制。
兵马俑的饮食八卦还没完,等着晚上托梦给我,回见!
如果有可能,记得来现场。
时间:9月23日下午3:00-5:00pm
地点:西安 老城根G park
🍌
神 婆 问
互动奖品:
1. 汉画像拓片集画册
单页拓片一张
2. 购买汉画像拓片集画册
六折优惠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 请用留言&转发勾搭我 -
喜欢就请加我微信公众号:
foodblessyou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叶梦得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
置酒来禽花下作》
Food Bless You!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