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最被低估的985高校,拆分出无数985、211后,仍是全国TOP3!

北楼8层女同事 新东方 2023-12-19

它居于千年古城,孕育出无数如繁星般璀璨的学者,背负起时代的责任,创造出无数的辉煌!


——女同事说





古韵金陵,六朝古都,人文荟萃,士林渊薮。


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南京凭借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托举起了江苏高教界的一片天。


然而,那所江苏高教的“扛把子”、常年位居全国“TOP3”的985大学,却因为太过低调,过去总是被人误会——


“你考上了哪个大学?”“南大。”


“南大?是南开大学吗?”“是南京大学”


“啊?南京哪个大学?!”


虽然现在随着讯息的发达,南京大学的大名早已随着它的实力一起响彻大江南北,不再是南大学子们自嘲的“南哪儿大学”。


可实际上,从前“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低调校训早已融入了南大人的精神之中,从未淡去。



01

栉风沐雨,笑傲东亚


为中国核事业鞠躬尽瘁的程开甲院士曾说: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作为南大的优秀校友,程院士的感慨,是南大人风骨与情怀的缩影——


建校121年来,从这个古朴典雅的校园里,走出了200多名院士、6位两弹一星元勋……


那些繁星般璀璨的南大人,在国防、外交、科技、工商业等领域散发着灼灼星光。


今日之荣耀,来源于过往的积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今稳坐全国“TOP3”的南京大学,在百年前,还曾是亚洲第一。


程开甲院士


1902年,国家风雨飘摇,清政府的统治陷入危机。


为了培养人才、推进新政,清政府发布了名为《人才为政事之本》的兴学诏书,由张之洞等人负责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应运而生,这是南京大学不平凡的起点。


三江师范学堂是江苏的最高学府,那时,日本东亚同文会报道其为“堪与京师大学堂比美”,同时盛赞三江师范学堂是“中国师范学堂之嚆矢”。


三江师范学堂 图源:南京大学


三年后,学校改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当时的校长李瑞清有感于时事,提出了“嚼得菜根,办得大事”的校训,对学生们寄予厚望。


从这时候开始,教育强国、负重前行就成了一代一代南大人肩负的使命,支撑着他们创造出无数辉煌。


在这之后,南大几度易名改制,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到国立中央大学,逐步成为一个多元发展的综合性学府。



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已经有文、理、法、教、农、工、商、医八大学院(后来商学院独立),一千多名学者在这里任教,三四千名学生在此就读,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在全国首屈一指,在亚洲也拔得头筹。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普林斯顿大学发布了世界大学排名,国立中央大学强势地超过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高居亚洲第一,并且迈入了世界前50的行列。


国立东南大学时期校门 图源:南京大学


然而,南大最令人称道的,或许还不是这些耀眼的排名,而是一代代南大人流传下来的那份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勇气与风骨。


1920年,尽管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思想变革之风已经轰轰烈烈得吹往中华大地,但女生依然难以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男女大防依然难以根除的时代,南大与北大同年首开“女禁”,招收了8名女学生,引领了高等学校“男女同校”之风,掀起后续的高校改革浪潮。


与此同时,南大“立足中华,学贯中西”的学风也成为美谈。那时的南大教授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想为官者上北京,想发财者去上海,唯我心甘情愿在南高。”


图源:南京大学


不为功名利禄,只求攀登书山,俯仰天地,无愧于心。


这样的精神财富,流传至今日,已经成为了南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1年校庆之际,回望过去,南京大学已如建校时的初衷那般,默默培养着兴国之才,坚定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02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20年7月25日,“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搭载着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升上太空!


这颗南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自主研究的人造卫星,是国际首颗在轨工作中运用龙虾眼聚焦X射线技术的空间探测卫星,展现了南大深厚的科研实力。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探珠。南大可不止在长空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在海洋探索中也走在前列。


1958年,共和国建设仍在筚路蓝缕的探索途中,毛主席有感于历史与国防现状,感慨道: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核潜艇 图源:南大招生小蓝鲸


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积累,终于,在1965年正式开始了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南大毕业的赵仁恺院士担任核潜艇动力总设计师之一。


从开始研制,到成功下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仅仅用了5年,核潜艇上的4.6万个零件全部由我们自主制作,没有一颗螺丝钉依靠国外。


南大在海洋的探索绝不止于此,蛟龙号深潜海底、雪龙号极地航行,都活跃着一代又一代南大人的身影,他们继承了前辈的学养与信念,挑起自然科学的重担。


南大在自然科学领域底蕴深厚的同时,在人文社科领域同样声誉斐然,在文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中名家辈出。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南大自建立之初到如今都能够涌现出大国重器,离不开传道授业的大师们和铭记南大精神的校友们——


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学奠基人柳诒徵在此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图书馆藏书总目《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古文字学、书法学专家胡小石在这里挥洒笔墨。


同时,南大还有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弟子施士元,画家徐悲鸿、张大千,经济与人口学家马寅初,诗人、作家徐志摩、闻一多……群贤毕至,繁星璀璨。


新中国建立后,南大经历了一系列的院系调整,但不变的是它勇立潮头的魄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风缓缓升起,向 全世界人民展现了新中国的风采。


而承载着非凡意义的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正是南大人曾联松。


曾联松


1978年,光明日报头条发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引领了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篇划时代意义的文章的作者,也是南大人胡福明。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南大的校训一直指引着师生校友们,观天地、观自我,昂首前行。


03

脚踏实地,多元发展


电视剧《小欢喜》里面,乔英子不想报考清北,心心念念只想读南京大学的天文学,那时候才有很多观众突然发现——


原来南大天文系那么低调,却又那么强悍。


在国内,南大的天文学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被称为“天文界的黄埔军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以A+评级稳坐TOP1。



南大的天文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距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专业从1920年的国立东南大学时期便已经正式成立,是我国天体测量、天体力学、航天器轨道理论领域的人才基地。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前身为天文学系,于1952年创立,它的天文学以其强大的实力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天文学一级重点学科,有着全国高校唯一的天文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科建设的完备,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人才。南大天文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7名。



巍巍南雍,经天纬地。地质学也是南大的优势学科,在多次学科评估中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创下了“一门29院士”的记录。


近年来,天文和地质两个金牌专业还联合起来,新增了行星科学专业,在探索星空的道路上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除了长久以来积淀深厚的强势学科之外,南大的其他学科建设也较为完备。现在,南大已经形成了文、史、哲、理、工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学科实力强劲。


其中,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还有7个学科进入了全球前1‰,总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列前十。



一系列重视科研、重视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举措,带动着南大科研实力的提高。1992年以来,在最能反映基础科研水平的SCI论文数据榜上,南大被收录的论文数量曾连续7年位居大陆高校第一名。


然而,虽然南京大学现在的发展稳中有进,但比起它曾经“亚洲第一”的辉煌时期来说,很多人会因为它现在的低调而怀疑它正在“没落”。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它曾经历过一段真正的低谷,正是那一段南大发展史上的艰难时刻让南大背上了那些落寞的名声——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作为综合类大学中佼佼者的南京大学,许多院系被迫迁出,拆分出了19所大学,其中985高校4所,211高校7所。


原来南大的的42个系科,在院系调整后仅存文、理类别的13个系,整个学校元气大伤。



而且,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在新时代以来南大所能获得的城市经济、文化资源以及学生的实习工作机会比起北京、上海的顶级高校相对较少,所以南大的发展速度略有受限。


不过,在近年来,南大在需求日盛的新能源领域全面布局,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效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其他强势的学科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十分亮眼。


121年悠悠岁月,南大一直秉持着建校以来的风骨,宠辱不惊,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亦脚踏实地,不问功名。


04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每当金秋时节,梧桐如织锦,落叶满金陵。坐落在这样一座自然与人文风光并盛的城市,南大的学生在大学的四年里,可谓幸福感爆棚。


南大校内舒适的环境和优美的景色一直声名远扬,它就像城市中一片宁静的自留地,永远为学生们留下一张安稳的书桌,供他们自由成长。


现在,南京大学共有鼓楼、浦口、仙林、苏州两地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32.23亩,在全国高校中排行前列。



南大之大,瞧瞧热搜上挂着的词条,便可看出来——


除了科研成果之外,南大经常“泥石流式”上热搜,学校里的“野猪学长”时不时就吸引大家的眼球。


前几天,小红书上有南大学生调侃中带着一丝惊恐地发文,表示自己的舍友在宿舍阳台拍到后山野猪一家下山觅食,慢悠悠地在宿舍后面闲逛。


图源:小红书@瓶瓶子~jumping~


而且,这栋被戏称为“猪景房”的27栋宿舍,还不是唯一的“动物观测点”。


在南大,除了野猪之外,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也随处可见,像刺猬、黄鼠狼、猫、鹿等动物经常会从学校各种地方路过,难怪会被学生们爱称为“九乡河动物园”。


在拥有着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南大的人文景观也堪称一绝,古朴典雅的教学楼散落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展现着厚重的历史气息。


毕业之后,天各一方,毕业生们每当回想起南大,最常想到的,可能还是那座美丽的“北大楼”。


虽然名字叫“北大”,但这栋楼可是根正苗红的南大标志性建筑。


1917年,美国建筑师斯迈尔设计了“北大楼”,如今百年时光过去,它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继续矗立于此。


这栋楼在漫长的光阴里,寄托了一届又一届南大人的情感,也见证了许多时代的变迁。


北大楼


2002年,南大一百周年校庆,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回到了母校,面对着这座楼,他仿佛想起了数十年前的校园时光,深情地作了一首《钟声说》:


“大江东去,五十年的浪头不回头。


浪子北归,回头已不是青丝,是白首。


常青藤攀满了北大楼,是藤呢,还是浪子的离愁?


是对北大楼绸缪的思念,整整,纠缠了五十年。”


北大楼


南大不仅有着历史悠久、雕梁画栋的百年建筑,还有着全国藏书量前三,被誉为“最美高校图书馆”的杜厦图书馆。


杜厦图书馆由南大校友杜厦捐赠建成,是全国唯一一座双枢纽管理体系的智能化信息图书馆。馆周围绿水环绕,风景宜人,内部设施精良、环境舒适,为南大学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学术兴趣与个人成长的空间。


南大图书馆


此外,南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尽力地支持着学生多元发展。在这里,选课可以自由多样,“三三制”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让学生们打破专业准入准出壁垒,“敦行成绩单”鼓励学生“五育”全面发展……


三三制 图源:南大招生小蓝鲸


漫步在这所学风自由、人文底蕴深厚的学校里,无数届的南大学子慎思笃行,坚定地走在自己所钟爱的道路上。


或许,在毕业多年后,他们再回想起母校,会想起食堂里热气腾腾的美食,会想起图书馆里为了梦想拼搏的岁月,更会不自觉地哼唱起李叔同作曲的南大校歌:


“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如日初升,如月之恒。在新的世纪里,南大或许依然低调,但它从不落寞。


参考资料:

1.新华网:《这就是,南京大学!》

2.南京大学官网:《校史》

3.南京大学:《这座全国藏书量前三的高校图书馆,原来长这样!》

4.南大招生小蓝鲸:《献礼祖国!从核潜艇到蛟龙号,从港珠澳到天问一号,南大从未缺席!》

5.南京大学:《祝贺!南大两颗学生自研卫星载荷成功发射》

6.星球数据派:《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暗示:南京大学王者归来,重塑南雍辉煌》

7.南京大学:《新的一年,向南!》

8.南京大学:《你理想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南大告诉你答案!》



每日互动

提到南大

你最先想到的是?

评论区告诉我~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大学生晒高数课“歹毒”签到方式,网友:在课堂上亲眼看着自己旷课啊?!

95岁高龄笔耕不辍,国家级“李子柒”连打4场官司只为保住“年味儿”

985高校宣布撤销!曾经爆火的热门专业,如今也难逃“天坑”的厄运?


“在看”我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