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钱途”的211大学,成为B站“顶流”
它在纷乱的时代沉浮多年,从未忘记过富民兴邦的使命。
——女同事说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自古以来,上海便笼罩着浓厚的商业气息,物产丰富,商贾云集,往来发达。
现在,这座超级大城市不仅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金融与贸易中心,“中国商业看华东,华东商业看上海”。
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了百余年的上海财经大学,与这片商业沃土同风雨、共岁月,一起走过中国商业经济起起伏伏的时光,迎来在时代风口腾飞的机会。
01
厚德博学,经济匡时
上海财经大学,简称“上财”,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常年盘踞于财经类高校排名的榜首之位。
在兴旺发达的背后,交织着上财九易校名、十迁校址的建校史与中国商业教育几经波折、奋起直追的发展史。
图源:软科
“溯源金陵,创校浦江。”
上财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17年增设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
时值一战爆发后,中国工商业获得喘息重振的机会,民族实业经济抓紧时机迅猛生长,社会对商业人才的需求与渴望日益增长。
南高师范代理校长郭秉文在报告书里写道:
“鉴于人们生产力薄弱,而一般毕业学子又多乏职业之智识技能,解决之法惟有提倡职业教育……增设农业、商业专修科。”
此时的商科学习,停留在职业教育阶段。
但“中国现代大学之父”郭秉文并不止步于此,他一边规划筹建国立东南大学,一边紧锣密鼓地将南高师范商业专修科扩充改组为商科大学。
郭秉文多次奔赴上海,考察这片通商大埠与金融中心,并与同样计划在上海建设商科大学的国立暨南学校校方达成合作,决定共建商科大学。
1921年9月28日,国立东南大学、暨南学校合设的上海商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国内有商科大学,自本校始。”
自此,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所商科大学,商科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
上海商科大学作为国立东南大学的分校(1922年,上商改由国立东南大学独办),它的校名随同国立东南大学的易名几经变化,直到1932年独立建校,不再受此影响,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因着我国院校设置的种种变动,国立上海商学院还经历了多次更名。
1985年9月,曾取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学院等名称的国立上海商学院,终于定下了沿用至今的新校名——上海财经大学。
图源:上财官网
在战乱与变革的包围下,上财历经跌宕起伏。
老校长郭秉文受时局影响被迫离校,1932年校内建筑、图书与设备被日军轰炸焚毁,1937年新建校舍再度毁于日军炮火之中……
虽然历尽沧桑,但学校不忘“经济匡时,富民兴邦”以商济世的抱负,在曲折摸索中坚持“三育并行”(训育、智育、体育)的教学之道。
在艰难办学中力邀海归学者任教,为失学者无偿教授算术、簿记、珠算等基础商科课程,还在贫瘠环境中尽力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校内设置银行实习室、统计实习室、工商调查部,在校外与上海工商界、金融界联合实习。
进入50年代,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东吴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财经系科相继并入学校,上财(时称:上海财政经济学院)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财经高等学府。
群贤毕至,如虎添翼,上财师生逐渐发展出一套“通才与专才的平衡、人文与科学的平衡、师资与设备的平衡、国内与国际的平衡”的商业教育体系。
如今,这所淳朴学府,同仁四方,共铸辉煌。
02
“财经界的黄埔军校”
坐落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副中心五角场,南接复旦大学,北邻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显得格外低调。
但若是在金融圈里提起“上海财经大学”的名字,它响当当的名气如雷贯耳,堪称“财经界的黄埔军校”。
根据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上财共有2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2个专业同时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这意味着上财在招的27个本科专业里,近90%招生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图源:上财官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经济学与商学学科群(含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目标,学校目前拥有财政学、会计学、经济思想史和金融学(培育)4个国家重点学科,设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上海财经大学一共有12个专业获得A+,其中投资学位列全国第一名,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排名第二,经济统计学排名第三。
自创校伊始便成立的会计学专业,是上海财经大学的王牌学科之一,在此次软科评分中获得A+,全国排名第二,一如既往地展现上财作为“五角场会计职业技术学院”的深厚实力。
图源:软科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学校的财经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模式独特,“3+3”的财经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三阶段”、“三类型”和“三经历”。
大力实施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三阶段”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构筑拔尖计划、卓越计划和创业计划“三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实践体验、研究体验和国际体验的“三经历”综合体验学习体系。
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对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上财目前增设了6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主要模式为财经类专业叠加数理类专业,强调交叉学科,旨在培养精通现代投资学理念和信息与计算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图源:上财官微
知行合一,走出校门,教学相长,深入农村,上海财经大学自2008年起持续开展的“千村调查项目”更是将经济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通过一年一届的接力式追踪调查,持续聚焦“三农”问题,上财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利用暑期开展社会调查,师生们的足迹遍布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000多个村庄、15万余户农户。
凝聚着上财师生智慧与汗水的“千村调查”成果不仅在科研竞赛中屡获大奖,还会作为专报呈送国家财政部、卫生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以及上海市政府作为决策参考,投入实践应用。
图源:上财官微
依托一流的财经类专业和独到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财毕业生大多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根据上财官方公开数据,2022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01%,毕业生就业主要流向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各大银行、保险机构、咨询公司、房地产、证券公司、新兴金融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司。
上财保研率在近5年呈逐年增加趋势,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保研率为18.45%,2023年保研率已超过20%,有望逐步摆脱了往日校内保研率低的苦境。
“厚德博学,日新业煌;经济匡时,富民兴邦;学风谨厚,秉持信仰;鹏程万里,共铸荣光。”
孙铮教授在校歌歌词里寄托的厚望,正成为上财师生和衷共济地创造的当下。
03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某位知名UP主高声大喊的“财大NB”响彻B站,外滩上“我爱上财”灯牌在五光十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绚丽。
原以为上海财经大学会是财大气粗的模样,到校入读后,上财学生免不了跟着学长学姐们戏称一句“小破财”。
上财占地面积仅为812.9亩,20分钟可以逛完全校,3个校区面积加起来约为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面积的一半。
图源:上财学联
学校虽小,但是内含乾坤。
校区不大,但分为3个校区,并建有4个食堂,各地风味一应俱全。
离市中心不远,地铁还直通校内,不出校门就可以实现出行自由。
在国定校区与武川校区之间还有一条“上财武川人行通道”,校内师生不出校门,便能在两校区间便利穿行,或通过地下走廊到达地铁站。
这之间联通了宿舍区与图书馆,让生活在“上海考证大学”的学子们更能一心一意地在图书馆沉浸式学习备考。
这之间还联通了校园与社会,地铁站距离汇集了众多企业的陆家嘴仅半小时路程,让实习的学生可以从容便利地在学校与公司之间奔走。
“小破财”也有“樱花季”,也有林荫绿道,也有曲水流觞,小而精美。
至于被广大学生们调侃为“女仆楼”、“男仆楼”、“公主楼”、“皇后楼”、“太皇太后楼”的上财宿舍楼,从这些昵称当中可见其参差不齐的住宿环境,让刚到大学的年轻人体验一把“宿舍盲盒”。
在学校,还可以看到一道特别的风景线——散落在校园不同区域的猫咪们,这让上财有了“上海撸猫大学”的别号。
这些“猫学长”“猫学姐”肆意快活地在上财生活学习,接受着学弟学妹们的抚摸、投喂和照顾。
全校覆盖免费WiFi、24小时不断电不断网、食堂晚上开放夜宵(同时也摆了体重秤)、每年6月送给毕业生的“亮灯仪式”……
上财藏在细枝末节里的体贴与关怀,总会让上财人动容,“劈里啪啦”地敲击键盘留言:
“我爱‘小破财’~”
承载着“培植商业人才、创新商学研究、赋能商业实践、传播商业文明”的教育使命,秉持着经世济民的崇高理想,上财寄予学生全方位、多领域的培育和滋养,带领他们从懵懂走向成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输出智力成果和商业人才。
然后,一代代上财人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读懂民生国计,在积案盈箱中掌握经济学规律,熟记着上财教授的知识与本领走向商业世界,将“上财”的名字刻在中国商业发展的长河当中。
参考资料:
1.上海财经大学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
2.上海财经大学校志编审委员会编《上海财经大学90年》
3.田谧《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史研究(1840—1937)》
4.青思麦田科研《上海财经大学 | 财经界的“黄埔军校”,顶级211堪比985!》
5.软科《2023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
6.软科《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上海财经大学》
每日互动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上财的?
评论区告诉我~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豆瓣8.1!看过不少真实事件改编,唯独这部,不敢看第二遍......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