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油”211大学,竟是四六级发源地
迎着海风,面向未来,这所能源报国的高校,还将展翅高飞,下海遨游。
——女同事说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几乎都少不了一项人生体验:
绞尽脑汁学英语,愁眉苦脸考四六级。
按道理这个时候本打工人应该隆重推荐新东方四六级课程,但今天咱就来看看四六级考试的发源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简称:石大)。
这所在官方微博上仍勤勤恳恳地督促大家学英语的大学,实际上是“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石油行业的黄埔军校”。
01
三迁校址,一路风雨
如今的北京海淀五道口学院路,已经没有中国石油大学的身影。
然而把时针往回拨到70年前,学院路坐落着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批高等学府,涵括地质、钢铁、矿业、医学、航空、农机、林业和石油等8所单科性高等院校,被称为“八大学院”。
“八大学院”建校之初,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穷石油、富钢铁、了不起的大矿业”。
当时的钢铁和矿业已发展成熟,但石油行业刚刚起步,时名为北京石油学院的石大,建校条件十分艰苦。
不过,北京石油学院却汇聚了当时石油行业的顶尖: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集合了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
在今年暑假期间B站流行的“XX大学的所有结局”系列视频中,石大的回归版结局,便是重新回归清华大学,实现石大从211到985的飞升填补清华大学失去石油系的缺憾。
现在石大在学院路的不见踪影,则与60年代末的“高校大搬家”有关。
1969年10月,国际形势紧张,出于“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考虑,学院路“八大学院”中有四所学院急需迁离原址。
彼时山东东营的胜利油田正处于第一次勘探高潮,这与为石油工业而生的北京石油学院不谋而合,山东东营由此成为了学校长达40余年的大本营。
4200多人、5400多件家具、11000多箱物资,师生连夜从北京登上开往山东的火车。可一下火车,看着当时还是一片盐碱滩的东营,大家都陷入茫然。
从繁华首都迁往山东的“北大荒”,其中的落差不言而喻,加之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的流失,学校师生只能在失落中重启建校进程。
而将北京石油学院改名为“华东石油学院”的通知,更是让学校师生清醒地认识到,齐鲁大地或是他们未来的安身立命之处。
广大教职工放下书本和粉笔,开始烧石灰、制坯烧砖、盖房子、修马路、架电线、安装水气管道、挖水沟、开荒地、修水库、插秧种田……
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相继盖起了教室、实验室和宿舍,不仅为最基本的生活创造了条件,还为筹办招生、开学、上课等办学工作做了必要准备。
即使艰苦和彷徨,他们仍然不忘初心,在动荡时期延续石油高等教育的火种。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逐渐复苏,研究生培养工作也开始展开。华东石油学院在学院路原校址上建立北京研究生部。
因为学院路原校址的面积有限,北京研究生部又从海淀学院路搬去昌平军都山南麓,石大成为“八大学院”中唯一不再在学院路的高校。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华东石油学院实行“一个学校、两个党委、三个校长、两地办学”的特殊办学体制,为此学校在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分设东营、北京校区。
可随着学校的发展,原本定位为互补的东营和北京校区,在职能上开始重叠,改变势在必行。
2005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明确两个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各自独立办学。
在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分道扬镳的同时,进入发展新阶段的石大需要更便利的交通条件、更发达的城市建设和更有吸引力的办学环境,它也慢慢跟东营说再见。
自2004年获得在青岛新区建校区的资格,石大便开始一点点地往青岛乔迁,青岛校区的功能定位不断从园区到校区再到主校区逐步提升,东营校区则调整为科教园区。
2021年,学校注册地调整至青岛,石大成为真正的“驻青高校”,形成了唐岛湾校区、古镇口校区、东营科教园区的“两校区一园区”办学新格局。
从北京的西郊、东营的盐碱滩再到青岛的海边泥滩,石大三迁校址,四易校名,满程风雨,但从未停下将“工业的血液”流向四面八方的步伐。
02
中国最“油”大学
“油”,是石大70年来的关键词。
第一批石大教授,构成了我国早期石油教育的脊梁。
老校长杨光华,是石大功勋卓著的开拓者,陪伴石大从北京石油学院到石油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石油及天然气工学专业,编写了第一部石油教材《石油天然气工艺学》,主编了第一部《石油炼制工艺学》。
石油工程力学专家白家祉,是新中国第一位石油机械学教授。在石大师资短缺的建校初期,白家祉肩挑大任,主持教研室,教授多门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高等数学等,忙得脚不沾地。
石油化工专家朱亚杰,是石大教师队伍中走出的首位院士,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人造石油专业,并亲自担任人造石油教研室主任,先后参与了创建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和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工作。
“成龙配套,援建油院”,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校,石大鼎力支持兄弟院校的筹建工作,成为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人才的渊源地。
1958年至1961年,四川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学院、东北石油学院等石油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石油工业建设添砖加瓦,然而学校都缺乏师资与经验。
石大抽调百余名教职工,为各地石油高校提供师资力量、办学指导和资源支持,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凡有石油处,必有石大人”,石大参与了新中国所有石油会战和炼油技术攻关,参与了几近所有的大型石油化工厂的建设。
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相继开展新疆石油会战、川中夺油会战、大庆石油勘探开发会战、华北石油会战等一系列石油大会战,石大师生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开赴石油会战第一线。
铁人王进喜家喻户晓,而鲜为人知的是,与铁人一同勇跳泥浆池的还有一位女性,她就是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1955级在校学生段功武。
建校以来,学校为石油工业培养了30万名优秀学子,走出30位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石油化工行业的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灿若繁星,桃李天下。
石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因油而强,“油”也成为了石大的特色与王牌。
学校的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
石大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围绕石油天然气资源,形成了以“油气地质与探测”为特色的优势学科领域,聚焦复杂领域油气勘探中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融合了石油工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知识。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所属工程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毕业生进入国内外高校深造比例达50%以上,近十年专业整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沙特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41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
石大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呈现出强劲实力,在连续7年无牵头国家奖、连续21年无牵头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情况下,2016年至2020年,石大获国家奖10项,牵头4项,取得重大突破。
石大的校徽雕塑
连石大的校徽,都离不开“油”。
雕塑的圆球象征着太阳,周围的短管道是太阳发出的万丈光芒,长管道则是油气集输管线,底座是海上钻井平台的模样,这意味着“创造太阳”离不开石油与油气。
而一旁托举着书籍、连接着太阳的女神,则是教师的象征,教师与知识也会成为“新能源”,让太阳发光发热。
石大的办学特色与价值理念一如雕塑的整体喻意:以“创造太阳”的石油开采和利用为核心,以石油石化人才培养为己任,以科技知识为国家奉献能源为使命,时时刻刻为国家“加油”。
03
“办好石油大学,培养优秀人才”
在石大东营园区勘探馆以南的“石油魂”浮雕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为石大40周年校庆亲笔题词:“办好石油大学,培养优秀人才”。
为了不辜负这份期待,石大不仅让自己成为石油高等教育的龙头老大,“青岛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唐岛湾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称号名扬在外。
它还计划往“中国能源大学”的方向进发,打造石油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
石大实施学科建设三大计划,针对传统石油优势学科的“筑峰计划”,围绕通用理工学科的“提升计划”,面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振兴计划”。
三管齐下,从而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形成六大学科集群。
而对于“培养人才”这一点,被称为“中国石油高中”的石大向来很有自己的一套。
比如说,英语考试。虽然是一所实践性强的理工科院校,石大对外语的看重却远超大多数高校。
早在1984年之前,华东石油学院时期的石大已经在校内广泛流行一种英语水平测试。1984年,国家教委在石大召开英语教育研究会,适逢碰上学校的英语水平考试。
与会人员看着石大学子聚精会神写卷子,深受鼓舞,认为这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英语考试模式。
1987年,我国第一次实验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举行;1989年,增设英语六级考试。从此,令无数大学生“甘拜下风”四六级考试正式开始。
在20世纪80年代,石大就提出“强化基础、注重实践、产学结合、四个四年不断线”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新模式。
进入新世纪之后,石大在人才培养方面一如既往地鼓励“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构建了“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以此实现学生全面化、个性化和最大化成长发展。
一方面,这为石大学子打下坚实的基础,锻造出他们步入社会的优势。石大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4年保持在90%以上,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就业率强劲提升,就业层次也在不断提高。
但另一方面,这造成了在读学子的学业压力,“收一个人的学费,听两个人的课,做三个人的作业”,让石大学子常常有种停留在高三的错觉。
不过,若只会埋头苦读,那或多或少浪费了石大的好风光。
石大的图书馆东馆被称为“皇家图书馆”,沿着山坡而建,充分利用地势之余,打造出一座山林图书馆,获得北京市建筑工程设计综合奖(公共建筑)一等奖。
《忽而今夏》《绝命护卫》《冰糖炖雪梨》《人民的正义》等影视剧都曾在石大校内取景,石大自诩为“中国影视基地大学”,堪称是横店的高校界分店。
在青岛建有校区后,石大的大本营离开了“石油之城”东营,虽然惋惜,但也获得了拥抱大海的机会——
在青岛这座海滨之城,石大临海而建,师生一出南门,就能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
迎着海风,面向未来,这所能源报国的高校,还将展翅高飞,下海遨游,誓将“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官网、官微和官博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史馆
3、知乎问答“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就读是什么体验?”
4、软科荐校《行业黄埔!这所211,“深藏”功与名!》
每日互动
看完你对中国石油大学
印象最深的是?
评论区告诉我~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网友建议能量不足的人都去写论文,评论区:现在就把你的监控拆掉!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