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笑傲生死、肝胆日月,谭嗣同求仁求法的“侠”与“义”

观潮君 观潮的螃蟹
2024-09-06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脊梁。”
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而颇具个性的维新思想家谭嗣同,堪称“中国脊梁”之一。
▲视频制作:李赛凤
对谭嗣同年仅33岁的人生,很多人记住的,或许是他为变法而牺牲这一彪炳史册的壮举。
而在谭嗣同的后人、谭嗣同的研究者、浏阳作家等不少人眼中,谭嗣同是快意恩仇的侠客,是焦桐古琴的知音,是心生慈悲的仁者,甚至是精致整洁的“七公主”,无数个形象叠加起来,便是有血有肉、有肝有胆、有爱有恨、有学有识的谭嗣同。
▲谭嗣同生于1865年,就义于1898年,年仅33岁。图为浏阳大夫第附近的谭嗣同雕像。(徐士洁/摄)
为了寻找更“立体”的谭嗣同,观潮君近日来到浏阳,从“大夫第”开始,探寻其成长轨迹与家风故事。
父慈母严,勤俭家风
浏阳市内的这座“大夫第”,便是谭嗣同的故居。故居面街而立,于闹市中独辟一处宁静。
▲浏阳市内的大夫第。(徐士洁/摄)
在谭嗣同的祖上,谭氏就是浏阳的名门望族。家族有家训八则,包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教训子孙、居邻洽和、治家勤俭、裕后诗书等内容。
还有家规十则,既十“宜”,包括:礼让宜明、品行宜端、交游宜择、本业宜勤、持身宜俭等。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是浏阳谭氏家族的第一个青年举子,为官40年,从户部主事一路升迁,最后官至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
谭继洵为官比较清廉,左宗棠曾这样评价他,“敬甫(谭继洵)天性严重,胸中纯是爱民之忱”。
观潮君在大夫第内看到,其间的家具布置等十分普通,保持了持身宜俭的家风。特别是谭继洵的房间,陈设简陋,看不出他曾任清朝的一方封疆大吏。
谭嗣同出生在北京,但他长期在浏阳学习、活动。谭继洵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从不松懈,先后为谭嗣同请了三位老师——欧阳中鸪、涂启先和刘人熙。
谭嗣同与老师欧阳中鹄以及终身好友唐才常都是在大夫第结识的。
欧阳中鹄是谭继洵的世交,是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的祖父。正是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谭嗣同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爱国主义的启蒙思想也在这时候形成。
后来,谭嗣同在北京拜“大刀王五”王正谊为师,深受其侠义精神的影响。
▲大夫第内,谭嗣同的房间。(徐士洁/摄)
很多家庭是“严父慈母”,而在少年谭嗣同的眼中,母亲管教很严、不苟言笑,而父亲比较慈祥,他常常觉得自己的家庭是“父慈而母严”。
谭嗣同纪念馆副馆长、浏阳谭嗣同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向田甜给观潮君讲述了一个故事。
少年谭嗣同在家塾中读书时,贪玩任性,课业不用心。教书先生听到夜间纺纱声不断,于是清早问他:“如此勤劳,是你家的佣人吗?”听闻谭嗣同说是自己的母亲,先生大为震惊,教育他说:“你的父亲为官十年,位居四品,你的母亲依然在家毫不懈怠,你们如此懒惰顽劣,难道会心安吗?”
自此,谭嗣同深感惭愧,不再贪玩嬉戏,潜心向学。
变法图强,以身殉道
谭继洵当年从布衣入仕,这样的经历,让他饱含对子孙的期待。
“但谭嗣同的科举之路异常艰辛。十年之中,六试不第。”向田甜说,于是,谭继洵花钱为谭嗣同捐了一个候补知府的官衔,分发江苏。
因父亲任职变迁,谭嗣同从14岁到29岁,先后游历了直隶、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江苏、浙江等十余省。谭嗣同在观察风土人情的同时,也深刻体会了当时老百姓所受到的疾苦,继而萌生了变法图强的愿望。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后,于1895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听到这消息,谭嗣同与唐才常抱头痛哭,“彻夜不寐,热血盈腔,苦无藉手,泣数行下”,写下了“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怆诗句。
1896年2月,思想苦闷的谭嗣同前往上海等地“北游访学”,一路上见到了许多“新奇玩意”,大开眼界。
谭嗣同此时真正意识到,腐朽的封建文化是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唯有新学才能救中国。
1897年,谭嗣同弃官回乡。他先是和唐才常、欧阳中鹄一起,在浏阳文庙的奎文阁举办算学馆,主要培养数学专门人才。接着,他又和熊希龄等人一起,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
算学馆虽然办学时间不长,却起了“为一邑风气”的作用。有专家称,浏阳算学馆是湖南维新运动的开端,而时务学堂则是长沙旧式书院向近代学堂转变的肇始。
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还成立南学会,创办《湘报》,并使《湘报》成为维新派的主要宣传阵地。
谭嗣同日后的成名作《仁学》也写于这段时间。《仁学》宣传“君末民本”民权说,否定“君权神授”,带有鲜明的革命色彩。其所说的“仁”就是“通”,就是平等。
一时之间,湖南民风大开、志士云集,成为救亡图存的核心阵地。
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帝颁布诏书,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并电召谭嗣同进京参与变法。
后来的结局众所周知,谭嗣同在北京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39天。
▲谭嗣同英勇就义后,父亲谭继洵写下这幅挽联。
谭嗣同英勇就义之后,白发人送黑发人,谨慎小心了一辈子的谭继洵含泪写下一幅挽联,“谣风遍万国神州,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有人将那场变法概括为“康有为的策、梁启超的笔、谭嗣同的血”,而湖南人的血总是热的。
两年后,唐才常策动十万自立军起义,事泄被杀,那一年他也是33岁;1905年新化人陈天华蹈海自杀;1911年长沙人杨毓麟蹈海自杀,当年黄兴参与领导辛亥革命。
某种程度上来说,谭嗣同是湖南人血性的重要源头,成为了湖湘文化最为刚烈的部分。
传承风骨,以启未来
谭嗣同33年的人生,如浏阳烟花一样绚烂而短暂,但正如毛泽东在其笔记中所评价的,“谭浏阳英灵之气充塞于宇宙之间,不复可以死灭”。
在谭嗣同的后裔谭志宏眼中,谭嗣同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浏阳、长沙、湖南的谭嗣同,更是民族的谭嗣同。
2013年,谭志宏牵头成立了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以更好地继承、弘扬谭嗣同所代表的改革进步、奋发向上和敢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对谭嗣同和湖湘文化的研究。
▲谭嗣同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谭嗣同后裔供图)
谭志宏的女儿谭裔告诉观潮君,谭嗣同的母亲徐氏共孕育了五个孩子。大哥谭嗣贻,谭裔是其后代;二哥谭嗣襄有两个儿子,由于谭嗣同的儿子很小就夭折了,膝下没有子嗣,便将二哥的孩子传炜过继在名下,如今这支大体在岳阳。而大哥谭嗣贻这支主要分布在株洲和长沙。谭氏后人多在医疗、教育、科技领域工作,少有从政。
▲谭裔小时候与父亲、爷爷合影。
谭家继承了祖辈留下的谦逊低调、注重教育的家风。
谭裔告诉观潮君,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她的启蒙诗是挂在自家墙上、当年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喜无悲,听其自然。”谭嗣同在北上赴京参与维新变法前写给妻子的这句话,如今成为了谭氏家族不成文的家训。
今年2月,湘剧《夫人如见》在长沙连演多场,这部剧以谭嗣同当年写给夫人李闰的信为切入口,通过艺术的方式向大众传播了谭氏家风。
谭嗣同的玄孙谭士恺居住在岳阳,原来在国企当工程师,后来下海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
“我祖母刘氏原来是李闰的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常跟我们讲谭嗣同的事情。”谭士恺说。
作为谭嗣同的后人,谭士恺一直教育子女要为人谦逊,淡泊名利。他说,自己的女儿以前读书上历史课,看到谭嗣同的内容,都觉得特别自豪,但和父亲一样,从不宣扬自己是谭嗣同的后人。
▲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举办“谭嗣同爱心书柜”捐赠项目。
而在长沙,谭裔于2023年全面接手基金会的工作。
在她的主导下,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与高校联合举办谭嗣同学术研习营项目、“谭嗣同爱心书柜”捐赠项目,资助谭嗣同学术研究出版,出品了8分钟舞台剧等等。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谭裔希望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更好地宣传和弘扬谭嗣同的爱国主义精神。
嘉宾点评:

向田甜:谭嗣同作为高官子弟,何以一身“侠”气

在狱中,谭嗣同留下了著名的题壁诗,诗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充分彰显了其笑傲生死的豁达与侠气。
他作为官二代,侠气从何而来?谭嗣同纪念馆副馆长、浏阳谭嗣同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向田甜为我们作了一番解读。
任侠者,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谭嗣同的“侠义之气”,首先来自于与大刀王五等人的道义之交。
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说谭嗣同“少年尝从王五受剑术,以道义相期许”。另外,谭嗣同和中华第一保镖杜心武也是莫逆之交。
其侠气,还与跟随在父亲身边的潜移默化有关。
1877年,父亲谭继洵调任甘肃。谭嗣同多次往返甘肃,他轻身只剑,纵马驰骋。他还向父亲的幕僚学习射猎,跟着兵弁们摆弄刀、枪、棍、棒。
当然,更大的侠气还在于谭嗣同心底的忧国忧民,性格的果敢刚毅,他曾自撰联“惟将侠气留天地,别有狂名自古今”。这种侠,是国之大侠。
正是侠与义,让谭嗣同有一身傲骨却不失赤子之心。


一审|唐炎林

二审|李俊杰
三审|肖世锋
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本周热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观潮的螃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