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启德院士和医学青年促膝谈心,解读“厚道行医”

健康报 健康报医生频道
2024-09-22

“今天,我并不是要来给大家上课,而是希望能和大家聊聊天。我们自由交流。”日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办的首期“教授茶座·厚道行医”活动,请来了被学生们奉为“男神”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原主任韩启德院士。活动一开始,韩启德院士的一席话让现场气氛活跃起来。


不大的活动场地里,挤满了几十张年轻的面孔。他们之中既有在读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也有住院医师和青年教师。这是场有问必答的师生座谈会,也像是一场小型“偶像见面会”,更是一场交流感悟的读书分享会。充满欢声笑语的热烈讨论,温暖了寒冷的冬夜。

“幸福就是为别人做事。”



本期活动的主题是“厚道行医”。韩启德院士就从这四个字开始谈起。


“‘厚道’是北医人的品格。”韩启德院士解释,从客观来说,“道”就是世界、宇宙、自然的规律,而从主观来说,“道”就是价值,是人们看待宇宙、自然和世界的视角和态度。联系到在行医中如何贯彻“厚道”,他认为从客观层面来讲就是要精通医术,从主观层面来讲就是要重视医道。


韩启德院士解释:“我们既要有看好病的本事,也要有治好心的能力,帮助患者治好疾病的同时,让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慰藉。医道和医术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从走进医学院开始学医,到如今已有六十年。交流中,韩启德院士谈起自己刚踏上行医之路时的感悟。“从学校一毕业,我就到了陕西,做了十年乡村医生。那时候条件很艰苦,医疗资源特别缺乏。在乡亲们口中,我是‘从上海来的大学生’,有什么病、有什么问题都来找我解决。但我只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医学生。”韩启德院士回忆,自己就是在一线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本领。


“我可以帮乡亲们解决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多情况我实在是束手无策。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辛苦但充实。虽然会面临很多无奈,但收获也非常多。我不仅体会到了什么是‘医道’,更领悟到如何做人。在服务患者的时候,不断得到正向的反馈、收获快乐,也逐渐感悟到‘幸福就是为别人做事’。”韩启德院士说,“我这一生当中有一点越来越开窍,那就是人活着到底为什么?我们说的‘道’,最重要的就是对生命的感悟,这也是做人的根本。”


“我们的目标是医学科学家,

前提是要保证临床学习,打好基础。”


“用八年的时间完成专博的学习,临床和科研任务很重,这对我们、对老师来说都是很挠头的问题。该何去何从呢?” 现场,有近一半的学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的学生。初入医途,面临临床、学业以及科研任务的多重压力,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刚起步时面临重重困难,我们也很苦恼。” 忆起学校招收首批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时的情景,时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的韩启德院士很感慨,“不过,我们对八年制学生的要求,有一点是很确定的。既然学生们将来是要做临床、当医生的,我们首先要保证临床医学的课程和学习时间。”


关于科研如何穿插在教学当中,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一直在不断探索。而对于科研和临床的平衡,韩启德院士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大家有精力、有能力,可以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结合做研究,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在韩启德院士看来,让学生们做适合的、将来对职业发展有意义的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将来要做医学科学家,但是前提要保证临床学习,打好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北医的老师们一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韩启德院士语毕,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回答生命的问题、价值的问题,

要从学哲学中来。”

活动现场,学生为韩启德院士送上手绘画像。


“之前读了您写的《医学的温度》一书,从中了解到您对死亡的看法。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呢?”活动现场,学生抛出了“灵魂发问”。


“我认为,所有人都会面临生死问题。随着一个人不断成长,知道的越来越多,而面临不知何时会来临的死亡,往往会很恐惧。世界上有多少人对死亡这件事想得很明白?我想,是极少数。多数人还是害怕死、不想死,但死亡是必然要来的。”韩启德院士开宗明义。


近年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了三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在第一届论坛的即席演讲中,韩启德院士直言了自己对于生死的看法:“我74岁了,对死亡已经准备好了。”韩院士的那场演讲登上了网络热搜。


“随后,我下了很大功夫,将自己的观点通过不断地思考、完善,终于写成《感悟死亡》这篇文章,并且收录在了《医学的温度》这本书中。”韩启德院士说,“对死亡的认识关键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想明白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解决生和死的问题,我觉得要回答价值的问题,也就是我开头说的‘道’的问题,要从学哲学中来。读过哲学后,你会发现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中悟出点门道。”


面对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韩启德院士鼓励大家,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勤于思考。“我们要勤动脑,凡事都要自己先想一想,而不要人云亦云。道理讲得再好,也要自己想想:我怎么看这个问题。


文:健康报记者 胡彬
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李樽彝
编辑制作:胡彬

审核方彤


 近期好文


速读

国奖

▲钟南山团队呼吸疾病防控成果 / ▲高场磁共振烙上“中国印” / ▲肘关节修复迎来新突破 / ▲精准微创:破解足踝部伤病难治困局 / ▲微环境重塑:开辟白血病诊疗新思路 / ▲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关键技术

说法

医生在个人公众号发布疗效文章,是否属于打广告?

治疗

2型糖尿病难治愈但“缓解”有方,看看这部国内新共识就懂了

前沿

黄连素降血糖,全新降糖通路被发现

观点

治疗癌症 斩草除根不是唯一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健康报医生频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