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足够的母乳,就不是好妈妈?| 母乳妈妈们的“血泪”故事

2016-06-06 李依蔓 中国三明治




Even和宝宝


文 | 李依蔓


“熊舔掌而掌美,牛舔鼻而鼻珍,喝了牛鼻子汤,第二天奶水必能增泌、增多、增浓。”这已不知是乳汁分泌不够的新晋妈妈Even,在网上看到的第几个催乳偏方了,虽然听起来奇怪,但她还是决定试试。

 牛鼻子在市场上无法轻易买到,Even的妈妈不得不跑到专门的批发市场预定,等到某个杀整牛的清晨时才能取回来。牛鼻子买回来后,要用镊子把牛鼻毛一根根拔下来,光这一步就要花上至少三个小时。 
“整个处理过程他们都不让我看,怕我不敢喝”,Even 说。炖牛鼻子汤什么配料都不加,包括盐,Even不得不闭着眼把只有肉腥味的“催奶良药”一饮而尽,肉实在吃不下,有时便捞出来炒菜。一个牛鼻子吃三天,吃掉四五个牛鼻子后,Even的奶水依然没什么变化。 整个月子里, Even每天在号称“中文网络最大母乳哺育交流平台”的母乳喂养大本营上,搜寻各种追奶和通乳办法,逮着全家上下一起实验偏方。Even选择相信坚持纯母乳、不给宝宝喂一滴奶粉才是真正为宝宝好,这也是受到众多年轻妈妈推崇的母乳理念之一。 一个月后,宝宝吃不饱、睡不好,只长了一斤,Even被医生怒斥“不会养就不要折磨孩子”。她陷入歇斯底里的焦虑和抑郁,每日失眠,觉得极其挫败,本就因产程不顺而虚弱的身体也愈发疲惫。 宝宝出生的第50天早上,Even照常走到宝宝的小床边,和他道早安。宝宝第一次咧开小嘴朝Even甜甜地笑了,她全身紧绷的情绪瞬间放松下来,“好像他在和我说,妈妈没关系,慢慢来,我们一起努力”。Even在家人的劝说下,接受了母乳、奶粉混合喂养的方案,当妈妈的路途慢慢变得舒坦。 1982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进入宪法,成为基本国策。2015年,中国人口政策调整为“单独二孩”,3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成为历史。过去的十年中,越来越多“被成为”独生子女的年轻人,到了养育下一代的时刻。 比起父辈,他们得以享受更密集的关注宠爱、更优渥的物质条件、更完备的教育资源,但来到为人父母的关头,他们也将面对和父辈完全不同的养育模式、代际关系、社会现实,并且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由于生理上的天然差异,独生女性有可能比独生男性遭遇更多的困难与冲突。 

母乳,就是其中一项。


 不能产生足够的母乳,还是不是好妈妈?

 
邢子凯与孩子们


目前在北京从事儿童教育的邢子凯今年29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关于2012年生下大宝小米时的母乳经历,她至今记忆犹新。 邢子凯产后母乳的分泌量没有想象中充足,女儿因吃不饱而哭闹不止。两侧乳头严重皲裂、血肉模糊,女儿每一口用力的吮吸,都伴随着撕心裂肺的疼痛,超出常人能够忍受的范围。邢子凯退缩躲闪,又会引发女儿新一波的哭闹。向来和家人关系和睦的她,第一次因为母乳的问题,与专程来照顾自己的婆婆和妈妈发生了争执。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了爱婴医院行动,支持母乳喂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出生后最初6个月应坚持纯母乳喂养,之后持续母乳并添加适当辅食,直至2岁或更长。“母乳是婴儿的第一天然食品”、“母乳能防止婴儿患传染病和慢性疾病”、“母乳能够降低母亲罹患卵巢癌或乳腺癌的风险”,新生父母们拥有更新的育儿理论武装。 “更科学”的育儿指导,成为新手妈妈对自己施加更高要求的依据。作为独生子女从小背负的外界期待,内化为自己对自己更苛责的要求:“我能不能做到最好?我为什么不能做到最好?”在辛苦照顾宝宝、和家人频繁发生冲突的巨大压力下,邢子凯陷入了产后抑郁。 邢子凯的先生敏锐地觉察到了她的变化,每天晚上硬拖着她出门散步,陪她谈心舒缓情绪,暂时放下母乳不畅的焦虑,而不是指责她没尽好当妈妈的义务。“特别感谢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刻,对我无限的理解和支持。”几个月后,邢子凯开始自学心理学和育儿知识,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对于初为人母的诸多困惑找到更多答案。 母乳的机制,其实是一种神经反射。宝宝的吮吸会刺激乳头上特殊的神经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信息发送到大脑里的脑垂体,分泌泌乳素,促使乳腺分泌更多的乳汁。理论上说,宝宝以正确方式吮吸得越多,妈妈分泌的乳汁就会越多,直到双方找到理想的平衡。并且,新生儿的胃容量也很小,需要的食物往往不像父辈们以为的那么多。 但那时对这些知识不完全了解的邢子凯,不得不面对家人将宝宝哭闹的唯一原因,归咎在“妈妈无法产出足够的母乳喂饱宝宝”上。更多的时候,她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奶水不够充足的自己是宝宝情绪不稳定的“始作俑者”,那么,自己还是不是一个好妈妈? 身为独生子女,没有机会完整见证新生命的降生,或在参与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对一个生命负责。作为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价值感,大多源于他人或社会评价。但对于在家休产假的新晋妈妈,一切外在价值感来源被切断,只剩下孩子这唯一的评判标准。 在新生儿降临人世的第一个月里,能不能生产出足够的母乳,似乎成了评判新生母亲是不是“好妈妈”的唯一标准。而“不是一个好妈妈”,对于这些新晋妈妈而言,无疑是一件难以承受的事。

 

慢慢来,放轻松



邱培培一家


对于要不要母乳这件事,在上海做留学咨询的邱培培看得很开。“本以为可能会没母乳,要没有就算了。”没想到儿子出生后,邱培培的母乳分泌还算正常,虽然也经历了从少到多的追奶过程,但并不痛苦。顺顺当当喂到半岁,邱培培便给儿子断了奶。

 “我最见不得一边内疚一边追奶,还要一边抱怨自己辛苦的人了,都是自己的选择,有什么好抱怨。”邱培培觉得母乳不母乳、母乳多长时间,完全不能上升到爱不爱宝宝的层面。“妈妈能且愿意,就多喂些时间,不能、不愿意或者有别的计划,那就少喂些时间。”身体是妈妈自己的,该如何决定是妈妈的事,他人无权置喙。 运营育儿教育社群的邢子凯,也曾因为母乳问题严正地与一位妈妈交涉,起因是这位妈妈在群内散播“不坚持纯母乳就不是好妈妈”的观点。母乳这件自然而然的事,本不应该被过分神圣化,甚至成为对妈妈的道德绑架。 出生三个月后的某一天,Even的儿子在她身旁完成了自己第一个独立翻身。当儿子在努力翻身而哭泣时,Even因为太困而睡着,直到儿子用稚嫩的嗓音啊呜啊呜呼唤时,才又惊又喜地发现,翻身成功的宝宝正趴在身边,抬起脑袋朝她笑。 

“三十年来,从来没有哪件事让我觉得这么手足无措,想到无法为他提供全母乳喂养这样每个妈妈都力所能及的事,就愈发想要更多、更密集的爱来弥补。”接受混合喂养方案的Even,会24小时不离家,甚至半夜上好几个闹钟,只是为了看看儿子睡得好不好。“如果不是太困,在他努力翻身时,我一定会伸出手帮助他,但这样就让他错失了独立翻身的机会。”宝宝再一次用微笑告诉Even,别着急,慢慢来,放轻松。


 
在家庭之外,不得不面对“当奶牛”的诸多不便和挑战



福州母乳快闪活动现场


2016年5月21日上午10点,在福州三坊七巷景区里,100多名母乳妈妈从人群中缓缓走出,坐在石阶上,同时无遮挡地为孩子母乳。这是“福建母乳妈妈联盟”发起的哺乳快闪活动,以配合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今年是第三年。

 这场活动的目的是倡导母乳喂养,同时推动政府、企业和商业机构为母乳妈妈们提供更多私密、干净的空间,让她们在家庭之外的工作场所、公共场所中能够安心母乳。活动过后,打着马赛克的新闻图片在各大网站流传,引发了不少争议和讨论。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林珊,是福建母乳妈妈联盟的负责人,坚持了46个月的母乳喂养。2010年,林姗产后第一次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因为排队等待时间太长,经历了第一次在公众场合当众哺乳,“有一个有点猥琐的大叔故意走近盯着看,我本来还有些不好意思,被人这么一盯,就白了他一眼”。 2013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启动了“母爱10平方”母乳喂养宣传活动,倡议在中国广泛设立母乳喂养室,以提高中国的母乳喂养率。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大部分妈妈在办公地点或公众场所,并不能找到非常合适的母乳场所,不得不面对“当奶牛”的诸多不便和挑战。 按照中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每天拥有总计一小时的哺乳假。于是利用工作间隙存储母乳、晚上背回家给宝宝当第二天口粮的职业女性,便有了“背奶妈妈”的称号。 在澳门一所大学教书黄微子,为了实现纯母乳的愿望,曾不得不成为一名跨境背奶妈妈。白天她在澳门上班,晚上回到珠海的家中,无论寒暑,每天都要背上至少两个包,一个保温背包里装有两块蓝冰、六个母乳储存瓶,另一个背包里装些随身物品。每天她花在跨境往返的时间上长达三小时,临近节日时的出入境口岸出更是人潮汹涌、挤迫不已。“别人都是从澳门背奶粉过境,我每天背回来的都是自己产的母乳,还是百分百原装进口,made in Macau。” 邢子凯在几个月前和先生带着两个宝宝到日本旅行,公共场所相对完备的母乳支持设施,让她甚至有信心独自照顾两个宝宝逛商场,这在国内是完全不能想象的事。坚持母乳的著名演员马伊琍曾发布微博呼吁,按照一定标准在公共场所建设更多的母乳喂养室,迅速获得数十万网友点赞。 然而,因母乳产生的种种问题,并不影响这一代的新晋妈妈们,在父辈未曾经历过的家庭秩序里,学习如何为一个新生命负责。 

甚至,母乳的经历让她们重新面对和思考“我是谁”的身份定位:成为独立自主的自我,还是成为无限付出的母亲?


2014年,邢子凯迎来自己的第二个宝宝,经历了和大女儿截然不同的母乳历程。生产前一周,她还为自己即将开业的幼儿园而奔波,挺着大肚子参加开园仪式迎来送往。月子里,她也没有像生大女儿那样整整一个月没出门,而是在有节制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情绪好了,母乳也异乎寻常地顺利。虽然依然需要面对乳头皲裂,但她不再躲闪、焦虑和自责,在大女儿身上发生的母乳问题,在小儿子身上似乎都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


邢子凯并不打算成为只为孩子而活的母亲。“我首先是我自己,其次才是一个母亲。”





可能是有史以来台北诚品最深度的独家探访

在诚品醒来,在诚品写作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并报名占席

四天三夜文艺感十足的行程

在书香氤氲中醒来

独家探访云门舞集、果陀剧场,并参加他们的体验工坊

采访台湾文艺圈达人,和他们深度交流



/ 深V计划 / 

中国三明治与

“全球青年文化之声”倡导者VICE中国

一起合作打造青年文化非虚构报道计划。

点击图片,欢迎报名



推荐阅读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点击图片链接,即可查看相关文章内容



在中国第一高楼花68888买一个“宝库”,人们都藏了些什么?



临出国留学前,得了一场怪病,怎么面对 | Exper



金葛:临近40岁,我为什么离开IDEO建构一个创新实验室





/ 三明治同行者征集 /

点击图片查看如何加入

优质的粉丝群、有趣的主题日活动、

三明治和同行者间的互助

以及更多可能性等待你发现


请报名者密切关注个人邮箱,这是我们回复你的唯一方式。



中国故事记录者

创新生活方式倡导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