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上班族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外出吃早餐|三明治

大瓜 三明治 2020-02-11


从小时候在妈妈的带领下吃黑暗料理,中学时代与一家麦当劳联系起来的懵懂情愫,长大之后从早起外食的上班族,转变为在居酒屋加班到深夜的艺术工作者......种种与特定食物和场所有关的记忆,让大瓜拼凑出她在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与感悟。



编辑 | Tamia


放学路上的大磨坊


“大磨坊”是我读小学时,开在学校地铁站附近的一家面包房。


当时,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爸妈把我送到了离家很远,但是更加市中心的一所小学。所以,每天放学走去地铁站,路过“大磨坊”买一个面包先在路上垫垫饥,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环节。


我依稀记得店里面的样子,昏黄低矮的灯光下,面包油光锃亮地罗列在一个个木质底盘上——是无需借助任何影像资料,就能留在脑子里的那种记得。买的最多的就是牛角面包,3块多;当时觉得最高级的是一种水果塔,酸酸的奶油上面点缀着几颗黄桃,是5块多。水果塔只吃过几次,是偶尔才可以吃。


我常常想念着“大磨坊”,它是在社会变迁、城市改建中消失的一部分,是自然的历程;但是不能再去“大磨坊”打卡了,仿佛少了一条能接触到以前生活的时光隧道,心里不禁有点难过。


大瓜在网上找到的大磨坊照片


小时候和妈妈吃过的黑暗料理


我妈口味很广,喜欢吃海鲜和各种辛辣的食物。


小学时,家附近有个餐馆一到夏天就会摆出大排档。各种花生、毛豆,还有炒田螺——放在大大的不锈钢盆里灰亮灰亮的,再加上辣椒碎鲜红的点缀,创造了一种只属于田螺的诱人视觉风格。


妈妈爱吃炒田螺。渐晚的天色,大排档白色的塑料桌椅,还是小不点儿的我和妈妈在这样的景致里,用牙签一只只地吃着炒田螺。


从我家出来,往另一个方向走,还有一个路边羊肉串摊——就是支起一条长长的炭池、手边放着两瓶调料、一边烤再一边拿个板子忽闪忽闪的那种羊肉串摊。烤羊肉串的烟雾升起,就像是为了画面更有“味道”而特意摆上去似的。


这个摊位没有正式的座椅,只是随意放着几个小板凳。我就常常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享受着羊肉串的美味。


那些跟着妈妈吃过的“黑暗料理”,让我打破了她担任妈妈角色时的刻板印象,而让这位女士活色生香起来。



12岁的鱼香肉丝大测评


初中被父母送到郊区的一所寄宿学校。不适应,哭了两个星期才算慢慢融入,也就此开始了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的寄宿生涯。鱼香肉丝,最开始就是在初中的食堂里吃到的。


学校食堂每周有自己的伙食安排,我现在还记得,周一是鱼香肉丝,周三是炒饼。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鱼香肉丝炒得特别好吃,班里的男生吃完一份,会再端着长方形的不锈钢餐盘去盛上满满一盘。


因为爱上了鱼香肉丝,每周末回家和爸爸妈妈外出吃饭,我都要点鱼香肉丝,也因此知道了这道菜的不同炒法。一种是里面有青椒、木耳、胡萝卜之类的,一般去路边盖饭小店会吃到的那种;另一种是配料相对简单,但更甜、有葱,在四川饭馆吃到的都是这种。


后来,也忘了是我提的要求,还是妈妈主动的提议,我们就专门去各种有鱼香肉丝的饭馆“打卡”。我记得经常去家附近的一个川菜馆,装修得颇有心思,小桥流水、竹林掩映,好不热闹;还有当时北京有名的“渝乡人家”,中关村图书大厦的那家店——每次妈妈带我买完书都会去搓一顿。


上了寄宿学校之后,我吃饭变得特别快,因为不想成为最后被留在大长桌子上的那个人。其实爸爸妈妈每周末带我去搓一顿,也有做点补偿、让我高高兴兴的意思。现在回想起来,12岁时和鱼香肉丝结下的缘分,除了美味的记忆,更加在意的,是爸爸妈妈每次想带我过一个开心周末的心情。



初中的“万通麦当劳”


“万通”是北京一家商场的名字,“万通麦当劳”,自然就是在这家商场里的麦当劳。


商场早已不复存在,它的全名实际上是“万通新世界”,当时挺有名的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一楼到四楼,从小贴画、纸巾盒,到文具、衣物等应有尽有,对学生来说挺有逛头。


“万通”里的麦当劳,是个挺老的麦当劳,依稀记得去吃过几次。但让我真正记住它,还是因为一个网名叫“万通麦当劳”的男生。


他是我的初中同学,他的好朋友是学校里的“男神”,长得有点像柏原崇。我们两个班的食堂桌子挨着,所以多了点接触的空间和可能。


后来,我们就认识了他,也认识了“柏原崇”。我觉得他更有意思,好像当时他就一个人租房住,那一点点与众不同的气息,足以吸引初中时的我。


我问过他为什么要叫“万通麦当劳”,他也没说什么,大意就是“就是叫'万通麦当劳'了呗。”总之,跟他其实不算多的接触里,充满着这样的尬聊。


还在学校的时候他追求过我的好朋友。我想他可能从来没喜欢过我。倒是很多年后我翻看“柏原崇”给我写的同学录,字里行间似乎有我当时还读不出来的一点认真。

 


长大后再吃爸爸买的方片面包


方片面包,从我上小学起,就是家里早餐的必备款。拿一片面包,抹点黄油果酱,就这么吃了——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吧,当时爸妈都是上班族,我又要起很早去城里的学校。


还记得那个时候最流行的品牌叫“曼可顿”。长大之后,开始注重吃添加剂比较少、保质期比较短的面包,或是新鲜做出的全麦、黑麦面包,自己住的时候就这么吃。


有一阵子因为工作变动,回父母家住。发现我爸仍然执着地购买着相对便宜的、一整袋的方片面包。每次当我艰难地把冰箱里的一袋方片面包吃完,冰箱里又会新添一袋——是我爸觉得该补充“库存”了。他给我买方片面包,似乎执着到了一种执迷在行为本身的地步。


我却始终没忍心告诉他们,自己早已不吃这种面包了,只是每次“忍气吞声”地默默吃完。甚至还想过要做一本zine,讲述每天我如何用冰箱里现有的东西,搭配着把这些面包吃完。


后来有一次爸爸买了一个“大列巴”,我说了一句好吃,他便开始执着地买起“大列巴”来。一个朋友告诉我,你看,遇到问题其实不必憋着不说,你沟通了,事情就会有转变。


是啊,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沟通对我来讲还是需要勇气!



上班族的外食早餐时光


当上班族的时候,每天都会外出吃早餐。


曾经住在公司的集体宿舍,早上六七点就从双层床爬下来,下楼出门,踏着清晨温柔的暖黄色阳光,路过遛狗的人,路过墙边值岗的保安,到车站去等公交车。


一趟直达车就到公司,下了车我就直奔麦当劳,点一份6元早餐,有时候喝咖啡,有时候也换红茶。直到9点多去上班之前,期间这多出来的一个多小时,可以处理手机上的工作,或只是思考一些事情。


也有一段时间,不去麦当劳,去和合谷。有很便宜的中式早餐,吃得可口,几个卡座也相对僻静舒适。每天带着包里的书去,上班前在和合谷看一小时的书。


我喜欢自己的社会角色,多于任何的角色。外食的早餐,让我提早走出家门,拉长了扮演“社会人”的时间,却意外地让我感到心安、自在。



自由职业者的居酒屋加班试验


开始自由职业后,当在电脑上要处理的工作量足够大,并且经常熬夜的时候,便开始琢磨着去居酒屋加班。


我觉得这是人主观能动性、创造力的一种体现,当把所有考虑的因素摆在一起——关门晚、需要有插座、能在公共场所不容易睡着却又有着类似于咖啡馆的不被打扰感......那么,“居酒屋”这个选项立刻摆在了面前。


第一次在居酒屋加班,是在白家庄附近用点评搜到的一间,一进门就是舒适的吧台,吧台上还有电源插座,当时的感觉就是Amazing。最近常去的居酒屋就在我学街舞课的工作室附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跳完舞后会感到注意力特别集中,用来加班正好。


在居酒屋加班,还有一个“消费成本”需要考虑。点的菜品都是很简单的,有时候叫上一些串,或者一个烤牛油果,再或是一盘海鲜纳豆。但是饮品一定会点,我首选最便宜的一小壶清酒。不过这样算下来,每次去的花费显然还是有点高。


所以我还在不断探寻着能吃好、省钱、又尊重店家的搭配方案。上次去居酒屋加班,我点了一杯“嗨棒”(苏打水与威士忌的混合饮品),再加两根小烤串,成功地把花销控制在了30元的档位,值得庆贺。



躺在钱包里的星巴克会员卡


跟所有文化艺术工作者一样,咖啡是我每天的必需品。无论是自己冲泡,还是外出点单,我一般都选择美式,越简单越好。


所以星巴克对我来说,其实有点过于花里胡哨,但我也跟所有人一样,喜欢里面稳定的网路,和一进去就会拥有的“未来会更好”的莫名错觉。


之前还在上班时,曾做到一个小领导职位,繁多的工作量和极少可支配的时间,让我成了公司附近星巴克的常客。那个时候我买了第一张星巴克的会员卡,还记得是金色的卡面,让我觉得有点小得意,仿佛已经跻身了社会的“上流”。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


现在我有时候还会去星巴克,那张金色的卡片仍然躺在我的钱包里,仿佛记录了一段我尝试过、努力过,却更加知道了自己是谁、并做出选择的时光。


记录你的生活,让故事被人看见。美食、电影、萌宠……更多每日书主题班值得期待!点击了解:每日书是怎样一个世界,或前往“三明治写作学院”小程序报名参加。





给作者赞赏





吃的ReallyWant总能让人垂涎三尺呢?


文本的愉悦与不满:黄子平、王安忆、吴亮三人对谈|三明治 × 活字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