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为一名国内艺考生,毕业后我反而想放弃画画 | 三明治

花旗参 三明治 2021-02-01

编辑 | 童言

一年一度的艺术联考不久前结束,每年,艺考生人数会占到全国高考报考人数的10%。在很多人看来,艺考是一个避开高考千军万马激烈竞争的捷径,但实际上,它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轻巧。对于曾经是美术艺考生的花旗参而言,绘画是她从四岁半开始接触的爱好与避难所,但当这件事开始具有应试和功利性目的以后,她却一度想要放弃它。她的经历或许也是当下在应试教育背景里很多艺考生的缩影。


我曾经是一名艺考生,人生大半时间都和画画相关,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考虑要不要将它放下。


但毕业半年以来,我一直挣扎在情绪的沼泽中,有很多想不明白又无法不去坚持的事情。画画是其中一件。我的生活有一半都和它搅在一起,比如正在准备的考研。我依然选择了本科方向,动画,可在备考过程中,反反复复画不出的分镜头、背也背不会的艺术知识,让我感觉自己的选择看起来很像笑话。


我在画画上已经接收不到太多快乐了,尤其当同学和家人告诉我,我画的哪里哪里不好时,亲密之人的话总带着很强的力量,使我特别在意,在意到夜不能寐。得不到认可和支持的时候,也会特别痛苦、自卑,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


如今,我决心跟画画做一次告别。

 

1


我和画画结缘很早。四岁半,总会跟妈妈一起去单位。妈妈没时间管我,给我一些碎粉笔,让我在地上自己涂鸦。我挺喜欢这项活动的,那时候单纯觉得用笔画摩擦纸张,发出沙沙声很快乐,无意中画出大朵大朵太阳花的图案也令我欢喜。


妈妈觉得我有些天赋。因此五岁时在奶奶家大院里,给我报了一个绘画班,这个班是大课的形式,老师在黑板前做示范,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画。班上有三、四十位同学,人太多,给我一种压抑感,手下的笔触不自觉变得拘谨,画出的小羊又瘦又可怜,加上繁杂不停的对话声,我觉得不适应。


所以第二年,爸爸将我换到了他朋友的家庭班。家庭班,顾名思义就是老师在家自己办的课程,因为是在自己家中,上课的人数也不会很多,会控制在十五人左右。


家庭班的老师很优秀,是我跟过的最具艺术气息的老师。第一次登门,我抱着自己军绿色的画板,跟在爸爸身后,打量着老师的家。老师家大概有一百平左右,三室一厅一厨一卫,还有一个阳台。教学的范围就在客厅和最大的房间,摆满了静物道具和石膏塑像,还有不同的绘画素材、大小不一的瓦罐、手工扎染的衬布。墙上还挂着许多作品,阳台上摆满植物,还有一只散养的小松鼠。


我头一回看到那么多精美的画作,其中最打动我的,是一副画着森林的油画,很逼真,那深浅不一的绿色仿佛具有生命,可以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宁静与清凉。


老师很负责,教我们基础的知识,比如素描几何石膏、人物速写和水粉静物,这些夯实基础的内容,老师教得也并不枯燥 ,会用生动语言来描述,比如石膏的前后关系,老师说就像雾里看花,雾前清晰、雾后朦胧。画速写时,老师喜欢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会安排很多写生课程,当我们对实物有了积累和了解,才会让我们再次临摹优秀作品,对比感受好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样的。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严肃的课程中会穿插一些不同的绘画艺术,让我记忆犹深的是沙画。先准备一个瓷盘,大小任意,选细沙过筛,用乳胶均匀地粘在瓷盘上,然后用水粉颜料在沙子上画自己想画的图案。我当时画了绣球花,蓝紫色的一簇,花心是金色的。


这位启蒙老师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样貌平凡,但气质很好,不经意间的细节都会流露出艺术的气息,比如老师的围巾是自己动手蜡染的,会给自己的毛呢大衣绘上喜欢的图案,闲暇时光也会拿出笔随手勾勒喜欢的事物。


如果说一开始的我只享受笔在纸上流动的原始幸福,那老师带给我的就是对画画深一层的了解,真正的喜爱,也是在老师这里感受到绘画艺术的浪漫情怀。


我一直坚持画画,到小学三四年级,我当上了宣传委员,参与班级里每一次黑板报的绘制。大概现在的小学已经不会像我们那个时候一样注重黑板报了吧。这真的是我回忆里很有趣的部分,我们小学每个班、每半个月要更换一次黑板报的内容。我会在放学后留下来做设计、画图,时间不够还会偷偷翘掉体育课研究主题,偌大的教室中只有我和两位指定的同学一起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的声音,又安静又舒服。


这个时候,我很享受画画带给我的快乐,我感谢画画让我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我开始跟母亲提出,将画画特长转为专业的想法,决定为它再多付出一些。


2


告别了启蒙老师,我在初一时进入了以带中、高考生为主的画室。

 

这是国内应试教育的产物,很多大型画室本身就是专门针对考试而开设的。这类画室的规模都比较大,一般会租下三到四层楼的整个空间做为场地,每家画室内部管理都不一样,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体系,如有的画室是根据进度安排分班,有的是根据学生水平分班,还有一些会根据是否参加考试来划分班级,把画画作为特长爱好的人单独分在一起。

 

我初中的时候呆过两家画室,第一家是噱头很大的画室,但自身的条件真的不太好,负责我们这样不备考学生的老师能力比较一般,也不重视,会布置要画的内容给我们,然后就不再管了。

 

我在不备考时进入画室学习,是因为它们看起来很专业、系统,负责的老师很多毕业于优秀的院校,对喜欢画画的我来说是一份憧憬,即使作为特长,能学到更多,也是一件好的事情。

 

但我在那间画室的记忆,就仅有自己一个人坐在画板前机械地挥动画笔,心神都不知四散到哪里了,却得不到老师指导的画面。

 

这跟我想象中的浪漫情怀完全不同。我对画画的幻想是穿着白衬衣,坐在洒满阳光的房间,对着画板画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是日复一日重复临摹着书上的几何石膏人像,不是坐在充斥着铅灰和各色颜料的环境中,这颠覆了我对绘画最初的印象,也让我开始怀疑对画画的喜欢是不是我的错觉。我对画画的热情,逐渐开始蒸发。

 

尤其到了初二上半学年时,画画突然填满了生活。别人出去玩儿,我要画画,别人睡觉休息,我要画画。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的石膏人像,在当时的我,看来就是机械重复的工作,我感受不到丝毫的必要,也看不到我的进步。


图片由作者提供


加上那个时候课业繁重,周末休息的时间也排满了课。周五晚上就要去一次画室,周六上午有数学下午有英语,周日上午有物理,下午要再去一次画画。不仅如此,画画班是有作业的,我要在上课前把布置的速写画完成。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月后,我爆发了。


在某一个周日下午,我死活不愿意去画室,在客厅中哭着喊着要休息,我妈刚开始会好好劝我,再坚持一下,不要轻言放弃,这段时间辛苦一点,多学习没有坏处。我捂住耳朵说着“我不听我不要我好累我想休息”之类的话。在我这种油盐不进的状态下,我妈彻底生气了。


她摔了我的铅笔,扔了我画板,厉声问我:“这难道不是你自己选择的吗?不是你自己说喜欢的吗?你的喜欢就这么不值钱?那你别画了,也不是为我学的。”说完,妈妈走进自己的卧室关上门。


我一个人在客厅看着满地狼藉,蹲下,把我的铅笔一根一根拣回我的笔盒,把画板捡起来擦干净。我想我大概是割舍不下这些的,铅笔被摔出去的时候我好心疼啊。


3


在中考前夕我决定用特长参加考试,因为我的数学、英语成绩确实差得太离谱了。而且,在上次争吵之后,我发现自己对对画画还充满眷恋。这个时候我换到了第二家画室。


画室的选择对于学画画的人来说是蛮重要的,因为一个好的画室能给到画画的人好的氛围,良性竞争的环境,以及画室同学的互相鼓励,都可以加深对画画的理解和喜欢。这也是第二家画室带给我的东西,画室老师的指导很善意,不论画的好坏都会以夸奖为主,批评为辅,会关注你的状态而不会单纯指责。


后来上了高中,画画的时间被压缩了很多。特长生会在周四下午在学校美术老师那里学习,我去过两次,之后被班主任叫去谈话。老师觉得我成绩不好,希望我能花更多的时间在文化课上,不要拉低班级总分,还让我做数学课代表,美其名曰“什么不好就要尽可能地多接触什么”,使我本来就不多的时间更加紧张。再加上那年暑假,又做了一个小手术,没办法抬手。所以那之后为期一年半时间,我没有再去过画室。


那是一段没有再继续画画的日子,也是我离画画最远的时间。


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有点儿隐秘的快乐。很久不需要画画,大段的放松让我很开心。后面的日子我发现,没有了画画来排遣心中压力放松自己,情绪失控的频次越来越高。以前有画画存在,分走我考虑琐碎小事的时间,烦恼也被分走,现在被自己的胡思乱想填满,平白增加了心理负担。


我开始变得颓废,不画画的时间,就躲在角落里看电影玩手机,朋友找我出去散心,我会烦躁地拒绝,无端大发脾气。晚上回家就把自己锁在卧室里,躲进壁柜,长时间发呆,或是在网上跟网友聊天寻找虚拟的安慰。


我开始想念画画,迫切地想回到充满了铅笔味道的画室中,想感受笔和纸摩擦的感觉。但我并没能想到自己在重新拿起画笔后,迎来了那段糟透的日子。


作者的绘画工具


4


在彻底康复后的暑假,我爸决定送我参加高三画画的集训课程,让我走艺考这条路。


集训画室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爸妈敲定,每每想起都让我后悔不已。我其实比较玻璃心,承受能力薄弱,尤其在画画这件事情上。怎么说,就是当人知道自己能做得最好的事情,并没有做到极致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做得好,会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会觉得自己很没用。这样的我就不太适合高压锅模式成长,内外压力都过大就碎得四分五裂还掉渣。


我到集训画室的当天晚上,画室负责人组织我们开会,告诉我们来到这个画室就要能吃苦,不论从住宿条件到专业学习上都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在这个画室中吃苦是一定可以成功的。


当时听到的时候,还觉得不太在意,直到真正住进宿舍才有了深刻体会,密集的房间排布,一层仅有的两间厕所,都让我觉得自己住进了80年代的筒子楼,原始而清苦。我以为这就是最需要克服的困难,不曾想之后烦恼接二连三地袭来。


我们在第一次正式上课前要进行分班考试,第一次考试的内容是素描静物,因为有很多零基础的同学,考核并不复杂,就是画瓶子和水果,我自信满满以为自己一定可以顺利进入最好的班级。但只进入了排名第三的班级。我内心被打击得很严重。


我憋着一口气,希望在新的班级里得到重视,可惜不论我怎么努力,老师根本注意不到我,看不出我情绪的异样,也不会过多理睬我。其实那时候的我心态已经失衡了,我断断续续背着人哭了一周,画画的时候也变得力不从心。


画不好很难过,越难过越控制不了发挥,就这样恶性循环到又一次分班考试开始。


分班考试是一个月一次的,会“公开处刑”。学校在教学楼门口张贴成绩,七页纸六百多人的成绩都在上面,看榜是一件让我有生理恶心的事情,每次看到我都觉得难受,没有隐私、没有安全感,被剥掉皮面供人了解。


这次不出所料的退步,倒是带给我一位负责的老师,一位四十左右的男士,高个子戴一副眼镜。老师每天下午会点名,每次点完名后会特意到每个学生身后观察进度,即使在角落的我也没被落下,会特意给我做范画,会关心一下我的状态。我常常为了睡午觉放弃吃午饭,下午上课就抓一把零食,有一回被看到,老师皱了皱眉,让我以后少吃这些不健康的东西,中午要去食堂吃饭。我点点头答应,觉得老师很细心。


这些都成为了我那段日子中里唯一的光。到第三次的分班考试,我成绩很好。


作者集训的画室


5


当一切刚开始稳定起来,家中却传来噩耗,姥爷去世了。晴天霹雳,我匆匆请了假回家,在家呆了三天,参加完送葬火化的仪式,又赶回了画室。那之后,我开始在课堂频频走神,失魂落魄,每天都在想念姥爷,恍恍惚惚不相信姥爷就这样走了。低头削铅笔的时候,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个月。


分班成绩不出所料又退步了,这次我不再好意思留下,收拾东西去了隔壁班。从那时候开始,我对画画的感觉变得越来越陌生,不是不喜欢,而是不敢喜欢。花费了诸多心思努力,甚至因为画画而没能在姥爷床前尽孝,差强人意的结果却一次又一次打在我脸上。


我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曾经的沾沾自喜和自以为的天赋是可笑的,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个平庸的普通人,没有过期待,可能就不会囿于这样痛苦的情绪之中。


不过大学还是要考的。记得姥爷去世前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要好好学习。我想不论如何也要考上大学才对得起姥爷的。


集训每天画作业到深夜时,那会也会想自己未来要干什么,想自己以后会不会凭着画画变得更好,心底里非常希望自己可以选到好找工作又有趣的专业。


我走的路线是联考。美术艺考分成联考和校考,联考是省考,每个省自命题,但考的内容都是默画素描人像、色彩静物和人物速写;校考则是在联考之后好一些的学校会自命题单独招生,不以联考成绩为主,但联考成绩必须过线,校考成绩才能有效,我们当时的分数线是190分,我考的是个中等分数,擦线被录取。


最后的结果不好不坏,我上了一所二本综合类大学。但集训期间的伤害不可磨灭,对我自信心的损耗到现在也没能完全修复。


6


现在,离那年的集训五年过去了。我陷入一个古怪的圈子中,不是画画本身的问题,而是集训之后带给我的不安全感在影响着我,也影响着我笔下的一切。如果打不破桎梏,我可能永远画不出我心仪的东西。


本科里学动画是阴差阳错的选报,那时候只是单纯想把志愿表填满,带着撞运气的心情报了这样一个专业,被录取后有些惶惶。并不知道这门课程是什么样的,开始得也并不顺利,我的手很紧,没办法画出流畅放松的线条,想法单一,容易在画面中呈现出生硬的部分,用手绘板也显得笨拙。


那段时间也是很困苦的阶段,钻牛角尖,扒在电脑前死磕,反反复复,最后也没能拿出好的作品。那时候对自己是挺失望的,但有朋友在身边鼓励,一直坚持去画、去创作,到做毕设时,心态稳定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了解了动画制作。即便如此还是不够快乐。作为学习的一门专业来说,动画是丰富的综合性学习,但作为职业,我总觉得自己没能做好准备,无法投入足够的感情,商业性的牺牲与创作总让我望而却步,画画是月光,我始终只想为自己画画。


而我最初对绘画的理解和兴趣,在应试过程中好像快要丢完了。


不过这场回忆有让我想起很多,比如写到启蒙老师的时候,我想起画画给我带来的舒心感。我喜欢的一直都不仅仅是一张画有多好看。我喜欢手放松跟着感觉在纸上游走的安心,沉浸在另一个世界,自己是主人,主观划分一个空间让自己待在里面享受,这是我爱画画最核心的部分。


我决心脱困于现状,抽身一段时间去积累素材、积累阅历。我想跟画画重新认识,重新了解什么是画画,了解喜欢的大师是如何创作,他们对画画的坚持源于什么。走在路上的人,有趣的路人,可爱的小动物,这些都可以成为笔下的素材,去创作我喜欢的东西,不评判好看与否,单纯感受动笔的美好。


画画其实并不浪漫,现在的我已经有感受到这一点,不是想象中完全干干净净,像唯美照片摆拍一般。在画室里的我更像民工,满手铅灰油彩,形象疏于打理。即便如此,画画依旧是一门让人感动的艺术,这是不可否认的,偶尔动笔画一些小东西送给朋友,看她们流露出惊喜笑容时,我会对自己是绘画者这个身份感到眷恋。


我的大学组长曾和我说,画画于她而言是一件充满力量的事情。我希望自己重新认识画画之后,也能再次拥有这样的感觉,重新接纳画画,也重新接纳自己。


💬

如果你是艺考生,你是否和作者有过相同的经历和困惑?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作者后记:


完成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即使努力讲故事,尽可能去完成,在看到许多需要修改增加的建议时,也非常想逃跑。初稿反馈时,每一段都有问题,小的问题需要重新构思句子,大的问题就必须重新拓展,我做了很久心理建设,去一点一点根据老师的建议完善出了第二版;比初稿有所进步,心情也变得比修改初稿的时候轻松很多,比起上一次的作品,这篇修改的次数真的非常多,反反复复去打磨,去记忆里深挖细节,复原往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挖掘自己是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初心和感受会在一遍一遍的回忆中重新找到。把自己不愿面对的事情再次摊开,郑重道别,一切好的坏的都变成过去式,轻装上阵重新开始,我觉得文字的力量就在于此,写下这些内容时,尘封在心上的巨石也会随之消失。


本文由短故事写作学院辅导而成,头条发表,学费全免。2月短故事报名已开始,点击了解短故事学院,或直接咨询三明治小治(little30s),让我们一起用写作去记录,去抵抗寒冬。


点击即可报名👇

给作者赞赏👇



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自己不适合活着|三明治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倾听你的一切 | 三明治

作为树洞
我们是认真的


扫码即可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