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卡米,生活在上海乌中路不足30平的老式阁楼里|三明治
555 Project “可以去你家看看吗?” 001 篇
文|万千
摄影 | 万千、备备、卡米
房屋平面图及建模| 乐乐
卡米的房间要走上四楼。
这里的木台阶已经被人踩得泛白,二楼木板后面住着一个菲律宾男生,门前扔着一双黑色的拖鞋,晚上路过的时候可以听到里面播放出来的电音歌曲。再往上走,就可以看到公共墙面上贴得越来越密的海报单页,边缘不规则的锯齿形说明了它们之前被从杂志、报纸上撕下来,一张张攀爬着直到布满整面墙。在一扇蓝色的木门后面,就是卡米的家了。
整个房间不足 30 平米,空间和厨房的位置各占一半一半,还隔出了一个 1 平米见方的卫生间和一个差不多大的淋浴间。睡觉的位置是嵌在墙里面的,那个位置也许最早是老房子用来储物的空间,现在铺上了白色的床单,粉色的被子,墙面上挂着宜家买来的小彩灯,靠近脚部的白色墙壁上还挂着一副风景画挂布。卡米说,每天醒来,坐起,先看到的是阳光下的泳池,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度假。
卡米,今年24岁。疫情爆发那年之后刚毕业,学的是新闻与传媒,辗转找了几份工作,现在在给一个微信公众号写稿。每天上班的地方就在住所八百米之外的淮海大楼里。尽管步行只要十分钟,但是卡米每天还是会迟到。这里的房租每个月3000多元,接近她一个月工资的百分之五十。
卡米,一个刚毕业一年在上海生活的年轻人。在555社区生活,喜欢遛狗、逛古着店、宅在家里
她是经由朋友介绍才看到这个房子的,前房东是一个在上海做模特的俄罗斯女生,给这个空间购置了一个黑色的收纳柜,一个蓝色的储物柜、一个灰色的沙发、一台 50 寸液晶显示屏。周末的时候,卡米会用这台电脑投屏登陆自己的 Netflix 账号看英美剧。卡米有很多书。她看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说那是她最喜欢的作品,书架上还有萨莉·鲁尼的《正常人》和《聊天记录》的中文及英文版本,沙发边的书架有卡夫卡作品和《独居的一年》等。书太多了,把早先买的一张书桌的桌腿压坏了,她便给自己买了一个更能承重的白色电视柜,摆上自己喜欢的大部头艺术书。现在旧的电视柜还丢在三楼的公共空间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清理走。
厨房的台面上堆满了物品。房子没有接通燃气,只有电磁炉。但卡米很少在这里给自己做饭,基本都在外面吃。
每过两三周,她会请一位阿姨来给她的房间打扫卫生,3个小时的工时,80元。在那个时候,她会选择出去遛狗。这只黑色的小狗是她从朋友那领养来的,起名叫 Emo,每晚就睡在她的旁边。墙壁上贴着的 2021 年日历海报上画的也是一只小狗,她觉得画中的小狗和 Emo 很像。
她在这个房子里度过了一个完整的四季。夏天的时候屋子里会有白蚁,打开厨房灯的时候,白蚁从窗口那嚣张地、成群地要飞过来,她吓坏了,立刻把厨房灯关掉,坐回自己的客厅。冬天这里不会太冷,一台空调就可以让室内各个角落暖和起来。
卡米说不准自己会在这里继续生活多久。她正在从零开始学习意大利语,计划未来几年有机会的话可以出国。
在他人眼里看来,在上海老屋子里的居住环境也许总是会有不方便的地方。譬如,衣服需要晾晒的话,只能挂到三楼窗台外的伸缩衣架上去。彩色袜子在衣架上一支支夹好,搁在蓝色木门对面的窗台上。
卡米在房间里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是坐在厨房的高脚凳上,面朝着窗户对着电脑打字。白色的纱窗帘扎了一个结,春风吹过,微微摇动。晴朗的日子,每天早上她会在阳光中醒来。房间对面就是常年空置的麦琪里。三月份,从她家的窗口可以看到里面有小一片油菜花开了,在上海市中心的地段。
夏天,卡米的厨房窗外
很多时候,卡米就在自己房间的窗口看着人们走在乌鲁木齐中路上。
🏠
可 以去 你 家 看 看 吗
“可以去你家看看吗?”是三明治555 Project 发起的室内观察计划之一(点击阅读详情)。如果你住在上海 555 街区,或者你的团队工作室在这个街区,愿意向我们敞开大门,邀请我们进来看看、坐坐,可以填表加入“开门团”,告诉我们居住的地址(如未入选,资料不会对外公开)。我们会筛选、安排并与你们取得联系。所有入选者,可以获得三明治文创礼品一份。
📖 阅读 555 Project 项目的其他文章:
555 Project 是由三明治发起的在地观察计划,取上海三条小马路“乌鲁木齐中路-五原路-武康路”的名称首字谐音。在四年前书写《我们与我们的城市》,记录五原路这个自发形成的文艺美好街区的故事之后,我们希望可以再次回访这片街区,通过历史研究、采访写作、声音采集等方法去呈现这个街区里生动的故事,探索和发现一套全新的方法论去呈现和思考街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启发更多人重拾自己对周边生活的感受力。
编辑 | 万千、依蔓
设计 | luyang
研究员 | 乐乐、许俊杰、小不点、备备
漂流三明治2021第一站
4月10-11日,嘉兴陶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