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先让自己看见,再被他人看见 | 三明治11周年

李梓新 三明治 2022-07-17






2014年刚开始,我和小创在上海五原路96弄租下一套底楼两室老房子。一间做三明治的工作室,一间做故事星球图书馆。


那个时候三明治刚成立三年,刚露出些头角,但又不是大家能看懂的方式。是一个媒体吗?不像,内容大多数是素人的故事。是一个自媒体吗?内容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嬉笑怒骂。是一个社群吗?是有那么一群有趣的人聚在三明治,但是看起来没什么“变现”方式。这样的一个“平台”值得花真金白银租一个工作室,全职来做吗?


其实这个疑问,到今天还存在于听闻过三明治的很多朋友心中。


一个30多岁年富力强的男性,家有二孩,又不是富二代,花全副心力来做这么一件事。很多人好奇得不断到五原路登门一探究竟。


也有好心的朋友介绍了投资人,那是2015年创业融资的高峰时期,有几个投资人见过我之后都礼貌地笑笑:“李老师真是文化人啊。”


成立工作室后第一个开发出来的主业是做非虚构的线下写作课。小小的工作室一次只能容纳8个学员,一次工作坊总收入1000多元。每月四次。很多人怀疑怎么还有人愿意花钱来学写作,这些写作对他们有什么用?能在刊物发表吗?以后能做作家吗?


开始做一件事之前,最怕想得太远。开始做一件事之后,最怕想得太近。



从夏夜到冬夜,每当学员捧着自己刚写出来的那几行字,在老房子里读出来的时候,那些词句穿越古旧的窗户,飘到今天成为网红街区的“555”一带。那些声音背后饱含的故事,中和着这个世界最主流却让人厌倦的叙事。


家庭主妇来这里寻找自己未竟的文字梦,摄影师来学习如何从镜头语言切换到笔下,一位管理犯人的狱警来写下她看到的场面,一位从苏州赶来学习的拉拉,她的女朋友一直陪在门口的小沙发上。一位从郑州坐卧铺火车赶来的学员,是沱牌大曲白酒的销售文案,一个15岁女孩的母亲朱衣,她写下自己的父亲在人生最后的日子和她讲的一段往事:连队驻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谢铁骊导演拍摄解放以后第一部彩色宽荧幕电影《大河奔流》,找父亲扮演了警卫角色。

 

“我坐回小板凳,呆呆地看着他。他裸露在外的两只手臂也是暗黄色的,上面散落着一些深褐色的斑。薄薄的皮肤软塌塌地,青色的血管扭曲地凸立着。一根一根,像是吸血的水蛭。

……

一阵莫名的焦躁感袭击了我。这些是什么?是一个人的一生吗?我觉得我用这种方式完成了对父亲一生的描述吗?可是那些细节呢?那些父亲并不愿说出的往事呢?尤其是父亲的感受呢?他一生的感受,此时的感受,我记录下来了吗?这些干巴巴的文字等同于一个鲜活的生命吗?”


点击这里阅读朱衣的作品

 

古人说,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而当我接触到和我一起相处于人世间的这许多故事的时候,也会有战栗感,会上头,会感知到这背后的能量交换。


与其说我是在收集故事,其实我只是在召唤他们体内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的那股力量。


当那股力量被发动起来,一个人会变成和以往不一样的个体。他会懂得如何收集生命中的碎片,体察每个碎片的意义,也体会其他人的感受,获得表达力和共情力。


“发掘故事”这件事,让我痴迷。三明治的内容也开始转向,从2015年之后,我们越来越多发表每个普通个体被发动了这股力量之后表达出来的真实故事。


已经不能用“工作”来定义我做三明治这件事的过程了。它是一种天然的吸引,每个人故事的背后,像灰头土脸的萝卜带出来的根系一样庞杂。它开始指向了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要怎样在这世上生活的庞大命题,而刺穿那些理所应当的面具和自以为的无奈循环。


这是三明治成立十一年记录的部分故事



我从2002年开始入行媒体 ,见证过媒体最后的高光时刻。媒体是一个工业化体系,批量地生产信息,当中有一部分出色的记者或者特稿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议题挖掘和呈现的功能。


而正因为媒体的工业化,它对信息的生产有强烈的自上而下的主导权,由一个个编辑部所决定。它也天然追逐流量,追逐名人效应和眼球效应。


个人通过媒体的形式进行表达,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20年前的BBS和Blog时期就已兴起。但个人的媒体化,在微信公众号流行起来之后 ,迅速被矮化为“自媒体”,在中文的语境里,这一称呼偶尔带些不屑或者贬低,潜台词是它们会追求流量而编造或者夸大信息。而个人up主或者社交媒体账号,往往被视为高度娱乐性的内容生产。


因之,一个普通人的表达途径,在充满商业性而驳杂的当今社会传播图景里,是非常狭窄的。而个体表达这件事,有时并不是要像新闻那样进行大众层面的传播,而只是想吸引和自己有相似志趣的人,甚至,也可能只是为了一种自我梳理和呈现。


这样的需求在一个“后媒体时代”是很难被看见的,新兴的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也因其碎片化而不能完全满足完整的个体表达。这样的需求也代表了一种个体权利的回归,一个人的话语权如何不被传媒媒体利用成为某个选题选用的例证,也不被商业化所绑架,而是由独立个体决定的表达呈现方式?


我们统计过参加三明治短故事的学员样本,他们报名的动力里面,写出被发表的文章仅仅排在第四位的需求。第一位的需求,是完成一篇完整的作品,作为给自己或亲人的纪念。第二位,是了解自己可改进的写作方向,获得专业编辑的点评指导。


在三明治,文字首先不是专业者试图获得个人认可的晋级阶梯,而是一种人与人形成情感连接和价值传递的介质。这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过程有思考能力的写作社群。


不知为什么,我对普通人的写作兴趣大过于传统媒体的生产。我从每一个人的表达中涌现的生命力中获得能量,获得对世界更多层面的理解,也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


早在2007年,我开始做一个普通人的写作社群,叫“iColumn爱专栏”,邀请全球各地的华人朋友来写他们身边的故事。而在2011年,从英国回来后,我更加认为中国本身有更多值得书写的故事,所以就做了“中国三明治”这个平台。


我不太愿意活在传统媒体的旧梦里,也不太愿意以老媒体人自居。内容的创作是流动而不断创新的,我更拥抱新的创作方式。比如说555 project这个在地研究项目,确实是媒体化操作的一种延续,但它的方法论和执行理念都是非传统媒体化的。我们吸纳了建筑、设计、策展等各种专业力量来操作这个计划,它也不消费或者猎奇街区里的居民,而是对他们进行社会学意义的故事化呈现——而在传统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田野里,受访对象的故事是不会被完整呈现的,往往只是结论的论证过程。


每个街区,每个城市都需要像一个人一样具体地被看见,被尊重,被允许自主地发出声音。我们的方法论从个人身上跨越到了在地。






与此同时,小创的“故事星球Storyland”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这件事在商业上很容易被理解:国内没有达到基本水平的社区图书馆。而且一个图书馆不只要有书,还要有懂书的人,以及懂得如何引导阅读乃至进行自我创作的导师。


英文童书因为发展成熟 ,有众多出色的作者,无论从绘画、故事、艺术表达力到价值观传递上,都能给中国孩子一个纯粹的新世界。小创以一种“无国界”的推介方式,把这个世界上的美好东西通过阅读带给中国的家庭。


从某种意义上,这符合上海中产家庭对孩子们的培养期待。他们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变得更加全球化,能够自如地用英语获取世界的知识和观点,并在这个过程中,把英语作为第二母语成为人生道路上推进的利器。


故事星球的业务迅速壮大,很快搬到了常熟路、建国西路,开出了不同的空间。


但是在小创的内心,这件事情并不该只是被如此解读。


绘本里的故事,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它们都在唤起每个人的一种“返祖”记忆。每个民族的起源都是经由故事传说,每个人在襁褓之中都是伴着父母讲述的故事睡着。故事不是达到某个目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将世间万物组合起来的呈现方式,背后都是讲述者的能量贯穿。


但从某些时候开始,故事被抛弃了,只能存在于积灰的书本之中,或者被刻意地包装在娱乐工业化的电影里。它好像成为某种虚假的,骗人的东西,仅供娱乐和营销。而无数真实的故事被消解在疲惫的生活日常,“这就是生活呀”,人们总这样说,试图让自己的内心对旁人的遭遇不再轻易拂乱心神,久而久之也接受了模式化的生活,忘记去创造自己的故事了。


我们的孩子也早早被这种模式化的“教育”所涵盖住了。小时候听故事是为了学英文、中文,学习一些有点陈旧的做人道理,然后从小学开始就被送进学习的流水线了,不是为了学习本身,而是为了学习如何“内卷”胜过其他同龄的竞争者。学的知识大多数最后很难在大脑留存,只留下一个空洞的内心。他们最被灌输的故事是成功学的故事。


故事可以是孩子们了解世界,了解一切领域的入口。无论是书本、电影、戏剧等等形式,故事让孩子们告别单纯的“知识”习得劳动,而从情感上连接,逻辑上理解每一个社会领域,从而发现他们自己真正的兴趣方向。


我们认为儿童中文写作被作文化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所以从2017年,我们创办了三明治的文学社项目,帮助儿童做真正的中文写作表达,这是一种植根于生活的创意写作表达,和一切应试无关。我们通过作家、媒体人把今天中文领域最活跃,最有打动力的写作方法直接导引给孩子,让他们知道“活”的写作语言是怎么样的,而不是陈腐的要求背诵下来的范文。


我们邀请中外作家直接和孩子对话、交流、通信、点评作品。我们让孩子们直接参与艺术项目和演出。


著名童书作家、《小屁孩日记》作者Jeff Kinney来到故事星球与孩子们互动


通过中英双语带来的认知范畴,我们还引入了儿童哲学工作坊,设计思维工作坊、戏剧工作坊等多种启发形式。对于在这个体系中成长到少年阶段的孩子,我们做了“少年三明治”项目,邀请每个领域的名家直接来给孩子们讲述各领域入门的ABC,而且不是讲述,而是通过工作坊、现场进入等方式让他们在动手中直接体会。




在2021年夏天,我们升级了三明治的logo。





三明治和故事星球的线下空间合并成为三明治文化中心


Own Your Own Story也是我们新的slogan。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故事的创作者。




我们想让每个孩子知道,做一名创作者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它并不是忧心忡忡的大人所担忧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职业方式,或者被当做少数成名者的垫脚石那样的悲摧,它是未来人类之所以为某个领域付诸努力的最大源动力,“工作”这个词汇可能消亡,因为它只是大工业化的产物,并不一定能发动个体的能量。


无论3岁还是90岁,一个人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故事时,他就真正拥有了自己的人生。





三明治这十一年来所做的事,无论在媒体、教育、文化领域都很难被归类,也很难被大众所完全理解。但我们仍然充满期待地步入第十二个年头。


在一个变幻无常的世界,同时做着两个线下实体空间和在线运营,团队一共90+名成员,探索着前所未有的模式,这是一个不小的实验。


很多求职者来问我们的愿景是什么?


在精确地描述它之前,如果你和我们对以下有相同的感受,那你可能就和我们有相似的价值观:


· 人生有诸多的愉悦、痛苦 、矛盾,都事出有因,其背后就是个体故事。个体的欢乐和悲伤,在这个社会仍然很少被看见。

 

· 中国有巨大的沉睡着的故事和人性,等待被挖掘。有很多从未表达自己的群体。

 

· 有众多的孩子,需求被帮助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跳脱出来,认识到人生的展开有很多可能性。

 

· 中国很多广大的土地,还没有被人认知它真正的价值和独特的声音。

 

· 全球化的世界,如何跨越种族、政治、战争、文化差异达到真正的共情、沟通和相互学习?


我们所追求的个体探索,并不是不顾及他人的小我探索,而是在看见他人的同时看见自我。先让自己看见自我,再让他人看见你


如果想加入我们,你需要以超越目前社会对工作的定义来理解它。如果你内心感到这些观念的震荡,那你可以看看这个链接




十一年是不短的时间。在2011年再之前的十一年,正是迈入新世纪的2000年。那是我第一次在北京进入社会,加入第一次互联网大潮中的打工。那也是我第一次拥有QQ号码,第一次到上海旅行,第一次感到世界的运行逻辑和家乡潮州相去甚远。我看见一个21岁的小城青年在北京开始伸展舒张,开始面对自己的性格暗洞,开始通过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举一反三畅想以后能做的事。


那么再十一年之后,2033年,我们会如何来回头看三明治所做的事情呢?


我也万分期待。


是为三明治十一周年记。



李梓新

三明治创始人

2022.03.23




 我 X 三明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