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创新,看交大!

科技创新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4-01

激发学科交叉内生动力,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聚焦“双碳”目标,

教研一体、学科交叉、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

交大人,在行动!


近期,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高力学性能离子液体凝胶、高效稳定钙钛矿光伏技术、可拉伸铁电氧化物、高精度组装中国汉族基因组、肿瘤精准治疗、高效的宏基因组分析新工具、褶皱调控与力致变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二维材料中发现层间滑移诱发铁电-反铁电相变新机制及其潜在应用、巨噬细胞等领域相继取得重要进展。


快跟着交小童一起来看看吧!

为交大科技硬实力打Call!

目录

1、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高力学性能离子液体凝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高效稳定钙钛矿光伏技术领域取得效率认证重要进展

3、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可拉伸铁电氧化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4、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完成高精度组装中国汉族基因组

5、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肿瘤精准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6、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开发出高效的宏基因组分析新工具

7、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褶皱调控与力致变色领域取得新进展

8、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9、西安交大研究人员在二维材料中发现层间滑移诱发铁电-反铁电相变新机制及其潜在应用

10、西安交大二附院科研团队发现巨噬细胞可促进外周神经再生


#01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

在高力学性能离子液体凝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发表期刊

《自然材料》

(Nature Materials)

内容摘要

离子液体凝胶是一种以离子液体为分散介质、具有三维交联高分子网络结构的软材料。相比于水凝胶,离子液体凝胶具有离子导电、不挥发、热化学稳定、工作温度范围大以及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因此在可穿戴电子设备、能量存储设备、驱动器和传感器等柔性电子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大多数离子液体凝胶的力学性能普遍较差(强度<1 MPa、韧性<1 kJ/m2和模量<1 MPa),严重限制了其在更广泛应用场景下的使用。例如,高模量高强韧的离子液体凝胶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的聚合物电解质隔膜,通过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和抵抗外部冲击来缓解短路等安全问题。为此,人们基于双网络、点击化学等设计原理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离子液体凝胶,但仍存在性能提升有限、材料体系复杂以及制备工艺繁琐等问题。

鉴于此,西安交通大学胡建教授联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Michael Dickey教授提出了一种基于原位相分离的简单通用设计原理,通过一步法快速无规共聚使溶解性质迥异的两种聚合物组分在离子液体中原位形成双连续相分离结构,实现了离子液体凝胶强度(12.6 MPa)、韧性(24 kJ/m2)、模量(46.5 MPa)和可拉伸性(600%)同时提升以及自恢复、自愈合、形状记忆、抗溶胀和可3D打印等功能集成,并从相分离结构角度揭示了高力学性能和多功能性的工作机制。该研究表明,离子液体凝胶的高强度和高模量来源于连续硬相,高韧性来源于硬相中的氢键能量耗散(牺牲键增韧原理)和软硬相互穿的相分离结构(减小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高拉伸性来源于连续软相的大变形,而自恢复、自愈合、形状记忆等多功能性则源于凝胶硬相中的氢键断裂与重排。原位相分离技术适用于各种常见的单体和离子液体,且不需要传统相分离技术所必需的繁琐后处理操作(如溶剂交换、热处理、外力诱导等),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方便地制备高力学性能离子液体凝胶并拓展其应用空间。

文章作者

论文第一作者为王美香博士,西安交通大学胡建教授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Michael Dickey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第一单位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2-01195-4


#02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

在高效稳定钙钛矿光伏技术领域

取得效率认证重要进展


发表期刊

《科学进展》

(Science Advances)

内容摘要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可调的光学带隙、高光吸收系数、低激子解离能等优异的光电特性,近年来在光伏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然而对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将来走向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更好的工作稳定性。大量研究表明,为获得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需要降低钙钛矿薄膜的内部缺陷,如I空位,Pb不饱和配位等。这些缺陷往往在钙钛矿薄膜的溶液制备和热退火过程中产生,主要集中在钙钛矿薄膜的晶界及表面。

针对以上关键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吴朝新团队和合作者香港城市大学任广禹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低维类钙钛矿钝化层表面修饰钙钛矿吸光层的方法,有效降低了钙钛矿薄膜晶界和表面处的缺陷态密度。这种一维(1D)和零维(0D)的类钙钛矿,本身具有低的缺陷态密度,同时其晶格抗畸变能力较高。在与底层钙钛矿结合生长时,可进行晶格匹配生长,实现了Pb-I的键合,有效地降低表面的I空位和Pb不饱和配位缺陷密度。通过这种工艺,实现了认证效率24.18%,实验室效率24.49%。同时,得益于低维类钙钛矿的高湿热稳定性,最终钙钛矿器件的稳定性也得到大幅提升,最大功率连续光照输出800h后,还可保持初始效率的90%。这项工作表明,可在钙钛矿上实现晶格匹配生长的、丰富的低维类钙钛矿为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器件设计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为未来设计兼具高效且高稳定钙钛矿器件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新策略。

文章作者

论文第一作者为课题组博士生陈今波。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电子学院董化副教授、李璟睿特聘研究员、吴朝新教授以及香港城市大学任广禹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adv.abk2722


#03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

在可拉伸铁电氧化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发表期刊

《先进材料》

(Advanced Materials, IF=30.849)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柔性电子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柔性功能氧化物由于其各种丰富的功能特性成为柔性电子器件中的核心功能材料。目前,功能氧化物的柔性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直接在柔性衬底上生长,例如耐高温的柔性云母片及有机聚酰亚胺膜等;此外,通过物理/化学刻蚀等技术使功能氧化物薄膜从刚性衬底剥离,实现自支撑状态或者转移至柔性衬底。功能氧化物本征的力学行为由于结构稳定性、晶体缺陷密度等因素,往往表现出脆性特征,但在特殊材料体系中却能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例如在自支撑铁电单晶氧化物薄膜中发现超弹、超柔性力学特性(Science 2019, 366, 475-479)。柔性功能氧化物薄膜在受到单轴或双轴拉伸以及弯曲等力学加载时,其最大应变约为10%。在柔性电子器件中,少量的形变(<10%)以及只能弯曲的力学特征是不够的,同时具备可弯曲、可拉伸和可扭曲的机械性能对氧化物材料来说,仍然是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特殊的机械结构和布局,是实现可拉伸电子设备的关键。

La0.7Sr0.3MnO3/BaTiO3弹簧结构的制备、可拉伸特性及极化演变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明教授团队、兰州大学彭勇教授团队及北京理工大学黄厚兵研究员团队合作,构建出氧化物外延异质结弹簧结构,并发现该氧化物微纳弹簧结构具有巨大的可伸缩机械性能。

该工作通过水溶性牺牲层技术实现了La0.7Sr0.3MnO3/BaTiO3异质结的剥离,在剥离过程中异质结沿着[110]方向发生解理,从而使异质结薄膜形成纳米带结构,自支撑纳米带在晶格应变作用下自发形成弹簧结构。在原位力学实验中发现La0.7Sr0.3MnO3/BaTiO3微纳弹簧可以承受巨大的压缩和拉伸形变,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可恢复特性。相场模拟结果表明,弹簧在被拉伸和压缩过程中轴向和剪切应变共同作用产生晶格扭转,且BaTiO3层伴随有铁电畴结构的连续翻转。此研究工作构建了功能氧化物弹簧结构,发现其具有巨大的可伸缩机械性能,揭示了铁电畴结构在弹簧伸缩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为开发基于铁电/压电和磁性氧化物的可拉伸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指导。

文章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为该工作的第一通讯作者单位。电信学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董国华助理教授、兰州大学硕士生胡玥、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郭常青为共同第一作者。刘明教授、周子尧教授、彭勇教授及黄厚兵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108419

刘明教授主页

http://gr.xjtu.edu.cn/web/mingliu


#04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

完成高精度组装中国汉族基因组


发表期刊

《基础研究》 

内容摘要

高质量人类参考基因组是理解人类复杂性状发生发展分子机理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人类参考基因组并不能正确代表全人类不同人群的遗传特征,构建人群特异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成为各国竞相实现的目标。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民族的参考基因组已被建立,其中汉族基因组已有数个版本面世。但是这些基因组连续性和完整性均较低,且为非单倍型组装,无法用于研究等位基因差异,造成特异遗传特征不完整,影响下游疾病研究的准确性。

为了完成高质量高精度的汉族单倍型基因组组装,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生物交叉团队在首席科学家叶凯教授的带领下,构建了中国汉族人的单倍型基因组HJ-H1和HJ-H2,两套单倍型基因组序列的连续性指标contig N50均大于25Mb,是现有最好汉族基因组HX1的3倍以上,为发现完整准确的汉族特异遗传特征,揭示汉族特异性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HJ-H1和HJ-H2分别填补了当前国际标准人类参考基因组中176和213个缺口,得到了约12.9 Mb和13.4 Mb汉族特异碱基序列,是完整解析人类全基因组的一次重要补充,为破解人类基因组中的“未竟之地”贡献了中国智慧。HJ基因组的发布,将有望成为汉族人群标准基因组,极大推动我国生物医学的发展。

本研究以《基于HiFi测序数据的中国汉族高质量基因组单倍型组装》为题发表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国际综合性学术期刊 《基础研究》 上,将中国人自己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发表在祖国的大地上。该期刊立足展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代表性成果,充分反映国内外基础研究前沿与动态,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升中国基础研究在国际科学界的显示度和影响力。期刊内容涵盖数学与物理、化学与化工、生命、地球、工程与材料、信息、管理、健康与医学、交叉科学等九大科学领域,为科学家打造一个高端的基础研究国际交流平台。

文章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自动化学院叶凯教授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黄杰研究员为该成果共同通讯作者,计算机学院杨晓飞副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数字医学研究所赵茜玺为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成果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fmre.2022.02.005


#05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

在肿瘤精准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发表期刊

《先进材料》

(Advanced Materials)

内容摘要

MiR-21/miR-155等致癌性miRNAs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呈现显著高表达,与肿瘤的增殖、分化和迁移密切相关。研究证明,降低肿瘤细胞内的致癌性miRNAs水平可有效抑制其增殖和迁移。因此,一系列能够捕获不同致癌性miRNAs的纳米材料相继被开发出来,并通过抑制相应miRNAs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结肠癌、乳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然而,其推广应用仍极大受限于复杂生理环境导致的脱靶效应及治疗效率低下等问题。虽然有报道指出利用光热纳米材料/纳米药物载体等功能性成分,将抑制致癌性miRNA技术与光热治疗/化疗相结合,可通过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率。但这些疗法往往在发挥作用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无法高效协同。此外,纳米粒子的低胞内滞留性导致的miRNAs捕获效率不足、传统光热治疗/化疗的无选择性导致的毒副作用等缺陷均制约了联合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

图1 球形核酸的结构及治疗机制示意图


为解决上述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陈鑫教授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张彦民教授团队利用两种能与致癌性miRNAs互补配对的反义寡核苷酸修饰纳米金粒子,并进一步将抗肿瘤药物阿霉素通过杂交作用连接到反义核苷酸链上,构建了两种球形核酸(SNA1和SNA2/DOX)。利用反义寡核苷酸外壳,球形核酸能够捕获肿瘤细胞中过表达miR-21和miR-155,并有效抑制两种致癌miRNAs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从而操纵遗传环境进行基因治疗。miR-21在被捕获的同时能够诱导两种反义核苷酸的交联,导致球形核酸的聚集。这一过程不仅能在细胞内原位产生光热试剂(聚集态纳米金)实现精准光热治疗,而且由于聚集后SNAs尺寸的显著增加,其在肿瘤细胞中的滞留时间被延长,有效提高了基因治疗与光热治疗的周期和效率。此外,miR-155在被捕获的同时能够触发阿霉素的释放,进而提供具有高度肿瘤选择性的精准化疗(图1)。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由致癌性miRNAs一体触发的基因治疗、光热治疗、化疗联合策略不仅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迁移,而且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有望在肿瘤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文章作者

该研究工作由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陈鑫教授团队和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张彦民教授团队合作完成,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王向东博士、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杨天枫博士为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陈鑫教授与张彦民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110219


#06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

开发出高效的宏基因组分析新工具


发表期刊

《微生物组》

(Microbiome)

内容摘要

细菌、古细菌等微生物作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在生物进化、生命健康、物质循环和环境变化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绘制完整基因组序列是研究其系统分类的基础,但受限于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的复杂性,基于测序技术和序列拼装算法从混合微生物样本中获得完整基因组序列非常困难,尤其对于不可培养的稀有细菌,迄今仅有少量的微生物被测序。因此,急需在聚类方法上突破,开发出从混合微生物序列集(宏基因组)中精准分类的有效工具。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医学信息与基因组学中心(Biomedical Informatics & Genomics Center, BIGC)杨铁林教授团队在宏基因组序列聚类方法上取得重要进展,开发出新的工具MetaDecoder,该工具首先构建了基于GPU的样本加权狄利克雷过程高斯混合模型(DPGMM)以降低原始宏基因组复杂性,然后使用微生物序列碱基组成模型和测序数据覆盖度模型迭代处理低复杂度宏基因组序列,最终产生完整性高且污染度低的基因组水平序列集合,此方法在准确性及计算效率上领先于当前主流的宏基因组序列聚类方法。

文章作者

该工作由西安交通大学独立完成,博士生刘聪聪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杨铁林教授为通讯作者。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和第二附属医院为该论文的通讯单位。

论文链接

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22-01237-8


#07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

在褶皱调控与力致变色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表期刊

《纳米快报》

(Nano Letters)

内容摘要

自然界许多动物(如变色龙、章鱼等)在受到环境刺激时,可通过肌肉活动调节表皮微/纳米结构来改变皮肤的颜色或透明度,以实现伪装和交流的目的。受此启发,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光刻技术或自组装技术来制备微/纳米表面结构或微/纳米颗粒阵列,在应力作用下由于微/纳周期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力致变色效应。然而,这些策略仍存在材料体系复杂、制备工艺繁琐、成本高、材料力学稳定性差等问题。如何简单有效、低成本地制备力致变色材料仍然是该领域的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军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褶皱表面动态调控实现多种力致变色行为的新策略。采用极其简单的SiOx/PDMS材料体系,通过巧妙控制力响应型动态褶皱表面,实现了不同类型的力致变色效应,分别为力致亮度改变型(brightness mechanochromism, BM)、力致颜色改变型(hue change mechanochromism, HCM)、力致可视角改变型(viewable angle mechanochromism, VAM) (如图所示),并探索了力响应型褶皱表面在智能显示、防窥防伪、柔性应变传感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上述策略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材料可逆性和稳定性优异,具有潜在的商业前景。

文章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吴凯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祝婷、西北大学朱亮亮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刚教授和孙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陈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唯一通讯单位。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1c04494


#08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

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

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发表期刊

《药物化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内容摘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靶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虽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获得获得性耐药问题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所以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疗法来克服耐药问题。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是一种可以诱导靶蛋白降解的双功能分子,利用分子中的E3连接酶配体和靶蛋白配体同时结合靶蛋白和E3连接酶促进靶蛋白泛素化,进而被降解。这一独特作用模式使得PROTACs克服耐药的潜力。研究人员们已经报道了一些EGFR的PROTACs,但是这些PROTACs抗增殖活性或降解活性不够高,难以同时对多种EGFR突变体发挥高效的降解作用。

药学院张三奇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EGFR-TKI的研究,期望通过PROTACs技术克服或规避EGFR突变导致的耐药。2020年率先报道了基于第四代EGFR-TKI的吡啶并[3, 4-d]嘧啶类PROTAC,表现出优异的细胞活性和降解作用(Eur. J. Med. Chem. 2020,189,112061),之后又报道了9H-嘌啉类EGFR-TKI(Eur. J. Med. Chem. 2020,186,111888)。在9H-嘌啉类EGFR-TKI结构基础上设计PROTAC,得到活性非常突出PROTAC,发现该类PROTAC的降解作用与自噬密切相关(Eur. J. Med. Chem. 2020, 208,112781)。


在本研究中,该团队以之前的工作为基础,以自主设计、合成、发现的新的高活性的含嘌呤骨架的共价EGFR-TKIs作为EGFR配体,得到一系列共价的EGFR突变体PROTACs,最终发现了抗增殖活性高、降解活性好、选择性高并能同时高效地诱导单突变(EGFRdel19)和双突变EGFR(EGFRL858R/T790M)的PROTACCP17。

(A)该团队先前报道的可逆PROTAC的结构 (B)化合物9(绿色)和EGFRT790M (黄色,PDB:3ika)的对接模型 

(C)含嘌呤骨架的EGFR-TKIs和含嘌呤片段的共价EGFR突变体PROTACs的设计

(A,C)CP17对EGFRL858R/T790M和EGFRdel19 DC50值的测定结果  (B,D)分别为(A,C)的统计图


通过Western blot试验测试,CP17对耐药突变体EGFRL858R/T790M的DC50值达到1.56 nM,对EGFRdel19的DC50值达到了0.49 nmol/L。CP17同时对HCC827(EGFRdel19)和H1975(EGFRL858R/T790M)细胞表现出很强的抗增殖活性,IC50值分别为1.60和32 nmol/L。一系列的降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P17同时结合EGFR和VHL,形成了三元复合物,并促进了EGFR的泛素化,进而使EGFR降解。而且,EGFR的降解和溶酶体有关。该研究证明了共价结合方式是发现高活性EGFRL858R/T790M PROTACs的有效策略。

(A)可逆PROTACR1和共价PROTACCP17的结构 (B,C)R1和CP17抗H1975和HCC827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结果 

(D,E)R1和CP17对EGFRL858R/T790M和EGFRdel19降解活性的测定结果;(F)为(D,E)的统计结果


文章作者

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赵宏义,通讯作者为张三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jmedchem.1c01827


#09

西安交大研究人员

在二维材料中发现

层间滑移诱发铁电-反铁电相变新机制及其潜在应用


发表期刊

《npj计算材料学》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IF=12.241)

内容摘要

二维铁电材料因其自发的铁电极化和天然的纳米厚度,在微纳尺度的铁电功能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非共价的层间范德华力使得二维材料能够较为容易地滑移和旋转,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新奇的物理现象,为其铁电性质提供了新的调控维度。

近日,材料学院强度室邓俊楷教授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Zhe Liu副教授合作,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在具有皱褶结构的双层IV-VI族二维材料MX(M=Ge, Sn; X=S, Se)中发现了层间滑移诱发的面内可逆铁电-反铁电相变现象。深入分析发现,通常看似较弱的层间范德华力可以引起MX面内晶格发生畸变,在层间滑移过程中导致上层MX的面内共价键发生重构,诱发极化方向翻转,从而实现铁电和反铁电之间的相互转变。此外,基于该物理现象,提出了利用层间滑移诱发铁电-反铁电相变的纳米发电机模型。由于滑移过程中,能够产生高达40μC/cm2的铁电极化变化,同时借助二维范德华材料的超润滑特性,理论上可以产生巨大的电信号输出。计算表明其理论输出功率高于二维压电材料约四个数量级,表明了IV-VI族二维层状材料在纳米尺度的力电能量转换器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文章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单位,论文第一作者为材料学院博士生徐博。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24-022-00724-8


#10

西安交大二附院科研团队

发现巨噬细胞可促进外周神经再生


发表期刊

《基因与发展》

(Genes and Development)

内容摘要

组织再生需要许多不同类型细胞的配合,在哺乳动物中,外周神经系统的再生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外周神经损伤后,由于弹性纤维的收缩,在神经残端间形成间隙。包括免疫细胞、施旺细胞、血管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以及细胞外机制共同参与轴突的再生,Plexin-B2作为一类具有轴突导向作用的受体在大脑发育期广泛表达。近期的研究提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的Plexin-B2在脊髓损伤后表达上调并且通过包围、压缩损伤区域促进脊髓损伤后恢复。然而,Plexin-B2是否在外周神经系统中表达以及其对外周神经系统的恢复是否有促进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贺西京教授研究团队与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Hongyan Zou教授团队共同合作,创新性地发现巨噬细胞在外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指导作用。巨噬细胞通常被认为在组织损伤后具有介导炎症反应、清除细胞碎片的作用,此项研究表明巨噬细胞通过沿着神经长轴有方向的运动和排列重组细胞外基质,指导轴突再生和再髓鞘化促进神经再生。这一过程中Plexin-B2表达的上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机制与物理接触以及细胞碰撞有关。

文章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李宇欢博士为该文章第一作者,贺西京教授和李锋涛副教授为参与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086862/



近期热文速递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内容来源 / 西安交大新闻网

文图 / 航天学院 电信学部 化工学院

生命学院 材料学院 药学院 交大二附院

叶凯青年科学家工作室 科研院 

版尾设计 / X工作室 张淑婷

责任编辑 / 谭金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