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天两登Nature!基因科技助力科研攻关

尹哥聊基因 华大科技BGITech 2023-10-12

刚刚过去的1月7日可谓是“好事成双”的一天,华大助力两项重磅研究同时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Nature 杂志。


01

揭示鸭嘴兽多条性染色体和卵生之谜

2021年1月7日,Nature刊文,华大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联合浙江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绘制出鸭嘴兽和短鼻针鼹(后简称针鼹)的高质量基因组,并据此与人、有袋类、鸟类和爬行类等多种动物基因组进行比较追溯,最终跨越1.8亿年,重建了现生哺乳动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组图谱。

· 查看成果解读>>


生活在澳洲大陆的鸭嘴兽和针鼹,组成了哺乳动物原兽亚纲的单孔目。相比其他哺乳动物,单孔目有很多独特之处,如单孔目动物排尿、排便、生殖都共用一个孔,这也是单孔目得名的由来。不仅如此,单孔目动物的染色体结构也异乎寻常: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哺乳动物一般只有一对性染色体,雌性XX和雄性XY,而单孔目动物却有5对10条性染色体单孔目动物凭借其非凡的生物学特性和独特的演化地位,在哺乳动物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备受科学家青睐。


图1 左,进食中的鸭嘴兽;右,针鼹(针鼹保育科学项目 Echidna CSI 供图)


回顾该项成果,研究团队不仅突破了性染色体组装的技术难题,构建得到了优质的单孔目参考基因组;还通过精妙的数据分析,追溯了距今1.8亿年前现生哺乳动物共同祖先的染色体图谱,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物种演化过程的分子机制;并找到了特定的基因,解释了单孔目动物独特生物学特性的产生机制。



02

DNBSEQ平台助力绿色农业

2021年1月7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团队在Nature发表题为“Genomic basis of geographical adaptation to soil nitrogen in rice”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氮素调控水稻分蘖发育过程的分子基础,使得在水稻生产中,使用更少的化肥,也能达到相同的产量成为可能。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中的转录组测序是基于DNBSEQ平台,并用华大自主研发的Dr. Tom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交付。

· 查看成果解读>>


研究团队对过去100年间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52个国家(地区)的110份早期水稻农家种进行了全面的农艺性状鉴定,发现不同氮肥条件下,在众多农艺性状中,水稻分蘖(分枝)氮响应能力与氮肥利用效率变异间存在高度关联。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鉴定到一个水稻氮高效基因OsTCP19,这个基因可以作为转录因子调控水稻分蘖,进而实现对水稻分蘖发育的调控。


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氮素调控水稻分蘖发育过程的分子基础,并且认为,在水稻生产中,使用更少的化肥也能达到相同产量,为农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华大基因一直以“基因科技造福人类”为初心。这句话每个字都有含义:“基因”是基本的因素,“科”是发现,“技”是平台,“造福”是一个使命。而发现需要平台的支撑。


近年来,由华大主导和参与的科研成果被屡屡发表在CNS等全球顶尖的科学期刊上,为世界基因科学的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这离不开华大拥有自主平台的独特优势。


依托遍布全球的专业实验室、强大的自主平台、优质的服务产品,华大为广大科研用户提供全面的高通量测序服务。截止2020年11月,DNBSEQ自主平台已发文1500+,实现CNS主刊大满贯,拥有高准确度和敏感度、超低Dup率、无index hopping担忧等优点,助力全球科研工作者勇攀科研高峰,创科技硕果!

原文链接: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039-0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091-w

近期热文

华大联合发表Nature:跨越1.8亿年,解密哺乳动物祖先的基因组图谱!

再登Nature!DNBSEQ平台助力绿色农业:更少的氮肥,也有望达到相同水稻产量!

这10余款热门产品的上新/升级,您都享用上了吗?新历启封,2021新品抢先看!

年终盘点 | 30篇动植物基因组文章发表后,这些高分经验总结别再错过!



“华大科技服务”服务号已开通,下方扫码即可关注~

科技君将持续为您提供精彩内容

如有问题,欢迎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华大产品列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