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0月25日,第3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农高会”)在陕西杨凌正式开幕。华大集团携华大万物、华大智造、华大科技、华大鉴正、新一产等亮相,集中展示了颠覆性农业技术创新、自主工具技术、定制化技术服务等在助力农业发展、造就未来农业新模式上所取得的“看得到、学得会、用得上”的科技创新成果。(华大集团展位全景图)本届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设置室内展、云上展、田间展、海外展4个板块,按照“6+2+N”模式举办多场活动,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院校、涉农企业参与,致力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开幕式上,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受邀致辞,他以“未来农业”为主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华大集团多年来在农业领域的探索,特别指出多年生作物与“沙膜”计划在助力未来农业上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广阔应用前景。他表示,华大在人类健康方面提出了13311i健康评估体系,现在又提出了全新的植物13311ips计划。这一全新理念预示着华大集团将在智能化育种、超级物种创新等领域,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在开幕式致辞)作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前沿机构,华大集团始终秉持“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多年来,在农业科技领域,华大集团依托其在基因测序、分子育种、生物信息分析等领域的深厚积累,致力于将前沿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从2002年第一篇水稻基因组图谱研究成果发布,到今天的“天地生、多年生、微生态”三生模式,华大已经形成了科研引领、工具自主、模式革新、成果落地的农业发展路径,助力实施农业前沿技术推广和大场景应用的宏伟蓝图。01万物生长:颠覆性技术打造农业发展新模式华大万物作为华大集团旗下智慧农业方向的践行体系,始终践行“天地生”协同发展路径。此次展览中,华大万物着重展现了“三生”农业模式,为农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案。“天地生”致力于构建沙漠种植“新载体”,借助“沙膜”技术,提高沙漠地区的保水保肥性,进而支撑沙漠地区的大规模生态修复与农业种植。目前,华大已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西藏自治区沙地,累计改造超过4万亩沙漠,并种植了多种经济和生态作物,将荒芜之地变为良田,为“绿色兴农”提供了新的方案和可能性。(天地生展示图)“多年生”致力于超级物种的培育和推广。多年生稻作为全球唯一可商业化的多年生粮食作物,能够实现“一种多收”,节省了传统水稻种植的部分流程。其免耕免种的生产特性,促进水稻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可持续生产方式转型。同时,多年生稻为解决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多年来,华大积极联合各方推动多年生稻这一高效、轻简、绿色的稻作模式,目前海内外已有近130个示范点,特别在非洲布隆迪、乌干达等地的试种,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解决当地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力落后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成为了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力量。(多年生展品图)多年生饲草玉米因其优良的生物学优势,可以实现种植一株分蘖一堆,种植一次、多年收获,适合在西南和南方农区坡地、边际地、撂荒地种植。它既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饲草资源,又为我国坡耕地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个解决方案。(多年生饲草玉米展示)此外,历经13年培育出的颠覆传统蔬菜生产模式的超级物种“多宝茄树”也引起了展会观众的好奇。其通过新一代嫁接技术,可以实现“一树多品、常年挂果”,种植一次即可收益20余年,有效解决了茄科农作物难以重茬连作的问题。(多宝茄树图片)“微生态”致力于探究微生物与环境的互作效应。15年来,华大聚焦于土壤环境微生态学研究,构建了庞大的农业微生物资源数据库,收集了超过10万份样本,覆盖了全国15个省份不同类型土壤及植物内生微生物菌种资源。除了深耕科研,华大还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变成“用得上”的产品。华大自主研发的“华益”系列菌剂,在北大荒开展了万亩的高标准示范应用。今年9月,经专家测产,使用华大万物华益系列菌剂的大豆增产8.9%~14.5%,水稻增产8.2%~12.8%。(微生态展品图)02工具自主:智能科技赋能农业探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华大集团在农业领域的成就,得益于其对生命多组学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核心工具的自主开发。华大智造在本次农高会上展出了包括小型化基因测序仪DNBSEQ-E25、高通量基因测序仪MGISEQ-2000、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DNBSEQ-T7、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MGISP-100、单细胞液滴生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