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综述 | 西藏五十年变与不变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023-09-24
西藏自治区50周年封面报道

1.西藏五十年变与不变

2.西藏绿色小康之路

3.藏文化正逢发展春天

4.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都谈了什么

5.专访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


2015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

■ 50年来,西藏社会不断向现代文明迈进

■ 同时,西藏也坚守着高原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传承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社会制度从封建农奴制跨入社会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带来了西藏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

  

  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们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马背上行走到几乎村村通公路,从单纯农牧产业到依托集体经济迅速发展,从牛棚里接生到现代医疗技术手段飞速进步,从父辈目不识丁到新一代走进都市走进现代……在这里生活的人民以无比迅速的步伐与其他省区一道在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奔驰。

  

  与此同时,在这里生活的古老民族,在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同时,又传承着数千年来祖先保留的传统文化。田间地头锄作的农民,草原牧场放牧的牧民,春夏秋冬转经的信徒,依然是这片苍茫高原不变的生命力;高耸峻伟的珠穆朗玛峰,绵延千里的雅鲁藏布江,广袤无垠的草原森林,雄壮神奇的布达拉宫和桑烟缭绕的大昭寺,依然是高原大地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

  

  变与不变的两只“车轮”,在推动着西藏社会不断向现代文明迈进的同时,也坚守着高原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传承。如今,一个现代和传统交相辉映的新西藏,已愈加受到世人的瞩目。

  

生活在变观念也在变

  

  “我们全家都是内地西藏班的受益者。”34岁的益西旦增说。

  

  30年前,益西旦增的大哥考上了第一届内地西藏班。随后,二哥、姐姐、他和弟弟也相继离家赴内地求学。

  

  30年后,这些少小离家的孩子回到雪域高原:大哥从事金融工作,二哥成了高级工程师,姐姐当了医生,弟弟是设计师,益西旦增也于3年前从美国堪萨斯大学毕业,回来做大学老师。

  

  益西旦增和他的兄弟姐妹是西藏教育飞速发展的受益者之一。截至目前,全国21个省、直辖市办有内地西藏班(校)和中职班,在校生规模达2.69万人,累计招生10.77万人次,为西藏培养输送了中专以上人才3.2万余名。

  

  在旧西藏,只有寺院教育和为数不多的私塾教育,只有占人口总数5%左右的三大领主和富商子女才能获得学习的机会,农(牧)奴及其子女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目前,西藏所有学生从小学直到高中的费用全由政府承担,适龄儿童入学几乎达到100%。

  

  在位于拉萨教育城的江苏实验中学内,宽广的校园内操场、篮球、足球场一应俱全,在现代化教学的教室里,从内地运送过来的浑天仪模拟器、多媒体实验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

  

  “从硬件设施上讲,与内地名校相差无几,甚至比内地大多数县城的中学硬件都好。”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校长李明生说,“从软件上来讲,校内有数十名从江苏南通中学选拔来的优秀教师,可以让内地最先进的办学经验在拉萨生根。”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的数据显示,目前西藏有各级各类学校1696所,其中388个教学点分布在偏远乡村,孩子们在完成义务教育后,都有机会接受各个类别、各个层次的教育。

  

  当益西旦增在大学的讲台上讲课时,平均海拔5373米的世界海拔最高乡——西藏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里,63岁的索朗旺堆正在用电动酥油桶打出一壶香醇的酥油茶,安详地坐在家里看电视节目。

  

  索朗旺堆世代生活在此。在他的记忆中,自己小时候,父母喝酥油茶都要掂量许久,认真地计算好量,生怕哪次喝得多了下一顿没得喝,“现在家里酥油多得很,我一点都不用考虑,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

  

  63岁,已接近当下西藏人的平均寿命。而在和平解放前,西藏的人均寿命只有35.5岁。

  

  索朗旺堆的高龄得益于西藏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西藏全区基本实现县疾控中心全覆盖、乡有卫生院、村有卫生室的目标,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雪域高原基本普及,分级诊疗制度正在全区稳步推进。医疗事业的长足发展,让西藏人口从解放初的114万人增加到目前的317万人。

  

  与此同时,与索朗旺堆家一样,西藏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均实现了历史性增长。2014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16元,是1978年的3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9元,是1978年的42倍。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30元。

  

  50年来,西藏群众真切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在悄然变化。

  

  在拉萨,人们早就告别了过去的“土豆、白菜、萝卜”老三样蔬菜。大型商场内的货物琳琅满目,家居用品、反季节蔬菜、时令水果等一应俱全。

  

  社会环境的变化,催生了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催生了内心观念的变化。

  

  北京中路是拉萨最繁华的街道,道路两旁,知名品牌服装店、世界大牌的化妆品店随处可见。

  

  在北京中路的一家品牌服装专卖店,曲水县的次仁泽刚刚给女儿买了一条牛仔裤和一件牛仔衫,“女儿就要上高中了,到拉萨办事顺便给她买套衣服。”店员艾丽告诉记者,近几年,在她店里购买服装的当地人越来越多。“原来购买的主力军是游客,现在购买的主力变成了本地人。”

  

  而在理发店里,寻求时尚造型的年轻人也在用发型演绎着个性与美的追求。“以前,来这儿理发的藏族小伙姑娘,只简单要求‘剪短、剪断’。现在可不同了,都要求有一个精致的发型,很挑剔。”在青年路沙宣理发店做了五年理发师的汪洋对本地群众生活方式的变化深有感触。“只要发型做得好,具体价格都好商量。”

  

  林芝市唐地村60岁的老党员普布次仁告诉记者,手机早在几年前就成了村里每一家都必备的物品。如今在农村,冰箱、电视、摩托车乃至汽车等,在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常见。

  

  在拉萨市达嘎乡其奴村,过去常无所事事聚在一起喝酒玩乐的年轻人都进了城,在建筑工地或餐馆打工。村民旦增说:“见了外面的世界,大家都想多挣些钱,把日子过得好好的,哪还有时间去喝酒。”

  

城市在变乡村也在变

  

  “现在到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做导游一个月差不多有6000元收入,这让我有了在城市生活的信心,我喜欢在城市生活的感觉。”带完一拨游客,34岁的归桑看着布达拉宫,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5年前,归桑离开日喀则的农田来到拉萨,白天当保姆,晚上到夜校学习英语,两年后考取了导游证,自此在拉萨安家扎根。

  

  归桑的城市梦是西藏众多农牧民进城追求新生活的一个缩影。在拉萨,在眼镜店、服装店、宾馆、餐厅……有很多来自昌都、那曲、阿里等偏远农牧区的打工者。

  

  和平解放前,西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只有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少数地方,人口最多的拉萨3万多人,其他人口规模较大的地方不过是几千人的较大村落,城市基础设施严重缺乏。

  

  近年来,在中央支持和援藏省市的帮助下,西藏城镇化发展走上快车道。日喀则地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先后撤地设市。作为西藏的首府,拉萨的城区面积已从过去的3平方公里增加到了现在的逾62平方公里。

  

  数据显示,2014年,西藏城镇化率达到25.75%,城镇人口从1980年的28.7万人增加到了约80万人,初步形成了以拉萨市为中心,以地区所在地为支点,以县城、边境城镇、特色文化旅游城镇为网络的城镇体系。

  

  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西藏城镇交通、能源、通信、环境和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县城供水普及率达到75%,县以上城镇基本实现3G通信信号全覆盖。

  

  在今年年初西藏召开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西藏提出力争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城镇常住新增人口达到28万左右,10万至50万人的城镇达到3个,5万至10万人的城镇达到2个,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70%。

  

  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西藏的乡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林芝市邦仲村,村民旦珍在自家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里,乐得合不拢嘴。2014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她家盖起了新房。“以前的房子,一家子都住在一个小屋里,采光、通风都不好,比现在差远了。”

  

  旧西藏,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目前,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78亿元,230万农牧民圆了“新房梦”。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使西藏全区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二至三成;昔日许多低矮、阴暗、人畜混杂居住的土坯房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层小楼。

  

  住房变好的同时,西藏农村基层群众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当下很多的西藏年轻人来讲,父辈们马背上的生活早已落伍,挣了钱买辆车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某汽车品牌经销商米军华告诉记者,有新款车上市时,总有一些藏族小伙子提前预定,还有等不及的要加价提车。农牧民出行不再靠人走马拉,机动车在农村的普及越来越快。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万公里,次高级以上路面里程达到8891公里;74个县中65个通了油路;690个乡镇通公路,通达率达99.7%;5408个建制村通公路,通达率99.2%。青藏铁路、拉日铁路和58条国际国内航线的开通,使西藏与内地和世界的距离更近了。

  

信仰未变坚守也未变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但很多东西没有变。

  

  64岁的朗杰老人家住拉萨娘热路。每天老人都会早早起床,打开院子里的自来水管,接上第一桶水,默念着经文,将水供奉到佛堂里佛龛前的净水杯里。这是老人坚持了数十年的习惯。

  

  同样没有变的,是西藏基本保持了自然的原生状态。今年5月发布的《2014年西藏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指出,西藏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2014年西藏全区74个县(区)环境保护工作年度考核结果显示,90%以上的县(区)环境保护工作达到优秀、良好等次。

  

  其实,延续千年的藏族传统文化里,有着朴素的环保理念和浓郁的生态保护意识。如今,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更是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保护西藏高原的蓝天白云”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西藏的实践。

  

  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曾说,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

  

  数字显示,目前西藏已建立2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41.22万平方公里,占西藏国土面积的34.5%。自治区发改委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中,十大工程项目规划总投资155亿元,截至去年底,累计到位投资57亿元。

  

  保护和建设并重的生态环境政策,使西藏至今保持着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源;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传统文化政策则让藏族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在当下的时代于变和不变中不断精进前行。

  

  早晨7时许,天还没亮,71岁的德旺就已经在大昭寺外转了好几圈。在她的旁边,多位早起的行者已在用身体丈量着八廓街的长度。除非是患了关节炎的左腿痛得受不了,她每天都会起个大早来转经。对她来说,转经是“离佛祖最近的方式”。

  

  每天,在哲蚌寺措勤大殿顶上虔诚地磕长头的信徒,围着布达拉宫转经的络绎不绝的信徒,用身体丈量着朝佛之路的朝圣者,用酥油灯供奉佛祖的人们……这一切,无不印证着这个飞速发展的物质世界并没有改变藏族信教群众对信仰的忠诚。

  

  人们相信,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政府投入数十亿元保护和维修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西藏文物古建筑的举措,确保了今天信徒们的朝佛之路。

  

  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则将西藏唯一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及其扩展项目罗布林卡和大昭寺文化遗产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畴。LW


瞭望记者 | 边巴次仁 张宸

刊于《瞭望》2015年第35期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