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 | 共享单车有何启示?政府之手该做什么?

2016-10-28 文/南辰 瞭望


石景山某街道一侧的共享单车 (瞭望新媒体资料图)


◆ 物联网看似遥远,但其对社会的渗透已经开始

◆ 政府的赔钱买卖,变成了创业机遇,要有所作为 

最近,共享单车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风生水起。以摩拜、ofo等为代表的商业运作模式受到投资方青睐。尤其是9月26日滴滴出行宣布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共享单车平台ofo,使共享单车市场是否会像当年专车市场那样狼烟四起的悬念陡增。
  
  科技的进步总会给社会不断带来新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有时并不显著,但若干年后,量变累积产生的质变还是会被时间清晰地勾勒出来。正如汽车的发明终结了马车时代,眼下,共享经济模式与物联网等科技的结合也正在掀起一场“微革命”。当街头出现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的时候,当电动自行车也有了共享版的时候,自行车看车人这个古老的职业也许会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共享理念打开的脑洞和“互联网+”经济模式或将成为缓解拥堵、节能减排的新钥匙。
  
  从早些年杭州、北京等地出现的公共自行车,到如今街头自由停放的共享单车,看似差别“不大”,但实际上酝酿着立体化的变革。
  
  在技术层面,物联网初期应用开始小试牛刀。传统公共自行车要在指定的停车桩取车、还车,而共享单车植入的GPS使取车、还车地点更加灵活机动。同时,找车也联网化、数据化。传统公共自行车支付手段多为刷公交卡等,而共享单车多依托手机移动支付。最重要的是,依托后台记录的大数据,经营者可以对用户的用车习惯、距离等精细研究,并有针对性增加、调整车辆投放。APP平台的应用,电子支付和信用制度建设逐步成熟,会使共享单车的模式创新水到渠成。
  
  在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的关系层面,政府一度主导的大规模公共自行车投资“让位”,变为风投主导的市场行为。政府砸补贴的赔钱买卖,变成出现更多盈利可能的创业机遇。交通运输部日前向全球创业者开放相关大数据池,求解城市交通难题。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政府之手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尤其是在解决大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时,政府之手应当重在开放市场,搭建公平的竞争平台,引入资本,扫清创业制度性障碍,而非赤膊上阵越俎代庖。
  
  政府之手有所为,还体现在对信用数据的运用上。目前,共享单车在一些地方遭遇“道德路障”。有的使用者为了方便自己下次用车,将车藏在院子里等地方,使其他用户盯着手机上的GPS定位图,转悠几圈找不到车子干着急;有的人恶意破坏车上的二维码甚至车子。


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京沪两地“摩拜单车”的用户信用数据,将被纳入前海征信的个人征信系统。这有助于遏制一些人的不道德行为。面对这些“道德路障”,政府部门也不能袖手旁观,应当鼓励相关经营者将搜集到的不诚信行为数据与相关部门共享,建立诚信威慑。
  
  政府之手有所为,还应当体现在对自行车出行环境的优化和整治上。长期以来,大城市在道路资源分配上“一头沉”,过于照顾机动车,而自行车道被挤占、隔断的现象突出。如果骑行者的安全和顺畅都无法保障,投入再多的共享单车也无济于事。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违法占用自行车道停车的执法力度,严格控制道边停车位审批,尽最大可能保障自行车道专道专用,并尽可能多地设立更多公共和共享自行车停车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共享单车吸引资本进入,进入跑马圈地时代,但社会层面的大共享空间仍有很大


例如,作为共享单车最大的两个玩家,ofo目前的市场主要在校园,摩拜的市场集中在校园之外。而超大小区、旅游景点等应用场景,亟待共享单车进一步细分渗透。从商业模式上,共享单车目前还没有像专车、快车、顺风车市场一样充分挖掘出存量优势。未来,如果能够借助科技和改装的力量,成立自行车共享俱乐部,盘活更多资源,使愿意加入共享计划的车主拉低共享自行车成本并借此享受到更多出行便利,迸发出的市场潜能和盈利机会一定会是惊人的
  
  “互联网+”的一大魔力就是,在逐步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同时,也在逐步改变未来的“成功机遇概率”。当一张张骑行共享单车的图片刷屏朋友圈,一种全新的消费惯性正在慢慢滚雪球式增长。这种消费惯性的轴心是绿色环保、节约节俭。如果说私家车是产权时代出行领域的市场制高点,未来的共享时代,体现共享精神的消费习惯将是市场孵化出的最大红利
  
  物联网看似遥远,但其对社会的渗透已经开始。一辆普通自行车装入芯片,有了自己的电子代码,可以在网络世界被感知到,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就诞生了。不要过于惊叹这种魔力,因为改变和开创才刚刚开始。LW


刊于《瞭望新闻周刊》2016年第43期,原题《共享单车旋风刮向何处》

推荐阅读

共享发展的时代深意


扫描二维码,关注瞭望微信

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