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世界经济复苏韧性不足,五大制约因素需关注
◆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增长缺乏足够韧性
◆ 需关注以下制约因素:
价格上涨对外贸的影响将逐步弱化
利率水平提高可能制约经济增长
发达经济体增长空间有限
推动欧元区和日本增长的因素将弱化
主要经济体增长缺乏主导产业的长期支撑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美国商务部5月末修正了今年一季度GDP数字,GDP增长1.2%,比最初公布的增长0.7%高出0.5个百分点。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预计,二季度美国经济年化增速为2.2%。根据欧盟统计局5月初的统计数据,一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增长1.7%,与去年持平,但环比增长0.5%,折年率超过2%。日本内阁府5月18日公布数据,一季度日本实际GDP环比增长0.5%,按年率计算增长2.2%,为连续第5个季度增长。
IMF春季报告将2017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由3.4%上调到3.5%,世界银行6月4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实际GDP增速将从2016年的2.4%回升至今年的2.7%,与该机构1月份预期一致。
全球经济向好趋势明显,其原因,首先是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今年全球经济的特点之一是金融市场稳步上扬。2016年新年伊始全球股市出现同步暴跌现象,2月11日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至15660点,与2015年底相比跌幅超过10%。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股市跌幅更高,如印度股市跌幅超过12%。国际金融市场一度出现剧烈动荡,实体经济发展因此受到影响。
进入2017年后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道琼斯指数一路攀升,2月3日突破2万点,全球股市总体上处于上涨通道。股市上涨提高了财富效应、改善了投资者预期,从而形成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美国新政府经济政策改善了投资者预期。
二是国际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历多轮市场动荡,在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干预之下,基本都得以平息。国际投资者也更多将美联储加息理解为经济健康、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表现,因此美联储第二次加息并没有对国际市场形成冲击。
三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好转,以巴西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经济已初步出现结束衰退的趋势,在美联储加息的情况下,没有出现大规模资金外流现象。
与此同时,多重因素推动了全球贸易繁荣。2016年三季度以来,全球贸易出现与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现象,2017年则更为明显,大多数国家对外贸易都出现不同以往较高的增长。世界贸易组织预测,贸易流量今年将上升2.4%,2018年有望上升4%。
除基数效应外,全球贸易出现快速增长:
一是价格因素。以俄罗斯为例,一季度石油产品出口收入同比增加66.3%,但出口数量同比增加只有6.7%。除油价外的其他贸易品价格也在上涨。以美国为例,今年前四个月,剔除石油和石油指标的商品进口价格指数逐月上涨,其中4月份同比上涨1.4%,但2016年前11个月均为同比负增长。
二是价格上涨导致投资增长并拉动了相关投资品的贸易。仍以美国为例,截至5月12日,美国持有钻井数量增加到712座,去年同期只有318座。与此同时,一季度美国资本品进口增长5.5%。
三是全球工业生产改善带动了资本及中间产品的出口。美国一季度中间产品进口同比增长20.3%,而消费品增长只有1.9%。
其三,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渐显成效。近年来,各国都在采取各种经济政策刺激实体经济发展,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欧盟提出“容克计划”,日本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这些经济政策正在逐步发挥作用。以俄罗斯为例,2016年工业产值增长1.3%,其中制药业产值增长26%,70%的药品实现自给;农业产值增长5%,带动农机产量增长60%。今年以来俄罗斯工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一季度轿车产量30.8万台,同比增长23%。经济好转也促进了就业,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就业市场已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就业市场改善,提高了消费能力,从而初步形成生产和消费良性循环的势头。
此外,中国经济发展外溢效应明显。中国年初以来从各大经济体进口增速,均远远超过出口增速,直接拉动了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从生产的角度看,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为发达国家的高端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中国能源资源需求仍然旺盛,成为拉动能源资源输出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消费的角度看,中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水平不断升级,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庞大消费市场。消费升级也带动了相关设备技术进口;
从国际合作的角度看,“一带一路”为各国开辟新的合作平台,为全球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
但客观分析,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脆弱,增长缺乏足够韧性。其中需要关注以下制约因素:
一是价格上涨对外贸的影响将逐步弱化。5月份之后价格上涨因素对贸易额的影响将可能逐步消失;
二是利率水平提高可能制约经济增长。美国乃至全球利率水平都在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全球投资,从而制约经济增长;
三是发达经济体增长空间有限。缺乏熟练工人是美欧日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是推动欧元区和日本增长的因素将弱化。当前表现为本币贬值以及外需增长的积极因素,下半年也可能逐步弱化;
五是主要经济体增长缺乏主导产业的长期支撑。展望未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可能难以看到主导全球经济增长的新产业和新技术,以及由之推动的经济增长周期。LW
刊于《瞭望》2017年第24期,原题《警惕世界经济复苏韧性不足》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新媒体主编 | 潘燕
新媒体编辑 | 喻千桓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