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在脱贫一线感受内生动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587aj264&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在脱贫一线感受内生动力(记者/张程程 制作/喻千桓)
◆ 四年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6年的4335万人,累计减少5564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391万人;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至2016年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
◆ 接下来,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人,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
◆ 当前脱贫攻坚的一个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之所以难,在于贫困的反复性
◆ 随着脱贫攻坚工程的深入推进,落后的传统与观念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 获取《瞭望》十九大系列报道,请关注瞭望微信
为了习总书记的嘱托
在脱贫攻坚一线感受内生动力的涌动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程程
布楞沟,东乡语“悬崖边”的意思。这是一个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村庄。这里天空湛蓝,日照充足,却由于地处偏远,山高沟深,干旱少雨,属于连片深度贫困区中的村庄。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6月23日在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专门提到的地区之一。
2013年2月3日,履新不到三个月的习总书记就沿着崎岖陡峭、尘土飞扬的山路来到布楞沟村视察。他入户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反复强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习总书记的这番话,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极大热情。四年多时间过去了,当《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来到布楞沟村时,看到的是曾经荒秃的山顶上已经种下一排排树苗,曾经被黄土掩盖的山腰缠绕着层层平整的绿色梯田。山脚下整齐排列的红砖灰瓦房是全村56户居民的集中安置新居。安置点前方新修建的布楞沟小学有漂亮的教学楼、铺绿色塑胶的小操场和播撒欢声笑语的东乡族孩子们。
▲ 在布楞沟小学操场上,东乡族孩子们笑逐颜开(朱炜摄/本刊)
东乡县高山乡党委书记马英海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这个苦旱少雨、人口超过理论承载量9倍的深度贫困之地,已经实现整体脱贫。
“以人民为中心”落地生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四年多的时间里,习总书记的足迹踏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从太行山深处到甘肃连片贫困地区,从湘西到山东临沂革命老区,从新疆喀什地区到贵州,从井冈山到大别山……,习总书记走访了一户户贫困村民,他掀起锅盖看饭菜,问收成、问困难、问打算,困难群众始终是他最关心、最惦记的群体。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宗旨、初心,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正是这样的执政承诺,让布楞沟村和成百上千个跟它一样的贫困村成功脱贫,让数千万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步入小康。
“去年收入近20万元。”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施全友笑着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以前穷得恼火,现在游客多了每天忙得不得了也恼火。”
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视察时,在施全友的父亲施成富家里的前坪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施全友看到这一消息后,立刻辞掉县里的工作,回村开起了第一家农家乐。如今这里已成村里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据了解,2016年,十八洞村以苗家特色为主要资源的休闲乡村游吸引了20多万游客,带“火”了村里的8家农家乐。进村的道路已经在二次拓建,寨子里家家门口修了石板路,户户通了自来水,农网和民居改造全部完成,去年又实现了网络全覆盖。
乡村游的火热让这个深山苗寨里村民们的口袋鼓了起来。十八洞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吴式文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到去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已经增至8313元,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7.5万元。
习总书记所到之处,都成了“乡村游”“红色游”胜地,也成为旅游扶贫的带头示范地。“总书记来我这儿,说我房子建得好。嘱咐要继续发展,要带领乡亲们发展。”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红色之家”农家乐老板王治强自豪地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回忆2015年6月总书记到访时的情形。“当时大家跟总书记聊天,笑得太开心了,临走时忘记了合影。这是我的终身遗憾啊!”
▲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红色之家”农家乐引客来(朱炜摄/本刊)
“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习总书记在花茂村考察时留下的这句经典名言,已经得到了印证。
精准打赢扶贫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时期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和制胜法宝。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沿着一条尚未硬化的毛坯路一路颠簸来到十八洞村考察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并在此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新理念新战略。两年后,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这次会议结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抱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取得了精准脱贫的卓著成效。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四年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6年的4335万人,累计减少5564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391万人;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至2016年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精准发展支柱产业。正所谓“病有标本”,我国贫困问题具有区域性特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要找准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
在花茂村,脱贫攻坚走的是吃“生态饭”这条路。去年和今年两次前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已经看不出这里曾经是个被称作“荒茅田”的贫困村。灰瓦白墙的黔北民居干净整洁,穿街过巷的沥青马路曲折但平整,间隔一幢幢民居的是秋日仍旧绽放的鲜花、葱郁的植被、透着古拙气息的黄土墙。
2015年6月,就是在这样一条路上、这样一段墙边,习总书记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两年多来,花茂村着力新农村建设,借乡容乡貌留住乡愁。村支书潘克刚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村里累计新改建黔北民居1000余栋,新硬化通组路串寨路5公里,修建通组公路16公里,修建污水处理池1个、湿地公园1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花茂村新农村建设,借乡容乡貌留住乡愁(朱炜摄/本刊)
“现在路好走了,出门一趟不会再满脚泥。”31岁的村民徐安友,前年在建筑工地磕到了头,导致暂时性残疾,回到花茂村休养。见过大世面的他,提到近些年村里的变化也是赞不绝口,“我现在每天都要出去走上5公里。”
“路上间隔不远就有垃圾分类回收点,乡亲们不再随手乱丢乱弃了。”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彭龙芬说,村里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及乡村经营发展机制,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实施,村民们的环境卫生意识得到了提高。“生活习惯变了,流行病少了,生活质量提高了。”
利用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花茂村的乡村旅游业取得不俗成绩。潘克刚介绍说,近年村里新增农家乐32家、乡村旅馆48家、特色小吃店31家;示范带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亿元,带动群众就业400余人,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270余人。“预计今年村民人均收入可达16000元,3年翻了一番。”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这里看到,游客们有的走进农业大棚赏花摘果,有的在河边木制游廊上散步拍照,有的撸起袖子自己试制土陶器,还有一些游客则是专程走进“红色之家”探访习总书记的足迹。
“近年来,花茂村在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凭借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游’、‘田园游’,用收益反哺生态建设,进入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脱贫攻坚效果明显。”枫香镇党委书记帅波说。
深山苗寨十八洞村脱贫攻坚,靠的则是长中短期产业同步发展。“除了乡村游,村里还结合当地条件开展多种特色种养殖产业。”吴式文说。
在距离十八洞村30公里的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垣核心区十八洞千亩猕猴桃产业基地,《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枝丫上已经结出大小匀称的累累果实。“今年进入试果期,预计产量能达到150吨左右,销售额约150万元。部分将直供港澳,远销海外。”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龙秀林自豪地说。
▲ 在湘西十八洞村千亩猕猴桃产业基地,果实已经挂上枝头(朱炜摄/本刊)
在村外流转1000亩土地,建成高标准猕猴桃基地,引进当地龙头企业苗汉子合作社,与全村农民以股份制合作形式组建起十八洞果业有限公司。这是为解决土地稀少问题,十八洞村探索出的“飞地经济”模式。
“为了这块‘飞地’,工作队可没少下功夫。”龙秀林曾担任十八洞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任队长,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扶贫干部为村民仔细推算一笔笔经济账,组织几户坚决反对的村民到外省参观猕猴桃展会,终于使他们扭转了观念。
如今的十八洞果业有限公司,村民扶贫资金占股39%,村委会将国家用于培植村级集体经济的60万元入股,占股10%。“盛果期后,入股贫困户人均年增收可超过5000元。”龙秀林说。
乡村游仍待发展,猕猴桃的盛果期则在2018年,于是,“从2014年起,扶贫工作队员一家一户上门座谈,根据各家情况为贫困户选择稻花鱼养殖等短期见效项目,以弥补中长期产业收益慢的不足。”花垣县委书记罗明介绍。
多方合力先扶志
十八洞村驻村扶贫及村支两委干部在破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调动村民发家致富、共谋出路积极性上的努力,在广大贫困地区不再是新闻。在精准扶贫“谁来扶”的问题上,中央既强调各级政府的政治责任,也强调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脱贫攻坚的合力。
为如期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执政承诺,中央决策层要求,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选派77.5万名干部驻村帮扶,选派了18.8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着力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
同时,中央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推进“万企帮万村”工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要求,要加大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支持,强化帮扶责任,“谁的孩子谁抱”。
在布楞沟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这里实现从“崖边”村到脱贫村的转变,靠的正是超常规“攻坚拔寨”的扶持力度和更精准的扶贫投入。56户群众用的自来水,是东乡县中西部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惠赐。长达20多公里的水泥路,是由对口帮扶东乡县的中国石化捐资2000多万元兴建的。村民们规模养羊的第一桶金,是妇女小额贴息贷款、惠农贷款等。
眼下,正在建设中的折红二级公路穿村而过,将使穷山僻壤的布楞沟村转而位于交通要道上,成为全村乃至整个布楞沟流域的致富路、发展路、希望路。
▲ 甘肃临夏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俯瞰(朱炜摄/本刊)
在具备光热条件的地方实施光伏扶贫,建设村级光伏电站,通过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是解决深度贫困的一个好办法。十年九旱的布楞沟村,种庄稼歉收,靠着“种阳光”,村民和村集体都获了利。
记者在村里的安置点看到,56户新居屋顶上都装配了光伏发电设备。3月27日,布楞沟村光伏扶贫项目投入使用,顺利并网发电。经初步测算,日均发电650千瓦,预计年发电量237250千瓦,年收入16.84万元,户均收入约3000元,可持续获益20年以上。
有了政府主导的多方帮扶,贫困户自身的转变才是实现脱贫的根本动因。《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贫困村的调研发现,最大的变化正是群众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龙先兰原先是十八洞村有名的“光棍”、“村霸”。由于父亲早年病故,母亲外出打工很少回家,他过上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日子。“以前家里非常穷,一年到头能吃上一碗包谷饭都不容易。”龙先兰说。
2014年初,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队从附近的养蜂基地引来优质蜜蜂种,“考虑到龙先兰的情况,脱贫欲望强烈又有一定的养蜂技术,工作队引导他尝试从事养蜂产业。”十八洞村第一书记石登高说,先让他试养了4箱,又帮助他到周边村寨及县内外的一些养蜂基地学习专业技术。
如今,龙先兰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养殖的生态蜂群已经发展到50多箱,每年产出近500斤蜂蜜。记者见到的龙先兰逢人便笑,“以前都说十八洞穷,没人愿意嫁进来。现在村里环境变好了,村民们收入高了,我也脱了单,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都愿意回来了。”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部分基层扶贫干部谈到,在实施具体的脱贫攻坚项目过程中,除了要强化贫困户与扶贫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还要增强贫困群众的参与度,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避免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成为“甩手掌柜”。
▲ 在花茂村,村民老奶奶站在田间笑(朱炜摄/本刊)
在花茂村,本刊记者走访了一户贫困户。43岁的沈向均一家四口人,虽然按照县里标准已经脱了贫,但生活仍然困窘。妻子因患有精神病正在县里医院接受治疗,身板瘦小的他只好一个人带着两个10来岁的儿子生活。
3.5万元的危房改造补贴,特惠贷5万元入股公司每年分红6000~10000元,再加上买猪补贴、种蔬菜补贴,沈向均说,“家里生活已经基本没有困难。等孩子大了,我再出去打工。”临走时,他指着屋前的连户路,脸带笑容地告诉记者,“这是我自己修的。”
扶贫先扶志,有志定脱贫。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花茂村道路硬化的项目并没有承包给工程队,尽管那样做省心省力,资金相差也不大。但通过政府出设备和材料,村民出工出力的方式,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村民的积极性、珍惜感和荣誉感都得到了加强。”帅波说。
攻坚仍需补短板
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绩显著,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但成绩面前也必须看到,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2016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00多万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人,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采访调研中看到,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一些深度贫困地区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有的民族地区,尽管解放后实现了社会制度跨越,但社会文明程度依然较低。
例如,在布楞沟村,男人吃饭时女人不能上桌,女孩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甚至不能外出打工。21岁的东乡族女孩马翠梅,19岁就结了婚,后来由于遭受家暴而离婚返回了布楞沟村,没有任何技能和收入的她,在家里没有什么话语权。
还有不少贫困户有脱贫愿望,却无脱贫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对这一点,致力于古法造纸创新体验和产品推广的花茂人家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胜迪颇有感触。她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我跟许多贫困户聊天,他们苦恼地跟我说:‘你看我养了7头猪、6头牛,种了那么多豆子和玉米,我这么努力,却挣不到什么钱。’‘我去贷款,由于跟工作人员交流不了,吃了闭门羹,很委屈的。’”
不过,随着脱贫攻坚工程的深入推进,落后的传统与观念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 在十八洞村,被习总书记唤做“大姐”的石爬专老人(朱炜摄/本刊)
今年2月,布楞沟流域妇女技能培训基地正式开业。原本只是在家里照顾老人小孩的东乡族妇女,开始定期在这里聚集,接受订单式培训,然后领上刺绣、编织、丝网花、手工布鞋等活计回家,利用闲暇时间完成三两件,拿回基地计件领取工钱。
现在,马翠梅成了培训基地的一名巧手,半年来领了1200元工钱。《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见到她时,她正一边和姐妹们交谈,一边手不停歇地绣着一个颈枕套。尽管提到过去经历时一度哽咽,说起如今的变化,她的脸上绽放出笑容:“我现在有了收入,可以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家里说话也有人听了。父母也同意让我外出打工了,再过一个月,我就要去县里。”
张胜迪告诉本刊记者,她想通过一张纸、一幅画、一盏灯、一瓶酒、一首歌,把家乡的文化传播出去。“更重要的是,我要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扶贫技能和观念的传递,让更多的人不要为了赚更多的钱走出去,而为了过更好的生活走回来。”
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明确指出,要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
当前正处脱贫攻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仍然存在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给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添了阻力。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部分基层扶贫干部表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既是中央对新一轮脱贫攻坚的要求,也是基层扶贫工作的实际需要。扶智和扶志,仍需春风化雨、久久为功。
例如,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建工作,把贫困地区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教育、引导农民,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提高群众知晓度,补足部分贫困群众精神之“钙”。
另一方面,2013年至2016年4年间,国家级贫困县中已有77个国家级“摘帽”示范县,省级脱贫“摘帽”县则更多。随着脱贫人口和贫困县陆续脱贫“摘帽”,后续巩固脱贫成果日益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多位受访一线扶贫干部表示,不少特色优势产业的确见效快,同时也存在层次低、规模小、链条短,特别是市场化程度不高,初级产品多、附加值低,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能力比较弱等问题,导致一些贫困户增收没有稳定保障。
▲ 互联网将深山苗寨与外部世界联通,带来致富新途径(朱炜摄/本刊)
当前脱贫攻坚的一个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之所以难,在于贫困的反复性。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分析说,一个问题是,深度性贫困人口的收入长期处于只能支撑基本生存的水平,无法满足改善居住条件、教育、卫生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针对这些短板,一线受访扶贫干部建议,脱贫攻坚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靠天吃饭现状,继续探索和突破贫困人口收入瓶颈,实现稳定脱贫。尤其要避免对外部市场主体带动产业开发路径的依赖,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家庭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从而降低返贫率,保障脱贫“摘帽”成果。
“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正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时强调,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眼下,在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全党、全国上下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一步步实现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确保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并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全面小康社会。LW
刊于《瞭望》2017年第40期
延伸阅读
☞ 瞭望 | 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 瞭望 | 为什么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 瞭望 | 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
☞ 关注瞭望微信,回复“十九大”获得系列报道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王磊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