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浙沪“新高考”改革试点追踪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021-03-07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浙江和上海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省份,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周期

◆ 试点效果如何?有哪些不适应之处?又是怎么应对的?《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浙江、上海高考改革一线采访调研

  • 选考科目:“7选3”、“6选3”,意味着改革前文理科“2选1”模式的终结,文科/理科生的观念也随之成为历史

  • 考试机会:除语文、数学只考一次以外,外语和其他3门选考科目都不止一次报考机会

  • 考试方式:上海有秋季高考、春季高考、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浙江有秋季高考、单独考试、自主招生“三位一体”考试等,分布在不同的时间举行

  • 志愿报考:从“学校+专业”变成优先考虑专业的“专业+学校”模式,学生在三段志愿中,每一段可填报80个志愿,不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的情况

◆ 在现有的教育条件下,要全面满足学生的高选择性还存在很大的压力,基础设施和师资保障首当其冲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苗苗 余靖静 吴振东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在全面考虑国家所需人才的基础上,力图发挥高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指挥棒”作用,消除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的“应试”痼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倒逼社会形成多样化的人才观。


  浙江上海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省份,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周期。试点效果如何?有哪些不适应之处?又是怎么应对的?带着这些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浙江、上海高考改革一线采访调研。


自主选择权增大后


  新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具体说就是,无论是在选考科目、考试机会、考试方式还是在填报志愿方面,学生都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


  “7选3”是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亮点之一。即考生在必考的语、数、外三科之外,可以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上海市的选考科目比浙江省少一门技术科目,需要考生“6选3”。


  无论是“7选3”还是“6选3”,都意味着改革前文理科“2选1”模式的终结,文科/理科生的观念也随之成为历史。数据显示,上海2017届考生中,近90%的考生跨文理选考。


  “这大大消除了过去一直存在的文/理科壁垒,能有效引导基础教育向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方芳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她也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跟踪与评估研究》的主要参与者。


  从实施效果看,选考科目增加后,考生考高分的比以前多了,高校冷门专业招高分学生的概率大了,冷门与热门专业招录的学生分数差也减小了。“因为学生选考一般会倾向于选择自己擅长的和容易得高分的科目。”方芳说。


  在考试机会上,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浙、沪两地都实行除语文、数学只考一次以外,外语和其他3门选考科目都不止一次报考机会。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浙江走访时了解到,考生普遍用足了两次考试机会。尽管第二次考试成绩并不一定高于第一次考试成绩,但是学生们普遍认为,两次考试机会削弱了因考试失误带来的“一考定终身”式伤害。


  浙江省鄞州高级中学教务处负责人说,该校有一位学生,历史科目第一次考试得了76分,第二次考了100分。“对孩子来说,这样的提升就是一剂强心针”。


  在考试方式上,上海有秋季高考、春季高考、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浙江有秋季高考、单独考试、自主招生“三位一体”考试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时间举行,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目前,上海已经有2000余名考生参加了1月份的春季高考,并被本市20多所本科院校的特色专业录取,也有3000多名考生参加了3月份的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并被本市高职(大专)院校录取。对上述5000多名考生而言,高考的“负担”已经卸下了。


  在志愿报考上,新高考一改过去优先考虑学校的“学校+专业”模式,变成优先考虑专业的“专业+学校”模式。学生在三段志愿中,每一段可填报80个志愿,不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的情况,避免了考生被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进而对大学学习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


  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统计,2017年新高考录取中,志愿填报率高,普通类三段平均志愿填报率为96.9%,其中一段志愿填报率达99.6%;7成左右考生填报60个以上志愿。而且志愿投档率较高,普通类平均志愿投档率近95.0%。招生退档率也显著降低,普通类平均退档率仅为原高考的1/12,其中一段退档率约0.35‰,表明考生能最大程度地被“录其所愿”。


  新高考改革还要求高校在拟录取专业上明确选考科目,以便符合条件的学生报考,并且要求高校各学院的教师参与招生。


  “这就大大调动了高校全员参与招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所招学生与专业需求的适切性。”方芳说,“从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角度来讲,各学院的教师更清楚他们所需‘苗子’的特质,新高考实施后大大增强了高校甄选人才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改革带来新挑战


  新高考改革给教学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选课走班。从中学教育来讲,要适应考试科目“3+6选3或7选3”改革,学校必须打破过去相对固定的行政班,并且要提供更多的课程和学习空间供学生选择。


  方芳坦言,在现有的教育条件下,要全面满足学生的高选择性还存在很大的压力,基础设施和师资保障首当其冲。


  因为选课走班,选课人数多、学科分类多、选择组合多,会多出成倍的教学班,需要成倍的师资和基础设施资源,而且教室、教具、多媒体等基础设施还要在扩充中升级,在教室设计布局上符合选课走班学习“流动、共享、对话”的理念,这对多数普通高中都是不小的挑战。


  “浙江、上海属于我国教育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如果把范围扩大到其他省份,尤其是教育差距比较大的地区,选课走班的压力将更大。”方芳说。


  高选择性也给学生带来了新的烦恼。本刊记者调研了解到,从过去简单的“2选1”到“7选3”或“6选3”,给学生增加的选择是几十种,如“7选3”组合共35种,一般学校能做到20多种,“6选3”组合共20种,一般学校能做到10多种。这么多选择,令不少年轻且缺乏生活阅历的考生难以做出成熟的判断和选择。


  当把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后,高中的学科教学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表现为一些科目很受学生喜欢,以至于固有的师资难以满足需求,而另一些科目则被学生“冷落”,学科教师出现了结构性过剩。最典型的就是物理。有浙江的学生反映,他们学校有的物理老师都转教“通用技术”了。


  方芳分析说,对于物理专业,考生普遍反映难学、老师反映难教,关键是难考高分。出于趋利避害,考生大多倾向于不选物理。而高校为了避免漏掉或者说最大可能招到优秀生源,通常在专业要求上对选考科目的设置是逻辑“或”的关系,比如“物理或生物或化学”,而非逻辑“加”的关系,如“物理+生物+化学”等。最后的结果是大多数学生不愿意考物理。


  然而,专家认为,物理科目无论从人类认识自然界还是从发展科技抑或从理工科的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精尖人才培养角度,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不能也不应被“冷落”。


  从高校的角度看,新高考变成“按专业+学校”的报考模式后,势必会导致一些高校的弱势专业面临“招不到人”的窘境,其中也不乏985、211这样的强校。方芳认为,这或会成为未来很多高校面临的专业建设上的挑战。


  另外,新高考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目前还在探索中,在高校录取环节的参考性有多大也值得商榷。“综合素质评价目前尚缺相应的规范,从招生实践来看,学生所填的信息记录,参考价值还比较有限。”方芳说,“更大的挑战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浙江、上海表现出要有一定的信息化平台和实践基地支撑,这对教育差距比较大的地方将是很大考验。”


用心呵护新高考


  新高考在给学生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


  比如针对选课走班带来的师资和硬件短缺问题。但为了确保新高考顺利推进,很多试点省市都在优先保障高中的师资、硬件要求,探索如何把改革推下去。


  比如台州市的温岭中学,自2014年起,为每一届学生提供了满额的35种组合课程,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选课的平台、途径和保障;宁波市的鄞州高级中学,为2014年第一批新高一学生开设了28种组合课程,其中1种组合仅有1位学生选择,学校也照常保障。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透露,上海超过四分之三的高中为同一年级的几个班级设计了18张以上的新高考“课程表”。学生“每人一张课程表”的个性化学习在选课走班背景下已成常态。


  受访的教育界人士表示,“这场改革为学生、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自主选择的空间,我们应珍惜这种机会,用足这个选择权利。”


  针对物理科目考生下降的问题,2017年浙江省在首次新高考结束后,公布了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方案,提出高校须强化对选考科目的限定性要求,以发挥对中学学生选考的正面导向作用。


  目前,浙江省已根据选考实际情况,率先建立了物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根据高校授理学、工学学位专业近五年在浙江省高考录取考生的平均人数确定,物理科目保障数量为6.5万。


  上海于今年4月4日也公布了类似的保障机制,根据2013~2017年在沪招生院校理工类专业录取人数,物理选考科目保障基数为1.5万,基本满足招生院校在沪选拔培养理工类专业人才最基本生源所需。


  在帮助学生克服选择恐惧症方面,两地都在积极探索为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比如很多高中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涯规划指导,或组织学生听讲座,或开设选修课等。今年3月,上海市教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构建大中小幼衔接的生涯教育内容体系,分学段实施,并将其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举措。


  “过去很多学生对自己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是不清楚的。有了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后,学生对选考和选学重点必然会更明晰,也会逐渐练就适应新高考的选择能力。”方芳说。


  “‘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是新高考传递出的一个重要观念。”镇海中学一位2017届高三毕业生家长告诉记者,“这将让孩子终身受用,毕竟人生就是在不断选择。”


  浙江大学招生办主任王东表示,未来高校教育的专业成就会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的招生竞争,有望从表面的“学校竞争”客观地转向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竞争,这是一种良性竞争,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深层发展。LW


刊于《瞭望》2018年第24期,原题新高考追踪》

延伸阅读

☞ 40年图闻|中国高考记忆

 高考恢复40年,我们收获了什么

 高考历程 | 1977,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

 高考历程 | 从选拔精英,到人尽其才

 高考改革 | 新高考,新在哪里?

☞ 最全!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出来了(附往年高考作文题)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王磊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