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多地调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年轻干部
◆ 既想干事也能成事
◆ 把官做淡把事做精
◆ “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
◆ 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对党忠诚是第一标准,要看是否坚定政治信仰、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这一点很重要的体现就是不怕艰苦,甘于奉献,愿意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 能扎根基层,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的年轻人才靠得住、信得过
◆ 附《瞭望》“高层决策背景”栏目文章:《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记者丨马跃峰 李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首先要明确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需要什么样的接班人。组织上发现培养年轻干部,既要有一定数量规模,更要注重质的提升,选干部、配班子不能只看年轻干部“有没有”“有多少”,更要看“好不好”“优不优”。什么样的年轻干部算得上优秀?年轻干部提升素质从何着手?人民日报记者赴多地展开调查。
“啥叫优秀的年轻干部?大道理我不懂,我觉得能全力以赴带我们脱贫,改善我们生活的就是好干部。”在广西上林县西燕镇岜独村,村民李道全这样说。
“对群众而言,优秀干部的标准可能因需而异,但在我们这些同事眼中,优秀的年轻干部要脚踏实地,规规矩矩,值得信赖。”作为一名老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调研员马武强深有感触。
“年轻干部要对党忠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第一条非常重要。有的年轻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拈轻怕重,和组织讲条件,甚至当‘两面人’,在政治上就不过关。”河南省委组织部青年干部处处长尹勇男说。
什么样的年轻干部才算优秀?在人民群众、基层干部和组织部门眼里,各有不同的答案。
既想干事也能成事
“他让我们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新风,勇往直前,不得过且过”
5年前,河南郑州市遴选200人,免去原职,上挂下派,当时年仅27岁的王麟乐被选到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街道,任办事处主任。同事一看来了个“小毛孩”,便私下议论:“干不过两年,准得走人。”
的确,基层的工作具体而复杂,一些初来乍到的年轻干部往往会手忙脚乱,无处下手,“有的年轻人,缺少工作经验,往往抗压能力比较差,一上来有些事搞不定,一来二去就没了积极性。”当地一位干部说。
上任不久,王麟乐就接到了任务,整治占道经营、妨碍交通等夜市乱象。任务下达后,有的干部说,见怪不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干部说,等等看,别的单位干了咱再干。
凭着股“闯劲”,每晚11点到凌晨两三点,王麟乐和同事们都坚守在夜市。起初,商户还和管理者“躲猫猫”,但一个多月下来,乱象终于得到整治。“他让我们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新风,勇往直前,不得过且过,事事创先争优。”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谭丽说。
除了干事,更多时候,干部还得能“平事”。这对缺少基层阅历和群众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别的村,让我包10个也愿意。”任媛媛是河南辉县市赵固乡党委委员,听说自己分包的7个村中有富庄村,她心里直打鼓。富庄村矛盾多,上访多。群众一看干部开会,就堵门告状。
刚去没多久,她就碰到一例涉诉信访。一位大姐认为法院不公,判她丈夫入刑,连续上访8年。任媛媛先去和她沟通感情,又请律师上门分析案情,然而,大姐毫不领情。怎么办?任媛媛很挠头,只能尽一己之力,先帮她解决些实际问题。见大姐家生活困难,她就去帮着申办信访救济、危房改造;又发现大姐上访影响了孩子上学,她想方设法帮忙解决。“我知道这娃儿是真心帮咱。”这位大姐深受感动,再也没有去闹过。“过去一听说信访,头就晕。”任媛媛说,现在常跟老乡聊天,沟通渠道畅通了,说话办事也接地气了,就能找准症结。
到木双镇之前,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木双镇党委书记梁天生就听说过那里的老大难问题。该镇万安村与广东省封开县接壤,由于历史和山林纠纷等问题,近年来,两边村民经常互相堵路,不准对方车辆通行,导致村民间的对立情绪越来越激烈。
2016年5月,梁天生担任镇党委书记后,逐户走访,发现群众堵路主要是对落后的交通状况不满。于是,梁天生主动与广东方面的镇村干部沟通,共同争取交通项目,并筹资完成了交界路段的道路拓宽工程。“一个后生仔,工作能力强,把多年没能解决的事‘摆平了’,我们服气,这就是好干部。”万安村村民蒙杰章说,现在这条路被称为“两广连心路”。
把官做淡把事做精
“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
“年轻干部从校门到‘衙门’,有的对基层了解不多、感情不深。”在河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刘道兴看来,有些年轻干部不缺情感,缺情怀:害怕吃苦,不愿吃亏,或者精于设计,处事圆滑,擅长搞自我包装,“一年干,两年看,三年等着换”。要去除这些毛病,必须锻造他们的党性原则、家国情怀、奉献精神,“把官做淡,把事做精”。
参加工作12年,辗转6个乡镇,经历了8个岗位,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党委书记刘超荣已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一名镇党委书记。同一批40多名选调生大多数调往县区或市级单位,他还在基层坚守。
“能够扎根基层,在更为艰苦和复杂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对年轻干部来说,难能可贵。”已经退休的犀牛脚镇人大原主席黎起鹏说,“现在有些年轻干部在基层根本待不住,熬两年就懈怠了,能扎根基层,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的年轻人才靠得住、信得过。”
为锻炼年轻干部,河南焦作在全市抽调37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环保、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等一线锻炼。仅用4个月,这些年轻干部就完成搁置8年之久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工作。
为参与环保治理,焦作市总工会职工中专副校长高健自学大气分析研判技术,针对夜间管控疏漏,组织专家组、督导组夜查。“放弃一个月的陪产假,常常工作到凌晨,虽然辛苦,但收获很大。”高健说。
“年轻人思维活跃,但‘好想法’还必须变成‘好做法’。一些年轻干部不了解基层实际,不会做群众工作,就找不到实现路径。想法再好也成了空想,无法提高能力。”河南温县县委书记王玲说,读“有字之书”易,读“无字之书”难。年轻干部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学习能力强,但也容易眼高手低,不接地气。
“多向群众学习处理矛盾的‘土办法’,才能促进工作。”2013年,郑州市委选派30名县处级干部,到乡镇办任党政正职,符维作为其中一员,被派到河南巩义市,任永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办法是“以奖代补”,可巩义没有钱,整治工作咋启动?一天,他到老党员家“喷空儿”,聊起这事,老同志说,当年村里“除四害”,搞“五讲四美”,靠的是发动、组织群众。符维听后,茅塞顿开。他连续推出环境整治7项活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获益”。现在,符维已成长为郑州市中原区副区长,在他看来,“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
经历挫折百炼成钢
“尝过各种酸甜苦辣,人才能成长,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
“在我们看来,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对党忠诚是第一标准,要看是否坚定政治信仰、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廖葵说,这一点很重要的体现就是不怕艰苦,甘于奉献,愿意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主阵地,引导年轻干部到基层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锻造能担当的‘铁肩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梁胆说。从2015年开始,广西连续3年集中选派了508名优秀选调生到县、乡任职或挂职,其中95人担任县区党政班子成员,301人担任乡镇党政正职。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曾维康,从基层普通干部、贫困村第一书记做起,看最穷的户,走最远的屯,因工作表现出色,2017年11月,经过考察,成为德保县副县长,到更重要的岗位去历练。“基层是年轻干部练就过硬本领、锤炼意志品质的大舞台,尝过各种酸甜苦辣人才能成长,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廖葵说。
不过,一些干部也表示,目前锻炼干部的综合平台依然不够,年轻干部接受多岗位锻炼的机会还很少,组织部门应该进一步畅通年轻干部成长的通道,更多地让他们到基层历练。在一些地方,年轻干部流失问题依然严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既要打破论资排辈,拒绝排座论、平衡论,不拘一格用人才,也要在岗位待遇上有所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年轻干部成长的长效机制,而非集中于某个时段,依靠某个项目。
“优秀年轻干部成长,除了靠个人,更要靠组织培养。”尹勇男说,年轻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培养和多岗位锻炼,特别是经历难事、急事、大事、复杂的事,才能增强定力,“百炼成钢”,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
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来源丨《瞭望》2018年第29期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燕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着力培养千千万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
在7月初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重点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党建领域专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五大体系”,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干部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是系统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工作质量的重大举措。
高素质干部的必修课
干部培育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摇篮”。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通过教育引导使干部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适应党的事业发展需求,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必然要求。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
首先,要教育引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受访专家表示,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使命新挑战,广大干部只有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才能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政治标准是党性的首要标准,上好党性修养课,尤其要突出政治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提高政治能力”的重大命题,强调要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的全过程。这要求我们善于从政治能力的角度加强党性修养,有责任、有能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我们看干部,首先看政治素质;我们培养干部,首要的是提高政治素养、政治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陈志刚说,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就要把锤炼政治觉悟、提高政治能力贯穿干部教育培养全过程。
其次,要教育引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
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看来,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明大德,必须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守公德,就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严私德,要求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
第三,要教育引导干部严守纪律规矩,夯实廉政之基。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祝捷表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凝聚人心。讲规矩、有纪律,是衡量合格共产党员的重要标准,也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和可靠保证。
上好纪律规矩课,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讲清廉守本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发挥表率作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及时涤荡思想之尘、祛除行为之垢,争当“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公仆。
第四,要教育引导干部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强化能力之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党员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陈志刚说。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选配事业发展急需既具有领导才干又具有专业本领的干部,往往捉襟见肘。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解决能力不足、本领不够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上好基本知识体系课,党员干部必须立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立足一个地方、一个领域、一条战线的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新时代对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新要求,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在祝捷看来,建立健全干部队伍素质培养体系,要牢牢抓住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两大关键,增强干部素质培养的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持之以恒加强教育引导,久久为功进行“精准滴灌”,切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素质能力。
以政治标准为首优化选人用人
选贤任能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我们党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党坚持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改进干部推荐考察方式,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加强干部管理监督,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
选贤任能,首先要能够知事识人。此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要求,要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强化分类考核,近距离接触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在祝捷看来,要建立完善知事识人体系,就要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具体深入了解人选情况,坚持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要加强综合分析研判,重在看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干部。
受访专家建议,可将巡视巡察、年度考核、经济责任审计、信访举报等各方面信息收集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全面准确把握干部政治品质、道德品行、履职尽责、勤政廉政等情况;把任前考察与日常了解情况结合起来,把“一时”与“一贯”结合起来。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开进贤之路,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
“也就是说,要以对党忠诚选忠诚于党的人,以事业为上选担当干事的人,以扎实作风选作风扎实的人。”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选拔干部,首要要求是突出政治标准。
“选人用人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陈志刚认为,这意味着在政治忠诚上把关,选那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人;在政治定力上把关,选那些坚定“四个自信”的人;在政治担当上把关,选那些勇于同不正之风斗争,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人;在政治能力上把关,选那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处理问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强的人;在政治自律上把关,选那些尊崇党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人。
坚持严管和厚爱辩证法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加强全方位管理,加强党内监督,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从严管理要做到全覆盖,不仅要覆盖到思想、工作、作风、纪律等多个方面,更要覆盖到每一个党员干部,从刚进入干部队伍的年轻同志到离退休干部都要纳入管理范围,不能出现不受监管的特殊干部。
另一方面,在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是要抓住“关键少数”,要管好各级领导干部和身处关键岗位、掌握大量公共资源的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俊伟表示,要通过建立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关键少数”的权力制约和监督,规范权力运行,防止其成为腐败的主角。
“只有把规矩纪律挺在前面,明确干部言行举止的底线边界,达到自律和他律相统一,才能实现防患未然、禁邪未萌、治病救人的目的。这既是严管也是厚爱,既是激励也是约束。”李俊伟说。
严管不能忘了厚爱。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要真情关爱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关注身心健康,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
真情关爱干部,首先就要把握好干部使用的鲜明导向。“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选准用好一个干部,对干部队伍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祝捷说,要褒奖和重用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激发勇挑重点、奋发有为的动力。
同时,要把握好“严”与“宽”之间的平衡,这直接关系到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从严管理干部推进一步,干部激励工作就要跟进一步。
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明确提出,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敢于担当者放心,让能够成事者安心,才能确保广大干部在一片明朗环境中成就一番大事业。”祝捷说。
真情关爱干部,还要对优秀干部、敢闯敢干的干部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予鼓励和奖励。据悉,自全面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以来,全国100多万基层公务员据此晋升了职级。
要科学考核干部政绩,既要注意显绩,也要注意潜绩,还要积极征求人民群众和分管部门、服务对象的意见。“加强干部的教育引导,加强能力培养,坚持优上劣下,把严管和厚爱落实到位,激发起广大干部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的干劲和热情,我们的干部队伍一定会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朝气、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力量。”陈志刚说。LW
延伸阅读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王磊
编 辑 | 唐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