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低补贴、高成本,普惠幼儿园瓶颈待解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021-03-07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5月24日,幼儿园小朋友在甘肃省平凉市科技活动周“科技大篷车”主题活动上被一款机器人科普展品吸引 杨昕摄

 在低收费、低补贴、高成本的情况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投资热情低、通道窄,且面临质量隐忧

 民办园投资乏力加剧“入园难”

  • 从政策看,目前新建营利性幼儿园的审批通道已基本关闭

  • 从政府补贴水平看,如果投资者想新建普惠园,恐怕无法收回成本

  • 与此同时,政府公办园的增长速度也不尽如人意

原题《普惠性幼儿园瓶颈待解》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高阳 双瑞


  适逢幼儿园报名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再成焦点。河南郑州,甚至出现家长为抢学位大打出手、普通民办幼儿园招生现场引来110出警的情况。


  为解决学前教育紧缺问题,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措施增加普惠性幼儿园供给。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中占比)达到80%。”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人口千万级的郑州调研发现,在低收费、低补贴、高成本的情况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投资热情低、通道窄,且面临质量隐忧。加之公立幼儿园增长瓶颈,学前教育可及性值得重视。


民办园投资乏力加剧“入园难”


  经历了雨中通宵排队、几次冲突、数次被告知报名暂停之后,家住郑州市中原区的寇勇,终于听到女儿报名成功的消息。此时,他已经“人肉”排队苦苦等待了33个小时。


  寇勇所在的盛润锦绣城是2017年建成的新小区,共有居民16000人。小区只有一所民办幼儿园。该园由开发商投资配套,没有特色教学项目,保育费却高达近3000元/月。即便如此,家长仍趋之若鹜。


  家长陈慧说,这个价位“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天价了,但能报上名就必须要上,否则孩子可能就没有幼儿园上。”


  寇勇也表示幼儿园收费不菲,但“实在没有别的选择,家长们呼吁很多次,但没有人愿意来投资建园。”


  据本刊记者了解,增量不足仍然制约着孩子“入园”。中国幼儿教育协会委员郭宝玲表示,2017年出台的《河南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居民数量达到5000人以上小区,至少应建一所幼儿园,但有些15000人以上的小区实际只有一所。“家长们为什么排队?就是这个地方人口密集,幼儿园又不够。”


  旺盛的学前教育需求理应吸引更多投资者,但相关投资者表示,考虑到目前审批政策和政府补贴水平这两个因素,短期内无意追加新的投资。


  从政策看,目前新建营利性幼儿园的审批通道已基本关闭。国务院明确要求,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当由教育行政部门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这意味着,新建民办营利性幼儿园“几乎不可能”。


  从政府补贴水平看,如果投资者想新建普惠园,恐怕无法收回成本。比如河南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奖补资金以年为单位计算,每生不低于200元,这样的标准在全国尚属中游,可与幼儿园高昂的办学成本相比,“补贴可谓杯水车薪”,一名从事学前教育近40年的幼儿园经营者说。


  郑州学前教育投资者贾伟表示,幼儿园仅用地成本就动辄千万元,“而且用地属性复杂多样,几乎每个园都有不同情况。即使是小区配套园,也有不少需要支付租金和买地成本,再加上装修,前期成本可达上千万元。”


  上述因素增加了投资成本与风险,很多投资者不得不弃投幼儿园,幼儿园数量增长乏力。


  与此同时,政府公办园的增长速度也不尽如人意。2011年,河南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13年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数量4000所。但据河南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公办幼儿园数量才4835所。


补贴不足埋质量隐忧


  幼儿园在投资市场“遇冷”的同时,高额的日常开支也在为普惠性幼儿园的质量埋下隐患。


  张吉丽是郑州某小区配套幼儿园执行园长。根据国务院要求,她所在幼儿园必须转为普惠性幼儿园。她最近发愁的是,幼儿园是否还要请工人修整园艺:“我们幼儿园过去以自然教育为特色,每月收费约3000元,平时园内植物也会根据课程设置调整,将来转普惠的话,肯定请不起园艺师了。”


  张吉丽说,通常幼儿园除了“标配”的每班“两教一保”师资外,还需10至18名后勤管理人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如果要设置特色项目,所需人员就会更多。可按照郑州的规定,转为普惠性幼儿园后,他们必须把保育费降至1500元/月以内,同时享受政府相关补贴,但每年政府的补贴就几万元,难以维系现有办园水平不下降。


  降低运营成本,也就成为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多位民办学前教育从业者表示,如果补贴资金不能维持幼儿园运转,幼儿园只能极力压缩成本,特色课程设置、环境营造、教师薪酬等都可能降低标准。


  保利和乐教育某区域运营负责人表示,他们自己有地、有场所、有资金支持,情况可能还好一些,“但对一些小规模机构而言,降价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他们会拼命钻政策空子,甚至可能助长一些不合规因素滋生。”


  本刊记者了解到,为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北京市的生均财政定额补助标准1000元/月。在此基础上,北京市朝阳区还会根据办园质量对普惠园给予400~700元/生/月补助,另有租金等补助


  多地普惠园经营者对北京市的补助力度表示羡慕。郑州市一名幼儿园园长坦言:“如果我们能拿到这样的补贴标准,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调动市场积极性确保普惠不降质


  降低品质的普惠性幼儿园很可能遭遇家长“弃票”。


  河南家长刘素经通宵排队,曾拿到一家普惠性幼儿园的入园资格,可当一个收费是普惠性幼儿园3倍的民办幼儿园招生时,她又排在了队伍前面。刘素说:“那家普惠园小班也有三四十个孩子,老师根本顾不过来,整个园超过12个班,也没什么特色。收费高的民办园好歹有一些有特色的办学思路,花钱买个放心吧。”


  业内专家提出,普惠性幼儿园不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教育主管部门应对班级人数、办园规模给予更严格的管理,而不是有多大地就招多少孩子,教育部门在保留其特色的同时,应当垂直监管幼儿园的办园场所、伙食以及师资配置,确保现有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得到认真落实,并进一步完善督学制度。


  在我国幼儿园总量中,民办园的数量居主体地位。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民办幼儿园16.58万所,占比62.16%。在河南省城区范围内,民办幼儿园占比甚至达到85.21%。


  业内专家建议,要多措并举发挥民办园在幼儿园普惠化中的作用,因地制宜确立民办园的补贴标准;同时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指导价应适当留有浮动空间,在补贴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情况下,适当的价格浮动能给广大民办幼儿园以喘息空间,保证其生存。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学前教育的学位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逐年增长。面对幼儿园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的矛盾,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孙翔栋表示:“人口规模增加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在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上,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给市场化手段以足够重视。”LW


刊于《瞭望》2019年第25期

延伸阅读

☞ 关于学前教育,中央发布了这份重要文件

☞ 民办幼儿园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暴利时代一去不返

☞ 关注农村学龄前儿童“隐性饥饿”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杂志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