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创新理论解答百年之问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吸收古今中外先进思想的精华,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最终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是对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 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整体的,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领导,损害党和人民事业
◆ 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全党服从中央,就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
创新理论解答百年之问
文 | 王伟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南开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要不要坚持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破题这四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之问,在实践中做出了科学正确的回答,取得了百年伟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集中回答了这四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和新概括,充实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上展出的马克思、恩格斯雕像(7月25日摄)杨乐摄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自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旗帜、灵魂和指导思想,就始终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一重大问题,不断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给予解答,不断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必须把握三个要点:
一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唯一正确的政治选择。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既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所处的世情、时代的发展大势所决定的。
在近代史上,为了拯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民族,曾经涌现出一批有作为的先进人物,提出种种救国图强方案,作出了不懈努力。虽然每一次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进步,但又一次次归于失败。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从十月革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选择马克思主义到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一条红线、主线。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吸收古今中外先进思想的精华,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始终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和解决中国的“特殊”问题,形成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
三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我们党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用以指导中国实践。
必须切实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问题。一百年来,党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是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修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门必修课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继承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体现了我们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不断发展的实践,永不脱离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贡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守正创新与培元固本相统一,不断回答每个时代的重大课题,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须用这一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走中国自己的路
——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经过实践证明和检验了的真理。
我们党是在一个落后大国的基础上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迅速医治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经过实践探索,特别是总结经验教训,党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于认识和实践的局限,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尽管探索艰辛坎坷,但取得的成果是积极的、伟大的。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充分的准备,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及制度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开创出一条新路。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坚持和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总体来看,中国特色“特”就“特”在这几个特点上:
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特色,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偏离这个方向。四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将其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用社会主义制度来限制市场经济的缺陷,这是一条新路。五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六是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最终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是对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强筋壮骨强党兴党
——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唱出了全国人民和全体党员的心声,也高度凝练了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同时又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说明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整体的,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领导,损害党和人民事业。
一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前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下,成长起一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列宁创建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指导下,经过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理论准备、组织准备和干部准备,同时又得到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和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条件、时机已经成熟。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成熟,理论彻底,信仰坚定,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思想酝酿和组织准备。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国的大事变,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从此改变了发展的方向,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实践证明了,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必要和基本条件。
二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近代以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10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就会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天下大乱,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党兴则国强,党衰则国弱。事实证明,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有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才以这样的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高度自觉,坚定不移,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大政治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增强了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事实也告诉我们、警示我们,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必须毫不犹豫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三是必须坚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必须始终加强党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11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明确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抓住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关键,突出了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和纪律建设这个管党治党的根本之策,确立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坚决维护领导核心
——始终不渝地增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党团结,坚持不懈地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权威。
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成功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全党服从中央,就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
要不要权威?要不要党中央的权威?要不要集中统一的权威?要不要领导核心的权威?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关键问题。
恩格斯在《论权威》一书中以铁路为例,说明权威的必要性时指出:“在这里,运转的首要条件也是要有一个能处理一切所管辖问题的起支配作用的意志,——不论体现意志的是一个代表,还是一个负责执行有关的大多数人的决议的委员会,都是一样,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一个显而易见的权威。”
无产阶级领袖集中党和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执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领导革命事业取得胜利,这都说明党中央权威、领袖权威、核心权威的重要性。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领导核心权威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实际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指导,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后,全党真正从经验教训中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领导核心权威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维护党中央权威、领导核心权威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更加健全,党的团结更加巩固。但仍有些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错误问题的政治危害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要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只有毫不动摇地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让我们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LW
刊于《瞭望》2021年第32期
延伸阅读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人民标尺——从百年奋斗看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