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不要盲目追求增长 太快容易扯着蛋
T客汇官网:tikehui.com
撰文 | 杨丽
创业公司追求快速增长,每月至少增长5%到7%,通过观察8月份YC创业加速的22家公司的增长数据,平均每月增速超过60%,如此漂亮的增长数字,实在难以想象。乱花渐欲迷人眼,对于风投而言,更需擦亮双眼。
硅谷创业之父之Paul Graham一手创办了初创企业孵化器Y Combinator (简称YC),改写了创业者和硅谷投资者之间的旧秩序,塑造出新一代创投范本。Dropbox、Airbnb等行业独角兽便是YC的杰作。
事实上,硅谷的创业公司将加入YC作为一种机遇和荣耀,而国内的创业领域也将YC视为标杆,梦想着本土的孵化器中也能孕育像Airbnb这样的独角兽公司。
在Paul Graham离开YC五年之后,翻遍他之前分享的各种文字和见解,笔者发现,创业公司早期发展过快未必就是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创始人希望第一次跟投资人见面之后,就摆脱了之前增长缓慢的初始阶段,开始进入上坡阶段,并且希望一直发展良好,直到公司成熟都不要放缓增长的步伐。但实际上,成功的创业公司遵循着“S”曲线的发展路径。
Paul提到,“YC孵化器下的创业公司追求快速增长,最佳状态下每周增长5%到7%,而衡量其增长速度最好的办法就是看收入,收入增长本质上已成为衡量创业公司是否成功的标杆。”
诚然,按传统意义上来讲,能够进入5%增速的队列,说明这家公司发展得还算不错,其他公司也得望其项背。这种现象不单单只在YC孵化器下的创业公司出现,其他孵化器下的创业公司也是如此。
在投资人和创始人面对面谈话时,对“增长”这个话题的重视已经变得荒谬且不切实际,甚至有的人会说“一切不以增长为目的的商业模式都是数流氓”。
但是,这种“不惜一切代价求增长”的方式并非最佳实践方式,这对于正在利用早期的收入增长确定哪些初创公司将成为长期赢家的投资人而言也是个潜藏的隐患。这不仅会误导投资人,还会带给双方不小的损失。
以下通过对这家创业公司实际收入的观察以验证该问题的严重性。
先来看看YC孵化下的创业公司在8月公布的增长数字,将22家创业公司公布的收入和收入增长指标做一对比。
这些公司公布了每月的收入增长速度,从6%到200%的范围不等,均值为60%,中间值为41%。其中,有6家公司还宣称,每月收入至少翻了一番。
如果将这22家公司的月增长速度跟公布的收入数字进行统计计算,那么就能得出这些公司一年后每月收入总和会达到210万美金,即平均每家公司每月收入为9.63亿美金。
如果我们将每家公司第12个月收入进行年化收益对比,那么每家公司的年化收益将在100万美金到1590亿美金的范围内浮动。在这22家公司中,有14家的年化收益超过1亿美金,有3家会达到300亿美金。
如果在YC的催化作用下,保持以上增速的创业公司很有可能会成长为像Airbnb这样的独角兽,但整体来看,结果往往并非如此。
投资人应该意识到,在创业初期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高增长率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可以称得上是独角兽。相反,具有长期成长进程的公司通常不会首先就加入像YC这样的成长加速器。
这些公司的战略路径往往是:先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获得收入增长,在持续保持现金流的稳定性之后,必然会吸引众多来自“西海岸华尔街”投资人的瞩目。
无论如何,如果一家公司确实存在可持续增长的潜质,那么就一定要将这种潜质激发出来。对于投资人,需要对任何公布出来的增长速度抱有信任感,并帮助这家创业公司成长起来。
更为重要的是,投资人应该意识到多数的YC孵化器中的公司仍通过与投资人见面确定自己的业务模式。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加把劲推动增长,在此期间应给予其足够的期待和支持。
作为投资人,首先要关注这家公司用户日活和留存情况,还应看到起早期产生的单位经济效益,更需要了解该公司的产品是否确实受用户欢迎。
T客汇:企业级研究型媒体
网站:tikehui.com
❶ 43个 To B 深度报告
❷ 1048个 To B 创始人
❸ 208 家 To B 投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