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一个小细节,居然藏着这么多的故事!

常识颠覆组 中信出版集团 2019-09-19


若问最近大热的剧是什么?十个人十个答案都会指向同一部剧——《长安十二时辰》!


是的,没错。阿信办公室的小伙伴都已纷纷入坑,特别是小姐姐们,午休话题已经从TF最新口红色号到四字弟弟和雷大头的颜值和演技多么能打。



群众们纷纷表示,除了演员各个演技在线外,近年来像《长安十二时辰》这样节奏紧凑、场景细致入微的历史剧它绝对是独一份。


剧中的长安城,据说是剧组在象山影视城从平地上搭起来的,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长安十二时辰》推动剧情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时间紧急!上元节灯会开幕在即,不论是正派反派,还是皇子、大臣、市井小吏,都在与时间赛跑,与日晷上的日影赛跑。


每一集的开头都是以一个时辰展开的。飞驰的马,奔跑的斥候,鼓声频频的望楼,上演了一场唐朝的信息战。



据阿信仔细观察,剧里面最入戏的,其实是那个计时官员。每给他一个镜头,剧情就推进得精彩几分。



《长安十二时辰》里还展示了一种倒计时器:一炷香,一串铃铛 ,每隔一刻钟,燃香就会烧断一根挂着铃铛的线,“当”地一声掉在下面的铜盘里。



阿信觉得,什么“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都是人类后来的浪漫想象。


人类对时间和速度的追求,其实从古到今都是一贯的。


今天的新常识就从串起《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线——时辰(时间)来科普下,在没有精准计时的从前,人类为了算准时间,数千年来究竟费了多少力气。

 

 

太阳计时:对于时间最早的感知


天地的变化给了人们“时间”的感觉。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很早就对寒暑更替、日升月落这些时间现象有了感受,甚至在人类社会形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一定的时间观念了。而四季、月圆月缺和日升日落,自然而然地成为最早的时间标志。


不论对地球上的哪种文明来讲,永远是太阳的升落决定着“天”,月亮的圆缺决定着“月”,大地的四季变换决定着“年”



从远古到钟表普及之前,看一眼太阳是多数平民看时间的最常用办法。太阳升到天空中最高点的时刻,就是“一天”的正中间。立一根杆子,它正午的影子最短。


在地球上所有文化中,这都是计算“本地时间”最基本的依据。


不过,对古人来说,“看日头”也解决不了全部问题。比如,明朝的皇宫早上5点开宫门,让早已等候在宫门外的大臣们进宫上朝。



可5点太阳还没有升起,大臣如果等到能“看日头”的时候,早就已经迟到了。难不成让皇帝等着


 

依靠重力的计时器


所以看日头这件事,虽说有科学依据,但是局限性相当大。晚上怎么办?没有太阳的阴雨天怎么办?


于是生活在古代的人们,要靠听“更鼓”来确定时间,也就是古代整点报时的鼓声。在欧洲的城市里,负责报时的则是教堂钟。这些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次数数不胜数,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参观过北京钟鼓楼(或者别的老城市的钟鼓楼)的小伙伴都知道,鼓楼上真正计算时间的仪器,是一个多层的滴漏。


北京鼓楼上的长这样:



这是一个宋代滴漏的复制品。最下面右侧的桶状容器,上面的尺子随着水的增加而上浮,可以显示时间,左侧的铜钹小人可以整点报时。

这种宋代的水钟,已经处于很高级的阶段了。最早的滴漏,不论是在中国,还在埃及、波斯等古老文明中,从公元前数百年就有了。


古埃及的滴漏


古代的计时器,比如水钟、滴漏、沙漏,都是以重力为动力的计时器。力是一种恒力,地球表面处处大致相等,所以让定量的水或者沙子漏完的时间也一样。


当然这只是理论,早在汉朝,天文学家桓谭就注意到,环境温度、湿度不同,水滴漏的流速也不一样。哪怕在汉朝,这种误差对于天文学研究也是不小的阻碍。


水滴计时不准,就需要结合日晷、天象来校准。


《长安十二时辰》每集都出现的时辰,旁边就是日晷。


在稍晚的历史中,水滴计时衍生出了五花八门的机械花样。比如上面的那种带敲锣小人的水钟。还有下面这个水钟,轮漏每个小时满溢一次,可以整点报时。



类似的计时器在古代也hin有用。比如你走进古罗马的花柳巷,约了一位漂亮小姐姐唱歌陪酒,这样的服务通常会按小时计费(和今天也没什么两样),有了报时服务,就不至于太沉溺于温柔乡中。


再比如,来到水资源紧俏的古代波斯,农业靠水渠灌溉。一个村庄会分配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管理水渠和一个计时器。每家人的田地分水一个小时,灌够一个小时的水,再把渠水分给别家。

 

 

擒纵器:“滴答”声的开始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擒纵器”这种机械。但如果你拿日晷、沙漏、水钟,去和现代意义上的钟表比较一下,很容易发现前者少了什么:现代的表有跳动的秒针,或者闪动的数字,但日晷、沙漏、水钟这些计时器的时间指示是连续的。


时间的“滴答滴答”(Tik! Tok!)的律动感,最早就是拜擒纵器所赐。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机械设计,把连续的运动转化为有规则的律动。


这是座钟常用的擒纵器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写到,世界上最早的擒纵装置,出自唐朝天文学家、僧人一行之手。一行将擒纵器用在了他的水运浑天仪上。

 

 

摆钟:Finally,不用人看守就能准点了


古代的计时器,总是需要常设一个人看着。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所有的人都在忙碌,只有计时官心无旁骛,只盯着滴漏的刻度,就这么坐十二个时辰。看着都替他腰疼。



在近代欧洲,摆钟的发明,终于能把人从这个无聊工作中解放出来了。


钟摆原理的发现,是我们人人在中学物理课上都学过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602年,伽利略在教堂做弥撒的时候,心不在焉,一直盯着教堂穹顶下被风吹动的吊灯。他发现,吊灯的摆幅不论大还是小,摆动一次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就是摆锤的等时性原理。


两代人之后,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依据钟摆原理,在1656年发明了摆钟。在20世纪电子表诞生前,摆钟一直是最准确的计时装置。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Christiaan Huyghens(1629—1695),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但是,摆钟也有其局限。这就要说到同时代的航海大发现。

 

 

经度测算难题:百年无解的悬赏令


在大航海时代,依靠重力的计时器碰上了自身的局限。


在远洋的航船上,计时器不仅关乎时间,还关乎导航和定位的需要。这就要讲到困扰人们一个多世纪的“经度难题”。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纬线是东西走向的平行圈,把地球按南北分为热带、温带、寒带等区域。而经线是南北走向,相会于南北极的圈。把地球分为不同的时区。



经度的测算问题,本质上就是计时问题。


举个简单栗子,如今我们知道北京时间和纽约时间相差12个小时,于是两地相差的经度就是180度左右(每差一个时区,就相当于差15个经度)。


对于在大洋上航行的航海家来说,测算自己所在地的经度,本质问题就是测算自己的“本地时间”与出发地标准时间之间的差值。


解决方法好像很简单的样子:在船上放个表,让它显示出发地时间就行了嘛。


但是!难题在于:那个时候航海家能用的计时装置,都是重力驱动的,而船永远随着海浪晃晃悠悠,重力计时器会失效。



所以不少航海家选择用沙漏来粗劣地计时,比如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沙漏嘛,大家心里明白,极度颠簸的环境下也没法用,而且用它来在环球航行中计时,可以类比于拿小学生直尺量帝国大厦的高度。


不难想象,经度测算对航海事业的重要性不可估量。当年,各国政府为了激励人们解决这一问题,发布了重金悬赏。


1567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发布了最早的一个悬赏令。之后的百年中,英国、荷兰等各个海洋大国,也多次发布悬赏,其奖金足够一个人滋润地过一辈子。


为此,人们提出了天文、物理、数学、机械五花八门领域的解决方法。著名科学家如伽利略、哈雷、胡克,都提出过不尽完美的方案。直到1700年前后,由于可靠的发条表的发明,经度难题才得到解决。

 

 

发条:稳定时间的实现

 

发条,本质上是一条绕着一根轴卷起来的弹簧。在一定的限度内,它的弹力是固定的。用精巧的齿轮组缓慢释放这个弹力,就成了发条表的动力核心。



这种精巧的设计,成就了怀表和手表,使时间成了可以随身携带的东西,也使计时摆脱了环境的影响。


我们翻看中国的历史,能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明朝和清朝皇帝总是能拿到欧洲的最新计时工具。


万历年间(1582年),最早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和罗明坚,也率先给中国人带来了钟表。这种“奇技淫巧”之物,成了他们在中国通行的一块敲门砖。利玛窦和罗明坚两人带来的是一种早期的大个儿发条表。


利玛窦和徐光启


之后是明清之间的改朝换代,到了康熙年间(1661—1722),中西交流又频繁起来。著名的传教士南怀仁,在康熙皇帝身边服务了30年。清廷的钟表收藏开始丰富起来,康熙帝生前也见识到了可以装在衣兜里的表。



在康熙晚年的1710年,他还亲自参与设计了一款名为“福满乾坤”的怀表的设计。《红楼梦》提到贾宝玉得到过一块怀表,有学者猜测,这说明了贾家与宫廷的紧密关系。

 

现代物理学:“时间简史”永不终结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追求计时的准确,无非是在追求某件东西能够以恒定的速度运动——漏下的沙子或水、不息的钟摆……以此来度量永恒而均匀地流逝的时间。


直到有一天(1905年),一个26岁的小年轻宣告:时间的流逝速度并非均匀恒定,而是依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的惯性参考系)而变的。这个年轻人就是爱因斯坦。


从计时的技术上说,相对论对于如今的卫星发射、空间探索事业至关重要。霍金曾经解释说,如果没有相对论在时间上的校准,返回卫星的降落时间会有10秒左右的计算误差。


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不是一种力,而是时间的弯曲


或许,相对论和之后的物理学,对我们还有更大的启示。除了准确计时之外,时间的新领域也被打开了。相对性、多维时空、非线性时间……人类对时间的探索永无止境。


到了不久的将来,当人类向太空进发,以地球为基准的时间也终将被废除。就像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中的计时方式那样,宇航员是这么开始他的日志的:第494个火星日,晴……




关于时间,有一点还是蛮遗憾的。虽然物理学家已经在思考“瞬间移动”、“多重时空”、“光速飞行”这类科幻的理论可行性了,但是“时光倒流”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了


所以,我们要感谢《长安十二时辰》这样的好剧,虽说穿越回大唐完全不可能,但我们还是能在电视前有幸看一部这么写实精彩的历史剧。(对,应我们编辑小姐姐的要求,最后再强行安利一下这部剧)






新常识·往期回顾



End-

编辑:Yoyo

2019.7.11

更多经典书单和深度好文

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在看」,给阿信加鸡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