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功勋》:高光之下,春风化雨丨专访总导演郑晓龙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2022-03-18





 文 │飞鱼


“愁与哀皆忘,追一个信仰。”今晚,重大现实题材剧《功勋》的第六个单元《孙家栋的天路》迎来尾声,“骑着单车上月亮”的故事再次击中观众泪点,而《屠呦呦的礼物》和《袁隆平的梦》也将很快与观众见面。

 

从2019年八位模范人物成为第一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到如今他们以生动的形象走向观众,不过两年,筹备、剧本创作到拍摄、后期制作都要在这短短两年内完成,难度不小。而开播不久,这部剧便毫无悬念地拿下了9.1分的豆瓣评分并保持至今,在骨朵热度指数排行榜上连续霸占电视剧榜首之位,可以说,口碑与热度,《功勋》全都有。

 

这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题、组织创作,由春羽影视制作发行,郑晓龙担任总导演的电视剧,给观众带来丰富观感的同时,也为英模题材剧增添了几分生动绮丽的想象力。在《功勋》开播两天后,骨朵见到了这部剧的总导演郑晓龙。


 

对于国产电视剧而言,郑晓龙是常青树般的存在,他一手打造了多部经典国民作品,贯穿几代观众的精神世界,而“要求现实逻辑”和“老百姓爱看”一直是他的做剧指标,首次尝试《功勋》这样的命题作文和集体创作方式,并亲自执导了第七个单元故事《屠呦呦的礼物》,这次不同以往的体验让郑晓龙觉得“不容易,也很幸运”。

 

以下,是郑晓龙的自述:

 


非典型传记故事,人物有多种高光


《功勋》是一部由8个人物组成的单元剧,在我设想中,风格既要统一又有各异。八个功勋人物不能都拍一样,样式上还是要有不同,同时要给导演们创作空间,但按现实主义风格来拍故事这一点一定是统一的,要准确还原那个时代的样子,别弄错了。

 

比如说我们搞剧本的时候我看到有的写:1968年一辆吉普车开过来,从上面下来一个上校军官。我一看这就不对,因为1965年就换装了,部队只有干部服和士兵服两种,军官里头已经没有军衔,如何看出来这是一个上校军官,这些都需要各个组的编剧和导演深入到那个时代和生活当中去。

 

每个单元容量有限,我们只拍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拍他们的高光时刻,得先知道他们的高光是什么?而且高光和高光也不一样,他跟别人有什么不同,也得找到。

 

比如《能文能武李延年》这个单元,我们了解李延年的整个事迹之后,认为他最高光就是抗美援朝这一战,他获得了一级战斗英雄。实际上这个片子写李延年就是三天两夜的事,他是一个指导员,之所以评为一级战士是因为做好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那些被打散了的其他部队最后守住了346.6高地,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就要把他能文能武表现出来。实际上在过去我们讲部队的系列片子里,真正讲做好一个部队政治工作、能文能武这样的军人是没有的,甚至在这个戏里解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设计指导员、教导员、政委,所以它的意义就非常不同。


 

而到了张富清这里,为什么变成了写他的一生?仔细分析,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样在某一项做出突出贡献,张富清的事迹和贡献看起来似乎不突出,但把他评为功勋恰恰是有深意的,就是他深藏功名,他有很多次获奖,从部队退伍下来当了一个处级的基层干部,但他勤勤恳恳,从来不因自己的战功向组织提条件、要待遇,到后来连他的儿子都不知道他爸爸是这样的,他把这些都埋藏了,这是他身上最闪光的点。


 

先找到他们身上最闪光的东西,了解这些功勋人物为什么被评为功勋的,最后把这事拍出来,同时解释他们作为功勋的理由,揭示我们党和国家现在鼓励什么,并不是说你非得研究出氢弹来才行,你踏踏实实做一个为党和国家服务的人也可以成为功勋。

 

选择拍什么、不拍什么以及重点拍什么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比如申纪兰,一开始大家都知道她当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带领西沟村的老百姓致富,但这个就是高光吗?


 

在研究她的全部材料时候我们看到,她从1947年嫁到西沟村,当时整个西沟村是解放区,男人上战场打仗,申纪兰作为一个妇女优秀代表来动员姐妹们出来劳动。但当地的风俗是女人不下地,报酬也和男人不一样,影响了妇女下地劳动的积极性。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申纪兰提出了要同工同酬,就这么一句话,登上了人民日报,之后她当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把这个作为提案提上来,那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就把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写进了宪法,这是申纪兰的高光,因本身篇幅有限,那就必须要把这段故事浓墨重彩地表现出来。

 


屠呦呦的个性与周迅的“机缘”


屠呦呦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中国科学家,只是从一般公共材料来看,她的试验和生平琐碎平淡、无趣枯燥的,影视剧需要有戏剧张力,的故事缺乏戏剧张力,大部分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题材但很幸运的是,屠呦呦这个人物非常有个性

 

通过跟她周边的人的接触,我们发现她不喜欢搞人际关系,也不喜欢那么热闹的环境,当时采访她的同事:“希望你们说一下屠呦呦的爱好,喜欢唱歌吗?跳舞吗?打毛衣吗?看电影吗?”她们都跟我摇头。那她喜欢什么?喜欢做实验,工作,她全扑在上面。她对工作的专注和投入成了她的一个特点,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但她是有一个独特人物形象、一个有记忆点的人。

 

周迅跟屠呦呦有相似点,比如在表达的时候她本身会结巴,她不善于用语言表达,但拍戏的时候她非常专注在戏里面,所以周迅自己看完剧本,她说好多地方我跟屠老特别像。


 

我们给周迅打电话是因为对她塑造能力的认可,她喜欢挑战以前没演过的角色,她的塑造能力我是非常信任的;第二她的创作欲望特别强,她一听说要拍这个她就愿意,甚至连剧本都没有看就觉得契合,她告诉我们前几天刚梦到她要演一个戴眼镜的戏,有时候演角色确实是机缘。

 

屠呦呦这个人物真的跟我以前拍过的任何一个女性角色都不一样,她有个性,但她的个性不是在战争年代或者大起大落的情景中,而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里,在跟人们的交往中她表现得非常与众不同。

 

我们通过她的执着和她的个性,形成了带有戏剧性的故事。她或许不是一个天才科学家,但她做研究时有种心无旁骛的执着。她没有在意穿什么、吃什么,她都不屑于这些,那会儿她到街上排队买肉,她都觉得这个过程太耽误时间,所以她到食堂吃点东西,要么在家里弄点挂面,就这么生活;与此同时,她对国家交给她的任务忠诚,对那些病人她充满了悲悯,我觉得这才是她能够发现青蒿素的原因。

 

周迅自己也觉得这是她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节奏。开始的时候屠呦呦并不知道周迅是谁,总局要搞一批“国家叙事、时代表达”作品,第一个就定了要拍《功勋》,关于演员总局给了4个标准:德艺双馨,形神兼备,演技高超,还要功勋本人同意。屠呦呦不知道周迅,因为她的重心在她的科研,不看电视,但她女儿听说了这件事,说周迅演戏特别棒,屠呦呦说那就周迅。

 


不要伪激情,要春风化雨


在拍屠呦呦的礼物》时,产生了演员远处的徽章里面走出来然后变化成真实功勋人物的片头想法。

 

我觉得这样的片头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我们是电视剧,要让观众知道演员不是功勋,他们饰演功勋,从这个过程可以感受这部电视剧的基本概念;第二个就是拉近电视剧跟真实人物的关系,而且这些人走过来跟以往片头都不一样,它有一种庄重感。


 

创意最难的是实现。我们拍一遍演员走过来的样子,拍完以后给他们做面部扫描,但最大问题是这八位功勋中,当时于敏老先生已经去世了,让其他七位功勋人物走一遍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他们年纪都大了,甚至有的人去授勋的时候都是坐轮椅,最后我们从新华社拿到了他们获奖的高清照片重新建模,把每一个人从眉毛、眼睛开始,通过建模完全变成一个人。

 

建模的过程,我都数不清楚看了多少遍,从去年12月份开始制作特效,一直到开播前的十几天总局审查后我们还在调整,包括头发怎么变,衣服怎么变成军装的,这些都是一点点抠出来的,这个过程是非常琐碎、麻烦的。

 

至于音乐,是我去年在电视上看钟南山授勋时,放的就是这个音乐,我觉得这个音乐特别好,很抒情又很大气,于是就对这个音乐重新进行了编辑,要大家走过来的步伐能对上节奏。因为片头只有一分半,必须在一分半的时候把它收住,每个人不能超过10秒,八个就是80秒,这些都要提前计算来完成,费了好大劲,有时候成败就在细节上。

 

我们片头是统一的,但每一个片尾可以自己发挥,片子的样式也是,通过内容来决定样式是最重要的,要都变成一样的,有可能不符合我们各自采访、了解的这个人物。每个单元的名字也体现着我们不同的破题方式。

 

为什么叫《袁隆平的梦》?很多人都知道,袁隆平自己做过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这实际上是袁隆平想要把水稻增产,希望水稻都种成像树那么大,这是他一个梦想。之所以叫《屠呦呦的礼物》,是因为屠呦呦在诺贝尔奖上说过一句话,“青蒿素是中国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都是有根据的。其实现实主义创作就是生活的真实、逻辑的合理,包括常识的认真对待。


 

提到功勋,大家觉得英雄人物就要有英雄表达,但我们拍的是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不平凡。因为他们在没有做出成绩的时候都是平凡人,我们不搞那种伪激情,不通过喊口号感动人,这是现代人不听的,要通过故事、情节、人物的塑造去感动人。让观众满意一直是我们的标准,电视剧作为文艺作品,起的是春风化雨的作用,有情感投入才能让老百姓能看得进去,之后他们才会更深入了解功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