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部Mao片,解救孤独的上班族

2017-08-06 张一条 文慧园路三号

撰文 | 张一条

视频 | 张一条 廖阿猫


廖阿猫作为【一条专栏】的幕后英雄,在两个月懒散的蜗居生活之后,终于进入了人生第一段需要打卡坐班的工作状态。(大家不要慌!一条专栏仍会稳稳地开播!)

 

令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初入职场的新奇,而是每天早晚高峰的夺魂地铁之旅。“忙碌的一天里最让你慰藉的是什么?”我期待他说点鼓舞人的鸡汤,没想到铁直如他,遇到这种伪文艺的问题,也会软萌地说:“猫。”

 

于是,根据地铁,根据猫,我们为你做了一期“地铁上的廖阿猫”。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534iikdl4&width=500&height=375&auto=0


无论北京的2000万人是不是在假装生活,北京地铁日均客流量都稳定在1000万左右。以前坐班时,我离公司只有15分钟的步行距离,若非是赶早班出城的高铁,早上的地铁高峰时期,我是万万不敢亲自靠近。


听同事说他就见证过三个女孩子被人群挤哭,哭得梨花带雨,但是周围的人都很默然。画面我不敢想。

 

高峰也好,闲时也好,除了有同伴可以相聊甚欢的人,地铁里的大部分永远都是清一色地低头刷手机;相当刻苦用功的人则会捧着一本书,紧张地读着。



我无法像那些“大家”一样,从这些普通的行为举止判断出北京对外地人是否宽容、我们的国民正在经历什么样艰难的时刻……我只能以小见小地感受到了每个人都相同的孤独。


“以小见小”是我在日本影视作品中,中二之外,最能清晰感受到的一个特点了。


比起惊天动地的历史故事、伟人足迹,那些一叶知秋的故事并不见得比更关注一个普通人内心的故事更受日本观众的欢迎。



比如家喻户晓的《深夜食堂》,就是最关注平凡人爱恨别离生老病死的作品。把人世间的五味杂陈包裹在每一份食物里,轻轻地问食客:“你在想什么?”


7月中旬在国内上映电影版《深夜食堂2》,最后一个故事很棒又很遗憾,但却将日本人追求的“以小见小”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太太小川夕起子独自一人来到东京,给儿子的“同事”送儿子的救命钱。食堂的大家几经询问才发现原来老太太是遇上了诈骗。更深入了解之后更是得到了惊人的事实:老太太根本不知道儿子到底长什么样,住在东京的哪里!但她之所以还是愿意“自投罗网”,是因为她忘不了年轻时抛夫弃子的阴影……



按照治愈系的套路,当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地帮老太太完成与儿子相见的愿望。

 

可是,如果儿子不愿意与母亲见面呢?

 

按照我们编剧的脑回路,大概是大家制造各种机会,一定要让儿子与母亲相见进而相认,多年未见的两人因为抹不掉的血缘关系,两眼泪汪汪地抱在一起哭个没完,感动观众,感动中国……



但是在《深夜食堂》,热心的大家也不过是帮忙打听到儿子现住址,再带老太太远远观望儿子现在的模样与家庭。老太太也没有激动地、失态地冲过去大喊“我的儿啊! ”只是坐在车里,含着热泪说“谢谢,原来他长得这么好。”这一段,我其实是泪奔的。

 

类似的情节在宫泽理惠与小田切让主演的《滚烫的爱》里也有上演。而这回故事更加离奇古怪。

 

宫泽理惠饰演的双叶因为身患癌症陷入绝望后,决定去完成自己有生之年非做不可的事。其中一件就是要见见自己年幼时就离家出走的母亲。私家侦探查到住址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遗憾的消息:双叶的母亲并不想见自己的亲生女儿。



这的确很让人意料不到。毕竟是母亲抛下女儿的诶!女儿不计前嫌来看你,你也不要见吗?我愤愤地对屏幕说。

 

但是,世间就是有这样绝情的人啊。有些心意就是用来被辜负的啊。

 

双叶偷偷来到母亲的门前,看着母亲与后来生的女儿,和外孙女其乐融融地在落地窗前玩耍,她心中的怒火烧啊烧,捡起矮围墙上的瓷玩偶就狠狠地往窗户砸去……

 

这不符合想象的故事,却意外的合乎情理。为什么呢?



因为尊重。尊重每个人的内心,才可能有千奇百怪的后续。不仅是故事发展的好势头,更是人性得以丰富的好时机。

 

为什么我们明明看过那么多亲子相认哭得稀里哗啦的戏码,却很难留下眼泪呢?因为写故事的人,不懂人性。太追求“原谅就是善良”这样以小见大的套路,就难免会剥夺人的七情六欲。


尊重每个人内心的懦弱、自私、气愤,才能塑造出真正有血有肉的灵魂,很可惜,目前小鲜花小鲜肉们所接的角色,都没有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



扯远了。

 

一条专栏今天要推荐的霓虹新剧《毛毯猫》对比前两故事来看,没那么丧,还稍微多了一些俏皮、可爱。可以让你在夺魂地铁之旅中,少一些孤单,治愈你生无可恋的早晨和傍晚。

 

治愈系向来都是日本人的拿手好戏,而猫又是日本人的吉祥物,所以当治愈系猫片横空出世,也就自然引来了无数的追捧。



《毛毯猫》改编重松清的同名短篇小说集,讲述了西岛俊秀饰演的家具修理店店长为亡妻留下的七只猫寻找新主人的故事。


七只猫咪,正好一集一只。

 

如果你认可《深夜食堂》以美食为切入点,关注社会边缘人群的模式,那么《毛毯猫》也同样是一部温柔地拥抱你的简单情感剧——以七只性格迥异的猫咪为切入点,去了解普通人家的点滴日常与矛盾纠结。



我身边就有很多和第四集那个乖巧的男孩子一样的朋友。他们温柔听话,按照父母的要求,选文选理选大学,进入稳定的企业工作后又按照父母的安排相亲恋爱……他们什么都好,但是总缺少那么一点活力。


到底是他们自己不思进取,太随遇而安,还是父母控制欲太强,恐怕都无法一概而论。

 

小男孩幸运地在青春期就意识到了危险并爆发出了情绪,而我乖巧的朋友们是否还有机会爆发我无从得知。但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人类社会伤痛的与生俱来。



这样的剧集最大的特点也是“以小见小”。不与观众讲什么普世的大道理,不深究哲学的因果逻辑。而是以有趣的视角,邀你静下来,坐下来,看看这世上和你一样默默无闻的其他人,他们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在面对什么样的烦恼,他们都在想些什么。

 

这才是我理想中最完美的黄金八点档肥皂剧的模样啊!

 

每天大家在讨论哪个明星的绯闻八卦,聊毫无逻辑可言的玛丽杰克苏剧时,我总会想起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的:“人们是否就是如此?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所以啊,我们过不好自己的人生,有没有可能是我们的关注点,偏离了呢?

 

不如,养只猫吧!

 

把眼睛从社交软件上移下来,把关注点从明星上移下来,统统落到与猫相伴的日子里去,去看看它的悠闲自在,邀几个朋友来家里坐坐,看看这可爱自由的生命,然后倒上一杯小酒,絮絮叨叨聊到月上柳梢头……



你不一定会因此会变得更富有,但你一定会更快乐。

 

每天要挤地铁的,难道不是穷苦大众吗?生活已经很不容易啦,选择一部治愈的作品,让地铁时间过得稍微容易一些吧。

 

让我们红尘作伴,一起撸猫!


由此回顾一条专栏

01|02|03|04|05|06|07|08

09|10|11|12|13|14|15|16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到达哔哩哔哩,参与弹幕大战

推荐 | “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