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复杂系统的24本书 | 高瓴 Bookshelf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信睿周报 Author 周报编辑部
01. 经典篇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作者:[美] 侯世达
这本书位于数理逻辑、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汇点,启发了几代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年轻人。作者以“自指悖论”直抵生命、意识、智能问题的命门。
《人工科学》
作者:[美] 司马贺
作者在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对比中发现复杂性的来源。其中《复杂性的构造:层级系统》一章最初发表于1964年,作者对复杂系统的思考洞穿了此后数十年。
《A New Kind of Science》
作者:Stephen Wolfram
这是一本至今未被成功译为中文的著作。物理学天才、Mathematica软件的发明者史蒂芬·沃尔弗拉姆尝试用简单的元胞自动机建构出庞大的万物理论。
02. 源流篇
《失控》
作者:[美] 凯文·凯利
这本书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通过一代又一代科技产品和服务,作者的失控“咒语”渗透进几代人的生活细处乃至意识深处。
「相关书目」
《混沌》,[美] 詹姆斯·格雷克
《第三种文化》,[美] 约翰·布罗克曼
《夸克与美洲豹》,[美] 默里·盖尔曼
《规模》
作者:[英] 杰弗里·韦斯特
作者从新陈代谢的视角发现不同复杂系统背后的统一规则,从生命、城市和公司的规模法则出发,探讨人类难以避免的文明“奇点”。
《复杂》
作者:[美] 梅拉妮·米歇尔
这是一本流传甚广的复杂科学科普作品,散落在生命、技术、社会等领域的复杂系统研究,在作者笔下凝聚成一个整体。
「相关书目」
《复杂之美》,[美] 约翰·H. 米勒
《解困之道》,[美] 亚内尔·巴尔-扬
《生命是什么》
作者:[奥] 埃尔温·薛定谔
这本书是物理学家追问生命问题的开端。作者预言了生命的信息存储结构,提出“生命以负熵为食”的洞见。尽管复杂科学力求超越还原论,但本书恰是还原论的典范。
「相关书目」
《皇帝新脑》,[英] 罗杰·彭罗斯《复杂的引擎》,[美] 约翰·E. 梅菲尔德《整体性思维》
作者:[美] 埃德加·莫兰
作者从20世纪下半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中,提炼出整体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思维范式,向还原论发起猛烈冲击。
「相关书目」
《复杂性思想导论》,[法] 埃德加·莫兰
《复杂性思维》,[德] 克劳斯·迈因策尔
《从存在到演化》
作者:[比] 伊利亚·普里戈金
作者以动力系统和热力学为起点研究复杂科学,是第一位因在复杂系统研究领域做出贡献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热力学、时间之箭、混沌在这本书中完美融合。
「相关书目」
《确定性的终结》,[比] 伊利亚·普里戈金
《探索复杂性》,[比] G. 尼科里斯
《为什么》
作者:[美] 朱迪·珀尔 达纳·麦肯齐
以图灵奖得主朱迪·珀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正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一场因果革命,更有望揭开复杂系统之中的因果谜题。在这本书中,作者从相关关系开始,一步步攀上因果之梯,走向强人工智能的终点。
「相关书目」
《因果论》,[美] 朱迪·珀尔
03. 多元篇
《失效的科学》
作者:[美] 马克·布查纳
看似偶然的崩溃,都是必然的命运。作者曾是《自然》杂志的编辑,他从一场场“灾难”出发,揭开复杂系统中普遍的自组织临界性。
「相关书目」
《大自然如何工作》,[丹] 帕·巴克
《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学》,[波] 伯努瓦·B. 曼德布罗特
摆脱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与理性假设的束缚,借助复杂科学,作者将非均衡、非线性、演化的复杂经济学推向主流。
「相关书目」
《技术的本质》,[美] 布莱恩·阿瑟
《适应性市场》,[美] 罗闻全
《人类网络》
作者:[美] 马修·杰克逊
作为经济与社会网络研究的领头人,作者展示了人类网络如何形成并影响每个人。社交连边从不均匀,网络位置即是命运。
「相关书目」
《结构洞》,[美] 罗纳德·S. 伯特
《网络、群体与市场》,[美] 大卫·伊斯利,[美] 乔恩·克莱因伯格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匈]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智慧社会》
作者:[美] 阿莱克斯·彭特兰
阿莱克斯·彭特兰作为大数据领域的先驱,从海量人类数据中挖掘普遍的行为规律,从互动之中发现合作与博弈的模式,进而指出构建智慧社会的方向。
「相关书目」
《预知社会》,[英] 菲利普·鲍尔
《多样性红利》,[美] 斯科特·佩奇
《超级合作者》,[美] 马丁·诺瓦克,[美]罗杰·海菲尔德
《随椋鸟飞行》
作者:[意] 乔治· 帕里西
作者因“发现了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的无序和涨落的互动关系”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跟随椋鸟群,飞翔在秩序与混沌边缘。
「相关书目」
《深奥的简洁》,[英] 约翰·格里宾
《蚂蚁的故事》,[德] 博尔特·霍尔多布勒,[美] 爱德华·威尔逊
《意识的解释》
作者:[意] 丹尼尔· 丹尼特
意识不是特定位置的表演,而是无数细微头绪的涌现;思维也不只发生在大脑里,还存在于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中。作者无情地解释意识:“扒开你的内心深处,什么都没有。”
「相关书目」
Darwin's Dangerous Idea,Daniel C. Dennett
《章鱼的心灵》,[澳] 彼得·戈弗雷-史密斯
《创建系统学》
作者:钱学森
作为战略科学家,作者很早就意识到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价值,并提出复杂巨系统思想,极力推动中国系统科学学科建设。在其讲稿和书信中,复杂思维跃然纸上。
「相关书目」
《智慧的钥匙》,上海交通大学《论系统工程》,钱学森 等
《复杂思维》
作者:罗家德 万怡
中国文化传统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是中国人探索复杂性的天赋所在。作者从复杂科学前沿提炼出复杂系统思维,同时结合中国社会特征,提出了面向本土职场的8大原则。
「相关书目」
《相变》,[美] 萨菲·巴赫尔
《领导力与新科学》,[美] 玛格丽特·惠特利
04. 新锐篇
《生命与新物理学》
作者:[英] 保罗·戴维斯
作者认为物理学与生物学的鸿沟并非难以跨越,破解生命问题的新物理学已在酝酿之中——以“信息”为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谜团正在被物理学家破解。
「相关书目」
《证明达尔文》,[美] 格雷戈里·蔡汀
《复杂生命的起源》,[英] 尼克·莱恩
《小宇宙》,[美] 林恩·马古利斯,[美]多里昂·萨根
《混沌》
作者:[美] 戴维·温伯格
作者认为,众多前沿技术叠加造成巨大的复杂性让混沌成为日常。这本书写在互联网创建30年之际——往回看,它连通了近50亿人;往前看,则是混沌一片。
「相关书目」
《知识的边界》,[美] 戴维·温伯格
《爆裂》,[美] 伊藤穰一,[美] 杰夫·豪
《反脆弱》
作者:[美]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作者认为脆弱的反面不是刚强,而是韧性——这是复杂系统得以维持的核心要素,不是规模,不是强度,不是稳定性。
「相关书目」
《黑天鹅》,[美]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肥尾效应》,[美]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给科学家的科学思维》
作者:王大顺 [匈]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科学是由科学家、科研文献、科学思想构成的复杂系统,它是自组织的,有多个层次、不断演化。这本书是复杂科学家对科学自身的一次透视,直击科研兴趣、影响力、团队合作与职业生涯等议题。
「相关书目」
《科学的隐忧》,[英] 杰里米·鲍伯戈
《知识机器》,[美] 迈克尔·斯特雷文斯
《我是个怪圈》
作者:[美] 侯世达
作者把自我和意识比作“怪圈”,即自指的层次结构,我们既依赖自指观察自我,也被自指结构所限制。也许正如本书所呈现的那样,类比是人类最核心的认知方式。
「相关书目」
《概念与类比》,[美]侯世达
《表象与本质》,[美] 侯世达,[法] 桑德尔
《自指引擎》,[日] 圆城塔
本文转载自信睿周报,文章不代表高瓴官方观点。
推荐阅读
高瓴深度价值创造实践报告:制造业投后服务探索|高瓴DVC
2-16
未来10年,CRISPR技术将走向何方?|高瓴Curiosity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