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发展探讨

贸易金融 2020-08-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现代金融导刊 Author 牛建军 汤志贤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作者:
牛建军,中国工商银行首尔分行总经理
汤志贤,中国工商银行首尔分行贸易融资部主管
原文发表于《现代金融导刊》2020年第6期


摘要:随着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要求和“稳外资”、“稳外贸”系列重要政策,外汇业务受到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重视,部分银行将发展外汇业务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银行外汇业务的全面、健康发展,离不开全球一体化经营网络建设。只有具备全球性经营能力,才能更好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统筹,才能为公司、个人、机构提供更优质的外汇金融服务。拟进一步发展外汇业务的银行,有必要从境内、境外、跨境协同三个维度对外汇业务发展策略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妥善解决阻碍外汇业务发展的内在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实现预设目标。
关键词: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对策

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2019年全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借贷方总额达到5.67万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合计49.79万亿人民币,银行累计结售汇总额达到3.75万亿美元。总体看,银行外汇业务潜力巨大。在中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引导下,大力发展外汇业务既是我国商业银行把握历史新机遇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外在使命。

 

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尤其是面对全球单边主义抬头、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频繁、全球金融强监管严监管盛行等不利因素,外汇业务发展也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如何更好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新形势的挑战,探索科学、具体、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行动策略,成为银行发展外汇业务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外汇业务本质属性出发,结合境外经营实践,认为银行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外汇业务经营能力。



01一、统筹管理,发挥集团协同优势优化“一体化”全球布局体系银行外汇业务的发展、壮大,建立在完整的全球经营网络布局基础之上。完善全球经营网络布局,构建全球合规和风控体系、运营和清算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实现境内外“一体化”经营,提供全球综合服务方案,是银行全面发展外汇业务的有效途径。一是围绕国家战略,优化现有全球网络布局。在现有网络布局下,结合国内国际最新形势,考虑地缘政治及今后供应链产业链重组,紧密结合中资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沿线,深耕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或地区。二是发挥集团协同优势,提供最佳的外汇业务综合服务方案。基于中资元素的集团联动是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也是发掘外汇业务市场的重要手段,必须坚定信心,练好内功,牢牢把握。三是利用集团网络优势,加强同业合作,共同支持东道国企业与中资企业一同开发第三方国家市场。既分散业务风险,又实现利益共享,并在这个过程中有力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部署。



02

二、需求导向,建设场景化的外汇产品体系
客户是外汇业务的生存根本,客户基础决定外汇业务规模、质量、发展速度。优质的外汇业务产品体系应该与客户需求完美结合,能解决客户需求场景的痛点。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产品体系在功能上基本能满足企业、个人、机构的外汇业务需求,但是,外汇业务产品功能与客户需求和客户体验是两码事,当前银行外汇业务产品体系由于多方面原因,依旧存在“大而全”与客户需求场景不一致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科技及社会的变迁,银行外汇业务在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外汇业务多类场景中,本文认为以下四类场景值得关注。
传统国际贸易融资场景。根据国际商会(ICC)发布的《2018年全球贸易金融调查报告》,2017年全球约处理传统贸易金融业务4.6万亿美元,传统贸易融资业务依旧是外汇业务的重要场景。
基于贸易“自偿性”场景是贸易融资业务产品的核心特征之一,但在当前贸易融资业务审批实践中,部分商业银行将贸易融资业务等同于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审批,导致部分特定场景下的贸易融资业务在效率和准入门槛方面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传统贸易融资业务“自偿性”特征被忽略。
实际上,部分贸易融资产品应该与其他类型的贷款进行区分对待,利用反洗钱涉敏管理系统、海关联网数据处理系统、航运数据查询系统和现有风控技术,完全可以做到回归贸易融资的本源,根据进出口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特点,结合汇率、利率因素,针对关键风险点进行控制,为客户提供更高效和更贴身的服务。
中资企业“走出去”场景。中资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中资企业配合国家战略发展的对外市场拓展,如跨境并购、基础项目投资建设等,一直是外汇业务基本的发生场景,涉及的外汇产品种类较多,如项目贷款、跨境担保、并购融资等。
但在一段时间内,由于监管政策调整、内部风险控制等原因,该外汇业务场景开发在“收”和“放”上多有反复。把握好这一基本外汇业务场景的关键是吃透合规政策、精准把握好实质风险,避免信贷审查和管理上的“一刀切”,围绕核心企业,提供快速、高效的外汇产品服务,同时善于、乐于使用银团模式,如在国别风险相对较高的国家,应与国际组织、欧美银行、当地银行开展合作,增加借款人违约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场景。经常项目项下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已较为成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2019年发行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2020年发布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等新政为资本项下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利好,人民币国际化场景大有可为。
银行基于有利政策为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者提供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将成为外汇业务创新的重要方向。以国内保理融资跨境转让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末,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和应收款达17.4万亿元,随着技术能够较好解决应收账款确认问题,该业务预计市场潜力巨大,值得商业银行大力研究。
个人外汇业务场景。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出国留学、工作、出境旅游购物、外汇投资理财等活动已经成为生活常态,同时,科技的发展使个人外汇客户对服务体验的要求达到新的高度,传统个人外汇业务客户的需求场景在延伸、变化,但银行外汇业务产品并未完全反映这一现状,如部分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种类依旧较为单一。
银行应该针对具体的个人外汇业务发生场景,建立全球化平盘机制,为个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兑换报价,为个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外币存款、外汇理财现钞存取、国际银行卡等服务,提高个人客户持有外汇资产的意愿。
重点解决旅行社旅游场景、免税店购物场景、使馆签证收费场景、留学汇款场景、境外务工人员工资收入汇回场景等方面的客户需求,同时引入应用金融科技,便利个人客户获取外汇业务服务的方式和途径。
总体看,银行有必要紧随国家大政方针,结合外汇业务发生场景和客户真实需求,再次梳理、评估自身的外汇业务产品体系,如有必要,对外汇业务产品体系和交易系统进行重建和再造。

03


三、稳中求进,构筑外汇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长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监管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外汇业务风险的准确识别、分析、计量、监测、控制、报告,按照客户、产品、地区及机构绘制全景式的风险矩阵图,并以此进行覆盖每个业务、每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是外汇业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银行分支机构应建立符合总行及当地监管要求的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加强一二三道防线的独立性建设,完善信息共享和相应机制,强化外汇业务相关条线的事前事中事后分离和刚性控制管理,重点完善风险计量方法论和监测指标体系,建设与风控能力相匹配的风控机制和风控队伍,以最大程度减小剩余风险暴露。
外汇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外汇业务信用风险审查和管理有的需要松绑,有的加码。对于联动双优业务或企业为集团核心客户,需要找准风险点予以优化审批流程,共享反洗钱及尽调信息,尽量避免重叠点和空白点。
信用风险是外汇业务最大的风险暴露,准确计量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是信用风险控制的关键,应构建和完善外汇业务信用风险审批的指标体系,以便进行回溯评估。
对境外机构信用风险管理,重点是解决总行信贷管理系统的内部评级法模型和违约概率与当地监管认可的模型和违约概率衔接问题。
由于部分中资行境外机构在当地数据积累时间不长,监管往往质疑的是国内模型数据的积累是否符合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因此往往产生境内内评法与当地标准法的冲突。
建立符合监管及外部审计认可的评级对照表和违约概率体系是当务之急。另外,对风险加权资产(RWA)的计算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
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对利率汇率的趋势判断需要综合宏观全球经济、本国宏观经济、地缘政治、突发事件、各市场交叉风险的传播,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判断。
重点是把握大的利率、汇率周期和波段,比如是加息周期还是降息周期还是平稳期,汇率处于阶段性高点还是低点,对这类反转式走势必须有足够的洞察力。
在债券管理方面,对持有到期类债券、可供出售类债券、交易类债券政策予以优化,最大程度减少估值压力和市场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为了达到监管规定的流动性覆盖率(LCR),往往要付出成本去配置较大规模的高流动性债券,境外机构筹资成本往往高于当地的高流动性债券收益率,形成倒挂。
采用美元掉期可以降低成本,勉强打平或略有倒挂,这也形成了对美元的过高依赖,容易形成美元自身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开展同业协作,签订总对总对拆协议可以解决部分本地平价资金,但当地货币市场拆借一般是半年以下,仍然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因此总对总协议延伸到中长期的货币互换、高流动性债券互换、中长期债券回购是一个战略性的总对总流动性支持方案。
反洗钱风险管理方面,开发自动化程度高的反洗钱系统,提供实时更新的黑名单筛查,完善反洗钱模型,提高命中准确率和工作效率。重点是解决集团集中管理与属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之间的矛盾。
总之,外汇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控制能力的持续提升,银行应该按照“风险为本”的理念,以“主动合规”的思路,确保外汇业务条线风险控制能力专业水平达到国际标准。



04


四、顺应周期,实施主动的资产负债管理
在全球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外汇业务资产负债管理面临比国内更高的复杂程度和风险暴露。资产负债中的币种、产品、利率、汇率结构优化,资本金、流动性、定价和估值管理在实践中直接会对当期经营成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比如资本金方面,由于监管要求的不同,银行总行层面和各境外机构层面的管理往往会采取不同的策略。
常规的资本金保值有多种方法,除资本金汇回外,一个通常的做法是在监管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将记账本币兑换为并表币种美元,但这种操作的盈亏结果并不确定。
如果兑换时机是在本币升值期,这个对冲策略当年会产生净亏损,得不偿失。如果判断一个国家本币长期或一个阶段将对美元贬值,持有不超过当年收入部分的美元长头寸会跑赢大市。因此趋势判断、主动作为较常规的保值策略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
在负债期限结构方面,主动作为效果会更加明显。比如2020年上半年美元资金拆借成本就经历了“高—低—暴涨—更低”的一个走势,波峰波谷同期利差价超过1%,有的期限甚至超过2%,如果期限配置过长,将会承受今后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高成本运营。
从1997年、2008年和2020年几次危机来看,美元资金价格波动通常是一个月达到峰值,三个月基本消失,因此在保证流动性前提下,优化期限配置策略尤为重要。
在品种结构方面,通过主动管理,寻找下一个资产配置热点。如某中资银行某境外机构观察到当地JP摩根等主流外资银行衍生品和债券配置占其资产绝大部分,该机构进行了深度借鉴,同时通过研究,判断美元及韩元将进入利率下行期,适时配置了本地债券,从而成为一个年利润超千万美元的主流业务品种。
在定价方面,考虑到LIBOR定价在2021年底结束,建立一个基于本地无风险成本的风险溢价定价策略十分迫切。
比如某中资银行某境外机构仔细研究了当地监管认可的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与期限违约概率矩阵表,并结合企业长期展望,作为风险定价基本依据,准确回答了风险计量问题。



05
五、以人为本,着力建设外汇业务专业人才体系
外汇业务的集中管理包括专业人员集中,为减少外汇业务操作风险和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削弱了一线外汇业务的触角和竞争能力,部分银行尤其是基层行对外汇业务重要程度认识不够,国际业务和公司业务形成部门壁垒,没有站在为客户提供全球外汇综合服务方案的角度去形成竞争合力,导致公司业务条线和国际业务条线在客户、专业知识方面得不到充分共享,从而在方案设计、产品组合、工作效率方面部分达不到客户首选而错失良机。
在境内方面,外汇产品设计和风控人员、外管政策合规人员、外币鉴定人员、熟悉方案设计的营销人员队伍建设尤为迫切,更重要的是各级管理人员的外汇经营意识和培养外汇队伍意识亟需提升。
在境外方面,外派人员工作环境复杂,一人多岗且适岗时间短,选拔和培养复合型外派人员极为重要,既要精通外语,又要熟知文化融合。如目前境外机构较为紧缺的人才包括熟悉FOVA系统和运行管理的综合网点负责人、资产负债管理人才、资金外汇衍生品交易员、信贷分析师、合规和反洗钱人才、既熟悉参数管理又熟悉运营管理的运行管理人才。
本土化是中资银行海外机构长期发展的目标,建立一支忠诚可靠的本地化专业队伍尤为重要。海外市场最大的特点是人才市场化,既要招到合适的人才,还要防止关键岗位人才流失。
以某中资银行境外机构为例,近年来流出的业务骨干以中层以下为主,主要涉及资金交易、投资银行、信贷审查、公司金融等条线,新单位大幅加薪晋职。

一方面说明该机构市场口碑在提升而成为被挖转对象,另一方面也敲响了警钟,在薪酬体系设计和年度薪酬谈判中需要更加主动适应市场化机制。
当然,对境外机构的工资总额管理机制如何与当地市场化体系对接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另外,企业文化建设和忠诚度培养是打造当地员工团队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很多国家,外派员工与本地员工同工同酬是当地劳动法的基本要求,两个队伍的职级薪酬对照体系的建立也十分重要。

长期坚持提供干货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对大家有帮助,请大家赞并转发,以支持我们提供更多干货,谢谢。

专注十年,持续打造全面有价值的贸易金融知识库

更多关键词,请到公众号对话框输入,获取更多干货

商务合作微信:18501955840(备注合作事由)研报定制/公众号代运营/内容撰写服务:1860032999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