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多米诺骨牌会怎样推?

贸易金融 2021-03-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愉见财经 Author 愉见财经

整理 | 愉见财经

参考 | 粤开奇霖研究(ID:macro_liqilin)



现在,多家银行正处于这样的“生死时速”。 根据银保监会在6月初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窗口指导,结构性存款压降是有任务目标的。比如要求股份制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压降至年初规模,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 这个任务有多艰巨,给大家两个参考: 1,用信贷收支表数据粗略估算,全国性大型银行5月份结构性存款规模是4.23万亿,年初规模是3.41万亿。那也就是说,压到年初规模,需要压缩8200亿,压到年初三分之二,需要压缩1.96万亿。 2,任务出来后的6月末,大家的完成度怎样呢?很不妙。以股份制银行为例,只有一哥招行上半年结构性存款能做到“下降”,除此之外,大家的结构性存款都比年初更高了,增加规模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不等。 好了,现在第一条考核关口“930”就要来了。其实近几个月里,银行们都要拼命压结构性存款。 


那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压掉的这万亿级的“存款”,搬家去了哪里?这种存款搬家,对银行业的负债结构,乃至同行之间的竞争,会起什么影响? 取回结构性存款,企业或个人肯定是不会留存现金的,那不划算。“愉见财经”觉得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换一种替代性的产品买,做理财、买基金或者另一种较高利息的存款产品。 从机构观察的角度,这就要分类讨论了。 如果买的是存款,比如价格同样有竞争力的大额存单,那是表内的。如果买的是非保本理财,那是表外的。如果去买资管产品之类,这些表外产品要在银行开设存款账户用于结算,所以资金会先进入这些存款账户,其实是转为了同业负债。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7月及之前股市很虹吸,所以钱也可能搬去炒股,那么相应的,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会增加,形成非银存款。7月份非银存款超季节性上涨,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观察结论一。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认为,压降结构性存款并没有对银行体系的负债总量造成太大的冲击,带来的更多是负债形式的变化(存款减少、同业负债增加)和存款负债的再分配。


客户赎回了A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不见得一定会在A银行其它产品里选一个购买。我自己的切身体验就是去买了B银行的理财了。 所以虽然这事对银行体系里的负债总量没太大冲击,但对单个银行而言是未必的。尤其是那些产品和服务等其它综合能力跟不上,只会靠高息揽存的银行、或者网点。 一名银行管理层人士向“愉见财经”分析,对于银行而言,揽高成本负债,就像吃“快餐”一样,短期会快速打开一家分行在当地的存款市场,带动存款规模大幅上涨,甚至的确有些“以量补价”的功效;但“快餐”吃多了身体不会好,总靠这些“贵钱”过日子,会使得一家银行长期存款规模过度依赖高成本存款拉动,陷入息差边际收窄的泥沼中。 “久而久之,我们发现分支行的员工都不会拉低成本存款了,客户粘度不断下降,都张着嘴向总行要资源,只会和当地同业拼价格。” 对这类机构而言,如果没别的抵补能力,存款净流出是会出现流动性缺口的。那怎么办?只能去加大同业负债的融入(如果他们还有同业负债额度的话)。 如果这样的机构不只一两家,还挺多,这几个月里都很饥渴同业负债的话,就有可能造成“高价揽同业负债”的现象。李奇霖认为,最终有可能造成全局性的同业负债利率上行,这是“刚兑”环境下的囚徒困境。 观察结论二。李奇霖认为,存款再分配过程中出现的局部流动性缺口可能会导致全局性的负债竞争,推升同业负债利率。 此外,李奇霖还提及一个值得关注的点,结构性存款转为非银存款,会使银行负债期限大幅缩短,稳定性大幅减弱,期限错配将加剧。

长期坚持提供干货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对大家有帮助,请大家赞并转发,以支持我们提供更多干货,谢谢。

专注十年,持续打造全面有价值的贸易金融知识库

更多关键词,请到公众号对话框输入,获取更多干货

商务合作微信:18501955840(备注合作事由)研报定制/公众号代运营/内容撰写服务:1860032999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