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行交易银行的数字化思考:推动“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打通

陈美琪 贸易金融 2022-04-05
——访中国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 王晓文 | 本刊记者 陈美琪来源 | 《贸易金融》杂志2021年12月刊


后疫情时代拉开数字金融帷幕,整个金融产业朝着服务升级的方向进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服务形态与竞争内核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对公业务领域不断强化交易银行布局,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交易银行的必然选择。

交易银行的发展之道更在于如何在社会经济的变革浪潮中发现新的需求,并不断探索与创新。除了新技术的快速应用能力,更离不开引擎的通盘协作能力,链条的纵深和网状管理能力,科技人才的培养能力,以及对金融服务维度更高的长期追求。中国银行交易银行历经3年多的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积极推动“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打通,构建一体化场景生态金融服务体系。对于中国银行交易银行的探索与创新,《贸易金融》记者带着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王晓。(“M”为贸易金融杂志,“W”为王晓)


M:中国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率先成立交易银行部的,已进行了哪些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W: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企业需求日益综合化、集成化、数字化,“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完整的金融服务方案,将银行各条线中与企业交易直接相关的业务整合起来,加强科技投入和数字化建设,沉淀低成本资金,提升非息收入贡献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突出,使得交易银行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创新的重点业务领域。

中国银行正是看到了交易银行广阔的发展前景,于2018年11月,在国有大型银行中,率先启动交易银行变革,在原贸易金融部所承担的国际结算、国内结算等业务管理职能基础上,整合并入了现金管理、对公存款产品管理、企业网络金融等职能,组建形成了新的交易银行部。

历经3年多建设,中国银行交易银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构建了覆盖境内外机构完备的交易银行服务网络体系。境内各一级机构、主要二级机构、主要海外机构均设立独立交易银行部门;二是产品融合创新深入推进。一站开户、收付结算、现金管理、票据业务等产品功能持续丰富、流程体验有效优化,针对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进博会等重大展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关键场景推出综合化、场景化、数字化综合服务方案;三是外贸外汇传统优势巩固加强。为我国近半数进出口企业、近四分之一进出口贸易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涉外保函、跨境资金池业务保持市场份额第一;四是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推进环球交易银行(Intelligence Global Transaction Banking,简称iGTB)战略项目建设,全新推出新版企业网银和手机银行,金融科技在线上线下场景应用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并持续深化。

M:当前形势下,您是如何看待交易银行和数字金融的关系?

W:数字金融是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业态模式。随着新技术、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监管、企业、金融科技公司等外部环境资源数字化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易银行作为商业银行未来转型重要方向之一,数字金融成为了交易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交易银行围绕企业的交易行为和经营活动,整合渠道、产品和服务,打造了集国内外、内外贸、本外币、线上下、内外部为一体的对公服务体系,聚集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等数据信息,赋能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和生态链数字化升级,这些都是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要素。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交易银行和数字金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M:交易银行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金融时代,交易银行如何搭建多维的服务体系?

W:交易银行将数字技术发展成果充分融入到服务、营销、管理和风控等领域,持续改善提升交易银行内外部用户和客户体验。数字化服务方面,运用OCR、RPA、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技术、数据和服务,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交叉验证和审查核验,形成从产品销售、产品管理到产品交付的一体化交易银行服务。数字化营销方面,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依托对公客户360度画像,深挖客户需求精准营销,提供综合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数字化管理方面,通过BI、机器学习等统计工具,从机构、客户、产品、考核、业绩、流量等多维度,将经营管理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洞察数据逻辑和价值。数字化风控方面,利用知识图谱、图计算技术,打通内外部数据,识别企业关联、洗钱等风险。

以我所在的中国银行为例,主要从对公线上化渠道建设、线上线下渠道互补与协同、内外部平台交互等多个维度来搭建服务体系,以实现企业网银、手机银行、银企对接、智能柜台、人工柜台、客服等渠道的信息共享、流程衔接及渠道互补,并通过与单一窗口、外贸综合服务及行业垂直类平台的对接,为客户打造全场景、全渠道、无断点服务。

对公线上化渠道建设中,主要从以下四方面丰富交易银行服务:一是全球化方面,企业网银覆盖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59家境外机构,支持中、英、德、法、韩、日等15种语言,覆盖范围位居中资银行首位。二是线上化方面,企业网银满足各类对公客户“普适+个性”的线上服务诉求,覆盖存、贷、汇、兑、理财等十二大类百余项产品功能,提供在线结汇、在线跨境汇款等国际结算特色服务,推出对公扫码支付、对公数字钱包等前沿应用和产品;三是移动化方面,企业手机银行顺应移动互联网趋势,重点面向中小客户打造便捷高效、智能交互、场景融合的移动综合金融服务门户,覆盖近五十项常用服务功能;四是信息化方面,企业微信银行以信息服务为中心,对客精准推送各类产品与服务营销信息,打造便捷的信息查询渠道。

同时中国银行积极与外部平台交互,例如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嵌入在线预约开户、对公客户跨境汇款、海关税款担保保函在线办理、海关关税税费融资和保险费支付等功能,支持进出口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渠道便捷支付海关税费,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快捷金融服务。

M:中国银行在数字金融对公业务重点领域进行了哪些实践?有什么经验分享?

W:中国银行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开户、结算、财务、融资等金融服务需求,在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财资管理等数字金融对公重点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着力提升交易银行“智、通、集、融”四大能力。

“智”慧账户服务。中国银行从优化营商环境和账户服务出发,重塑对公开户流程和风控模式,开发“一站开户”系统平台,推出“对公智慧账户服务”:自动采集工商数据和身份信息,客户全程免填单即可完成意愿核实、账户开立、基础结算产品签约办理,开户开产品整体耗时有效压缩65%,并支持通过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官方网站和各地政务平台等在线提交开户预约,推出移动智能柜台上门开户和长三角异地代理开户服务,有效满足客户从企业成立到开户经营的一站式服务诉求。

“通”畅跨境收付。中国银行响应国家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政策导向,为跨境电商主体打造了综合金融产品“中银跨境e商通”。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系统对接,为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和个人提供普惠收付服务,解决了跨境电商场景下收付款慢、手续繁琐、资金安全等痛点,实现了跨境电商进出口、本外币等场景的全覆盖,在合作机构数量、交易规模、风险管控方面居于主要同业领先位置。近期,中国银行作为首批试点行,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简称CIPS)在客户端的服务打造延伸载体“CIPS标准收发器”,提供汇款付出、收款来账、账务核对等功能,具有国际化、集约化、使用灵活和易于扩展等特点。

 “集”中管理资金。中国银行致力于为对公客户提供集账户管理、流动性管理、资金监管、收付款管理、跨行现金管理、跨境现金管理、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财资管理服务,已建成支持多时区、多币种、多业务、多渠道的“全球现金管理平台+”综合产品体系。今年,中国银行全新推出支持多种监管关系、多级账户体系、功能灵活组合、API输出服务的“中银智管”专业资金监管产品,已应用于商品房预售等20余个监管场景中。同时,成功落地跨境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首批试点业务,为客户提供境内外本外币资金一体化归集、余缺调剂、经常项目资金集中收付和轧差净额结算等跨境资金运营优化服务。

“融”通境内外资金。中国银行围绕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跨境供应链融资需求,发布“中银智链”全新供应链品牌并推出四大子链方案,搭建了“票、证、融”线上化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其中,“票e贴”为客户提供从提交至审批的全流程无纸化自动处理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在线贴现服务;“融易信”基于核心企业的多级信用穿透和应收账款债权的多级流转,为核心企业的多级供应商提供线上签约、转让、融资、收款等全流程线上化保理服务。同时,中国银行积极参与人民银行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建设,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开展系统直连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跨境供应链融资放款效率。

M:您是怎么看待交易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W:数字金融时代,交易银行将基于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客户行为变迁,强化服务延伸和场景融合能力,通过在优势领域与商业、政务、金融科技等生态合作伙伴共享渠道、交易、流程、数据、算法等,推动实现“银行服务无处不在”,呈现场景生态丰富、服务模式灵活、用户体验极致的新趋势。

一是数字技术发展为银行场景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API、SDK、H5、小程序等基础技术为银行与场景的相互融合提供了条件,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使得开放生态圈的数据采集应用、用户互信认证、服务共建共享及业务敏捷响应具备现实可操作性。

二是数字经济建设成为银行创新服务模式的重要依托。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商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政府部门着力打造数字政府,监管鼓励金融科技创新,这些都为银行积极捕捉数字中国机会,创新服务模式以有效实现市场渗透提供了依托。

三是客户行为变迁成为银行注重场景端获客、提升客户体验的重要动因。产业互联网发展推动了企业内外部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提升,客户行为方式及操作习惯开始转向互联网场景入口端,从场景端获客活客已成为对公金融服务重要趋势,后疫情时代客户对一站式服务、全旅程顺畅体验也提出更高诉求。

目前,中国银行正在积极推动“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打通,构建一体化场景生态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通过自建场景平台并打通金融服务,构建立体化、多渠道协同的“一站式企业数字化场景服务平台”,赋能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面向B、G端更为广阔的多层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API等接口形式输出跨境、普惠等金融能力,实现平台“连接”与“融合”,更广、更深、更精准触达客户,并推动与生态合作伙伴业务共建。

未来,交易银行将会主动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与交易的新趋势,深度推动金融服务与产业生态融合,加强“金融+非金融”服务能力输出,建立开放、合作、共赢的数字金融生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长期坚持提供干货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对大家有帮助,请大家赞并转发,以支持我们提供更多干货,谢谢。

专注十年,持续打造全面有价值的贸易金融知识库

商务合作\内容撰写\软文推广:18501955840(备注合作事由或电联)需求发布\业务对接\投融资需求:18600329996(电话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