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春走基层】“粮田”到“良田”的跨越

2月6日,立春过后,林口县龙爪镇植场村的玉米种植户黄跃红和村民们趁着天气晴好,忙活起了玉米脱粒、晾晒。金灿灿的玉米不仅衬托出了农民喜获丰收的美景,也勾画出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画。
这几天,植场村非常“热闹”,循着玉米脱粒机轰鸣声,便能看到一群人围着满院的玉米忙碌。在黄跃红家院门口,大型运粮车早已做好准备,只见把车斗对准脱粒机的出粮口,农民把玉米棒倒进脱粒机后,脱粒机驾驶员一轰油门,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粒便从出粮口倾泻而出,很快装满运粮车。
黄跃红告诉记者,秋天收获玉米时,有的农民直接在地里收割、脱粒、粉碎秸秆一气呵成,直接就点钞票了。也有一些农户并不急着脱粒,而是将玉米堆放在房前院后让其自然风干,到了冬季这个时节,不紧不慢地为玉米脱粒,并根据玉米行情适时出售。黄跃红说:“我去年种了750亩玉米,从玉米的收成看还不错,每亩能打2000斤左右,前期出售了一部分,这次打算全部卖掉。”
随着春节的到来,黄跃红家的“年货清单”里不仅有好吃好喝,而且有打药机等现代农机具“大件”。“前几年干旱导致100多亩农田减产,现在政府花这么大力气为我们解决水的问题并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种粮的信心更足了!”黄跃红说,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望天田”变“高产田”,实现粮食丰收心里更有底了!
植场村是龙爪镇土地高标准利用试点,2021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4.1公里的水泥路面、10公里砂石路,5处过水桥过水路面,完成冲刷沟沟头防护22个、堌防80个,黄跃红指着脚上的鞋说,高标准农田降低了种田成本,良田实现机械一体化,让我们穿着皮鞋也能种田。
走在村路上,黄跃红自豪地说,这几年种植高标准农田,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房子越来越敞亮,小轿车越来越多。你看!村里的变化也不小,路面全部硬化,路边统一装上了栅栏,新修了边沟,安装了路灯……现代化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植场村通过“党支部+农户”发展路径,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大数据分析土壤,实行智能化灌溉、施肥,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做到“犁田不用牛,插秧不弯腰,收割不用刀,晒谷不看天”,从根本上改善农田基础条件,实现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让农民爱种粮、种好粮。
去年,我市新建高标准农田38.2万亩、新增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9个,采取“一喷多促”等措施有效应对洪涝灾害,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这些数字昭示着收获、讲述着奋斗历程,更是像黄跃红一样众多农民的坚守与希望。

来源 | 牡丹江日报

文字 | 李智芳 记者 邸兰英

编辑 | 石鑫

审核 | 崔然

监制 | 赵志刚




大家都在看




 【新春走基层】铁路隧道里的“跑男团”


 牡丹江枯水期水源水质咋样?达标!


 【新春走基层】冰雪,一场不舍的盛宴


 开学季,要注意!


 近期热门视频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和标注原则(原文出处,图片、视频来源)。对于部分文章找不到出处的,我们会列为“网络”,希望看到原文的作者或作者的朋友及时通知我们以作更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请在下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著作权,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来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