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一周年:中美关系与中美AI差距
最近两天发生的大事件太多了:
• 11月29日 “投资大师”芒格去世;
• 11月29晚,拼多多股价超过阿里巴巴;
• 11月30早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去世;
• 11月30日,也是ChatGPT发布一周年纪念日;
• 11月30日,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发了一条消息说美国的科技企业不提 AI的基本都落后了,这个消息在科技圈刷屏了;
• 11月30日,还有一个美国华裔女博士发布了AI视频产品Pika,让大家惊艳的同时,还带动其父亲任董事长的上市公司股价涨停。
作为一个“前沿观察笔记”作者,我的进度都赶不上世界变化的速度了。
今天我们就一锅乱炖地一起聊一聊吧:
基辛格、芒格与中美关系
1 基辛格是作为上世纪70年代“中美乒乓外交”的重要角色让大家记住的。从那时候到前几年,近50年间中美之间虽然磕磕碰碰,但总的来说联系是越来越紧密的。这里面“老朋友”基辛格一直是以“知华派”著称的,他做了不少工作。中国人是不忘朋友的。
2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给我们起到非常大的引领作用。在我所处的互联网科技行业,更为甚之,不得不说我们行业内大部分的产品、产业模式都是向美国看齐、“Copy from America”。
3 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美国也是重要的受益者,其中最大的就是华尔街。他们看好中国、投资中国,赚得盆满钵满。芒格也非常看好中国,相对于巴菲特,他也更了解和重视中国市场。(关于芒格个人的话题,请见昨天的分享《芒格的财富与我们无关,但他的智慧之星我们伸手可摘》)
4 美国人民也是中国发展的受益者,他们可以低价的方式买到大量物廉价美的“Made in China”。但他们现在有不少人觉得自己是中国发展的受害者——这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道理就是中国发展、并且持续发展、持续产业升级之后,中国制造业一步步地替代了美国的工厂,让美国工人失业。
他们没钱的同时,华尔街又从中国发展中越赚越多,可以说中国的发展导致美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道理说起来好像是这么回事,但产业升级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物廉价美也是他们自己高汇率和金融霸权的享受,最后因为政客“矛盾外移”找了中国作为敌人,所以就恨上中国了。这是挺不客观的。
当然,美国白人对华人的矛盾,根源在于两个族群的生态位的相似性。这个问题在100多年前的华人移民到达美国之后一直存在,具体可见前几天的文章《<他者中的华人>:海外华人的悲歌和教训》。
5 美国现在对中国的敌意已经不只是政客嘴上说说,也不只是政府的制裁或者贸易战了,也不再只是精英阶层对中国崛起对美国优势地位冲击的担忧,而几乎是全民共识。这得益于很多美国政客的宣传,也得益于美国媒体妖魔化的报道。
去美国考察回来的企业家朋友和我讲,美国人见到中国过去的企业家也都防着,华人企业家见中国朋友也很小心。某些著名的美国基金,现在的态度是不投任何华人创业者。因为政治正确,一些美国企业现在选择性地忘记中国市场、忽略中国市场,似乎这个国家都不存在一样。
6 任何一个国家,一旦内部矛盾加剧,政府就容易矛盾转移,民粹就容易抬头。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是需要警惕和小心的。
我始终认为,中国的国运还在发展的康庄大道上的。现在的情况是全球经济都不行了,而中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出国导向型经济体,这种状态中,中国成了出气桶,自己也受到这种外因的影响。我们还是要对未来有信心。
ChatGPT与中国市场
7 ChatGPT 作为过去一年最最惊艳的 AI产品,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更新,也从一个小公司很快的有了平台生态的迹象。这确实是美国依然在引领世界的象征。前几天OpenAI董事会开除CEO Sam Altman的事情也牵动了整个科技圈,足见其影响力。而关于其在AGI方向突破的讨论也从未停下。
因为中美关系不好,有的人在唱衰中国,但也有人在唱衰美国——事实上,美国是一个复杂体,不管内部矛盾如何,民众多么民粹,政治正确如何失序,政客如何乱来,精英人群至今还智商在线,这就是我们不得不依然敬畏的地方。
8 ChatGPT 目前对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开放,唯独缺少中国大陆;ChatGPT 不允许中国大陆和香港号码注册;ChatGPT的付费,不允许中国信用卡付款;ChatGPT 中的语言虽然支持中文,但中文语料库(按 GPT3数据)只有0.16%,是英文语料的 1/500。如果 ChatGPT、AGI进一步突破,我们能接受、承受如此高智商、能够统治世界的 AI完全以英文为母语、完全的西式思维的么?
9 更远地说,ChatGPT 是2022 年 11 月 30 日发布的,但它当时采用的 GPT3模型,是 2020 年 6 月就已经发布的。美国的许多创业者早于国内的许多企业就开始采用、尝试基于GPT3 进行创新尝试。
而 GPT4 虽然是在 2023 年 4 月才发布,但它是 2022 年 8 月完成训练,和 OpenAI 走得近的不少企业都提前半年多就已经用上了更强大的 GPT4了。
而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是在今年 2、3 月份才关注 GPT 的,才开始喊出口号要搞大模型。这其中可是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差呀!
(我此前接受采访的一个视频聊了相关话题,如下)
中国AI和创新企业现状
10 周鸿祎所说的“美国的科技企业不提 AI的基本都落后了”,这也不是什么新信息了。 我们慎思学社在今年办了好多场的 AI 专题研讨会、案例研究会,我们很清楚地知道目前中美的差距有多大。(部分内容可见《关于AI的应用场景,我1个月组织了6场专业研讨:音乐、设计、教育、插件、Prompt、数据》)
但中国今年的科技创投环境依然糟糕,外国资本退走,民营资本没钱或者没信心投资,国家队不愿意、不敢于承担风险,要创业者签对赌协议,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没人创业、没钱创业——而大公司向来的德性就是等着小公司摸着石头过了河之后,他们摸着小公司过河——现在没有小公司可摸了,这一堆大公司也在收紧、裁员,而不是创新。
(我此前用我的数字人和数字声音聊过这个话题,可以点击查看)
11 中国还有些创新力的公司,如拼多多、字节跳动,他们在忙着什么呢?——出海。 拼多多这次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股价爆涨,市值一跃超过阿里巴巴,这其中最大的“功臣”应该算拼多多的海外版 Temu。Temu 的主要市场是美国。美国人民现在过得也不好,他们也需要“消费降级”了。而字节跳动今年上半年的营收超过腾讯,全年业绩超过腾讯也几乎是必然的。
而字节的抖音海外版Tiktok也是目前风靡海外各国的真正巨头产品。
所以阿里巴巴、腾讯是两个服务于中国市场的中国公司。而拼多多、字节跳动,是两个服务于全球市场的中国公司。他们未来是越来越没有可比性了。
据说字节跳动现在内部有非常多 AI 项目正在秘密孵化。 这是真正应该有的国际化公司的样子。我真不知道手里有钱的中国投资人们,你们站在这个历史的关键节点,心里在想的是什么,还是苟着么?你们以后不后悔么?
如何看待 AI 的影响
12 再说说AI视频 Pika 的消息。今年有另外一个视频网站 Runway 一直让大家吹捧着,但实际上我试验下来很难有好的效果,市场中流传的比较多的是宣传片,以前一些朋友制作的“概念片”。前些天另外一个 著名 AI 厂商 Stability AI 发布了 Stable Video Diffusion,也在圈子内热了一波。而Pika 当然也是冲着挑战 Runway 去的,虽然新闻说得热闹,但效果依然还离实用有差距。
但总的来说,目前视频化的 AI 可用性都还是不太高,但需求是强烈的,总会突破的。
只是市场中媒体总容易高估、夸大新技术的效果,这属于“捧杀”。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一旦一个产品有负面了、低于预期了就一窝蜂地“棒杀”,于是市场信心就没了。这些都很低级,很愚蠢。
13 对于科技行业,我建议大家都带着更长线、更淡定的心态地观察。
“人们总是高估一项科技所带来的短期效益,却又低估它的长期影响。” ——罗伊·阿玛拉(美国科学家、未来研究院主席)
14 关于这个话题,也欢迎参见我前些天发布的文章《产品进化论15 则——在 AI 时代开启上帝视角》,当你具有一个对科技的理解、对于它的生态学层面的观察能力,你会发现,它是在生长的,有时候快,有时候当然也慢,但绝没有快到一惊一乍、让你突然恐慌的程度。
AI的基础是数字化,而数字化是一个很长线的事情,国内很多企业离真正数字化还很远。没有数字化,就不会有数据,更不要谈自动化、智能化。所以我想我们还是需要给未来一些耐心,也给自己一些放心(关于被AI替代的问题)。
总之,科技是人创造的,是一群人一起创造的,所以它的可能性和前瞻性,本身也是人类之光的集合。用生态的观点去观察它,更合适,也更宜人。
碎碎念完了,如果这点小分析对你有帮助,希望你能传播这篇文章,也欢迎你留言反馈你希望我解答的问题。
全文完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行者慎思”。作者陆树燊,行者慎思科技咨询、慎思学社创始人,微信创始团队成员(微信:shensinside)。
题图基于ChatGPT+Midjourney生成。
由于微信平台规则的调整。许多读者很难收到我的新文章更新。请老读者记得把“行者慎思”公号加上“星标”。也麻烦点下文章下方的“赞”和“在看”,让更多的人看到❤️
相关阅读:
本文源于我的每日写作分享计划“Shens前沿观察笔记”,目前免费开放读者加入。欢迎扫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