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言】法王如意宝:经常闻思或为别人传法,此功德能遣除一切违缘

索达吉堪布 国际佛学网 2023-03-02

《甘露滴》连载-02


就我个人而言,一方面我自孩提时代起就依止了善知识行持佛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是比较有福报善根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从小至今,我的身体就很孱弱,经常遭受病魔的危害。


此外,我在这一生中也曾遇到过无吃无穿等各种困境。有时候我认为自己修行不错,也作了不少难忍的苦行,但有时我会思维死后到什么地方去呢?这一点连自己也无法确定。


如今对我来说,吃穿都已不成问题,名闻利养等都相应得到了,所有的弟子对我也特别恭敬,由此我感到很安乐。但换个角度看,我又是一个非常可怜的老人,因为即使到大经堂下面,也无法独立走下去,即便在一天当中,我身体状况也几乎完全没有健康的时候。


一、二年前我也曾这样想过,麦彭仁波切是在五十岁时患上了重病,然后圆寂于六十七岁,而我也发愿六十七岁时往生,但后来以多种因缘,我的寿命也稍为延长了。这时,我们应该深入观察,自己感受了怎样的快乐与痛苦,若想以后得到快乐而不情愿再遇到痛苦,那我们该怎么办?如此等等,在这些有关自己命运前途的问题上,我们以前曾用过多少的精力和智慧呢?望大家对此深思!



听闻到佛的教言并修持善法,具有各种殊胜深远和不同凡响的意义。经典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而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后,所有高僧大德和圣者所造的论典,虽然不是佛亲口宣说的语言,但若与佛的密意相吻合,那我们也应该尊敬论典如同佛说,《宝性论》也有此教证。


当然,若自己并不通达佛教经论,而宣讲佛法、著作论典,这便成了徒劳无益的事情。在佛教内道中,造论者必须具足三种条件之一,上等条件为造论者必须是登地以上的菩萨,中等造论者是面见本尊,下等者则精通五明。


对得地菩萨所造的论典有没有争议呢?当然也不乏辩论,如宗喀巴大师、米拉日巴尊者以及觉囊派、萨迦派等许多登地以上的高僧大德所著的论典都存在争议,这在末法时代的今天还是有辩论的。但我认为,作为一个普通凡夫根本没有与圣者菩萨进行辩论的资格,否则就犹如乌鸦想伪装大鹏鸟,如果真的想去与米拉日巴尊者等圣者教言进行辩论,也根本不可能获胜,这简直是痴心妄想。


若自己决定造论,就不应存有追求名闻利养的私欲心,无论传法、辩论或闻思修行都应该如此,否则外表上伪装行持善法也无意义。如果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经常闻思佛法或为别人传法,那此功德就像天人的甘露一样,能够遣除一切违缘。


(未完待续)

敬摘录《窍诀宝藏海》



猜 你 喜 欢


1. 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婚姻”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因果”

3. 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不离”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心经”

5. 能断金刚经系列   : 后台回复“金刚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