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极乐】法王如意宝: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不要“睡懒觉”!

索达吉堪布 国际佛学网 2023-03-02

《愿海精髓·普贤刹之杲日》
连载-03

我亦乃至等空众生尽,

不贪自利寂乐之享受,

依于利他如饰胜意行,

从而趣入三有之大城。


我也乃至等同虚空的众生度尽之前,绝不贪执声闻自我寂灭的安乐,而是依于饰品般的利他意乐和行为[3],不贪执住于寂静处,也不害怕接触众生,从现在开始披上精进和无畏的铠甲,趋入生死轮回的城市度化众生。 

希望各位好好思维这些道理。法王的《愿海精髓》虽然只有八个偈颂,但大乘八万四千法门的所有精华都在里面。现在我每次念诵这个愿文都感觉有很大的加持,也觉得有不共的缘起。大家应该对此愿文生起定解。


当年法王发愿时,我并没有发觉有特别甚深的意义,但后来越来越觉得其中每个字都有甚深的意义,可以说是一字千金,根本无法用语言和分别念来形容。尤其学习了大乘的诸多经论后,更是深深地感到圣者的金刚语与世间人以分别念造的文字确有天壤之别。 

《金色童子因缘经》云:“佛于生死大海中,自度度他皆出离,我当亦度诸众生,出离同归无上道。”意思是说,佛陀在生死轮回中发起了自度度他的菩提心,最终圆满成办了自他二利,我们应当像佛那样发愿,这样自他众生都会获得解脱。

如果人的相续中有利益众生的心,自己的许多事情都会很容易。我看到一本叫《和平》的书,其中有一段精彩的文字:人一旦想着自己,就会误入狭隘的空间,即使一件很小的事也会显得特别大;相反,如果能想着别人,视野就会变得很广阔,任何问题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很多人应该深思这一段文字,其实很多人的痛苦、烦恼、不平、焦虑都来自于自私心,如果能少想自己、多想众生,遇到再大的问题也会显得很渺小。《华严经》说:“先发诸大愿,除灭众生苦,究竟菩萨行,成就无上道。”我们首先应该发度化众生的大愿,如果发了这样的愿,不仅能灭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自己的菩萨行也会究竟,必将得成无上菩提之道。 


两个人同时学佛,刚开始都是凡夫的境界,后来一个人发现了菩提心的重要性,从此不断地在菩提心方面努力,心里装的都是众生,想的全是利益众生,而另一个人没有发现菩提心的重要性,心里想的全是自己,从来没考虑过利益众生。到一定时候,一比较就会发现:利益他众者就像《二规教言论》中所说的那样,“恒时精进利他者,初时虽为贱奴仆,此后逐渐至高位,犹如苍龙腾空中”,而不利益他众者却平庸如前。

因此,如果有人真正发心利益他众,刚开始他可能跟其他人一样,但后来他的事业、功德必将远远超过其他人。


发无上菩提心确实非常重要,我们也要为了成办自他二利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之后无所畏惧地趣入三有的城市。趣入城市并不是说天 天到成都、北京,天天在宾馆里享受、看电视,而是要去利益众生,在此过程中要忍耐任何痛苦。 

各位道友应该披上利他的铠甲。在现在这个时代,大乘修行人不能只是一个人呆在山里,这对自己的修行虽然有利,但不能利益很多众生。利益众生是很重要的,现在依靠科技利益众生特别方便,所以我们要抓紧时机利益众生。

如果所有的大乘修行人都不发心,天天贪执自己的寂灭安乐,这样懂佛法的人都“睡懒觉”了,那众生的苦谁来除啊?作为菩萨不应该“睡懒觉”,应该想到:周围有那么多缺乏佛法的众生,我要用各种方法给他们送去佛法。


尤其现代科技的力量很大,我们这里有许多道友在利用科技弘法,今天我在课上讲一个偈颂,世界上很多人马上都会听到,法义马上就能融入心。当然,反过来如果我发心不健康,故意讲让众生生起贪心、嗔心的语言,通过网络一发布,许多人也会马上生起烦恼。

所以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们不要睡懒觉,应该关注周围的世界,这么多众生每天喝着世间八法的美酒,醉醺醺不知取舍,如果还不去利益他们,那真的很遗憾。

法王教言的每个字都有甚深的含义,拿“依于利他如饰胜意行”来说,利他的殊胜意乐和行为就像饰品一样,人们随时都佩戴着饰品,同样,菩萨也应时刻有利益众生的意乐和行为,不能有空才发菩提心,不空时就不发菩提心。哪里有这样的菩萨?应该心情好要利益众生,心情不好也要利益众生,身体好要利益众生,身体不好也要利益众生。如果什么违缘都没有时利益众生,一旦遇到违缘就不利益众生,甚至反而想害众生,这是不是大乘菩萨啊?大家应该想一想。


[3] 利他有行为和意乐两种:为众生做一点一滴的事情也是行为上利他,产生一瞬间的利他心也是意乐上利他。


(未完待续)

敬摘录《愿海精髓》讲记


猜您还喜欢这些


1.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1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3.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5. 金刚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温馨提示:公众号后台,不是留言区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