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视野下的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70年城乡规划总结

朱子瑜 规划中国 2023-03-26


2019年10月13日,“国际视野下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办。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朱子瑜总规划师在会议上的演讲报告全文,欢迎分享。



个人简介

朱子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社会兼职: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一直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先后主持过包括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和国外城市在内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项目数十项,项目涉及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中央商务区、商业中心区、行政中心、交通枢纽地区、城市旧城区、城市滨水区、历史街区保护、新城和开发区等城市规划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领域,获各类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奖十余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与我国城乡规划编制办法、注册规划师教材、城市规划设计资料集、城市年度报告和国外城市设计著作等的研究、编辑和翻译工作。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与《城市设计技术管理基本规定》编写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后,代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现场负责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设计和建设指导工作。目前,正在负责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主要项目: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湖滨地区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常州市新行政中心区详细规划;宁夏银川市总体规划;江阴市新中心区城市设计;重庆江北(CBD)城市设计;赤道几内亚行政新城规划设计;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城市设计;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安哥拉罗安达新城总体城市设计;北京总体城市设计战略等。


点击浏览报告视频>>>


报告由回顾历史发展脉络和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两大部分组成。


回顾历史发展脉络


1 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及阶段划分

 中国的经济体量:逐渐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017年我国GDP占全球15%,自2008金融危机以来影响力与日提升。


1961-2018年中国GDP规模及增长率


1961-2017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


 中国人均收入快速增长

人均GDP增速40年来大幅高于世界人均GDP增速。201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481美元,但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



1961-2018年中国与世界人均GDP年增长率变化(%)


 中国的城镇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算持续了近40年的高速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城镇化快速起飞时期,也正是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进入尾声时期;2018年底城镇化率达到59.89%,超出全球平均近5个百分点。



 发展阶段划分


 宏观经济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0):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第二阶段(1991-2000):“南方讲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

第三阶段(2001-):加入世贸组织(WTO)推进中国经济与世界深度整合


尤其1978年以后相继出现的经济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接轨国际体制带来持续的制度红利,形成明显的三次发展红利,推进了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与制度化。

三次制度红利和全国历年GDP增速变化的关系


 城乡规划划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实践中摸索经验;

第二阶段:1978-2000年,围绕市场经济体制借鉴欧美规划理论;

第三阶段:2001-2012年,城市与区域加快发展时期;

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十八大、十九大确立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对于规划产生深远影响


2 各阶段中国规划实践及理论演变

第一阶段:1949-1978年时期,实践中摸索经验

宏观背景:公有制经济为基础下的计划经济模式

国家从经济、土地、社会等方面全面实行计划经济,并且有计划地推进国土及新城的开发。


中国1949-1978年人均GDP与城镇化率变化


规划工作重点:围绕生产建设新城市

在学习苏联规划理论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摸索各类工程技术经验;工业城市实践经验最为丰富。

规划实践及典型案例:围绕生产建设新城市


“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选址


计划与规划携手生产力布局:“一五计划”是以156项建设为核心,以900多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是中国工业化的奠基石和里程碑(董志凯,吴江,2004)。156项工程在选址过程中,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为指导,考虑国防安全、接近原料地和交通干线等基础,以“联合选厂”的方式,利用现有的城市设施,成就了一批中西部重点城市,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和城市建设的基础。



“包头模式”

包头模式的社会主义城市:

工厂卫生防护、住房多样供给、小街坊密路网、直行车通勤距离、500米公园网络。


人民公社规划分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两个层次。总体规划主要解决农林牧业、工业交通水利以及居民点的分布等问题;详细规划主要以居民点布局为核心,涉及人口发展、村庄合并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1978-2000年时期:围绕市场经济体制 借鉴欧美规划理论

 宏观背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土地开发建构一系列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分税制改革(1994年)等国家宏观经济制度改革促使了区域层面的城镇体系规划的开展,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1988年之后)、住房商品化改革(1980-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等以城市土地有偿使用为主的制度决定了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和规划编制重点。



 规划工作重点

围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城市土地的规划管理制度

规划工作的目标从以专业技术支撑城市建设转变为以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来实现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规划实践及典型案例

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层面各类要素的配置与组织

在这个层面上的理论探索包括陆大道先生提出点轴理论、周一星先生提出大都市连绵区、崔功豪先生提出城镇密集区等,结合中国规划实践,形成了以“三结构,一网络”为核心内容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各项规划管理工作的龙头;

统筹城市各项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空间规划;

发挥对城市空间资源统筹的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作用。

1984、1996版深圳总规

• 深圳特区总体规划——土地市场不断完善下的快速成长城市的典型代表

• 多中心治理结构、弹性生长框架

• 战略性空间预留,如盐田港、深圳机场等

对于中心区的管控与城市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

借鉴了美国区划法规、香港法定图则,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规范了城市政府的土地开发行为,指导了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开发建设部门提出招标条件和具体规划及建设要求的管理行为。


新建城区

强制性内容:主要以定性质、定总量、定结构方式表达。具体坐标在深化过程中可调整;同时在编制成果的文本、图例中注明需要在下位规划中深化落实、准确“落地”的强制性要求。


已建城区

强制性内容:对现状内容以定坐标方式表达,对需增加的内容以定总量、定结构方式表达。

 规划理论与方法探索

在这个阶段我国将一批世界知名规划大师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引入国内,将有机疏散、田园城市建设、邻里单元等将经典城市空间模型引入规划。


随着中心城市规模扩张,由此带来交通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活品质下降的“大城市病”,这个时期一些新兴产业将选择城市边缘地带、交通条件较好的郊区布局,并向区域中的中小城市延伸,由此形成都市圈。


第三阶段:2001-2012年时期:城市与区域加快发展时期

宏观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O, 形成了“三驾马车”经济局面,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发展进入“黄金十年”,达到红利峰值。


入世带来经济发展红利,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加速向沿海聚集或倾斜;但2008金融危机带来巨大波段,中国靠大规模基建对冲危机;城镇化快速扩展时期,中心城市成为各类资源快速聚集载体,城镇群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十七大)。


中国2000-2012年人均GDP与城镇化率变化

 规划工作重点

全面接轨世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规划管理探索

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融入全球化开放格局,战略规划成为中国城市竞争力导向下的规划新思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注重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要求,“三区四线”等管理规定的出台是对城市总规编审制度的完善;为了应对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项目,在该时期还积极推进了近期建设规划。


 规划实践及经典案例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提出国家城市体系,探索资源环境承载力下的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


战略规划

该时期是中国城镇空间扩张最快、经济增速较快时期,城市空间结构从原有的单中心向多中心格局转变,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多中心治理的理论在国内逐步转化落地。


* 广州空间战略(中规院方案)

研判广州在全球化中的新定位;谋划具有国家或区域战略意义的重大功能、设施在区域中的布局(南沙)


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由于经济推进土地的快速开发,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城市、镇与村庄的融合发展态势逐步显现,面临的交通、环境等问题日益严峻;

探索城市-区域的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水、大气等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城镇的人口与产业发展规模;

推进了第一部省级层面的区域规划立法;确立的“九类管制区”,区域绿地等管制区促进了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立法;

强化了轨道等交通设施对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撑,并延伸出区域绿道网规划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规划图


 规划理论与方法探索

开始注重区域规划与城镇群研究、城市设计、城市景观、生态城市等领域专家学者研究。

全球城市体系理论及中国本土化

萨森的GaWc全球城市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全球的金融、贸易网络、文化旅游目的地、交通与信息枢纽等因素的综合排名。

全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关系拓扑图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建立

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以有序空间和宜居环境为目标,以系统论和复杂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建设原则、层次和系统,该理论发展了整合人居环境核心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并发展了区域协调论、有机更新论、地域建筑论等学说。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公交城市等生态理念在中国开始逐步推广并得到示范落地。

住建部、发改委、环保部、交通部等部委从各自主管领域的角度出发,采用“试点”模式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先后批准了16类具有生态城市性质的试点。


第四阶段:2012至今时期:十八大、十九大确立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对于规划产生深远影响

 宏观背景

宏观经济进入“换挡”减速期,国内外矛盾交织时期


经济进入新常态,“三驾马车”动力失速;劳动力顶峰到来,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矛盾。“一带一路”、京津冀等新对外开放格局、区域战略相继出台。


 规划工作重点:生态文明导向的规划制度建构时期

重构规划体系: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区域协同-区域多中心治理-城市精细化治理

重视城市的品质提升:以人为本的规划方法与技术


 规划实践及经典案例

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实行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管控,开发与保护的管理边界清晰。

德清“多规合一”

德清县通过建设用地“六梳理”和非建设用地“四梳理”,划定了185平方公里的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559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线以及193平方公里的城乡建设用地开发边界。

北京总规(2016-2035)

北京总规(2016-2035)是第一个获批的国土空间规划

2035年主要发展指标体现:减量、提质、人民群众获得感。

总人口控制在2300万;城乡建设用地实现减量,从2015年的2921平方公里压缩到2035年2760平方公里。

北京总规的主要指标

区域协同发展

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在区域整体配置继续优化的过程中,将触动或损害部分主体的利益,即从“帕累托最优”转向“卡尔多改进”。


*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解决大城市病的区域治理方案

 推进四网融合(城镇网络、交通网络、生态网络、文化网络

 建立“一核双城、两翼多支点”城镇总体格局


国家级新区

确立新区在国家城镇体系版图上的地位,国家重大产业植入载体,面向区域的综合性枢纽及开放的门户。


总体城市设计:北京

 古都味:保护与传承灿烂深厚的历史积淀

 国际范:鼓励与开拓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时代潮流

 东方韵:延续与发扬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与哲学思想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

海岸修复、绿地修复、水体修复、山体修复、功能修补、文脉修补、交通修补


公众参与&共同缔造

以社区为空间治理单元,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明确政府和社区职责边界,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保障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



 规划理论与方法探索

对于城乡规划体系进行了重新思考:充分借鉴德国、英国、荷兰、美国、日本、法国等国的规划体系;对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的人本主义规划、精细化治理方法等进一步学习与吸纳。


进入存量发展时代,进一步认知发达国家的城市更新、城市复兴工作。


智慧城市、精明城市、零碳城市等研究成为当下的热点。


小结:70年中国规划理论与实践

• 目标:由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规划任务转向生态文明主导的规划任务;

• 体系:由关注规划技术体系转向规划公共政策属性、规划制度体系建构;

• 范围:由关注城市“一点”转向区域“一片”再到国土空间全域;

技术:由关注生产力下的规划功能布局技术转向以人为本、城市精细化治理方法。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 国际语境的转换与中国道路

联合国新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

联合国新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

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

普及小学教育;

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

降低儿童死亡率;

改善产妇保健;

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2030)


 国际语境的两个转换

高度关注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 千年发展目标聚焦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存权发展权,资源环境是其中重要的目标之一。

• 可持续发展目标立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环境的融合共生,立足于人类社会持续的繁衍与发展。


人的更高的发展权


 国际语境与中国道路的融合

人与资源环境:生态文明、生命共同体


人的更高的发展权:

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生态文明既是全球的挑战,更是中国的挑战;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既是中国人民的期盼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中国与全球的发展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我们正在从“中国问题、世界方案”逐步走向“世界问题、中国方案”


2 国际行动与中国实践的探索

• 国际行动1:“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 C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 C之内,同时认识到这将大大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

提高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并以不威胁粮食生产的方式增强气候复原力和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

2019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

 气候变化及气候灾难造成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失去生计,被迫离开家园;

 水和耕地的盐碱化问题正在危及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日益凸显;

 不同国家、族群之间的资源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地区紧张局势加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气候移民给多个国家带来了新的挑战。


六大领域的气候行动:

一是加快气候融资;

二是加快能源转型;

三是推动产业转型;

四是出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五是在不同地域、城市层面加快减缓和适应行动,重点包括:加快低排放建筑建设,完善公共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穷人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

六是推动全球努力应对和管理气候变化。


• 国际行动2:“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有三项主要目标:

 保护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

 公正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产资源所产生的惠益

《公约》于1992年6月5日在里约热内卢地球问题首脑会议签署,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截至目前,《公约》共有193个缔约方。

根据公约,政府承担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义务,政府必须发展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将这些战略和计划纳入更广泛的国家环境和发展计划中,这对林业、农业、渔业、能源、交通和城市规划尤为重要。

关注陆地和海洋保护区的重要问题

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空间规划)

《2011—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五大战略目标

 通过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整个政府和社会的主流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

 减少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压力和促进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管理及保护自然生境(包括森林)、渔业,控制污染,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减少气候变化或海洋酸化

  保护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以改善生物多样性的现况;

  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带来的惠益;

  通过参与性规划、知识管理和能力发展加强执行工作。


• 中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


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选择可持续发展的C模式

• 人均资源保有量有限,无法采用A模式(“美国模式”,过去中国发展模式);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实现,无法采用B模式( 高成本、逆城镇化模式 );

• 只有采取以紧约束资源投入和可支付经济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C模式


• 生态文明实践1:国土空间规划改革

全面提升国土空间生态品质的同时,高度关注并探索生物多样性、森林碳汇、灾害风险防范等国际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


• 生态文明实践2:生态新城建设

积极推广低碳建筑、低碳社区、低碳交通。

中新天津生态城



国际行动计划3:新城市议程


城市愿景,充分体现人本关怀

共享,人人共享城市,cities for all(right to the city)——平等使用和享受城市和人类住区,提高包容性。(Para. 11)

所有人:现有的、未来新增的;无论背景如何;

同等权利: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歧视;

基本自由:选择居住地、建设城市、发展经济、追求生活品质

共有城市:公正、安全、健康、方便、可负担、韧性和可持续的


 中国方案:“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居环境建设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推进城市设计、老旧住区改造、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海绵城市、智慧治理、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建设实施型规划工作,推进规划的“供给侧改革”。


→“以人民为中心”实践1:打造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

以15分钟生活圈作为社会治理和社区公共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探索“人人共享城市”的实现道路。


城镇社区生活以步行15分钟、约500米范围为基准,平均规模约3-5平方公里,服务常住人口约5万~10万人。

乡村社区生活圈按照步行20-30分钟可达的空间范围,以自然村为单位。



→“以人民为中心”实践2:乡村振兴

在共同缔造中,寻求乡村的“包容性发展”


3 未来展望

•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做好“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从“生命共同体”视角来看待我们的城市,

重视城市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 持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居环境建设

→ 对标世界一流城市的品质标准

美国

“纽约2030”提出投资建设新的休闲设施,开放公园,2030年实现步行10分钟可达公园。

日本

2003年制定实施《美丽国家建设政策大纲》《观光立国行动计划》,从维持创造国家魅力的角度对各地区城市景观建设提出新要求。2004年12月颁布施行《景观法》等三部法,力争实现美丽而有风格的国土、丰富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

持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居环境建设

从注重速度到注重可持续
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对城市影响加剧,城市发展模式更关注生态环境可持续

• 从注重生产到注重宜居

宜居性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 从注重硬实力到注重综合实力

文化、创新等成为关键指标


• 构建中国特色的规划理论体系

秦汉开始……,筑长城以保天下(安全格局),修驰道以通天下(交通格局),立岳渎以纲纪天下(礼仪格局)。

——吴良镛,《中国人居史》

以我为主、融通中外,坚持国际语境下的中国话语与价值

唐·王维,《辋川图》

构建一套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高品质发展指标体系


汇集全球智慧,积极探索生态+、文化+、科技+下的规划方法创新


传承好中国五千年来的丰富历史传统底蕴

发扬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创新实践探索精神


The End.


致谢

本文在整合过程中得到郑德高、张菁、徐辉、胡京京、董珂、陈鹏、陈明、翟健、顾春雪、关戴婉静的支持,特此鸣谢。


与你一起聆听∣“国际视野下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祝福祖国70华诞∣城市规划70年的回顾与展望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祝福祖国70华诞∣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里是中国!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