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规智库∣中规院绿色生态低碳领域科研和实践交流会干货盘点

CAUPD 规划中国 2022-12-19



2021年6月18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新楼12层召开绿色生态低碳领域科研和实践交流会。会议由中规院副院长郑德高主持,院领导、院副总、各单位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参会。参与交流的单位代表结合本单位近年来有关绿色生态低碳领域的科研课题和规划实践进行了研讨,重点包括科研课题的核心思路、基本判断和创新要点,规划实践中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理念、方法和关键技术,以及对规划设计建设管理领域推动绿色生态低碳发展的建议。





主持人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致辞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院长在致辞中提到,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在国际上明确地表达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点。王院长强调,中规院要加强绿色低碳规划、建设、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在优化城市布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提升小城镇环境质量、加强村庄现代化建设等层面做好技术支撑。


王院长指出,2018年中国碳排放总量约100亿吨,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规划理论和方法都要随之转变。过去四十年的规划建设是一个碳增加的过程,现在走内涵式发展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减碳行动来实现,全面的绿色低碳是规划建设重要的发展方向。中规院多年来致力于绿色低碳研究与实践工作,要继续探讨如何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贯彻下去。


“双碳”目标下的规划技术探索
——基于上海分院相关科研与实践


林辰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报告梳理了上海分院近年承担的12项绿色低碳类课题,重点介绍了《城市新区绿色规划设计标准》的编制情况。标准制订从碳排清单入手,梳理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进而形成低碳规划技术集成,涵盖城绿共生的融合城市、TOD导向的紧凑城市、集约高效的循环城市、人性化的街坊与建筑、智慧管治系统等五大集成方向。每一方向从碳排放公式入手,提出关键对策与关键指标。整个标准强调实践应用与反馈,体现了团标的引领性和快速推广性的特点。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课题组积极探索将课题研究应用于项目实践,思考不同空间层次下不同的重点减碳对策。报告分别以杭州云城、上海漕河泾为例,从片区、街区两个层面具体介绍了项目中的低碳策略。报告指出,片区层面重点在紧凑形态、绿色碳汇提升和能源/工业的技术示范;街区层面重点在适合电能特征的用地和设施布局、低碳的街坊形态和小尺度碳汇提升等。


报告最后提出两点展望:一是加入“碳中和行动联盟”,成为推动碳普惠工作的先锋企业,参与低碳街区等认证标准的制定;二是在社区、街区、新区层面集成低碳规划技术,推动低碳社区、街区、新区等示范项目的建设。


深圳分院绿色低碳规划研究及业务开展情况交流 


何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报告从课题研究、生产业务、相关建议等三个方面展开。在课题研究层面,以“资源环境视角下的城市规模及结构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碳中和研究报告及碳中和规划设计支持模型平台研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指数(绿色低碳)研究”等课题为例,归纳了从绿色低碳与城市(群)规模及结构关系、绿色低碳理念与规划设计实践融合的技术路径等不同视角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在生产业务层面,基于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践积累如呼和浩特生态系统专项规划、西双版纳景洪市回归雨林民族生态示范园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烟台市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设计等,总结得出“注重绿色低碳/生态修复项目技术方案的在地性”的启示;基于对南宁市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的实践经验得到2个启示,即注重绿色低碳/生态修复项目与空间规划的融合(尺度)、注重绿色低碳/生态修复项目的系统与要素的逻辑关系;从东莞生态园湿地三角洲水系综合规划设计实践得到注重绿色低碳/生态修复项目对发展规划的支撑与约束的启示。


报告最后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中规院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单独设置“绿色生态低碳”类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强化面向“双碳”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前沿、标准规范、关键技术等课题研究,探索规划设计项目“双碳”技术内容及方法体系;三是发挥城市规划学科的系统集成优势,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重大科技支撑课题、相关部委支持课题。


西部分院绿色生态低碳领域科研和实践


吕晓蓓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


报告的第一部分分享了绿色生态低碳的相关课题的主要内容。在“主要绿色技术的创新和集成实施机制研究(2019国合会)”中,西部分院主要负责中欧绿色技术政策保障比较研究,并为城市绿色发展与技术推广提出政策建议。一方面自上而下地全面梳理了中国和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低碳政策机制政策演变历史,政策体系,部门职能分工,以及中央和地方落实路径;另外自下而上地选择低碳社区案例,重点研究政策机制运行的环境、发挥效力的关键环节以及遭遇的主要问题。在“中国街区更新中的绿色技术应用研究”中,西部分院主要负责重庆红育坡社区的案例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社区更新绿色技术包和政策建议。在“资源环境与城市规模结构研究”中,西部分院主要负责通过对城市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气候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对城市资源环境基础条件以及对城市规模的影响进行总体评估和分类研究


报告的第二部分以重庆东部生态城、重庆绿色社区实践、成都蒲江度假区实践等生态城市、绿色低碳规划项目为例,分享了在国土空间规划、分区规划、社区规划中基于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空间规划创新方法和落地方案。通过对新疆若羌、西藏国土空间规划、重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广阳岛等项目的介绍,提出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得出的生境修复策略、生态红线划定与管理等实施对策。


报告最后提出推动绿色生态低碳发展的建议,一是推动在全国形成社区层面的统一碳计量方法;二是在全国层面推广生态城区、绿色社区等,并制定相应的低碳考核标准;三是结合国家推动的城市更新行动,与老旧社区改造、老旧片区改造等相结合,形成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四是推动跨界合作,与相关领域专家加强跨界交流合作。


水务院绿色生态低碳领域科研和实践工作


徐一剑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分院


水务院在绿色生态低碳领域起步较早,十几年来完成了中国工程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环境部、科技部等委托的12项科研课题,以及专题研究、专项规划等各级各类10项规划项目。报告从低碳发展、水与能源和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对水务院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交流。


在低碳发展方面,“城市规划低碳评估框架研究”课题解决了核算范围等一系列城市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问题,提出了规划低碳评估的框架、模型、流程和指标。“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课题首次计算了中国全部305个城市(直辖市、地级市、港澳台)的地均碳排放及19个城市群的碳排放,并对碳排放水平进行了评估。“北京CBD东扩区规划”构建了可持续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和综合低碳支撑系统,并进行了碳源碳汇、通风效果、热岛效应改善的模拟与评估。外,相关研究还包括“潍坊滨海生态城指标体系”项目、“福建国土空间规划低碳专题”、“沿海城市及工程安全”课题、“气候变化对沿海城市规划的影响”课题等。


在水与能源方面,“城市节水政策评估”、“雄安新区城市水系统构建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等节水类课题与规划,开展了构建再生水利用模式、健康城市水循环模式等工作,为制定城市节水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相关研究还包括“现状雨水管网建设水平评价与道路积水原因分析”课题、“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及用能强度指标研究”课题等。


报告最后提出发展建议:一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城市碳排放核算方法、基础数据和案例的积累、节水与节能技术等;二是加强规划实践应用,包括开展省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碳达峰专题研究、贯彻绿色生态低碳理念,及节水节能等专项规划。


绿色、生态、低碳——城市交通领域科研与实践


王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


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宣言,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支撑部委、行业、城市工作开展,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承担了绿色出行和低碳交通的标准编制、科研课题、项目实践等工作内容。


在标准编制方面,研究编制了《城市绿色出行标准》,指导城市制定绿色出行实施方案,评估绿色出行工作开展成效。针对绿色出行发展水平评估,在促进居民集约出行、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出行管理、绿色装备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行动措施指引。


在科研课题研究方面,主要承担了《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研究》、《主要绿色技术创新与集成实施机制》、《中国街区更新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研究》等《主要绿色技术创新与集成实施机制》课题研究中,建立了全生命周期、全成本的绿色交通技术评估体系;在《中国街区更新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工作中,以交通大数据精准分析为技术手段,挖掘案例社区交通出行特征,进行街区/社区级交通碳排放计量。


在项目实践方面,主要介绍了《石家庄TOD发展评估与监测平台》、《全国轨道城市TOD发展评估与监测平台》、《西安绿色出行指标体系与平台建设》等内容。其中《全国轨道城市TOD发展评估监测平台》研究成果建立了全国-地市级TOD发展评估的双层平台机制,实现了全国与城市之间的数据联动和城际监测。


报告最后总结了四大工作创新点:一是感知数字化,实现对绿色低碳交通系统的监测与诊断;二是评价标准化,建立了多维度、多视角的绿色出行与绿色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推演科学化,融合了交通模型与大数据技术,加强对绿色低碳交通发展的规划建设引导;四是管理平台化,通过建设交通大数据监测与治理综合化平台系统,进一步提升绿色交通管理水平。


园林绿化与绿色生态低碳——风景分院的探索实践


束晨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分院


园林绿化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也是最大的城市碳汇。风景分院的工作与绿色生态低碳紧密相关。报告分为标准课题、实践应用、后续研究设想三部分。


在标准规范方面,主要包括《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公园体系规划标准》等,其中《城市绿地规划标准》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性的城市绿地领域的标准规范,构建了全域性、多层次城市绿色空间专项规划体系,较好地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其它专项规划对涉绿空间的要求。


在课题研究方面,主要包括《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指标研究》、《公园城市目标下的“城绿融合”布局模式研究》等,其中《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指标研究》针对住建部城市更新行动中的任务要求,加强蓝绿空间统筹,对于促进城市生态基础设体系建设,衡量生态系统服务,让自然做功,起到了规范引领作用。


在实践应用方面梳理了可推广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例如通过《郑州市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8-2035)》等介绍了城市生态类规划中生态分析方法的完善;通过雄安新区175亩示范林建设等实践分享了如何进行大尺度近自然森林营造的经验;通过三亚两河四岸景观整治修复工程等实践阐释如何进行城市滨水岸线综合修复技术;通过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等实践介绍如何进行基于指标物种的生境设计方法等。


报告最后提出了后续研究设想,主要包括拟开展城市绿色空间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低碳园林建造技术(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绿地地下空间利用等)研究、城市自然生境营造技术实践等。


总结环节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大家都有了绿色发展的意识,也具备绿色发展的技术,在理论研究、规划实践、改革方法论的探索等方面,我们要承担国家院的职责,责无旁贷。讲三点建议:


一是工作要抓两头。一头是在政策标准的制定上我们要有话语权,要参与政策标准体系的建立;另一头是实践,通过大量接地气的实践,要扎扎实实地做大量工作。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积累,但是缺少集成的、代表性的项目,下一步要有重点地进行突破。


二是研究要中长期。这项工作刚刚开始,大量的理论、实践方法都还没有破题,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建立长期研究的团队持续进行研究。


三是要有突破点、影响力的事件。中规院的突破要回到技术的本源,要优化技术,形成积累,我们有责任对全国的形势、指标和动态做监测和评估。


衔接国家政策 · 构建标准体系 · 形成项目示范

——城市设计分院在绿色低碳领域的科研和项目实践


魏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分院


自2015年以来,城市设计分院持续开展了绿色低碳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政策研究类、标准规范类、科研示范类和实践项目类四个方面,各具特点。


报告从衔接国家政策的角度,对标国际标准中的城市绿色低碳建设要点,以低碳生态城市设计方法与实施路径研究、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导则研究、城市建设密度分布的城市形态优化策略研究等科研成果为例,提出在城市设计技术体系中落实绿色低碳技术、构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方法体系、探索新时期背景下绿色低碳城市设计的实施路径,体现了科研成果运用于国家部委政策文件制定的特点。


从构建标准体系的角度,结合近年来参编的《绿色住区标准》、主编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及《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等标准编制工作,分别从宜居适度、提高碳汇、绿色生活、社区治理等视角,提炼出构建生活圈、控制高层住宅、优化绿地系统、提高路网密度、融入基层治理等技术方法。并提出以各专业绿色低碳研究为支撑,构建美好人居环境营建标准体系的建议。


报告指出,设计分院积极探索将科研运用于项目示范,思考绿色技术集成在不同尺度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具体介绍了雄安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小哨核心区、厦门五通高端商务区三个不同空间尺度的项目中绿色低碳技术的运用。结合项目示范提出落实绿色规划理念、构建绿色规划体系、优化规划设计技术、形成规划技术指标等方面的建议,进而发挥在行业技术引领中的作用。


北京公司城市低碳规划探索与案例实践


吕红亮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


为应对城市低碳发展,北京公司高度重视绿色低碳与能源规划领域发展,于2020年10月筹备成立“低碳与城市能源研究中心”,目前已形成12人的专业团队,开展了相关课题和标准规范8项,相关规划项目20余项。


报告基于对“双碳”规划体系的认识,从“两个供需关系+三端同步发力”的减碳逻辑出发,分别介绍了能源类、国空类、低碳类三大类相关项目,最后提出思考与建议。


在能源发展规划方面,从供应侧与消费侧的低碳化角度开展项目实践包括廊坊北三县综合能源专项规划、临空经济区综合能源专项规划等。


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重点针对城市能源系统低碳化与土地生态碳汇开展相关研究。从规划碳评估、土地生态碳汇、低碳与能源专题研究三个方面开展的项目实践包括国空规划碳评估框架研究、中国及全球碳汇研究、唐山南部地区国土空间规划能源专题等,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碳评估的总体框架,形成了一套完整规划碳评估的方法、指标体系,厘清了碳评估与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作用关系。


在低碳规划方面,从城市、新区、街区三个层次开展了低碳实施路径与技术研究。主要项目包括西安国土空间规划碳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无锡某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国家级新区绿色低碳路线图规划案例应用、街区更新中的绿色技术等。


报告最后从实施路径设计、脱钩决策咨询、发展综合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思考与建议。首先,城市低碳发展不只是理念,更需要深入研究减碳实施路径,引导低碳发展规划;其次,双碳目标不能满足于达峰,需要重大转型,以低碳规划促进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实现城市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最后,各部门要加强产学政研用结合,这是目标达成与行业发展的必要措施。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科研与实践探索


董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所


报告基于对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内涵的全面认识,指出我国现在面临着生态资源环境的挑战,“生态病”比“城市病”分布更广、问题更重、影响更远。不同于发达国家“先实现现代化、后实现碳达峰”的过程,我国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同步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采取“强干预”政策。“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路径之一,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本身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并列路径,不能因其在碳汇中的贡献率低而有所忽视。


在课题研究层面,围绕重点方向开展系统性的课题研究,主要包括推动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碳达峰的相关专项行动方案等,在体系化和基础性研究层面,主要介绍了绿色发展导向的规划理念与方法学研究,涵盖理论、指标、技术、示范等多个体系。在“双碳”课题中,指出城镇空间是在碳消费环节实现总量减少、效率提升、结构优化的主战场,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建议聚焦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提出规划建设领域碳达峰目标的公式;建立规划建设领域任务与国家“双碳”目标之间更清晰的对应关系;与KAYA公式协调“双碳”目标和人均GDP的关系相比,规划建设领域碳达峰公式应重点协调“双碳”目标和人民幸福指数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规划设计水平主要体现在全域三类空间、城市形态、总体布局、社区布局等方面,在能源、交通、水系统、建筑、生态园林绿化等方面涉及一系列重要的关键技术。


在规划实践层面,以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和南昌市国土空间规划为例分享了区域/城市层面的城镇/生态空间耦合实践经验;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分享了城市新区的绿色技术集成实践经验;以东平湖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为例分享了非城市型地区的绿色技术集成实践经验。


国合会绿色技术SPS和能源基金会绿色社区更新课题的探索与思考


胡京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


报告围绕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2019、2020年专题政策研究项目“重大绿色技术创新与实施机制”和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社区更新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研究的课题经验和思考展开。该项课题也是院内上海分院、西部分院、深圳分院、交通院、北京公司生态市政院等多家单位的合作项目。


报告首先介绍了国合会课题一期的主要工作任务,并总结了工作成果。重点围绕碳排放与城镇化领域的关系,城镇化领域绿色技术推荐,绿色技术的评估框架,以及如何在城镇化领域保障绿色技术的实施等方面,介绍了课题组在这次工作中形成的初步看法。


报告随后介绍了课题组依托国合会课题二期以及能源基金会课题,对社区更新中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进行的探索与思考,包括社区碳排放研究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过程、碳计量结果、针对性的特征分析和预测以及社区减碳路径的探讨。


报告最后提出了低碳绿色工作开展方面的建议:第一,可以尝试“城市碳达峰规划”;第二,加强绿色计量和评估;第三,可以探索绿色智慧化的实验性项目;第四,应当加强国际知识的学习和交流。


低碳生态理念下城乡规划技术标准再梳理


付冬楠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标委会


报告首先介绍了2016-2019年“中国城市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的子课题《低碳生态理念下城乡规划标准再梳理》成果内容。课题通过梳理国内标准化政策、国内外规划政策体系,对比国内外相关社区标准,形成了对原城乡规划标准体系的建议。


此外课题通过总结国内外生态城市和生态城区案例实践,梳理提出了城市空间布局、绿色能源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水资源系统、固废系统、生态环境、智能系统、建筑建造等绿色发展关键技术内容和指标,并与原城乡规划标准体系的单项标准进行对接,提出了对单项标准制修订的建议。报告还介绍了现行标准中与低碳生态理念相关的37项标准编制进展情况。


第二,报告补充介绍了我院参与主编的《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设计标准》的进展情况,以及标委会2016年组织编制的《能源规划规范预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成果。


第三,最后报告提出了对我院标准化工作的建议,建议实施积极标准化战略,着手研究低碳生态规划技术的标准化框架,注重研究成果的标准化转化与产出,主动参与各个部委相关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团体标准的编制,以标准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自由讨论环节


李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


谈4个观点:


一是做好系统的谋划,整合全员力量做重点突破,补齐短板,为国家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二是做好基础性工作,如碳排放清单统计、城建统计年鉴中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重要的统计指标等。三是研究清楚我国东、中、西处于不同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城市中哪些可以率先实现碳达峰;三是尽快制订减碳技术清单,将减碳的目标指标化、指标空间化,我院也可率先编制相关统一技术措施;四是做好专项研究工作,如搞清楚绿色、生态、低碳、韧性之间的关系,概括其在空间上的特征;再如辨析新区建设和老城更新减碳的技术手段有何区别等;另外,要重视总结先进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做对比研究。



孔彦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全天的项目听下来,可以分两大类,一个是专项研究类,一是规划类。建议在规划层面要把低碳理念分解落实到不同规划层次的法定环节,向下的支撑工作要深入,要形成闭环,要协助城市将低碳的目标、指标和路径分到责任部门,将规划理念在城市实施到位。这一点要吸取我们在天津生态城工作的经验,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指标体系由两国政府批复实施,它不只有22项定量指标,4项引导性指标,在指标解释中还有一个综合性指标是:150吨/百万美元的碳排放指标,是2020年的目标性指标,由绿色出行、职住平衡、节水、节能等22个重要定量指标支撑,同时,也有规划布局、绿色交通等专项规划支撑。除了指标细化分解以外,天津生态城还在2013年依据碳排放强度指标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碳排放基准标准》等文件报发改委备案。希望我们的规划落地服务,能够跟踪下去。


第二是专项研究方面,以水为例,水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到底它是碳源还是碳汇?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干净的水当作碳汇,污水当作碳源,在污水处理厂可以收集并利用这些能量,也就是进行碳回收并且资源化利用。水行业达到能源平衡在世界上是有先例的,也是技术可行的,一定要深刻理解污水是资源和能源载体的这个特性,希望这个专业的研究深入下去。


第三个建议是科研,我们可以率先开展基础数据的积累和研究工作。比如研究增加碳排放相关的基础性指标统计工作,可以尝试先加入减排指标,逐步用5年、10年或15年的时间,增加一套完整的与城市运行相关的碳指标。这样的基础研究相信会为未来的城市碳测算发挥作用。


孔令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谈2点感想。


一,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未来要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的绿色发展对碳排放强度下降也起到重要作用,中国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1%,如何在现有碳排放强度下提高生活品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拿交通行业来说,现在提倡公交优先更多的是要解决运营效率问题。


二,我们现在提的双碳目标有四个方面的任务需要完成:一是评估和预测;二是加强减碳和固碳的技术;三是确定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四是政策机制要配套。



靳东晓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谈1个感慨、2个建议。


上午林辰辉讲到一组数据:我国2020年消费42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将降低到8亿吨——不由得感慨降低这么多能源会带来什么影响?举个例子,国家环保督查要求山东省在2016年、2017年减煤4000多万吨(占山东能源消费的10%左右),安排给某市的任务是827万吨,短时间内要减掉20%的能源消费,其直接影响是导致经济指标出现断崖式下滑,GDP从3000多亿降低到了2000多亿。正如吕红亮所说,没有发展的低碳不是我们所要的,因此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在节能减碳的同时如何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如何科学地协调发展与减碳的关系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


建议1,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单位GDP碳排强度降低18%的目标,建议在我院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中能够体现这个指标,因此要普遍开展“双碳”研究。


建议2,建议大家在研究减少碳源的同时加强碳汇研究,研究不同树种之间、不同年龄的树木之间对于碳汇的贡献,研究如何通过间伐、轮伐等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绿化面积基础上提高碳汇的能力,为各级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



张广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谈2点想法。


其一,碳排放是一个系统的事情,减少碳排放肯定是我们的目标,但总要有一个“度”,而且这个“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逐渐提高,但如果过快或过度强调碳排放,很有可能使得我们的发展走向另外一个面。具体到城市建设中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城市更新是一项拉动内需的工作,其中也涉及到碳排放的问题,从历史文化保护和低碳角度看,希望留得多一点,但当从地方政府的业绩来讲,又往往希望拆得多一些,这就需要考虑多方面要求来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


其二,目前的低碳研究如何与现有的规划相结合?比如到底什么样的城市布局是低碳的、最为绿色生态?集中与分散,哪种模式更好?有没有大家公认的好的城市案例?还需要加强研究国外在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层面上的低碳做法,包括法律法规、城市案例等。在此基础上,找到具有中国特色不同城市低碳发展的路线图。



詹雪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我认为绿色低碳是一个需要贯穿于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缺少真正的落地实践。对中国来说,地域辽阔,各个地方环境和自然资源不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不一样,经济发展的趋势不一样,现状产业结构也不一样,甚至人的行为习惯和文化都有所差别,所以在研究标准、技术和方法上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要考虑制定的东西能否实现原来所设想的目的。还要结合案例去验证之前提出来的理论。理想指标在实现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目前的体制机制是否匹配,考虑到在落实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总结环节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一、总体来说绿色低碳发展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能够引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但是有机会能够引领,因为技术在真正低碳的基础上已经有所积累,这是敢于承诺的一个基础。


二、关于低碳发展,既要减碳,也要保持一定的经济繁荣,也要保证一定的舒适性。还是要往前发展,同时在经济领域有可能是一场新的革命。能源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结合,不是简单的减碳,光谈减碳其实很难推动。目标要清楚,要把减碳的目标和技术的应用、场景的应用,和经济繁荣、保持一定的舒适度结合起来。


三、工作要抓两头,一头是科研标准,一头是有力的促进新一轮的实践,哪怕是一个小的地块,意义也大于理念。


四、希望各个单位工作要有重点,能源的替代发展是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的事情,不能盲目,梳理一下各自工作部署的方向、可能的实践经历,院里再进一步整合。希望建设一些可能的实践基地,再研究如何搭建平台,把其他领域进行整合。

至此,为期一整天的交流会圆满结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