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规院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1)》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1)》发布视频
跨越鸿沟——全球城市的复苏
2021年11月28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2021发布会”于线上举办。会议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1)》(简称《报告》),这是继2019年以来的第三次发布。面对全球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今年的《报告》聚焦“跨越鸿沟——全球城市的复苏”,筛选世界5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包容共享的发展视角,构建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指数及“一带一路”潜力城市指标体系及算法,对疫后全球城市复苏的特征作出新观察,揭示全球城市格局的动荡变革。 中规院副总规划师彭小雷主持发布会,中规院党委书记王立秋到会致辞。中规院院长王凯正式发布报告,中规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详细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张振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清华大学教授武廷海、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方案司高级干事Paula Pennanen-Rebeiro-Hargrave、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教授Ho Chin Siong、巴基斯坦城市中心CEO M. Omar Masud通过网络参加会议并发言。
01
会议开幕
彭晓雷在开场主持中简要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连续三年发布的历程:
“2019年,我们发布了首次年度《“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是基于中规院在空间战略、工程标准等方面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开启了全球城市研究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我们召开2020年报告发布会,共同就包容性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发展的深刻变革、未来趋势以及治理挑战进行深度研讨。
时隔一年,我们再度相聚。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地缘政治不稳定持续加剧,全球城市复苏不确定因素与中长期挑战不断增多。面对全球化的多重挑战,我们更需要坚持包容性全球化理念,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共赢的新型全球合作框架,分享全球化的积极成果,推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城市焕发新生。”
他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中规院业务已涉足国外的规划设计咨询领域,是中国城市规划研究和实践迈向国际的前沿阵地,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总体规划、中欧可持续城镇化项目都体现了中规院作为国家队的视野和担当。中规院将持续跟踪“一带一路”、全球化、全球城市等研究,积极开展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活动,在国际视野下去探讨城市如何满足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创造与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专业力量。
02
报告发布
03
主题演讲
方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
同时启动了全球城市数字研究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模型自动运算、实时精准查询三大功能。最后,基于对活力榜和潜力榜的分析,提出对全球城市格局的新观察。
全球城市数字研究平台介绍视频
04
嘉宾发言
倪鹏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张振山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
第一,包容性城市发展。联合国在2015年通过了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所有人和机构共同努力,促进可持续和具有包容性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还特别把城市作为主体列入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当中,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人类住居。联合国人居署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城市发展的一个机构,宗旨就是促进社会和环境方面可持续的发展,以达到所有人都有适合的住所的目标。在2016年召开的第三次全球人居大会上通过了新城市议程,文件指出,我们共同的愿景是人人享有城市,即人人平等的使用和享有城市和人类住区,我们力求促进城市的包容性,从社会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更加注重关于妇女、儿童、青年、老年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发展的需求。
第二,韧性,指的是城市在遇到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的灾害后,能够快速恢复的能力。当前疫情的发生让我们认识到卫生健康和医疗也需要加强城市的韧性建设,各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互助。另外中国在应对疫情过程中体现出的恢复能力是城市韧性的新含义,正如本次报告主题演讲中提到的,通过增加对城市价值链的创新、生产和服务,连通设施这三个关联网络间的耦合与协同与增加全球城市的发展韧性。
第三,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的新要求。目前全球差不多有55%的人居住在城市,中国也有63.9%的人口在城镇居住。本次疫情大多数病例来自于城市,城市人口密集导致疾病传播的控制难度大,这次疫情也让我们再次思考,城市应该如何应对类似的疾病传播,例如健康的城市规划应该从空间上为防疫留出足够的建设用地,甚至规划出更多的公共空间,在紧急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使用。在社区治理上,我国社区的封闭管理对控制疫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疫情期间出现了物流的需求,也应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重新认识和梳理。此外对抗击新冠疫情所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信息技术也应该继续得到发展,例如5G的远程会诊、大技术跟踪以及健康码应用等等,这些好的经验可以一直延续到后疫情时代,融入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一是建设基于区域一体化的全球城市,提升区域协同能力。中国的全球城市通过区域一体化破除要素流动壁垒,构筑良性的城市—腹地互动关系,延伸城市功能辐射范围;同时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协作,培育一批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城市群,形成科技高地、产业高地、人才聚集地等参与国际竞争的大都市圈 ,促进本地区和国家融入全球化进程。
二是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宜居城市,提升综合承载力。中国的全球城市在城镇化后半场要向建设更加可持续的更加包容的城市过渡,推进全球城市精明增长道路,重视宜居城市建设,探索更少占用资源与空间、更少自然影响、更大社会公平的高品质城市化之路。中国的全球城市应该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推进绿色生态技术在经济生产、建筑设施、社会生活、交通出行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引导城市功能、人口规模在区域更加合理布局,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三是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中国全球城市治理数字化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城市治理从局部到整体、被动到主动、粗放到精细转变。针对城市管理的综合性,加强统筹整合,实现对城市管理的综合展示、监管分析、统一调度和科学决策;立足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城市大脑应用便利化,精准解决各类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始终惠及于民,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是提升软实力,建设文化城市,促进更好的营商环境。中国城市建设需要重视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从仅成为流量枢纽、控制节点转向高端需求的集聚地、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平台,提高对全球文化的影响力。在传承优秀文化,挖掘城市内涵,树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产品的城市特色,结合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产品传播机制,培育国际文化发展氛围,构建更加包容和韧性的文化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其实就是按照全球城市的标杆来提升城市的地位,对标国际的营商环境才能促进城市更加可持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武廷海
清华大学教授
第一,城市在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发展中取得的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和主体作用。现在人口大多数已经集中居住在城市地区,城市事实上也是人类科学和技术创新的中心。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危机,已经不限于医疗卫生领域,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文化交流碰撞等多个方面,疫情危机实际上是一个城市危机,全球城市受疫情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全球城市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未来,因此当下我们关注全球城市的发展具有特别的时代意义。
第二,报告选取了513个样本城市,整体呈现了当前世界城市面临的史无前例的新挑战,揭示了包容性全球化和包容性发展在当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这对全球疫情背景下的“一带一路”的倡议以及全球包容性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报告显示了当前全球城市的发展正在分化,区域化的特征很明显,甚至说全球化的鸿沟正在浮现,我国城市体系与国家的行政管理体系相匹配,与全国的交通网络相辅相成,结合报告可进一步加强对全球城市体系性特征的认识,提升全球城市的体系化韧性,助力人民的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
最后,对于全球城市现在国际学术界已经有了多个指标体系,中规院的报告通过对全球城市发展的定量观测和评估,揭示了全球城市发展的一些特征与问题,提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从研究思路来看具有典型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特征。鉴于未来报告进一步自觉强化和发扬规划特色,“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将贡献一种特别的规划力量,这也是中规院报告的行业特色,也正通过这个行业特色立于世界城市研究的学术之林。
Paula Pennanen-Rebeiro-Hargrave
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方案司高级干事
Ho Chin Siong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教授
M.Omar Masud
巴基斯坦城市中心CEO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城PLUS”即将发布的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