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规智库丨新阶段下的现代化都市圈发展

中规院深圳分院 规划中国
2024-08-31

《深圳都市圈一体化2021年度报告》发布视频


2021年12月12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主办的“新阶段下的现代化都市圈发展论坛暨深圳都市圈一体化2021年度报告发布会”以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在深圳成功举行。会议发布了《深圳都市圈一体化2021年度报告》,并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围绕都市圈发展议题,共同探讨现代化都市圈的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助力深圳都市圈一体化建设。

01

会议开幕


主持人 | 范钟铭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深圳分院常务副院长


会议由中规院深圳分院常务副院长范钟铭主持,他介绍道,2021年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首次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正式提出建设深圳都市圈,意味着深圳正式迈入都市圈时代。深圳作为先锋城市,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主动迎接城市转型,探索相应的空间发展形态。面向未来40年,深圳面对空间过载、创新挤压、外向发展充满不确定性等挑战,亟待从城市走向区域,激发区域系统红利。深圳在“双区驱动”的战略驱动下,肩负着以核心功能驱动都市圈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先行示范引领区域发展,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深圳破解发展挑战、迈向全球标杆城市的必由之路。


报告人 | 沈迟
国家发展改革委
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

培育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路径

-

沈迟副主任围绕城市和区域发展、以及我国都市圈的现状与问题,探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如何培育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实现高质量发展。他指出,在当前“都市圈热”背景下,观察一个区域的城市有没有形成都市圈,需要重点研究四个“度”,以保障客观性、科学性:第一,研究都市圈要有基本的尺度,至少有足够大的地域范围,都市圈的尺度应该以千平方公里为单位,其核心城市必须拥有足够的规模和辐射力;第二,都市圈的长度或半径。都市圈能明显的辐射周边城市,辐射的半径既取决于交通线路的建设,也取决于城市核心规模和实力;第三,速度,即发展速度、联系速度。是否划定不仅要考虑速度,还要综合考量速度与成本的关系;第四,都市圈的密度,即联系的强度。都市圈内部和其他中心城市、广大的乡村之间是否有明显的经济、文化、科技乃至生活的依存。深圳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连接环节,未来需要思考以怎样的标准衡量深圳都市圈的发展质量,并指导行动。


02

报告发布


报告人 |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迈向全球科创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下的深圳都市圈

-

王凯院长以“建设现代化都市圈,迈向全球科创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下的深圳都市圈”为主旨,发布《深圳都市圈一体化2021年度报告》。《报告》基于对都市圈的理论研究积累以及中规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长期规划实践,提出了深圳都市圈一体化评估模型,重点从三个维度、五大领域进行深圳都市圈整体、街镇两个层面的综合评估测度。王凯院长在报告中指出,2021年是深圳都市圈的元年,推动深圳都市圈的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深圳继经济特区与全域发展之后推动区域发展的新探索与新示范,不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也将为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提供全国示范。


报告人 |  方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


深圳都市圈,国家命题的先锋实践

——深圳都市圈一体化主题报告

-

方煜院长就《深圳都市圈一体化2021年度报告》作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他指出,从城市走向区域,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深圳破解空间过载、创新挤压、外向发展不确定等挑战,从特区走向先行示范区,迈向全球标杆城市的必由之路。研究围绕空间连接、治理协同、要素流动三个维度,以产业、交通、生态、民生、机制五大领域的一体化水平评估深圳都市圈和街镇两个层面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与特征。每一个领域的研究都包含三个维度的内容。研究发现,各地区、各领域的一体化水平差异大,一体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征明显。深圳都市圈市场化程度高,要素高度流动,地区民营经济发达,自下而上的企业、民间力量活跃,城际间通勤往来密切。但同时深圳都市圈城际轨道建设相对滞后,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存在合作共识多、落地行动少等问题。最后,指出未来在环深地带或将形成六个跨界融合组团。


点击图片浏览报告详解>>>



03

PART1 

超大城市治理与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报告人 | 唐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


创新增长与空间城市群政策

-

报告基于最新经济增长与创新理论,进行产业分布与经济社会与城市群发展对比研究,可以发现长江三角洲开始了显著的城市群化的进程,表现为制造业趋向于在城市间均匀分布;珠三角仍处于强化工业化空间集聚,表现为工业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持续扩大。研究20年来不同区域城市的论文和专利情况表明,专利技术是创新增长的中间变量,科学发现与产业化和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相向而行。而知识基础的区域差异持续存在。唐杰教授指出,创新活动在产业间和空间上的扩散构成了城市群分工体系,也产生了广泛的创新激励与示范协同效应。在深圳,创新蜂聚的中小企业以不断产生新的通用技术为手段,强化了竞争和创造性破坏,也产生了广泛的创新激励与示范协同效应。深圳产业技术与分工网络向大湾区城市群扩散,已经形成鲜明的分工协同,同时又在湾区产业链占主导地位。


报告人 |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都市圈的目标与关键策略

-

郑德高副院长结合国家层面的规划和行动以及中规院的都市圈规划实践,系统分析了都市圈的概念与特征,并解读我国都市圈发展的目标与关键策略。在对都市圈的特征认知方面,他指出,随着国家对都市圈发展的政策出台,我国在地方层面已经推动了许多都市圈规划的实践,从总体来说都市圈强调核心引领、地理临近和功能协同。中心城市的规模和能级决定了都市圈的能级和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通勤圈与商务圈决定了其辐射范围。等级化与网络化是决定都市圈发展的两种重要力量。并就都市圈规划的关键策略提出六点总结:第一,关注竞争力、可持续、人的流动与区域治理模式;第二,构建更加紧密的创新链、产业链;第三,形成更加便捷的商务圈、通勤圈;第四,建设更加美丽的生态圈、文化圈;第五,培育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第六,形成多方参与、区域协同的治理模式。


报告人 | 石晓东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党委书记、院长


首都都市圈的特征与策略

——营城建都:首都都市圈的底层逻辑

-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环节和必经阶段,对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纵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石晓东院长以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时代命题的思考作为切入点,回顾总结了古今中外首都城市在规划治理过程中所体现的区域观、协同观。依托首都规划体系“四梁八柱”的构建,推演出基于治理逻辑和空间逻辑的八维体系和八个圈层,以此作为区域协同治理的体系架构和空间应用。在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区域协同发展取得了突出进展和成效,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将作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内容之一。受首都功能特殊性的影响,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对原有都市圈内涵有所改变,可细分为三个圈层,研究对于三圈层的产生以及不同圈层的功能定位、实施策略作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PART2 

对话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报告人 | 张立均

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

及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


深圳都市圈的发展潜力

-

自1979年“深圳元年” 至今,深圳已成为了全球4000多个经济特区中 “头号成功典范”,创造了 “深圳奇迹”。近几年,深圳的GDP增长速度持续超越上海和北京。即便是在“十三五”中后期,在复杂的国际形式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之下,深圳依然保持了增长优势。深圳形成了开放、创新的活跃市场,其创业方向指标高于上海和北京。张立均指出,深圳都市圈的发展潜力体现在4个方面:完整丰富的产业链、年轻有活力的劳动人口、四通八达的客货运体系、以及低廉的产业用地成本。在政府的力推之下,深圳都市圈的营商环境与企业服务也不断优化,为深圳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深圳与包括香港在内的大湾区的周围城市形成的开放互动关系为深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报告人 | 李郇
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
与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

创新产业驱动下的

粤港澳大湾区新空间构想

-

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区域特征,城市群是区域一体化的空间形态,湾区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粤港澳大湾区依托珠三角强大的制造业生态系统优势,正呈现出一体化供应链网络的新优势。李郇院长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一体化具有产业集群与网络(集中与网络)、去边界化(分散)、轨道交通公交化(集中与分散)等特征,正逐步呈现技术创新带来的集中、人才创新带来的集中、以人才流动下的产业流动三方面的新趋势。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分布将遵循创新更加集聚,生产更加分散,连接更加网络的原则。粤港澳大湾区的新空间格局也将呈现大集中、大分散、大网络的结构,表现为创新驱动下的城市群核心边缘+网络结构。并提出“超级城市+功能地区”空间结构设想。

 

报告人 | 邹兵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


高密度超大城市生态空间治理的探索

——基于深圳的实践

-

自2005年深圳市在全国首次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以来,深圳生态空间治理历经了空间划定、政策设计、分级分类、空间权益实施等过程。邹兵总规划师介绍到,在初级阶段(1.0),首创和奠定了生态空间治理的基本体系;过渡到中级阶段(2.0)后,按照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要求重构了空间体系;当前发展到高级阶段(3.0),需要面向社区和主体探索和推进生态空间权益实施,从社区发展、产业转型、生态补偿等方面调适社会关系。他指出,深圳城市生态空间治理思路和方式的渐进式演进,体现了不断化解高密度超大城市的生态空间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更为复杂、更加综合的矛盾问题,并满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生态服务功能需求的持续探索,可以为我国其他城市生态保护空间规划管理提供借鉴。


报告人 | 孙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分院院长

    区域协同的行政、市场与技术逻辑: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   

-  

孙娟院长对《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分享了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区域协同的行政、市场与技术逻辑的思考。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以空间协同为重点,由都市圈内各城市间共同编制、平等协商、共同认定、共同实施的跨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不仅要解决内部空间协同问题,更要兼顾整体性、关联性与引领性。规划确立了“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成为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更加融合的都市圈”的目标愿景,形成包含创新、流动、生态、人文四大维度,十七项指标的指标体系。形成“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的功能体系,“紧凑型、开放式、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在规划实施机制方面提出建立规划协商机制、规划动态维护/检测与评估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等,并形成八大系统支撑及五大板块行动。最后,提出对规划技术逻辑、行政逻辑与市场逻辑的几点思考:在技术逻辑方面,都市圈规划没有范式,由表及里的认知也是一次技术创新的旅程;在行政逻辑方面,规划过程比结论更重要,城市要由内向外找到朋友圈;在市场逻辑下,由竞到合是趋势,规划作为方向性文件,行政和技术逻辑要服务于市场逻辑。


报告人 | 吕晓蓓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西部分院总规划师

极化与均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的探索与思考

-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我国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第四个重要的城市群发展战略,中规院参与了成渝城市群的多轮区域战略和空间规划,西部分院已建立了监测平台持续跟踪成渝城镇化发展。吕晓蓓总规划师指出,目前成渝地区在国土空间格局中具有国家第四极的战略地位,在内部则呈现出成渝中心城区双心极化,外围地区低水平均衡等特征。相较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等成熟的城市群,本身仍处于成长期,区域主要的发展要素仍在向成渝两个中心城区极化,但部分制造业等功能已经出现由成渝两个中心城区向都市圈外溢的趋势。本次成渝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应打破低水平的均质发展,以高质量的极化发展引导高水平的区域一体化和均衡发展。



议程的最后,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大湾区协同规划与治理专业委员会围绕都市圈协同发展与热点讨论、2022年度学术活动策划、委员团队构建等议题召开了第二次工作圆桌会议。

会议由大湾区协同规划与治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周璇主持,深圳城市规划学会、协会秘书长赵迎雪发表致辞。在学术研究板块,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赵渺希、深圳市社科院办公室主任何国勇参会并发言;在都市圈协同发展与专委会建设版块,大湾区协同规划与治理专业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委员何斌、 大湾区协同规划与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盛鸣、大湾区协同规划与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龙俊仁、大湾区协同规划与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丽亚、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院院长薛博、惠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协会秘书长曾红亮参会并发言;最后,由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副会长、大湾区协同规划与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方煜,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副会长邹兵对会议进行总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规划中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