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规智库 | 营造全龄友好、多元融合的社区绿色开放空间——团体标准《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绿色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指南》编制

中规院风景院 规划中国 2024-04-11


根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关于印发2019年度第一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团体标准修订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中设协字【2019】101号)要求,在主编部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风景园林与生态环境分会的领导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易兰(北京)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参编,开展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团体标准《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绿色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编制工作,《指南》目前正在报批过程中,本文是对《指南》编制工作和重点内容的介绍。


01

编制背景

“十五分钟生活圈”是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绿色开放空间是为居民提供日常户外活动的重要公共场所,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社区是治理平台最小的单元,也是老百姓获得感最强的一个单元。” 建设绿色、宜居、开放、共享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能够满足“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区绿色开放空间主要指“十五分钟生活圈”范围内满足居民休闲游憩、体育运动、康体健身、文化娱乐、儿童游戏等多种需求的城市绿地和户外公共活动场地,具有面积尺度小微、空间布局分散、功能类型多样、建设管理主体多元等特点。由于社区绿色开放空间涉及多部门多层级工作,处于分散管理和建设状态,在以往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往往以建设大型绿色空间为主,顾大不顾小,社区层面小微尺度的绿色开放空间长期被忽视,普遍存在绿色开放空间不足、公共活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建设完整居住社区。近年来,随着“社区生活圈”的不断推进,国内各地城市的社区绿色开放空间建设日益得到重视,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受到群众好评,如珠海市社区体育公园、重庆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深圳市社区公园、北京旧城更新留白增绿、上海社区生活圈建设等。社区层面绿色开放空间建设需求大,但“社区绿色开放空间”一直未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现有居住区、城市绿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技术标准分别对公园、绿地、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活动场地等提出了规划建设要求,但“社区绿色开放空间”相关标准要求缺少衔接,缺乏较为统一明晰的技术指引。


综上所述,为了弥补社区层面小微尺度绿色开放空间技术标准缺失,适应当前社区生活圈建设和园林绿化规划设计需要,非常有必要编制《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绿色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指南》。


02

编制思路
2.1 全龄友好

“人”是社区绿色开放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社区绿色开放空间的功能构成、空间布局、设施配置都应符合不同年龄人群的活动特征,做到“全龄友好”。《指南》将社区人群分为儿童(0-12岁)、青少年(13-17岁)、中青年(18-59岁)、老年(60岁以上)和残疾人五种类型,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及残障人士的需求特征。由“以地为本”向“人的需求”转变,以社区“人的活动”为核心,关注不同人群活动需求,按照活动需求配备活动场所。


2.2 多元融合

《指南》打破城市用地界线,整合各类可利用的城市空间,完善社区层面绿色开放空间体系。《指南》中的社区绿色开放空间包含了“十五分钟生活圈”范围内满足居民休闲游憩、体育运动、康体健身、文化娱乐、儿童游戏等多种需求的城市绿地和户外公共活动场地,不仅包括公园、绿地,也包括各类活动场地,如活动广场、健身活动场地儿童游戏场、多功能运动场等,体现了多种活动功能、多种用地类型的融合。


2.3 精细治理

《指南》结合城市更新阶段社区治理的需求,突出存量更新特点,注重可操作性、实用指导性。规划指标突出实用性、灵活性,不是照搬标准,而是在标准基础上融合创新,提出不同生活圈层绿色空间建设要求。不追求社区绿色开放空间数量规模的强制要求,切实解决社区绿色开放空间用地不够、使用人口多、活动场地欠缺的实际问题。结合社区精细化治理需求,强化小微尺度设计指引、公众参与相关要求,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03

主要内容

《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绿色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指南》衔接已有各类居住区、公园、绿地、公共设施相关规划标准,并落实其中强制性条文要求,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51346、《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GB50442、《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城市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配置要求》GB/T 34419、《居住绿地设计标准》CJJ/T 294、《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建城函[2016]211号、《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 106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等。


《指南》适用于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内绿色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新建和改建工作,章节设置涵盖了社区层面绿色开放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技术内容共5章:1.总则;2.人群活动特征;3.规划布局;4.设计指引;5. 公众参与。


表1 《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绿色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指南》章节一览表


3.1 根据人群活动特征确定活动场所需求

《指南》根据老年、儿童、青少年、中青年不同活动特征,分析各自对社区绿色开放空间基本活动功能的需求。社区不同人群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儿童以游戏、玩耍为主;青少年以运动、交往为主;中青年以运动、健身为主;老年人以康体、娱乐为主,以上活动分别需要配备相应的儿童游戏空间、运动健身空间、康体娱乐空间和休闲休憩空间。这些基本活动空间应按照社区人口特征,在不同类型的社区绿色开放空间中进行合理功能组合,体现社区人群的使用需求。


表2 不同年龄人群对社区绿色开放空间的需求分析


社区不同年龄人群与基本活动空间关系


老人、儿童是社区绿色开放空间的重要使用者,既要满足老龄化时代的老年人社区活动需求,也要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推进成长空间友好,建设全龄友好的社区绿色开放空间。针对婴幼儿(0-3岁)、学龄前儿童(4-6岁)、学龄儿童(7-12岁)、青少年活动需求,《指南》提出5分钟生活圈要重点强化0-6岁儿童游戏场配备;10分钟生活圈宜设置1处适宜6-9岁儿童使用、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儿童游戏场,可结合社区公园和社区体育公园统一布置;15分钟生活圈宜设置1处独立的为青少年活动的社区公园。


《指南》分别提出适老型开放空间建设策略:场地就近、舒适安全、便于交往、活动丰富、功能结合;儿童友好型开放空间建设策略:尊重儿童游戏心理行为、激发儿童的好奇心、突出安全可达性、加强自然要素应用、增加儿童参与设计的机会。


3.2 合理界定社区绿色开放空间类型

《指南》在充分挖掘城市各类用地空间潜力的基础上,界定社区绿色开放空间类型,按照功能特点、空间形态与用地类型分为5类,包括社区公园、社区体育公园、口袋公园、社区绿道和其他类型,明确各类型定义、与城市用地的关系。


社区绿色开放空间与城市用地关系示意图


社区绿色开放空间类型示意图


3.3 规划分级配置与总量控制

《指南》与现有绿地规划标准、绿地分类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公园设计标准、居住绿地设计标准等充分衔接,在规划布局中明确社区绿色开放空间分级配置、规模指标、布局要求,确定底线、鼓励和引导方向。提出按“15 分钟、5-10 分钟”两个层级配置社区绿色开放空间,均衡布局,并结合各类城市用地挖潜,形成大小结合、层次丰富、体现人文特色的休憩空间,满足居民步行范围内日常活动需求。


表3   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绿色开放空间分级配置表


社区绿色开放空间规模宜以人定量,根据社区人口规模合理确定社区绿色开放空间总面积和分项面积需求。新建地区,人均社区绿色开放空间总面积指标宜不低于5平方米/人;旧区改建的,人均社区绿色开放空间总面积宜不低于引导指标的70%,即3.5平方米/人。


表4  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绿色开放空间面积指标表


3.4 分类施策确定不同实施路径

规划实施策略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便于指导实践,按照新建、更新、提质等不同建设类型,分类施策,提出规划建绿、更新增绿、提质亮绿、共享添绿不同实施方式。


更新增绿案例:重庆市利用城市“边角空间”建设社区公园

利用坡地堡坎建设社区公园(图左);社区公园篮球场(图右)


其中,特别提出“共享添绿”,对于毗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或办公设施的社区或混合街区,倡导“功能混合、开放共享”,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专业力量等因素,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方式,为周边社区补充绿色开放活动空间,满足休闲、健身、文化、交往多元需求。


3.5 设计指引突出高品质生活和创新导向

《指南》对于社区小微尺度绿色开放空间的设计指引内容更加精细化,突出高品质生活和创新指引导向。《指南》分类设计指引中明确各类型绿色开放空间的绿地率、用地比例等控制指标,以及功能分区、设施配置、建设要求等具体内容。设计指引中体现新时代高品质生活以及儿童友好、适老化发展需求,采用设计导向与类型指引并重,突出了安全、无障碍、节约、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海绵建设等价值理念。


设计指引中突出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完善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要。如提出在社区公园中宜设置健步走路径或跑步道,跑步道宜设计成环绕闭合形式,并标示距离,路面应连续、平整,优先采用防滑、透水、耐磨的铺装和面层材料。


3.6 强化社区绿色开放空间公众参与

《指南》结合城市更新阶段社区精细化治理需求,提出社区绿色开放空间建设公众参与的程序和方法。参与程序包括认识参与阶段、组织培育阶段、规划设计阶段、落地实施阶段、维护管理阶段等。通过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推动社区人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


表5  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绿色开放空间公众参与程序表



04

结语
《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绿色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指南》团体标准紧密围绕城市更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美好生活、社区治理的具体需求,对社区绿色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及城市社区的精细化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城市的社区营造是下阶段最重要的发力点,它是人民幸福、城市活力、低碳绿色、共同富裕、基础治理,是一个非常好的舞台。” 社区绿色开放空间是社区生活圈的重要内容,规划设计需要根据居民的使用诉求,不断适应、发展,编制组将持续关注这个课题。



中规院标准规范项目 | 补齐居住社区建设短板 培育发展内生动力——解读《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

阅读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