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丨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规划——理论 · 方法 · 实践
我国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资源富集、功能重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但在其范围内部和周边区域也客观存在着众多的乡村社区和原住居民。虽然在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过程中,有一部分乡村居民会被搬迁至远离自然保护地的区域或城镇,但大部分乡村居民仍然生活在自然保护地内部或者周边区域,其中也包括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过程中拟通过“开天窗”等形式划出自然保护地范围的“天窗社区”。这些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自然保护地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要统筹实现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其方法和途径会涉及政策、机制、规划和管理等方方面面。本书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的现状及其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对相关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技术要点进行了提炼总结,并基于生态文明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要求,从系统论和协同学等理论视角,提出了实现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以下简称“协同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同时结合多个自然保护地的规划实践,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在不同视角或视野下“协同发展”的规划策略和方法,以及在“协同发展”理念下,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尺度地域内乡村社区发展、建设、调控和整治等方面的规划的重点和思路。
本书是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负责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研究》(2016YFC0503308)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和扩展内容后结集而成,力求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相互印证和统一,希望能对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序 言
序一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约占我国陆域面积的18%左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所以在自然保护地范围内客观上存在着大量的乡村居民,而在自然保护地周边的乡村居民数则更多。这些乡村居民和自然保护地唇齿相依、休戚相关,其生产生活和发展建设对于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和管理成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事实上,国际社会及相关组织对自然保护地原住民和社区的态度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更加的理性和务实。从早期将原住民强制迁出自然保护地的“黄石公园模式”,到200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英文简称IUCN)在“德班宣言”中倡议的“保障人权,消除贫困、利益共享”,再到200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等。这些政策理念的转变为保障自然保护地原住民的各项权利以及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地发展等凝聚了共识。
更为重要的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之一,也明确指出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促进和实现自然保护地和乡村协同发展不但符合国际自然保护的主流理念,而且对于在自然保护地所在区域内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和乡村如何统筹发展的相关议题逐渐引起了业内的重视,但专门而具体的研究还较为缺乏。该书结合生态文明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要求,研究和探讨了从规划层面如何实现自然保护地和乡村协同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将我院近年来的在峨眉山、可可西里、金佛山、青城山、衡山、黄山等自然保护地的规划实践进行整理和提炼,形成理论、方法和实践相对完整的技术框架体系,重点突出,切合实际,既有理论上的创新性,也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希望本书的出版对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与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序二
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经过70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类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资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这些自然保护地内及周边区域客观存在着众多的原住居民和乡村社区。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相生相伴,既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有效管理需要面对的现实,也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一大特色。在自然保护地所在区域如何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统筹好自然生态保护和乡村发展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都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记得2021年中央电视台一套《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名为《住在国家公园里的人们》的节目,该节目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记叙了住在国家公园内乡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探讨了在国家公园严格生态保护基础上乡村社区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引起了业界专家和观众持续的关注和热议。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在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协同方面心得颇多。本书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及其乡村社区发展现实特点的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规划技术、系统构建、规划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规划的技术框架,是近年来自然保护地乡村社区领域非常系统的研究成果。
本书还难能可贵地列举了大量的规划研究实例,并结合多个自然保护地和自然遗产地规划实践和案例研究,对自然保护地规划和乡村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我国自然保护地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以及自然保护地乡村社区的发展提供多样的理论参考,也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开展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内容构成
绪论主要阐述全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上篇为“协同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共7章。本部分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现实特点,分析了乡村社区和自然保护地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的背景和机制,梳理了自然保护地和乡村发展的相关政策和理论,并对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内涵、意义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同时,在总结相关规划及其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规划的系统框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和自然保护地村庄规划等规划类型在促进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方面的技术路径、方法和研究重点,对各类相关规划的编制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和参考。
下篇为“协同发展”规划的实践和案例,共8章。本部分规划实践共有8个案例,包括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三江源国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青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关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札达土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遗产预备清单)、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预备清单)、黄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等自然保护地。其中,案例1~4是总体规划层面“协同发展”的专项规划实践;案例5~8是基于“协同发展”理念,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尺度地域内乡村社区发展、调控和整治等方面的规划实践。这些自然保护地规划对不同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将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的协同发展作为规划研究的重点,综合运用前述的理论和方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力求突出各个自然保护地规划的特点和特色。
目 录
滑动查看更多
章节试读
滑动查看更多
作者简介
于涵,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名胜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规划和管理。负责和参与十余项世界自然遗产和自然保护地的规划编制工作;参与多个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科研课题研究;参与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相关标准的起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参与本书撰写的作者还包括:邓武功、李泽、王笑时、梁庄、宋梁、蔺宇晴、刘颖慧、陈萍、赵晅等同志。
省域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
上海大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