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规院上海分院2022年度技术交流会干货放送

规划中国 2023-02-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申客思享会 Author 中规院上海分院

2023 年 2 月 2 日至 3 日,中规院上海分院 2022 年度技术交流会顺利举行。在这场为期两天、涵盖六大板块、32 个项目轮番登场的密集技术交流中,愈加个性化的规划需求、越点越密的“技能树”、不断开阔的研究视野……都从不同侧面勾勒出规划转型的大趋势;到场嘉宾的犀利点评、前瞻视角则如雾中灯塔,因时就势又始终不离规划工作的核心......

本文转自“申客思享会”对于本次盛会的详细介绍,六大版块的精彩内容与深度点评与您一并分享~

中规院上海分院 2022 年度技术交流会议程




★ Unit One 

创新引领战略研究

主持人(上半场)

孙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

主持人(下半场)

李秋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总规划师


报告摘要

“规-建-治”一体:杭州规划建设评估的逻辑与思考

吴浩  规划研究所

面向大城市治理的新要求,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建设既要保持战略高度,也要能够解决迫切的实际问题。通过杭州规划建设评估项目的探索,项目组提出了从问题识别到矛盾解析再到行动方案的技术路线,即通过多源数据、人的感受和历史脉络三个方面识别城市核心问题,通过规划、建设、治理一体化视角解析核心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系统对策和行动方案。由此,建立一种坚持问题导向、面向近期、规建治一体、多部门协调的规划建设领域综合性战略行动方案。

“高度、密度、强度”的管控逻辑与方法——宜昌滨江地区风貌控制规划思考

柏巍  规划一所

项目缘于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新目标,进一步解读城市,发现宜昌具有生态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典范和宜居城市典范的特质。而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宜昌城市建设受到房地产的冲击,出现了南岸越建越密、北岸越建越高、滨江越来越窄等问题。在“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建设目标统领下,项目组提出需要制定以高密强管控为核心的建设战略解决形态问题。针对不同地区的现状特征、建成基础和差异化问题,提出了“北岸控密度、南岸控高度、滨江控宽度”的“三控”原则,统筹优化城市的高密强管控方案,并对照控规提出调整建议,从规建管一体化的视角思考完善的高密强管控体系构建对策。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生态型地区建设规划实践探索——天津七里海“两山”转化实践与反思

唐婧娴  城市设计所

传统依赖土地增量、基建拉动的城市“投资-收益”逻辑陷入困境,倒逼政府改变投资思路,逐步转向沉默的潜力价值地区,如何应对新时期投资战略的需求?汇报提出以“五个转变”应对。


1)价值观回归,从服务建设到守住底线。发挥规划“开发准绳”的作用,回归全局、系统思维,明确开发底线与遵循。


2)重新发现价值,从注重基建到珍视每一寸土地。重新识别城市各类空间资源的资产价值和转化价值,综合资金平衡、可经营视角,引导合理选址。


3)规划不是一张蓝图,从静态方案到过程协商。通过反复沟通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4)时间换空间:从交付思维到运营思维。运营思维前置,识别潜在的运营模式和运用架构构建业态后,指导用地布局。


5)投融资思维:关注全过程平衡。功能策划顺应国家政策趋势,兼顾短期与长期经营性收益。


后疫情时代风景地区转型发展路径思考——以上饶大灵山战略为例

高一凡  城市设计所

对于大灵山这类资源不突出、基础条件薄弱的传统风景名胜区及周边生态型欠发达乡村地区,区域潜在客流势能强劲,但仅通过资源禀赋无法突围“名山包围圈”的情况下,应该用好“三个三分之一”的三重动力:(1)通过乡村振兴抹亮底色,构建广域乡村公园;(2)通过新式观光激活灵山,丰富仙山体验;(3)通过局部更新做好触媒,引爆山下度假。最后构建一条旅游环线进行景群串联,同时注重与城区、枢纽、周边景区的联系。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大灵山地区不能仅靠旅游 IP 策划、盲目做增量开发的模式实现振兴,规划采取更有韧性的存量更新方式,守护好生态底线,探索自下而上空间生长逻辑,放大内生动力。


潜江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建设路径探析

张振广  规划研究所

响应湖北省委“支持潜江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要求,重点聚焦如何评估、如何示范两个维度进行交流。一方面,系统评估的核心是找到真问题,关键在于方法科学,通过回溯历史、回归人本、立足区域三个视角,识别潜江四化不同步的核心问题,明确潜江建设“一城三基地”的示范方向。另一方面,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关键在于示范、融合与同步,一是聚焦示范方向,统筹各项专项规划与行动,而不求面面俱到;二是构建理想空间格局,推动用地布局的精明增长,促进产城融合、三产融合与城乡融合;三是构建潜江特色的指标体系,强化四化联动以推动同步而非齐步发展。此外,统筹发展规划是一项全新的探索,需要加强综合统筹、上下联动与共同编制。


区域“中间城市”走向“中心城市”的战略路径与行动思考——以嘉兴市为例

陈阳  规划三所

浙江省党代会提出“支持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围绕这一全新定位,亟待谋划思路举措。嘉兴作为典型的“中间城市”,受区域与市场力的主导,呈现四方逢源、分散化的特征,如何从融入区域的“节点城市”跃升为长板引领的“专业性中心城市”面临挑战。研究从宏观区域比较与微观企业逻辑出发,一是对于功能上“怎么干”提出重在“三链耦合”,提升控制力;二是对于空间上“在哪干”提出理顺“聚与散”,点好“关键穴”;三是对于对上“要什么”提出争取关键政策与项目的思路与行动。


最后,提出两点思考。一是关于“中间城市”做“中心城市”的独特模式。在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下,做全域网络型的中心城市。功能上,长板引领,专业性功能具有控制力;空间上,散中有聚,突出匹配支配性功能的支配性空间。二是关于政参式战略规划的工作方法。需要“短线”逻辑,直接“答题”;需要战略上有方法,战术上有办法,匹配好政府与市场、投资与空间,精准投放政策;需要能转化为专报,迅速支撑政府决策。


超大城市外围节点地区功能和空间重塑——以广州东部枢纽地区发展规划为例

邵玲  规划一所

为应对都市区网络化的竞争与合作,超大城市远郊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潜力地区,也是本轮城市内部结构调整的重点关注地区。本次交流以广州东部枢纽地区发展规划为例,梳理在新时代下,此类空间战略规划的四个关注重点:1)精准功能,在产业链、供应链地区化背景下,面向区域明确细分赛道;2)个性人群,面向新市民和青年提供舒适体面的住房、便捷普惠的服务、多元的活力空间;3)空间方法,从关注静态空间布局,转向与功能-人群匹配的空间迭代与内涵提升;4)成果转化,将空间规划报告转化成施策文件,为后续各条线的措施制定奠定框架,也为制度设计留好接口。


新时期洲际枢纽临空区更新提升的理性思考——以浦东机场为例

陈海涛  规划三所

近年来,机场临空区建设航空城已成为潮流,但是总体不达预期。浦东机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机场已达到世界级,但临空区发展仍然较弱。面向未来,浦东机场临空区仍有功能提升的机遇,需要更理性地看待机场的优势,顺应特征探讨临空区的发展机会。浦东机场的航空货运和国际客群优势突出,带来建设供应链中心和多种国际功能发育的机会。结合优势判断,以多情景规划探讨发展可能,在功能策划、空间开发和枢纽功能三个方面把握功能理性、开发理性和枢纽理性。功能理性方面,对于确定性的供应链功能,依托“三力”提升供应链功能;对于国际客群带动的功能,分四类情景重点探讨跨境科创功能、国际休闲功能、新兴消费功能和国际公共品功能。开发理性方面,面对未来多种发展可能性,采用主题单元、滚动开发,预留三片弹性留白区,培育功能廊道支持临空区开发。枢纽理性方面,一是保交通底线,优化枢纽集疏运;二是提链接效率,强化空铁直连;三是促站前功能,布局微枢纽体系。


嘉宾点评

唐子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本场交流的共同特点是专题性的非法定规划,是领导感兴趣且具有战略价值的,不像法定规划那样有模式可循。杭州项目探讨“规划—治理”关系,规划负责“守住底线”,治理则追求在此基础上怎么做得更好;宜昌项目的逻辑在于以山水制约要素决定高度、再决定强度,自上而下处理好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天津和上饶项目同样是保护和发展的博弈,在传统规划供给端外还要注意需求端;潜江项目展现了规划引领性、共识性的重要作用,但是注意“有水”≠“水乡”;嘉兴项目要更加精准回答成为什么样的中心城市、怎么走向中心城市;广州项目之基础在于枢纽,要明确跟高铁门户、客货运输的关系,从而衍生出功能定位;浦东项目有上海东站的机遇,但在“两翼齐飞”背景下,机场导向的不同可能才是浦东、虹桥两个临空地区最大的差别。


张   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本场交流中,大家其实无形中还带着增量的发展理念,此外还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比较分析要更理性、严谨、科学、系统。杭州项目可以把名城保护体系梳理得更全面,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和环境品质关系的分析;宜昌项目希望能用大数据等手段把高层建筑与山水视廊的矛盾展现得更清楚,“高密强”说到底是强度问题;天津项目可以和上海郊野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做比较研究,上饶项目在资源禀赋外还要考虑旅游市场定位,潜江项目则可与天门、仙桃相比较;嘉兴项目要注意科教发展离不开高等院校资源,在这方面有什么资源、优势和可能性;浦东项目要思考如何与临港新城增强关联性,与虹桥枢纽互为分工,同时考虑参照东京的枢纽案例。


张尚武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

非法定规划项目的增加其实是发展趋势。首先,对规划业务转型而言,以下三方面很重要:1)问题导向,这在交流中非常明显,不管是地方政府问题、地区发展问题,甚至是项目前期的规划思路问题;2)行动规划,我们对问题的分析最终会落实到行动,要具备让规划落地、形成系统性行动方案的能力;3)统筹协调,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多部门的协同、多群体的规划参与等。


其次,规划师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1)界定问题,首先要听得懂问题、帮市委书记破题,再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发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最核心的能力;2)解决问题,要形成行动方案,运用综合知识去协调各方参与,把专业技术和规划实施相结合;3)其他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和研究积累。


熊   健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很高兴能参加交流,了解国内其他城市的情况,同时与上海分院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杭州项目很复杂,是否能根据相关评估结果,对国空开发边界进行优化?高强度、中密度、中高度的状态是否需要延续?这些空间分析都是规划院才会关心的;宜昌项目对风貌控制的感性认识要有理性的技术支撑,重视管控策略的可操作性,同时在强度分析中加入与交通影响评价的互动;天津项目思路非常清晰,上饶项目研究思路的快速转换则是团队合力的体现,印象深刻;浦东项目周边的迪士尼、张江科学城、临港自贸区、大飞机产业等重点地区和项目能发挥多少辐射带动作用?集疏运体系如何协调?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最后谈几点建议:第一,面对规划转型要“化危为机”、不断创新探索,主动帮城市找问题、定目标、定行动;第二,要牢牢抓住规划师在空间设计方面的能力,讲行动往往就会脱离空间;第三,战略项目要坚持有限目标、抓住关键问题,关注问题的关联性、背后的机制路径、转换的可能性等,要想得更多、更长远,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守住底线。


屠启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我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规划师怎么从战略规划的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引导者(how),最重要的是研究要有强逻辑,强到领导能跟着你的思维走;战略研究虽然是非法定规划,但肯定是有生命力的。第二,谁来做战略规划(who),从“跨界”甚至到“无界”,各行各业都可以做,因此我们一定要有全面的核心思想力,在空间维度深入挖掘但也绝不仅限于此。第三,战略规划做什么(what),从功能定位、空间结构、资金平衡测算、政策设计甚至到招商引资,整条产品线搭得很长,这是对我们技术能力、知识结构的综合考验。


这几天大家热议 ChatGPT “进军”战略研究领域,我们不可能做到比 AI 更全面,但是我们可以创新,做真正原创性的东西。所以我认为战略研究前途非常光明、有持续的生命力,但对我们各方面的创新能力也提出了很大挑战。


王   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首先,祝贺上海分院技术交流会顺利召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技术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每年一次总结过往工作,而且请来这么多大咖点评,是很好的学习和提高机会。第二,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技术指导和精彩点评,上海分院能够健康成长离不开你们的扶持,希望你们继续给予指导;第三,上海分院创新特色鲜明,希望能够继续守正创新,对着真问题去:潜江项目里政府和市场到底什么关系;嘉兴项目的“中心城市”提法不够精准,“区域专业中心城市”更恰当;浦东项目中机场地区与上海大都市圈是什么关系等。我希望上海分院能打通产学研三者,把既有研究成果用在上述项目的分析上,再以此提高我们对都市圈的观察。总之,希望上海分院在技术创新上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



★ Unit Two & Three 

安全韧性家园

新技术与应用场景

主持人

林辰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助理


报告摘要

基于安全观和发展观的治理探索——以荆门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为例

张超  规划四所

《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是面向近期的行动型规划,是统筹安全底线的发展型规划,是多个部门工作的集成型规划。根据规划特点,荆门在工作机制创新、深化市情认知、突出特色主线、强化传导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是工作机制创新。规划编制由技术单位主导向政府部门主导转变,二者组建工作专班,搭建沟通平台,充分调度各部门自身去主动谋划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二是深化市情认知。全面梳理自然地理格局、社会经济发展等现状要素,明确荆门在服务构建全省格局中的优势和短板。三是突出特色主线。构建基于安全观和发展观的总体框架,紧扣产业转型升级示范的总体要求,建立具有荆门特点的指标体系和重点任务。四是强化传导落实。细化三级流域管控单元,建立街镇考核的责任单元,明确各单元的“两面清单”,指导基层“照单执行”, 以小单元守住大流域。

气候变化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碳排放的观察与思考

毛斌  生态与市政所

研究构建了一种城市尺度的碳排放计算办法,基于城市的规上企业能源消费量、常住人口与汽车保有量等数据,将省级能源平衡表的能源消费量分解到各城市。利用该方法课题组计算了长三角区域-省-市三个层级的碳排放量,从而横向比较各省市的碳排放总量、质量和结构,观察省市的碳排放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评价其低碳发展的水平与趋势。并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形成长三角城市碳排放的十大观察。


本次研究有三个思考:一是为低碳发展背景下碳排放将成为一种新的观察与评价视角;二是城市碳排放计算需要明确的方法和完善的数据,才能保障结果的准确;三是资源禀赋不同,城市的减碳路径差异大。

交通低碳发展的场景化路径思考

张聪  交通规划设计所

都市圈和城市交通的需求特征、排放趋势不同,在减碳路径上也有所差异。


都市圈低碳交通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尺度和服务水平。在不同的出行场景和尺度下,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人的需求特征、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和人均碳排放效益,将城际出行引导至更低碳和高效的交通方式上。


城市交通则需要制定统一的碳排放测算标准,实现城市之间、系统之间可对比。我们在测算适用于国内的交通系统碳排放系数的基础上,也建立了新的简便计算模型,可以更方便的评估城市交通各系统的碳排放。


此外,满载率对于交通方式是否低碳影响较大。在较低的满载率下,即便是公共交通也不一定低碳。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既有的高快速路、常规公交网络,也能起到减碳的效果。

注:城市轨道根据全国城市轨道实际能耗情况绘制;常规公交根据苏州常规公交的线路长度、平均运距情况测算;小汽车现状能源结构为全国平均水平。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城市人防安全规划体系构建——以长三角某省为例

刘世光  生态与市政所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人防工程建设持续高速发展,但与“量”的快速增长相对比,人防工程的“质”还普遍存在城市间不均衡、城市内不均衡、工程结构不均衡等突出问题。新时代人防建设面临“人防为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等新要求,聚焦人防安全现状核心问题,进一步构建完善的人防安全规划体系,是实现人民防空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对某省人民防空建设现状系统评估的基础上,运用体系思维、统筹思维、融合思维,构建完善了“省-市(县)-单元”三级人防安全规划体系。明确了不同层级人防规划的作用和编制要求,规范了人防规划编制体系。并通过导则、标准、管理办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技术文件和政策文件,系统推进某省人防规划编制工作,有力促进人防工程与城市建设高质量融合发展。


雨洪韧性安全下国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蚌埠市低洼地治理为例

杜嘉丹  生态与市政所

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内涝安全风险增加。新一轮国空编制下,更加关注生态韧性空间的保护,要求严格保护低洼地等调蓄空间,但低洼地往往沦为城市建设用地的侵占对象,如何实施对小微水系、坑塘等低洼空间的有效保护值得探讨。规划以蚌埠市中心城区低洼地生态治理为例,研究重点聚焦于中心城区内有调蓄功能的低洼空间。


规划采用多因子 GIS 地表水文模拟和 Infoworks 地表漫流模拟定量对低洼地进行雨洪评估,确定城市内涝风险分布,并识别三类低洼地保护类型,包括严格保护型、原位保留型、占补平衡型,对坑塘水系等低洼空间提供保护指引。提出基于洪涝角度的城市空间留白策略、低洼地区分区治理策略,通过理水系、留水体、控水面形成低洼地生态治理一张图,纳入用地布局中,构建蓄排结合的雨洪系统。同时规建管结合,形成刚弹结合的水系蓝线管控方案,包括刚性蓝线管控、弹性蓝线管控及水面指标管控三个部分,落实小微水体的水系管控。


生境友好、魅力共生:群岛地区规划设计探索——以大连长海国际生态岛为例

梅佳欢  规划研究所

长海县隶属大连市,由 195 个岛屿构成,陆域面积 144.7 平方公里,人口 6.68 万人。凭借着优越的生态本底、丰富的海洋资源被誉为“大连海上花园”。本次项目一方面关注群岛地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根据候鸟、海豚、海豹等动物的生活习性,识别出无人岛礁、近岸湿地、海草床等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要素,实现生态友好向生境友好的升级。另一方面针对群岛地区百岛千湾的空间特点,提出“长滩畔、海湾边、码头前、街巷里、树梢下”五大设计要领,并根据一岛一特色的价值定位,开展重点地区深化设计,不断强化“蓝天碧海、绿树红墙”的海岛风貌,实现生态价值的特色转化。通过“生境友好、魅力共生”两大策略,将长海国际生态岛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境花园岛。


空间分析新技术及其规划应用场景

李鹏飞  长三角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信息技术的日益月异促进了规划技术的迭代与升级。首先,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据资产成为深度剖析城市的重要支撑。人群大数据让我们能够实时掌握城市内部动态,企业大数据让我们深入探析城市经济发展的组织规律。其次,新技术的应用则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城市微环境与交通等要素空间的模拟使得规划方案更加合理高效。面向未来,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等新技术又会为规划行业持续赋能。迎合趋势,需要做强数据资产底盘,探索新技术与行业需求的耦合点,推动规划新场景的研发与落地。

面向未来新生活场景的低碳技术实践——以上海之鱼低碳社区为例

董韵笛  规划三所

本次交流以上海之鱼为例,探讨“低碳社区”这一新类型低碳地区的技术应用方法。首先从社区生活碳排梳理出发,对应住宅、交通、市政、消费四大碳排维度,综合考量减碳效能、社区适用性与建设成本,遴选出“智慧能源、共享出行、无废循环、都市农园“四类关键技术,形成屋顶光伏、光热阳台、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光储充一体化等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方案。而为避免“唯技术论”导致的“高技术、低舒适”,进一步提出围绕水资源特色营建低碳生活场景,以场景优化技术,采用海绵景观一体化、轻度节能建筑、基于风环境模拟强化被动式形态等技术手段,构建”户户亲水、湖风清凉、健康轻养、碳索趣游“四大未来生活新场景,实现减碳效能与生活品质的平衡。


嘉宾点评

唐子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城市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城市规划要从“刚性、韧性、弹性”三大方面进行考虑。随着全球极端气候的增加,100 年一遇的气候问题可能 5 年就遇上了,那么有“韧性、弹性”的规划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城市未来发展。今天下午的许多项目报告体现了对城市韧性的考虑,这是值得表扬的。


针对今天的报告,还有如下几点思考。第一对于流域治理项目,提到了建设正负面清单,建议明确正面清单的具体目的,是建议做还是必须做?第二对于区域碳排放问题,个人认为交通碳排放是城市规划最可以直接影响的碳排领域,例如增加步行、慢行交通。最后关于人防安全,比较认同两个观点:1)人防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老城区较弱;2)地下人防空间要考虑系统性问题。

张   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几点思考分享给大家。首先,湖北流域治理项目,可以多结合“高质量发展”“统筹规划”等内容,进行更深入地挖掘与探讨,以及具体操作于落实问题。长三角碳排放项目,1)从城市角度出发,个人建议可以将能级近似的城市归类、分级对比。通过考虑城市结构、规模、产能、人员结构、贡献等指标,更能够反映综合性的城市低碳发展状态。2)建议各院及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共同推进方案协同深化。人防项目中,建议除了地下空间,也可以展开对地上空间的思考,具体可以参考日本相关规划。雨洪项目中,可以进一步准确对城市空间的判定。例如:2 公顷土地对于不同能级城市的研究价值,可能是不同的。新技术相关项目,建议可以将技术结合重大项目,一起实践运用,这将有利于后续发表文章、产出成果以及课题申报。


黄建中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三点主要思考:一是加强技术融合和思维融合。现在技术跨界已探索颇多、内容多元。未来应加强思维上的对话和互动,建立一些对话原则,以思维融合促进技术融合;二是低碳发展。建立“碳模拟、碳管控、碳检测”的闭环管理。目前碳计算主要按门类分,落实到空间存在不适应性。三是新技术,当前大数据探索是潮流趋势,在此背景下规划师更应该强调反思与思考,总结探索不同属性大数据最适合的应用场景。


熊   健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几点思考供分享交流。低碳发展方面,不同城市发展路径和阶段是不一样的,“减碳”可以分为增长、平台与下降三大阶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好研究分析;其中交通减碳又有以下三个重点:1)过程是缓慢的;2)重视货运影响;3)交通拥堵影响,这些是未来研究和指标制定的重点。人防规划与工作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需要把总规、详规、指标界定、战时与和平期、工作规划等多元因素都考虑进来,做好统筹。规划中应注重价值判断,坚持守住底线、节约节能。专项规划与研究提供以下几点建议:1)做好深耕:理解地区的历史、文化、工作模式等;2)明确角色:坚持底线,推进可持续发展;3)思维模式:规划思维、工程思维相结合,系统分析与规划。


屠启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分享一个主题词“边界”,这包括技术边界与业务边界。技术边界方面,新技术是值得推崇的,因其终将实现利益的增长。任何新技术,比如“电”,最开始一定是低效、不好用的,但随着持续优化探索,将深刻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最终提升生产效率、服务人类。业务领域边界方面,迈入新领域好比进入无人区,最开始效率也是低的。通过不断探索,可能会有新的亮点出现。针对以上两种边界,我更提倡技术边界的突破,业务领域边界上要有所考虑。


王   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当下城市规划研究应该更加聚焦,对重点问题深入研究。重点一是超大特大城市问题:武汉疫情,城市公共安全得到了高度重视;最近政策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复苏被提上日程;老旧小区更新,尚未形成完整系统、长治有效的体制;政策、资金、运维等很多问题尚未打通,这都是非常值得深耕的领域。重点二是研究方法:首先要提高分析问题的颗粒度,例如运用在住房领域。过去规划更多关注土地出让与开发,现在要注重人们切实生活品质。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建设宜居智慧的好城市。其次要增加研究的广域度,现在的规划愈来呈现跨专业趋势,规划师会有本领恐慌。不断提高规划师的认知水平、分析能力,才能使城市规划更好的服务人民与社会。


张   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分享三点感受。第一,作为政府的技术咨询单位,我们要践行规划师的职责与操守。这意味着切实深入的研究、找准问题、科学思维、认真分析、科学建议。规划师要守住规划的底线,为城市长远发展出谋划策。第二,规划师要适应角色的转变。今时今日的规划不再是一张静态的蓝图,而是要完成多方参与、共同协商、达成共识的过程。这要求规划师必须有学习的态度、开放的精神;当然也要找准我们硬核技术,在合适的地方发出最强的声音。第三,规划正逐渐从问题、目标导向,转为更关注规划成果、结果导向。规划师在行动前,要多思考规划的作用,指导行动落地。


朱子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针对项目给予三点建议。第一,生境友好与开发项目,要厘清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开发多少?保护多少?开发规模与时效限制?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二,讨论中心城市,可以明确建设中心城市的主要步骤与内容,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城市建设。第三,高密强项目,应注重价值逻辑研究。开发强度,要实现政府、开发商、人民之间的价值平衡;强度引出高度,高度影响密度。强度是对土地利用的控制手段,高度是对空间形态的控制手段,密度是对场所营造的指标。


此外, 分享几点对于规划工作的期许。规划立场方面,规划师要为民族留好空间、为国家管好空间、为发展用好空间。具体可以通过做好城市评价、评审、评估三方面内容进行实践。规划能力方面,应强调空间价值判断能力、空间政策区划能力、空间形态把控能力、空间营建服务能力,进而为城市长远可持续进步谋发展。


★ Unit Four 

城市设计与建设作品

主持人

闫岩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助理


报告摘要

面向“真”更新:全过程服务的宁波城市更新工作思考

朱小卉  规划四所

宁波入选住建部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我院以宁波中心为平台全过程伴随和深度服务。反思当前城市更新热潮中的“假更新”和“全更新”等现象,试图探索“一个转变”和“两个坚持”的更新工作路径。转型“新治理”,面向存量时代多元的价值诉求和复杂的权益关系,转变条线分割项目主导的建设管理模式,系统构建工作组织、规建传导、政策保障、实施评估的“四个一”的顶层设计。坚持“真问题”和“真动力”,回归人民诉求,开展基于人群画像的精准更新体检,建立从“城市体检”到“城市更新”的工作路径,面向城市发展,发挥宁波有为政府和活跃经济的优势,探索存量逻辑下政府-市场-公众均衡的可持续的运营增值模式。

存量地区创新空间的更新逻辑与路径探索——以天津天南大地区更新为例

尹维娜  城市设计所

知识创新时代,创新空间在城市存量地区尤其是大都市核心地区大量出现,这类地区对推动我国城市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实现大都市中心城区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以天津天南大地区更新为例,探索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发展的更新逻辑与路径。


1)当创新空间遇上存量地区,是采用绣花针还是手术刀?不同城市,需要对创新活动及创新空间进行研究,从而选择不同的更新方式,制定适合的更新路径。


2)从案例研究中我们发现并总结出存量地区做创新的五个必要法则,即“逻辑要转换、政府要有为、载体要有量、高校要激发、服务要精准”。


3)区别于传统空间设计,更新方法更是一个路径设计,包含空间设计与制度设计,需要提供精细化的空间治理与经营的对策。


开发运营视角下的城市商圈提升路径研究——以上饶广信区时尚商圈为例

高靖博  规划三所

广信时尚商圈为应对能级提升,融合规划思维与开发思维,提出四类提升策略。第一,客群需求视角下,充分考虑上饶作为三四线城市的人口规模与人群消费习惯,抓住旅游城市基本特征,在明确本地青年作为客群基本盘的基础上,重点招引区域旅游游客与周边小镇青年,实现基于客群需求的业态判断。第二,特色场景视角下,为解决现状商业综合体单打独斗、相互孤立的局面,通过打造统一主题功能、多元商业业态、商业氛围链接的特色场景圈,实现整合商业资源,共享客流。第三,时段价值视角下,强调“白 + 黑”全时段价值,白天打造小火车观光游览,夜晚打造夜游船、夜餐饮、夜公园激活夜经济。第四,可持续运营视角下,通过地产思维到运营思维的转变,优化政企合作关系,应用“O + EPC”运营前置开发模式,探索轻资产开发,实现三四线城市存量时代的商业可持续运营。


从流到留:面向人群需求的枢纽地区新空间供给——慈溪枢纽城市设计思考

蔡言  规划一所

慈溪枢纽地区,应对枢纽的明确落位,开展国际城市竞赛,对地区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进行设计研究。基于对慈溪枢纽的“站城融合”发展条件,研判地区功能定位背后人群的需求,明确“让逗留的枢纽人群常来、让短居的创新人群常驻、让长期居住的本地人安家”的设计任务,提出“便捷且有趣的枢纽、媲美大城市的工作生活空间、身心愉悦的精神家园”三项设计主张。通过工程设计融合环境设计,实现站城无距、水站一体;通过补足地区最核心短板,服务个性人群、供给特定企业;用最佳值资源承载最未来畅想,实现历史 + 趣味、风景 + 科技。


小型高铁站点区域建设的新路径与新场景——盛泽高铁片区城市设计的工作体会

陆容立  规划四所

盛泽镇借沪苏湖高铁设站契机,谋划高铁片区建设。针对这样小站链接大区域、小站遇见大风景的站点,项目组探索了从规划、落地、运营的三个阶段的持续服务工作。第一阶段,讲好“规划故事”,画好一张盛泽气质的空间蓝图,从历史基因和场地条件出发,提出江南首秀场、浪漫新水乡的定位,谋划了青滩上的车站空间场景。第二阶段,讲实“工程底盘”,搭建协调各专业条线的技术平台,衔接水利、交通、铁路等技术单位,稳定水利、交通、竖向等基本规划条件。第三阶段,讲清运营思路,理顺政府推进项目的工作抓手。保证 2024 年高铁站开通,市政配套同步完成,解决工作推进的关键问题。


全过程参与的空铁一体枢纽地区的工作思考——以宁波西枢纽为例

何倩倩  规划四所

在宁波西枢纽规划中,重点关注每个阶段的核心价值,提供研究的边界条件。第一阶段,讲清基本前提条件,通过对价值、趋势和条件的综合考虑,判断客观合理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规模,构建分目标、多场景的客运规模和货运规模。第二阶段,基于目标定位和发展规模,统筹民航、铁路、城市三方主体的利益诉求,通过四项指标的比较分析,形成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枢纽本体布局方案,明确底线要求,促进空间集约。第三阶段,基于枢纽本体方案,对于枢纽地区的重点空间南门户,通过解决水安全、交通效率等挑战和问题,营造具有宁波气质的门户形象,保障枢纽建设的落地安全底线。


实施型控规与城市设计的“破”与“立”——以宜昌高铁新城为例

李国维  规划研究所

本次交流以宜昌高铁新城为例,思考控规与实施型城市设计的逻辑关系,探讨实施型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实施型城市设计与控规思维的底线性、引导性不同,更面向空间品质的打造,更精准对标需求,精细空间场景,同时又能与实施方案相衔接。它可提供具体空间的建设路径,类似一种城市建设手册。


实施型城市设计相较于控规要形成三大思路的转变:一是从供给到需求,确立以市场、策划、落地为核心的产品逻辑,对接市场的准确清单;二是从静态到协商,确立价值、场景、工程相互动的空间逻辑,形成体现空间高品质建设的具体场景;三是从管理到经营,确立投资、建设、运营为主线的开发逻辑,保证地区和各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嘉宾点评

唐子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首先分享我对城市更新的观点:1)我国已进入注重存量发展的时代。2)存量与增量发展本质区别是,前者有既得利益者,其中涉及的多元人群,会产生不同需求与矛盾,这便是存量规划的难点所在。存量规划的目标是寻找平衡方案。3)Governance(治理)对于中国规划是新概念,是很好的、适应存量发展时代的概念。4)治理强调自下而上的规划,包含多元参与、协商共治、达成妥协、建构共识四大步骤,最终形成可行的更新方案。


其次是对枢纽项目的看法:1)高铁枢纽建设未见得促进新城形成,应多研究高铁新城失败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2)枢纽建设应分层级考虑,不同类型站点(目的地型、途径站型)需求不同、建设手法不同。此外建议深入研究高铁使用者类型。


最后,“设计创造价值”这句话我十分认同,规划设计就是“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过程。


张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谈到城市更新,应当把“保护-整治-更新”三方面相结合,首当其冲应是保护。谈到城市设计,除了工程的理性与科学性,也要充分考虑“综合性-人性-美学”互相融合。此外,将历史保护、城市设计、空间管控、制度设计结合考虑也很重要,这几者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枢纽规划,建议多研究学习日本轨道枢纽空间规划,除了传统站点功能,还有丰富的公共空间提供多样活动同时促进消费,使用者也形成了绝佳的使用体验。对于商圈规划,运营维护是一大重点。可以多借鉴成功案例,例如南京西路、新天地、中兴泰富等,除了持续更新改造,还举办艺术活动等,丰富了空间含义与运用途径。最后,希望强调规划设计不是简单的画图,背后还有市场、经济、运营等多重含义需要考量。


屠启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分享今天观察到的、对于规划师成长至关重要的四方面的能力——技术能力、理论能力、实践能力、破题能力。技术能力:中规院团队对于新技术是勇于学习、尝试及不断实践探索的;对于规划全链条生产,上至政策建议,下至实践落地,广至多方沟通,中规院团队都可以承担,这是极其难得的。理论能力:跨界进入全新领域,中规院保持高效学习,吸收消化相关理论,用以科学规划。实践能力:可以深入到规划场地,经常数月驻扎深耕,敬业且执着。破题能力:需要规划师准确的找准问题,发现问题本质,进而有逻辑的破解。这种能力除了要多实践、日积月累经验,也要借鉴结构性思维——5W1H、SWOT 分析等都是很好的破题逻辑结构。


朱子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几点对于项目的思考与建议:1)案例借鉴,要分析案例成功属于“现象”还是“模式”。“现象”必然失败,偶尔成功;“模式”必然成功,偶尔失败。案例借鉴要选择“模式”,且是适合的模式。2)“园中园”“校外校”问题,要梳理校区、社区、城区等存量资源,按照新需求重新匹配,鼓励共享空间、资源和流量;3)商圈升级,空间运用应“持有”还是“租赁”,涉及到长远的运维问题,可以多关注。4)枢纽建设问题,除了人群规模,要多关注人的需求,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常来、常住、长居者,在站点附近有哪些不同需求?站点的业态、空间供给可以围绕其需求打造。此外,综合性空铁一体大枢纽建设中,预判、预设、预警、预案工作是重点。反映在工作方法中,需要规划统筹、专项协同、部门协调,合理推动。



★ Unit Five 

人民城市与文化传承

主持人(上半场)

李秋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总规划师

主持人(下半场)

袁海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总规划师


报告摘要

不变价值与应变创新:城市国际化的全新语境与杭州应对实践

李镝  规划研究所

改革开放的 40 年是中国城市不断走向国际的 40 年。得益于总体稳定的国际环境,城市国际化进程经历了从萌芽到全面推进的良性发展。然而在百年变局的当下,“城市国际化”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正面临着全新的发展语境。


“逆全球化、俄乌冲突、中美竞争”等热词背后,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组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激烈重构。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与变革,导致全球城市体系、网络联系发生相应变化。中国城市的国际化进程正面临变数增多、路径重构等挑战。


从解析新语境下城市国际化的变与不变入手,以杭州的应对实践为例,围绕“如何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国际排名?如何吸引更具竞争力的国际企业?如何能够留住国际人群?如何更好地提升国际链接水平?” 4 个问题展开探讨。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临界地区发展路径与空间思考——杭绍临空总体规划的实践探索

张洋  规划研究所

在转型背景下,临界地区逐渐成为推动区域协同新的着力点。而杭绍临空示范区绍兴片区作为绍兴面向杭州第一站,成为承载众望的“省级平台、市级引擎”,需要在本次空间总体规划中重点回答了“做什么”与“怎么做”的问题。


一方面,从区域发展的借力与合力出发,明确未来片区“做什么”,围绕区域势能的借与育、产业方向的新与旧、山水人文的承与显明确发展路径的选择。另一方面,则是从场地基因的内与外出发,围绕“人民城市”的建设理念,通过对亮点空间展现未来场景、区域廊道串联核心板块、人文生态凝聚协同共识、更新单元引导片区开发的空间策略凸显片区“邻界”优势。

“月亮”和“星星”,新城如何布局最美“星空”?——以松江新城中心体系规划研究为例

尹泺枫  规划一所

松江新城中心体系研究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从上海新城发力的初衷入手,提出城市级中心(月亮)应具备高等级的公共服务能力、优质的就业供给能力、绿色的开放空间、魅力的城市形象和畅达的交通供给;社区级中心(星星)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挖掘地域特色,匹配人群需求差异化设施配置。根据中心目标,研究“以需求理体系”“以画像定业态”“以路径强传导”三个维度介绍中心体系的技术方法,认为松江新城应该具备“城市中心高端化、地区中心特色化、社区中心差异化”的特点。最后总结深思,松江新城发力不应仅仅局限于新城的范围,更应该是全域统筹、共同发力的规划思路,最终实现松江打造长三角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的战略目标。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行动建议

余波  规划二所

“十四五”开局之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国家发展规划,各地建设工作也将随之快速展开。长期以来,我院在儿童友好领域持续研究,并通过政策建议、标准研究、指南撰写等方式为中央相关部委提供技术服务。结合研究工作,提出“1 建、3 改、2 增”的方式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其中,“1 建”指规划统领,推进一套“三级三类”规建管体系的构建;“3 改”指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出行环境、公园绿地三类空间的适儿化改造;“2 增”指通过查漏补缺,推进校外活动场地、游憩设施两类设施的新增建设。结合实践工作,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战略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景观设计等各类项目中。同时,持续为各地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完整保护、传承发展——宁波市三名条例修订工作体会

尹俊  规划二

贯彻党中央有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意见精神,落实省条例有关规定,解决三名保护工作中实际问题,我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参与了《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借鉴相关城市经验,围绕《条例》修订工作提出四个方面认识思考。一是从系统完整保护出发,建议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历史城区整体保护和历史地段重点保护,建立预保护机制。二是从促进传承发展出发,建议拓展保护资金渠道,引导产权归集,明确审批流程等。三是从完善体制保障出发,建议完善议事协调机构,加强部门协同。四是从法律条文严谨性方面总结要点。


对本次工作有几点体会。一是坚持跨界学习,从法律角度深度认识保护与更新、规划与管理的关系。二是把握刚性与弹性,从《条例》认识有关保护的法律体系构建意义。三是坚持价值导向,加强整体保护,促进民生改善和文化复兴。


概念设计过程中的实施对策——桐乡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详细设计思考

孙巍  规划二所

本项目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核心,并面临多方面要求,既有遗产保护与相关建设标准,同时亦需快速传导实施,并实现可持续的维护运营。因此设计从保护文物、彰显文化、塑造场景、谋划软件等方面展开,旨在系统性、全方位地保护运河遗产、展示运河文化,并推动其创造性发展。


首先,项目以保护遗产保护为底线,梳理各类管控要求及边界,以保证遗产原真性及完整性;第二,在保护框架下,重点修复、提升河道等六类价值要素,再现一段可触摸的运河新遗产;再次,重点关注实操性和落地性,围绕在地文脉与建设条件,塑造不同场景板块,打造多元运河新场景;最后,关注可持续运营,打造三大运河主题游线,形成多元主题体验活动系列,同时对分期建设和分类管理进行引导。


嘉宾点评

张   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杭州项目的国际化影响因素还包括企业和留学生群体,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可关注国际游客消费的比重,并进一步发挥文化影响力;杭绍临空项目应发挥“邻介”而非“邻界”作用,市场情况如何?能否真正与杭州联动?松江项目作为上海的“根”之所在,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能级提升方面仍可进步;儿童友好项目影响广泛,应尽量保证儿童生活环境的安全;宁波项目难在法律修订,谁来管、谁受益、怎么投资、怎么处罚?牵扯到各方利益和程序;桐乡项目不建议提“新遗产”等说法,应尽力保护、传承、展示历史氛围、避免过度设计,建议学习冯纪忠先生的方塔园、何陋轩,以“与古为新”为要求做设计。


屠启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杭州项目体现了政府的雄心愿景,不管国际环境如何,各级城市都应该追求运行标准、市民消费和细分行业的国际化;杭绍临空和松江项目作为“常规题目”要勇于出新、提效,前者可以深挖萧山机场与虹桥/浦东机场的不同,后者可以拓展中心类型:产业服务、景区服务、社区服务……儿童友好项目可以按年龄段划分,也可以按家庭收入阶层划分,规划相应服务;宁波项目是我们专业人士去支撑立法,应借此固化乡土认知和人民意志,避免政府换届影响,经得起时间考验;桐乡项目要处理好生产生活诉求与遗产保护要求,如果能够发挥大家的自豪感、自觉进行改造,岂不是更好?


朱子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遗憾没有听到前两个项目。松江项目打造中心体系,除了中心的地段、规模、服务对象可能不一样外,是不是还有提升或降级的可能?是做均质化还是差异化?回答了这些才算是做了中心体系规划。儿童友好项目迈出了基础一步,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以人为本、适老宜少的一个抓手:如何保证安全、便利、亲自然、优先权等,这些对儿童很重要,对我们也很重要。宁波项目要反过来看能不能支撑国家的保护体系,在保护名录不可能完全覆盖的情况下,我更关心本土意识和保护行为,留住“乡愁”也是一种保护。桐乡项目注意不能以保护为唯一目的,而是要融入现代生活和功能,同时避免过度设计。


唐子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时间关系就谈谈对杭州项目的感想。从国际化的链接角度,杭州政府关心的可能是成为像上海那样链接世界的全球城市,所以他们会看重杭州在 GaWC 榜单上的排名。其实这个排名是中性的,不代表老百姓的感受。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的国际化道路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从国际化的定位角度,杭州要明确自己是长三角次中心城市。萧山机场本身国际航班不多,需要研究下有多少国际游客都是通过上海浦东机场这个国际门户过来的。此外,杭州的国际化建设也不能泛泛而谈——到底是国际旅游城市还是国际商务城市?这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 Unit Six 

工程实施

主持人

李海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总规划师


报告摘要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方法探索

邹歆  交通规划设计所

随着新时期城镇化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交通建设应从“车本导向”向“人本导向”转变。在上海徐汇漕河泾开发区更新实践中,聚焦于“人”视角的通勤出行需求,从常规的“车辆分布 & 车辆分配”转变为“人流分布&路径分配”。在无锡自行车友好城市近期建设项目中,通过路缘石半径缩小、机动车停车先后移、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宽度缩小、增加自行车引导带及车止石等一系列精细的交通设施设计为步行及自行车提供安全、独立、可交往的空间。在苏州古城更新以及交通改善中,由“车”向“人”的交通资源再分配,提出慢行空间“只增不减”、机动车通行空间“只减不增”的分配原则,通过“轨道 + 慢行”提供古城内外的交流方式,复兴古城。

“城市-分区-站点”不同尺度下的 TOD 规划关键问题探讨——以苏州为例

陈震寰  交通规划设计所

报告以苏州为例,尝试从“城市-分区-站点”三个层次回答 TOD 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面向城市,TOD 重点统筹空间、交通、财务的整体平衡。一是通过建立 TOD 规划体系,形成与法定规划的横纵传导机制;二是构建星座状、均衡式的 TOD 开发格局,支撑苏州城市中心体系;三是鼓励轨道建设运营方联合多元主体开展一二级联动开发,创造增值收益。


2)面向分区,TOD 主要通过轨道线站位调整,实现效益最大化。基于战略地区发展要求及用地潜力识别,协同调整局部线站位以及用地功能。


3)面向站点,主要通过分类引导、站点精细设计、一体化衔接,提升站点客流水平。一是划分“3 级 7 类”站点,引导差异发展;二是开展出入口及地块直连通道等精细化设计;三是强化轨道与其他方式的一体化衔接。


提质增效导向下的雨污分流工程实践——以临沂老城区为例

吴健  生态与市政所

2022 年 4 月,山东省厅印发《城市排水“两清零、一提标”工作方案》,要求到 2025 年,所有县市建成区内市政道路、公建小区等合流制排水管网全部清零。现状临沂老城已建成成熟运行的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780 公里市政管网与 1100 个小区均为合流制。全面推进雨污分流面临着本底不清、投资大、效果难以保障等系列难点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评估老城排水系统特点,规划提出撇弃以“雨污分流完成比例”作为衡量标准,转而构建以“入厂污染物浓度、入河污染物削减率”为核心的指标体系,打造高效韧性安全的排水系统,明确“因地制宜、分区改造,灰绿结合、海绵建设,正本清源、提质增效,智慧监测、久久为功”的排水系统分流改造四大策略。同步组建全过程咨询驻场团队,全流程跟踪近期攻坚工程,谋划以 5-10 年为周期的项目库,保障系统进水浓度与入河污染物削减率双达标,实现排水系统高质量发展。


嘉宾点评

张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道路交通项目指出在城市更新和交通改善时要尽可能地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当然交通统筹还要考虑需求,比如苏州古城居民的出行和安全需求、游客的游览需求等。轨道交通 TOD 项目的一体化衔接要更多地考虑轨交站点与高铁站、汽车站、景点甚至旅游码头的关系;此外,在古城里做彩色铺装要比较谨慎,特别是历史风貌和河道地区,适当的轻巧明快是可以的,像欧洲一些老城的交通站台那样。临沂项目深入谈了雨污排放问题,对路网的梳理很有道理,让我想到南京小西湖地块微更新,做的共同管道就非常好。这个板块让我们看到不同专业、不同方面都在使城市更美好、更精细化、更生态低碳,从而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屠启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道路交通项目已经在不自觉地运用人类学的观察方法了:不同人群怎么使用道路空间?交通规划在往精细化方向走,对道路空间的使用和认知等观察方法是很有可能派上用场的。轨道交通 TOD 和临沂项目的共同点是规划师成为了重要的统筹者:前者在面临各方利益诉求的时候,反而能够担当、协调出合适的解决路径;后者也是如此,政府希望速度快、少花钱、出效果,但是地下管网是需要长期运维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规划师虽然是乙方,但是我们对城市负责、对社区负责,其统筹意义甚至强过某届政府。


规划师怎么扮演好统筹者角色呢?我认为要有职业精神。这样你就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甲方,因为真正的甲方是人民、是城市。对我们来说,手中的尺子就是我们的工具,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唐子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道路交通项目谈及智慧应对,我赞同要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而且好的单行道可以兼顾人流与车流。轨道交通 TOD 项目提到绝大部分地铁都在亏本运营,TOD 于是成为增加收入、缓解财政压力的方式;至于地铁能否与周边相衔接,可能有规划的“时”“空”错位问题、产权问题、技术问题等,需要更深入的案例分析。临沂项目长期在当地驻场,我既钦佩又赞同,分流制未必就适合所有地方,在做海绵城市的时候能否对暴雨进行截流或缓流处理,尽量减少雨污合流对老城区管网的压力。



★ Summary 

总  结

李海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总规划师

为期两天的年度技术交流会是分院从建立之初就在坚持的传统,如果没有反思和交流、只顾自己闷头做,就没有办法真正进步。过去这五年,我们大概展示了 139 个项目,邀请 21 位专家参加点评;开年时间紧张,报告者们为此也熬了很多夜,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


在我看来,分院技术交流是一份记录、一面镜子,更是一个平台,涌现出很多现在的业务骨干。今年我们共有 6 个板块,32 位报告人与10 位点评专家共同聚焦新形势下城市如何发展建设、规划如何编制实施等关键问题,还有 20 余人提供服务保障,100 多位同事和同仁到场。虽然说是内部交流,但我们一直把各位甲方和专家当成良师益友:甲方是我们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专家则给了我们很多提点。


过去一年非常不平常,从分院技术发展角度来看,也是多元化技术发展进步很大的一年。顺应规划转型趋势,我们成立或筹备了 4 个中心:长三角创新发展/城市更新/城市安全/文化遗产(筹)研究中心。“转型”“场景”“投资”“理性”“视角”“逻辑”“统筹”“角色”“能力”是这次技术交流的关键词,也展现了我们对人、文、地、安全、财等领域的持续关注。就项目类型而言,我们有新领域新探索(规建治系统评估、考虑投资运营的片区规划、流域治理与统筹发展规划、人防规划体系、“三名”法规修订、儿童友好城市、中心体系研究),有新发现新认识(战略研究、枢纽地区、生态安全、城市更新、文化传承、工程实施)还有新技术新方法(空间分析新技术集成、绿色低碳新技术集成)


这次我们收获很大的是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唐子来老师提醒我们规划要守底线,设计能创造价值;张松老师提醒我们要找准真正问题、科学理性分析;张尚武院长提出规划转型的三方面关注和规划师的三种能力要求;屠启宇所长提醒我们对跨界之“边界”的关注和结构化思维方式;熊健书记尤其提到对规划思维的界定不能都听甲方的;黄建中老师给出对跨专业规划、新技术适用性的建议;王凯院长提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抓住真问题、掌握真本事,打通产学研,同时注意研究颗粒度和广域度;张菁总规划师提出抓准问题、硬核技术、建成作品;朱子瑜(原)总规划师提出规划立场,回应关切、战略引领、问题导向、行动建议,同时具备空间价值判断能力、政策区划能力、形态把控能力、营建服务能力。


展望未来,在技术发展方面,上海分院将继续按照总院提出的“四个中规”要求,坚持创新发展之路。一是四个中心要越来越发挥作用,二是规划技术要往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三是提高每个人的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空间价值和形式判断等技术能力。总体而言,国家发展从“有没有”走向“好不好”,未来我们也要关注“高不高”和“妙不妙”。


最后,希望分院各位同事能够互相学习、主动反思、总结提炼。感谢 32 位报告人,感谢各位点评专家,感谢所有服务保障人员,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咱们明年再见!


创新不停,精进不止

上海分院与你来年再相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