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民间创新到复合创新的跨越——以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评估和战略为例│PPT STORE•知识库

马小晶 规划中国 2023-03-26

  本则会议演讲PPT资料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马小晶规划师在“2014年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业务交流会”上做的报告。作者以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评估和战略为例,聚焦创新主题,对其创新特点、困境进行归纳与分析,从规划师的视角综合地对科创地区运行规律研究、阶段性问题进行评估,判断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实现从民间创新到复合创新的跨越之具体建议。


  作者已同意公开发布(资料经由交流会主办单位总工室征得授权并提供),感谢主办单位给予资源支持!


作者按


近几年,杭州民间创新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掀起了一轮民间创新、大众创业的热潮。杭州在成为被学习城市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创新路径。从自主创新成长五阶梯来看,杭州已经完成初始创新,由离散创新向整合创新、集群创新迈入的关键时期,释放民间创新势能,发挥像阿里巴巴类似创新源的引领作用形成集群创新是杭州迈入下个发展阶段的关键。

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简称:城西科创区)是浙江省14个产业集聚区中唯一一个以科创产业主导的集聚区,这里既有第三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又有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既有阿里巴巴、南都能源等民间创新型企业,也有杭氧、杭叉等国企主导的创新型企业,企业植根性强。城西科创区设立之初肩负着智力输出、引领浙江省产业转型的使命。城西科创区的研究,对于了解杭州民间创新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代表性。



一、城西科创区创新特点是什么?


基于本土的民间创新,“低调、沉得住气”。作为浙江省会城市的杭州,在民营企业的主导下形成了企业、省内人才、开明、包容环境三个方面的创新优势。与北上广相比,杭州人才相对稳定、创新成本低、环境好,能沉得下心做事情,做项目往往能坚持很长的时间,从一而终。

民间创新空间多元。社区、街巷、乡镇都是民间创新孵化器,相应地形成了“城区楼道/乡镇→城区写字楼→近郊园区→近郊科学城”的创新路径。

杭州以自下而上民间创新为主、自上而下政府引导创新为辅的创新模式不同于北京的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的知识创新,上海的以国企和跨国公司主导的联合创新,深圳的在“三来一补”基础上形成的以民营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江苏的以外来资本主导的外源创新……从长三角经济圈层面来看,杭州创新模式与上海、江苏三者之间形成错位竞争、互补共赢的创新格局。


二、城西科创区创新困境有哪些?


民间创新综合实力不强,难以应对全球竞争。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分布分析发现北京有48家,几乎占一半;其次为上海 18家、广东15家,浙江6家,位居第五。北、上、广业务门类涵盖较广,具有综合优势;而浙江则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优势,综合实力不强。

离散创新、缺乏系统引导。现有的优惠政策关注精英阶层创新,而对民间创新关注不足。城西科创区处于建设起步期,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初创期,需要专业的科技服务平台及创投机构支持。而目前这类平台、机构缺乏,对处于钟子期→初创期企业影响大。

创新空间单一,以非专业化的办公楼宇为主,缺乏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园引导不足、对民间创新空间引导不足。



三、城西科创区创新建议是什么?


建议一:从离散走向复合创新,包含两个方面:自上而下的创新——国省千人才和海归人才,以及大中型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构成的创新主体,体现了城西科创区的创新实力。自下而上的创新——草根人群和小微型企业等够成的创新主体,他们植根于市场,是城西科创区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

建议二:多元的创新空间——创新园区、创新社区。创新园区——空间组织上采用“大园+小园”的模式,大园混合、小园独立,小园是最基本的单元,通过与其他小园之间的组合形成大园。创新社区——普通社区、创业小镇为创新社区,由“小区--社区单元--社区”由小及大组合而成,服务配套强调小业态、贴身化服务,满足500米服务半径的要求,提供低成本创新空间和专业的创新服务。

建议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信息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电子商务已有的优势和基础上,继续延伸和拓展电子商务的产业链,使物流业、金融业、制造业等更多的产业互联网化,形成互联网的经济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更多的产业领域,从而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探索自主创新的升级路径。



注:本文出自《城市规划通讯》2015年第24期“中规院专栏”.责任编辑 肇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