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及专题研究│成果
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而生机勃发的城市,兼具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和现代化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发展成就,综合交通建设同样也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集发达的公路、铁路、水运为一体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和以快速路、轨道交通为标志的城市现代交通网络。当下的苏州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契机,交通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着眼于未来三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视角,对苏州综合交通体系建构进行战略性研究,以期达到对整体交通发展的把握和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的指引。
一、区域格局与一体化交通战略
从历史上看,苏州的发展一直得益于区域交通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古以来,苏州扼运河及驿道之要冲,成为环太湖的商业和流通中心。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后苏州又依托沪宁走廊占得发展先机,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性使得苏州率先发展并领先于其它城市。从现状来看,苏州面向区域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与其经济水平相匹配的公路和铁路客运量水平较高。除沪宁走廊外,苏州与苏北、浙江方向的客货联系增长更加迅速。同时,苏沪之间呈现城镇群紧密联系特征。根据城际铁路出行客流调查,苏沪间客流出行目的以商务、通勤为主,规律性铁路出行人群占比40%,初步呈现“区域交通城市化”特征。
在长三角区域交通网络均质化发展背景下,苏州需要继续加强面向区域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一是强化通苏嘉通道和沪苏湖通道两大新兴通道,提升规划和建设标准,进一步塑造苏州的区域中心性。前者作为上海功能疏解带和成长中的区域发展轴线,串联长三角核心区南北两翼;后者作为辐射内陆的新兴通道,覆盖南部生态水乡文化带,具有转型战略意义。二是积极对接上海,承接区域枢纽功能外溢。大力发展太仓港和江海联运,承接上海航运中心职能;适应城市机场向都市区组合机场群转变的趋势,提前谋划吴江民航机场(上海第三机场)布局,并与沪苏湖城际铁路规划选址相结合。
二、空间研判与差异化交通战略
苏州城镇空间呈现分散、多主体和组团化的空间格局特征。在市域层面,县域经济实力较强,对外联系甚至高于内部向心联系;在市区层面,工业园区、高新区等多主体并存,分散组团化发展态势凸显。苏州组团化空间格局有利于降低交通出行强度,使得城市交通保持在相对较好的运行水平。调查显示组团内出行比例较高,弹性出行第一指向为邻近中心,因此出行距离显著低于类似规模城市。另一方面,组团间的差异性较为突出,城市空间拓展要求交通组织形态转变。规划提出组团空间与交通互动发展战略,以“分区管控+轴带拓展”作为交通引导发展总体策略,大力发展太湖沿岸慢行绿道和有轨电车等生态交通系统,以交通枢纽和轨道交通提升东部城市空间,同时强化南北向新兴发展廊道。在交通组织模式上,改变原有的以古城为中心的交通网络组织形态,降低古城交通压力,依托市域轨道快线等设施构建组团直连的组织模式,促进网络重心外移,提高城市客运组织效率。
三、古城特色与纯化交通战略
古城是苏州的城市标签和核心竞争力所在。然而,古城内部交通状况堪忧,人口和功能集中带来高强度的出行需求,在内外衔接通道受限的情况下整体运行状况和交通环境与古城内涵严重背离。调查显示,以古城为目的地的交通源在市区范围内分布较广,而古城内部出行距离较短,适合发展慢行和短距公交。因此,规划提出古城“公交+慢行”渐进式发展模式,大胆设想远景“去私人机动化”的发展目标。在进出古城上,构建以轨道为主导的进出交通体系,在古城内部倡导“均质化、零换乘”的微循环公交,同时优化慢行环境,最终达到纯化古城交通环境、构建更美好古城的发展理想。
四、总结与思考
发展战略是多维度问题,在研究方法上要求宏观研究与中微观特征挖掘相结合,在本规划中对局部和中微观交通特征的调查研究对规划分析的全面性起到了很好的支撑。战略议题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城市本原特质及其长远发展诉求,不应该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而应重点关注塑造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
图1 长三角区域通道布局
图2 苏沪对接关系
注:本文出自《城市规划通讯》2016年第4期“中规院专栏”.责任编辑 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