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郊的婚嫁习俗,有多少还在传承
说媒
旧时婚姻中,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 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世上无媒不成婚”,由男方家长委托媒公(婆)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提亲”。 后来是委托介绍人牵线搭桥,现在是通过各种媒体相亲(包括网络、通讯工具、工作环境、同学朋友、社交圈等)。女方家长如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媒人或亲友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生日,已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也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 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猴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鸡斗狗活协呕”之类的俗语。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交换庚帖,闺女就算“问出去了”。男女两家还要“相门风”、“看家道”,即约定时间、地点见面,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 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相看对方的言谈、形容、动作,看是否“对像”。
订婚
男方往女方家中送去聘礼,数量一般因时、因地、因贫富而定。 通常选择农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订婚饭”。 主食为饺子,意为“捏嘴”,不再反口,将成为相好德厚的儿女亲家。 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料”、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 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节,脱衣解带”。旧时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 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 某某鞠躬”。 女方给男方的“凤帖”上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 姻愚弟(兄)鞠躬”。 “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全柬制成,男女的出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
出嫁
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到男女双方的一生, 所以非常慎重, 一般请阴阳先生根据女方和双方父母的生辰八字选择黄道吉日,避开凶日。在迎娶前一天,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家送“通信”,并带烟酒、水果、糕点等礼物和迎娶时必要的开支(如开门钱、折腾[音 ta]钱等)、约定的“奶抱缯”、“抱孙缯”、“离娘肉”等物品。女家要给闺女“盘头”和“开脸”,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美容修面,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开脸”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用五色细丝线绞去闺女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晚上子时前,男女双方都要吃“岁数饺子”(由全福人包的,按新人岁数,一岁一个,再加天一地一,大小要确保新人吃得掉)。 民俗讲究谁吃得早,谁就可以当家作主。
迎娶
通常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首席娶亲(娶亲队伍负责人)及有关人士陪同。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细吹乐打”更是不能少的。 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送亲的人称“送客”。 “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旧时还有“跟婆儿”(据说是新人洞房的辅导人员)。迎娶队伍到来后, 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这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女方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 娶亲人员一定要“偷”两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叫“偷富贵”。 也有不设筵只喝茶的,叫“下马汤”。 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 岳父为女婿披红、簪花,乐声响起,迎娶队伍加上女方送亲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派起程。旧时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由哥哥背上轿,“哥哥背妹妹,好活一辈辈”。 现在新郎往往直接将新娘抱上婚车走人,要求尽量做到脚不沾地。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 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 迎娶队伍要随同携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 旧时迎亲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意在消灾。 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仍会互赠手帕,即此遗风。旧时迎娶这一天,新郎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多是西装革履了。 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缠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 后来不穿蟒袍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
婚礼
迎娶队伍回到男方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 新娘蒙红盖头,手捧内盛米、谷等物的“宝壶”,由引亲先生抛撒五谷开路,与新郎脚踩红毡,步入院中。 在指定的“搀新媳妇儿”女眷的引领下,以红绫一条,让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男先女后踩着红毡相随入院,名为“牵红”。 司仪迎轿唱喜歌,祝愿夫妻美满幸福。
拜天地
新郎、新娘进门后,首先是“拜堂”,又称“拜天地”。 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正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 新郎、新娘就位后,由司仪主持,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 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
入洞房
拜堂完毕,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 洞房除了内置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 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上。 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
新娘的嫂嫂随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即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方家规矩,受婆家约束。 然后,新郎、新娘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礼”,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掺兑,换杯饮完。 晚饭时,由“全福人”做“和气拌汤”给小夫妻食用,意寓和和气气、美满幸福。
闹洞房
正如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 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习俗,婚后三天内,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均可进入新房逗闹新郎、新娘。 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人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更深的内涵是促进新婚夫妇加深了解、密切关系(旧时经人介绍,入了洞房才正式见面)。
回门
新婚夫妇第二天双双回女方家省亲,对男方而言,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方来说,则表示出嫁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 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以及被新娘的嫂嫂、妹妹们把烟灰、扑粉往脸上抹,乃至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等花样百出的恶作剧。 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火,即使手足无措,尴尬至极,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 当天新婚夫妇还要一同再回到男家,称为“打来回”。
彩礼与嫁妆
彩礼和嫁妆是亲家之间为了建立长久婚姻关系而采取的交换关系中的一部分。 这种交换不仅可以联络亲家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传统习俗看来,没有彩礼与嫁妆的婚姻是不能成立的,所以,彩礼与嫁妆是婚姻合法化的重要条件。
彩礼是由男方付给女方作为婚姻关系成立条件的钱、物。 女方接受彩礼之后,婚事乃定。 彩礼多少,视地方、家境贫富而定。 在行聘礼之前,媒人先开列彩帖,写上首饰、衣服、布匹、绸缎若干,与女家商议,双方往往因彩礼的多少而发生争执, 需要媒人往返数次才可以定下来。行聘礼时,男方将钱、物和礼单请专人送到女家后供女家亲友、邻里观赏过目,以显示排场和富裕,女家收后有回执奉还。
嫁妆是新娘带给婆家的钱财和物品的总和。 嫁妆多少也视地区及家境贫富而异。 一般有金银首饰、合欢被、对枕及柜、箱、梳妆台等,有些富裕人家甚至把生活用品统统备齐,称“半房嫁妆”,如果嫁妆包括全部生活和生产所需用品,则称“全房嫁妆”。
远嫁与远娶
贫困地方的年轻姑娘,辛苦劳作而难以温饱,外出嫁人是一条可供选择的生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西八县的女人嫁到本地的就有许多。 改革开放以后,本地出色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娶回外地姑娘的也不鲜见。 远嫁与远娶促使各地方的习俗与文化进一步交流与融合,推动了生产技术与生活方式的交流,同时远缘杂交也有利于优生优育,总体上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
牛肉只要5元一盘 还有免单机会
点击了解详情
▼
↙↙点「原文」发布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