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太原南丨“扑神”是个什么“神”——
✎开头的话
郝妙海先生也是我们老南郊人,出生在“华北明珠”的晋阳湖畔。工作经历丰富,而对本土文化民俗一直有所研究,多有所作,蒙其不弃,选了一些本土味儿的文章,与小伙伴们一起鉴赏——
在太原郊区,有“扑神”一说。两字中虽有一个“神”字兜底,却是个带贬意的词儿。现实生活中,如果某人担了个“扑神”的名儿,大约是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若一个人(大多时候是指已婚女人),家务活一点儿也不想做,家里头一霎霎也呆不住,而是一有空就到处跑,不着家,往往被乡民们叫做“扑神”。如“娶了喔地个扑神,一天价扑得不着家。男人地里回来,还得自个儿捅火坐锅儿做饭……”这样的“扑神”,似乎哪个村里都有。由于到别人家串门子,一坐就是半天一后晌,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也耽误人家的活计,因此到了谁家谁家怵,又被乡民们形象地称之为“烂了屁儿的”。
第二种:如果由于某个人的到来,或由于某个人的参与,搅了大家的兴致,坏了大家的心情,甚至为其而付出了经济上的代价,那这个人往往也会被叫做“扑神”。如某个婚嫁事筵上,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给主家帮忙,突然跑进来一个人,绘声绘色地给大家倒歇(讲)公路上一起车祸的惨状,主家肯定会暗地里骂他是个“扑神”。再比如,某四个人正安静地打麻将,突然跑进来一个人,站在某一位的背后指指点点,喧哗不止,弄得这位老兄头东不知道头西,从此再不开和,这个人肯定也会被斥之为“扑神”。这种人,说话办事往往只是一时检点不周,并非刻意为之。因此,“扑神”的帽子,只是偶尔戴戴,不像第一种“扑神”比较固定。
而如果有人一时糊涂,自己给自己带来了晦气,则不再称呼为“扑神”,而是自嘲或被外人调侃、讥讽为“霉气扑了眉(mí)面”,或“灰烬(念 jì) 儿扑了眉面”。比如,有人到地里连锄带间苗,本来自己地里种的是茭子,他却一时心糊,当成玉茭子来间,把许多该留的苗也锄掉了。及至定(dì)懂(醒悟)过来,已锄了一大片。这时,他往往会自责“真是灰烬儿扑了眉面,灰得没棱子了”。
太原地区,将草木燃烧后的灰,叫灰烬儿。灰烬儿,大量产生在炕洞之中。早些年,太原市郊的农村每到冬季都是烧炕取暖。那些秸秆、柴草在燃烧过后,便变成灰烬儿聚积在炕洞之中。有时,会由于烟道风不顺或柴禾不太干而不大好引火,有些烧炕者便会拨拉开柴禾,朝下面尚有火星的灰烬儿使劲吹气,以图助燃。如果这时烟道倒扑(piē),则吹起的灰烬儿会飞出炕洞弄下自己一头一脸。用“灰烬儿扑了眉面”来形容自己给自己带来晦气,真是形象至极。
在太原市郊的口语中,还有“扑气”、“扑散”、“扑忽忽”等词儿,似乎都多多少少和晦气沾点边儿。总之,在太原郊区,“扑”字在以上种种语境中使用时,具有明显的贬意。
此“神”原来非彼“神”啊
咱还是离远点
全景小店 独家呈现
点击图片了解
▼
↙↙发布个人信息点「原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