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位大师领衔,大咖汇聚!第七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在成都胜利召开!

35万粉丝关注 建筑结构 2022-07-11


会议概况


2020年10月15-16日,时值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70周年,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结构》杂志社联合主办,《建筑结构》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2020年年会暨第七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成都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


开幕式


10月16日上午8:30,大会正式开始。开幕式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小宾主持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会长,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任庆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晓红、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建筑结构》杂志社副社长魏星分别代表各主办单位致辞。

任庆英

蒋晓红

魏  星

吴小宾

他们在开幕式发言中讲到,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近年发生的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总结震害经验,提高工程抗震设计水平,是每一个结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工程抗震界通过艰辛的努力不断推动我国抗震设计等相关技术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国内外学者也以各次大地震中典型的建筑结构震害为基础,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关于结构破坏、弹塑性分析、性能化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会议,交流建筑结构抗震领域近年来在产、学、研方面的科技成果,促进工程抗震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与发展。这次会议也充分体现了各主承办单位在推动行业进步、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社会责任。

本次会议也时值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2020年年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会长任庆英大师针对结构分会2020年的工作向参会的理事代表们做了全面的汇报,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思路供大家参考。他特别指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结构设计行业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咨询,为协会制定工作计划提供支撑;开展结构设计行业相关课题研究,参与行业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定;开展结构设计技术交流、研讨和培训活动,促进行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服务水平提高。任大师最后强调,结构分会今后将坚持为行业和会员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反映企业诉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分会在政府和会员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持续健康发展,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


主题报告


开幕式后大会报告正式开始,本次会议共有12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多位设计院总工、重点院校教授、重大项目负责人等专家进行精彩演讲及主持。主题报告19个,内容涉及工程抗震、减震隔震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设计规范探讨等方面,既有近年来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有重大工程项目的案例介绍,内容非常丰富,参会者普遍反映本届会议的报告水平高,很有收获。

王亚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副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报告主题:浅谈双向地震作用和地震效应组合

报告内容:报告阐述了双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新方法与现行计算方法差异分析,并通过建立双轴对称框架结构模型、对称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以及实际工程项目,对新老方法的实际应用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基于双向地震作用输入的地震效应计算方法,有更明确的物理背景;通过公式推导和算例阐释了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效应新方法的原理;基于双向地震作用输入的方法比基于效应组合的方法,得到的结构地震效应更大等重要论述结论。

傅学怡

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报告主题:细腰型楼盖地震作用效应分析新方法

报告内容:报告指出现行高规仅给出了细腰型平面给出了设计概念及构造措施,并未给出细腰型楼盖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方法。基于典型算例,探讨整体模型及细腰型结构中的单侧模型的计算结果,从而得出细腰型楼盖重要性,捕捉细腰型楼盖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加强配筋,对确保实现各项性能目标至关重要。同时还指出了现有计算方法存在问题、美国规范的方法及改进新方法,采用改进新方法进行计算更加安全合理。

郁银泉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报告主题: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应用中的热点问题

报告内容:报告首先阐述了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具有构造简单、参数简单、施工简单、地震无损伤的特点;然后详细分析了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应用中的6个热点问题。得出如下结论:寒冷地区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可以使用;如低于-25℃,补充试验即可;摩擦摆隔震支座静摩擦力不会随着静载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明显变化,不会改变隔震效果;摩擦摆隔震结构设计扭转偏心可以不用考虑;摩擦摆隔震支座不能承受拉力,提离之后支座能够正常工作;振动台试验表明,摩擦摆支座隔震结构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

范 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报告主题:大跨度屋盖支承结构性能研究与抗倒塌分析

报告内容:报告首先以苏州站、雄安站支承屋盖的钢柱为例,简要阐述了大跨度屋盖支承结构的特点及大跨结构在爆炸作用下的危险性。然后从变壁厚箱形柱设计方法、缩尺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方法与试验结果比较、参数分析与用钢量比较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变壁厚箱形柱受力性能及其在雄安高铁站站房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大跨度屋盖抗倒塌性能研究背景,并从关键构件爆炸损伤分析、移除构件法结构抗倒塌性能分析、多尺度模型结构抗倒塌性能分析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大跨度屋盖抗倒塌性能。

雄安高铁站站房

方小丹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报告主题:关于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修编的几个问题

报告内容:简要概述了规程修订工作的过程,详细介绍了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采用设防烈度地震及基于性能水准的设计方法,竖向构件安全度与78《抗规》、JGJ 3-2010《砼高规》的比较,风荷载、地震作用的结构位移控制指标调整,增加全框支剪力墙结构和重力柱-核心筒结构的设计规定,补充偏心受拉剪力墙的设计方法等。

丁洁民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报告主题:大数据分析下的超高层结构设计

报告内容:报告从建筑高度、分布地区这两个角度介绍了我国超高层建筑发展现状,又根据建筑功能、结构体系、结构材料介绍了超高层建筑发展特点,通过气动优化技术研究、风振控制技术研究、耗能减震技术研究、高性能材料的应用研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研究介绍了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新技术。最后从建筑层高、环带桁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桩基础与筏板、高强材料、柔性悬挂支撑幕墙、电涡流TMD这七个方面对超高层建筑进行了思考与设计。

丁永君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顾问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报告主题:外框密排斜柱-钢筋砼核心筒结构体系探讨

报告内容:介绍了某办公楼项目基本情况,进行了该项目超高层主塔楼结构体系的选型,提出了外框密排斜柱-钢筋砼核心筒结构体系,并从结构受力传力的角度对该体系设计中的几个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主塔楼空中大堂立面切角的实现方式以及主塔楼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研究表明:密排斜柱外框筒与幕墙构件立面位置重叠,建筑结构一体化实现程度最高;外框密排斜柱-钢筋砼核心筒结构体系P-△效应不可忽略;倾斜外框柱使结构体系存在扭转效应,平面扭矩主要由核心筒承担;空中大堂立面切角斜柱转换方案可行,满足结构设计及建筑使用要求;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中发现的薄弱部位与结构体系薄弱部位吻合,经加强后结构体系满足性能目标要求。

周建龙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报告主题:超高层结构中环带桁架的抗侧力功效分析

报告内容:报告介绍了超高层结构抗侧力体系的构成以及受力特性,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设有伸臂桁架的超高层结构进行了抗侧效率分析。并指出,伸臂桁架的抗侧效率高,但施工难度大,结构刚度突变大,对设备层使用影响较大;环带桁架(虚拟伸臂)加强层,施工相对简单,可缓和结构刚度突变,但抗侧效率没有伸臂桁架高,当刚度需求不大时,可选择环带桁架(虚拟伸臂)加强层形式。

周 云

广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报告主题:铅黏弹阻尼器研究与应用

报告内容:铅黏弹阻尼器主要由铅芯和黏弹性材料组成,利用了铅的剪切或挤压屈服后产生塑性变形和黏弹性材料的剪切滞回变形耗能,充分利用了黏弹性阻尼器小变形作用下就能发挥耗能作用和铅剪切、挤压型阻尼器屈服位移小、极限恢复力大的优点,可以用于结构的地震反应控制和风振反应控制。铅黏弹阻尼器从1998年历经数次更新换代,到2018年发展为了第五代复合铅黏弹阻尼器。报告介绍了铅黏弹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设计方法、优势及应用场景,并结合典型工程设计案例对其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报告还介绍了其拓展应用场景。

陈彬磊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总监、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构舞俏西南——贺西南院70华诞

报告内容:陈总以一种轻松诙谐幽默的方式进行了汇报,对70年代成都市城北体育馆的轮辐式悬索结构,到80年代四川省体育馆的双拱+正交索网结构,以及近20年众多体育馆结构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大跨度结构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三途径一辅助:直接架设各式梁,上拱,下凹索以及两侧延展。

戴靠山

四川大学教授、土木工程系主任

报告主题:复杂工业电厂结构减隔震体系设计与试验研究

报告内容:电力主厂房质量和刚度分布不规则,对结构抗震产生不利影响。基于减震隔震技术研发了主厂房的韧性结构体系,通过重型煤斗高位隔震和结构消能减震设计,在降低工程结构造价的同时,显著提升结构抗震韧性。以实际主厂房结构为原型,对韧性结构体系和常规主厂房结构的振动台模型开展了振动台模拟试验,验证了新体系的抗震性能。

赵仕兴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复杂体型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实践

报告内容:宜宾丽雅江宸项目是具有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连体结构、多塔结构等多项不规则情况的超限高层建筑,同时存在疑似体型收进、疑似楼板不连续、高宽比较大、基础埋深较小等抗震不利情况。通过采取合理的结构布置、设定相应抗震性能目标,利用多软件对多塔整体模型、单塔模型、取消连接体的分体模型进行了充分的对比分析,同时进行抗倾覆、抗滑移及屋顶连廊等专项分析,表明结构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根据分析结果对各项不规则情况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保证了结构安全、可靠。

刘宜丰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消能减震技术在几个复杂结构中的应用

报告内容:首先梳理了刘总本人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设计经历以及中建西南院采用消能减震技术项目的统计分析;其次以四川大剧院和简阳文体中心5-7号楼两个项目为例,较详细介绍了黏滞阻尼墙和BRB在各自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及消能减震效果;最后从研发、业主、设计、施工质量管控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大力推广消能减震技术应做好的各方面工作的个人意见。

吴从永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减震墙板研究与应用

报告内容:1)分析现有各种填充墙的优点以及在地震作用下存在的问题,提出减轻填充墙震害的方案,并根据填充墙的特点,提出利用填充墙进行消能减震的方案,使填充墙不仅能不产生震害,而且还可以消能减震,对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2)对提出的方案进行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其消能减震的效果;3)给出各种消能减震填充墙的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案例。

吴应雄

福州大学教授、成都五一六隔震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报告主题:建筑结构隔震技术应用与实践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报告内容:1)建筑隔震构造设计与分析。总结隔震构造存在问题,提出部分构造节点的做法。2)隔震支座的预埋板及其埋件安装、上下支墩混凝土浇筑试验。得到下预埋板表面混凝土的孔隙率,供指导下支墩(柱)混凝土施工。3)实际隔震建筑水平推移试验-结构动力特性测试。补充了实际建筑缺乏地震验证资料,试验表明隔震层具有良好耗能性能和快速复位的特性。

张  慎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数字技术中心主任

报告主题:复杂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技术研究与实践

报告内容:介绍了抗震性能化设计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物理试验和弹塑性分析理论开发了材料本构和单元模型,实现了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全过程分析,阐释了结构的灾变机理,分享了在超高层建筑和大跨空间结构抗震分析方面的技术应用。基于Abaqus开发了一套完整的结构非线性分析前后处理软件和计算模型库,极大地提高了分析的效率与精度。

杨志勇

广州建研数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报告主题:《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说明

报告内容:杨总主要对《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规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指出,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制订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规程》已完成征求意见稿,规程编制单位包括国内多所著名高等院校和设计、咨询与施工单位,编委均在建筑结构非线性分析方向做过较多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应用工作。规程由总则、术语与符号、基本规定、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钢结构非线性分析、消能减震结构非线性分析、隔震结构非线性分析以及附录组成,该规程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中。

刘孝国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结构技术总监

报告主题:结构抗震、隔震设计的若干关键问题

报告内容:主要介绍了结构抗震、隔震设计中的两个关键问题:结构体系的正确选择及隔震结构CCQC分析与CQC计算结果的比较。框剪结构根据框架柱所占的倾覆力矩的比例确定结构体系及设计方法,设计中需在建模分析阶段正确输入墙或柱,同时注意剪力墙平面外倾覆力矩的合理计算。对于隔震结构这种阻尼较大的体系,采用基于复振型的CCQC分析方法计算地震作用比CQC计算的结构更大,也更合理;阻尼越大,影响越明显。

王雁飞

北京峰源时代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框剪结构框、墙倾覆力矩比计算方法对比及基于能量原理一种新方法的讨论

报告内容:框剪结构倾覆力矩比计算方法是一个很重要又很有争议的问题,规范法和轴力法在极端情况下差异很大。争议的根源在于物理意义与结构破坏准则对应关系不够明确。出于寻找物理意义更明确的对应准则的目标,分析了规范法、轴力法的物理意义,进一步基于能量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应变能的新判断方法,并做了初步的对比与理论解释,阐述了与规范法的能量传递关系。希望以此研究为抛砖之举,在当前判断结构性能以力指标为主的基础上扩大能量指标在判断结构性能方面的应用。


报告主持人


大会报告环节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汪大绥;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会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任庆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肖从真;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冯远主持,他们的精彩点评也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

汪大绥

任庆英

肖从真

冯 远


场外展区


本次交流会也吸引了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建研数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五一六隔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峰源时代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容大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Paco-SAP软件)等实力企业参展,会场外展位前人头攒动,充分搭建了沟通桥梁。


感恩有你,一路相伴


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自2008年召开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已成为业界同行交流技术、合作发展的重要学术平台。本届会议吸引了全国各地300余名代表到场,大家普遍反映会议报告质量高,会务工作组织得当,着实不虚此行,希望今后能提供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本次会议组委会感谢大家对本次会议的认同,希望能够一如既往支持和鼓励我们,我们将会倍加努力,为大家搭建更好、更广的交流、互动和沟通的平台。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杂结构设计研究中心、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建研数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五一六隔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峰源时代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建国震宁科技有限公司对本届会议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们,感谢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本届会议报告PPT将在征得演讲嘉宾同意后,在《建筑结构》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中发布,敬请关注!


下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预约开启


下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为您提供的宣传方式有: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会场展位、礼品赞助、微信推广、资料装袋等,欢迎新老朋友提前预约!


联系方式:

高洪涛:010-57368797,13671221546

吴定燕:010-57368782,13426015280


点击“此处”可以查看更多关于抗震和减隔震设计集锦。


免责提示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侵权或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立即删除。




短视频大赛




结构者说直播




学堂·订阅·查新




在线教育课程




长按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


投稿/转载:QQ:80327128;Tel:01057369042/8785

招商/合作:QQ:2099526103;Tel:01057369049/8783

订阅/发行:QQ:605811676;Tel:010-57368777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注册“结构·云学堂”,享受海量学习资源。


你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