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地震专访】甘肃省院江重阳副总工:闻令而动奔赴灾区一线,挺膺担当诠释行业责任
引言
据中国地震局官网发布: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最大烈度为Ⅷ度(8度),等震线长轴呈北北西走向,长轴124公里,短轴85公里,Ⅵ度(6度)区及以上面积8364平方公里,其中甘肃省5232平方公里,青海省3132平方公里。此次地震涉及甘肃省3个市(州)9个县(市、区)88个乡镇(街道)以及太子山天然林保护区、盖新坪林场,涉及青海省2个市(州)4个县(市)30个乡镇。地震发生当夜,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就派出先遣队员赶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江重阳副总工程师与130余名同事紧跟单位部署,与团队不畏严寒,不怕艰苦,全力配合属地政府从专业的角度为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详实可靠数据。
受访嘉宾:江重阳,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采访团队:《建筑结构》杂志社
Q建筑结构:地震发生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接到相关地震情况通报时,观察到周边居民有什么反馈?
2023年12月18日地震发生时,我在甘肃省兰州市的家中,刚刚进入梦乡,突然就感觉到床像筛子一样的来回剧烈晃动,持续时间大约有10多秒,没有感觉到明显的上下晃动。立即起床察看情况,发现吊灯摆动的幅度很大,向窗外望去周边居民家中陆续亮起灯光,楼下甚至已经有人疏散到小区空旷处。我第一反应是周边临近地区应该是发生了震级较高的地震,同时希望地震不要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
不久得到确切消息: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该县柳沟乡,距离甘肃省会兰州市102公里。震中临近区域的乡镇人口较为稠密,由于当地的建房习惯,使得乡村自建房中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占有一定比重,此外地震发生时处于深夜时分。我猜测这次震害可能较为严重。
▲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烈度图(来源:中国地震局官网)
Q建筑结构:地震发生后,在接到上级要求组建专家团队前往地震灾区的任务时,您们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地震发生当夜,大家都在忐忑和担忧中渡过,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飞奔到单位,日常这个时候设计院的大院内是非常安静的,而当天清晨的大院中已经灯火通明,车辆和人员来来往往,有人在往车辆上张贴红色的标志条,隐约看到“……地震灾区房屋安全排查……”的字样。显然,我所在的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要承担起本次震后房屋的应急评估工作。根据以往的类似经验,设计院从各部门中抽调一部分人员组成工作队,听从上级的统一指挥对灾区房屋进行应急评估。
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上级领导的电话,要求院各部门9点前派出一定数量的结构专业人员,听从院里统一调度,前往灾区开展相关工作,要求派出人员须具备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以中青年为主。这是考虑到震后房屋应急评估主要是对建筑物的排查和评估,赴现场的人员需要挨家入户调查,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徒步,对个人的体力有一定要求。按照要求,迅速召集结构专业所有人员,简单说明情况,同事们踊跃请缨去灾区。
刚安排好上述事宜还未落座,又接到通知要求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总工程师迅速到1号会议室集合开会。马不停蹄飞奔向会议室,院领导要求:国企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求各部门总工程师带队,暂停下手头的所有工作,尽量多派结构专业人员,迅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一小时后出发去地震灾区按照上级统一调度开展工作,要求后勤保障部相关人员做好车辆及后勤保障工作,并嘱咐所有人员带足御寒衣物并注意安全。
随后立即补充人员,在准备必要的物品时又被告知需要携带被子或毛毯,做好夜晚在随行的车辆上睡觉的准备。所有人员准时在大院中集合,大家穿得确实比以往要厚实不少,后来到震区现场发现,即使这样厚实的衣物仍然抵御不了严冬早晚的寒冷,不过幸好当地政府及时提供了必要的御寒衣物。所有人提着行李、拎着安全帽迅速上了车。
我所在的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共派出技术及后勤保障人员130多人,车辆30余辆参与震后房屋应急评估工作,团队在上级及设计院领导强有力的统一指挥及调度下按时并保质保量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 出发前院领导部署工作
Q建筑结构:在去往地震现场路途中的所见所闻对您有哪些触动?
我和3名同事乘坐5号车,一起奔向灾区。车在城市密集的车流中左右穿插迅速上了高速公路,一向稳重的司机师傅今天开车速度明显加快。连夜出发前往地震灾区的先遣队员发来消息:暂时没有开水泡面、没有地方充电、没有宾馆住宿、也没有地方加油,开放的加油站排队很长两小时才能加上油。建议所有队员做好应对工作,尽量多带热水、带上干粮和榨菜、带好充电宝、进入灾区前车辆加满油。实际情况远好于预期,电力、通讯等部门的应急反应速度很快,等我们到达灾区的时候,电力、通讯、供水等已经在陆续恢复。途经一处高速服务区,已经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抗震救灾人员提供免费姜茶、矿泉水以及方便面等应急保障物品,体现了我们国家面对突发自然灾害的高效应急能力。
▲ 高速服务区应急保障物品
12月19日傍晚时分到达积石山县城,从接到通知至到达积石山县先后历时5小时左右。所有队员下车后,根据任务安排立即开展工作。我和两名同事一组,负责积石山县一栋宾馆建筑的应急安全排查工作。总体上该建筑物震害较轻,具体表现为:楼梯间墙体存在明显的开裂及轻微外闪、局部瓷砖饰面脱落,门窗洞口顶部存在轻微裂缝。
随后十多天的现场工作强度较大。震后房屋应急评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所有队员服从统一指挥、不畏困难、毫无怨言,克服严寒天气及灾区复杂的现场环境,奔走在各乡村的农房之间。
▲ 现场分配任务
▲ 楼梯间填充墙在框架梁处开裂
▲ 门洞角部轻微裂缝
▲ 饰面瓷砖鼓出
Q建筑结构:请您结合现场考察情况,介绍一下整体的震害情况?对哪些典型震害案例展开了专业的评估与分析,有什么启发和思考?
从此次地震房屋震害的调查情况看,城市房屋及乡镇主要街道房屋总体情况较好,未见到整体倒塌的建筑。以积石山县城区域为例,总体来说建筑震害较轻,我沿途所见较多的是建筑物的局部填充墙损坏、砌体女儿墙塌落以及一些附属构件的损坏等。
▲ 积石山县城震后街景
▲ 大河家镇街道某建筑砖砌女儿墙整体跌落
倒塌或受损严重的农房多是建成年代较早的土木、砖木结构或“混杂”结构房屋,近年来新建的房屋基本无整体倒塌。
▲ 木屋顶坍塌
▲ 砖木结构房屋倒塌
▲ 装修较好的房屋震损严重
典型震害1:楼梯间填充墙体开裂,楼梯构件损坏。原因分析:楼梯间维护墙体砌筑质量较差,拉结措施不到位等导致其安全性不足。梯板两侧支撑于砖砌体之上,搁置长度不足且缺圈梁构造柱体系,此外楼梯间位于角部,墙体角部外闪,导致楼梯间失去支撑跌落。思考:作为疏散逃生通道的楼梯间的安全性,对其构造措施的重视性程度仍需要提高。
▲ 楼梯间墙体开裂严重
▲ 楼梯板整体跌落
▲ 楼梯板上段滑落导致断裂跌落
典型震害2:地裂缝附近区域房屋震害严重。原因分析:地裂缝错动释放巨大能量,导致其附近建筑遭受较大破坏。思考:地震产生的地裂缝位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释放能量较大,建筑物难以抵御。从所调查情况来看,地裂缝更多出现在场地的坡顶与地形存在高差位置。
▲ 地裂缝
▲ 室内地坪下沉、开裂
▲ 地裂缝附近房屋损坏
典型震害3:砌体结构墙体出现贯通斜向裂缝,墙体错动明显。原因分析:砌体结构缺乏必要的圈梁及构造柱等基本抗震构造措施,墙体易产生贯通性裂缝,在水平向反复荷载作用下墙体产生错动破坏。无加强措施的墙体底部开洞、平面不规则等加剧了墙体破坏。此外,墙体的砌筑质量普遍不佳。思考:经过历次大地震检验,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及圈梁体系等对保障房屋的抗震性能尤为重要,可有效抑制砌体裂缝的发展,防止砌体结构产生整体性破坏。较低矮的砌体结构房屋,其规则性仍对房屋的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
▲ 二层平面收进,砌体墙交叉裂缝、错位明显
▲ 底部开洞、平面凹凸处墙体严重开裂、外闪(未见构造柱、圈梁)
▲ 砌体墙交叉裂缝贯穿底部洞口,明显震害较重,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典型震害4:墙体外闪或整体坍塌。原因分析:土木或砖木结构中,屋面对墙体无拉结措施,导致墙体计算高度较大,稳定性不足,致使在地震往复地面运动中产生较大位移,加剧墙体开裂。思考:木屋顶是当地民居的传统工艺,其美观并错落有致深受当地居民的青睐,但其工艺复杂,且未能考虑合理抗震措施,导致其整体性不佳。如何保留传统工艺并改进构造,加强其整体性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 左侧墙体倾斜、右侧墙体砖块跌落
▲ 施工中的民居,无抗震措施、窗间墙尺寸不足
典型震害5:门窗跌落、墙体破坏、错位,墙体外闪摇摇欲坠。原因分析:门窗洞口顶部未设置有效承重的过梁,不合理的设置角窗及过大开窗尺寸导致剩余墙体抗震能力不足,砌体未交错咬茬砌筑导致其整体性不佳。思考:民宅施工多由地方工匠承担,工匠的技术能力及经验良莠不齐,导致部分建筑基本构造存在错误。
▲ 门窗跌落、墙体外闪
▲ 角窗破坏,窗顶未见有效承重构件
▲二层砌体未交错砌筑而形成竖向通缝,墙体外鼓
▲ 砌体砌筑随意,灰缝不饱满
典型震害6:窗间墙开裂,震害较为普遍。原因分析:追求较大的开窗面积导致窗间墙尺寸过小,且窗间墙多采用砌体砌筑,无构造柱等加强措施,导致其抗震能力不足,在地震中损坏较为严重。思考:较大的采光窗户可明显提高房屋的居住品质,但一味地追求大窗户而随意减小承重砌体的尺寸,且未采取相应加强措施,会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不佳。此外,为得到较大的使用空间,随意减少墙体导致结构体系混杂、砖柱承重,抗震能力差。
▲ 窗间墙尺寸不足
▲ 门窗间墙尺寸不足,震损严重
▲ 砖柱、木柱、砖墙混合承重
▲ 砖柱、混凝土柱混合承重
典型震害7:框架结构柱压溃,整体倾斜明显。原因分析:部分建筑存在重视装修而轻土建的现象,总体造价中土建占比偏低,导致影响建筑安全的结构构件质量不佳。思考:普及房屋抗震性能的重要性,引导自建房安全第一的建造理念,使得民宅建造中土建与装修工程合理分配资金比例。
▲ 外装精美房屋整体倾斜(图面垂直向内方向)
▲ 外装精美房屋墙体砌筑质量较差、柱混凝土压碎
▲ 装修精美房屋受损严重
典型震害8:高边坡处建筑损坏严重,边坡坍塌,挡土墙整体水平开裂、错位。原因分析:建筑选址对不利场地的危险性认识严重不足,存在边坡顶部边缘和高边坡下建造建筑、以高边坡直接作为院墙等等现象。思考:山区坡地和边坡较多,边坡对地震的放大作用明显,会导致坡顶建筑震害较为严重,边坡塌方导致其下方一定范围内为危险地段。探索在乡村民居可建设范围内标出危险区域,结合宅基地批建等措施使得民居建设避开危险区段。
▲ 高边坡处房屋震害严重
▲ 高边坡下为居民场院及厕所(主房屋亦在画面右侧不远处)
▲无边坡加固措施的土质边坡塌方
▲ 挡土墙水平通缝
Q建筑结构:到震区调研是一件具有极大危险性且又非常辛苦的事情,从你个人的所见所闻,看到各种团队或地方支持单位付出了哪些我们看不到的艰辛?
我在奔赴灾区的途中见到很多运送救援物资的车辆,在受灾乡村的开阔区域应急帐篷在极短时间内已经搭建完成,而且有电有采暖煤炉。还有一些自发而来为受灾群众提供免费餐饮的民间团体。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地震导致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损坏,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恢复,也体现了国家上下各级政府联动,各部门保障机制高效运转。各方救援力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群众安置等工作,大批帐篷、棉被、采暖设备、方便食品等救灾物资运抵灾区,受灾群众第一时间实现有临时住所、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医疗服务、有安全感。当地政府和各方支援单位做出了最大程度的努力,以及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 数量充足排列整齐的临时居住应急帐篷
Q建筑结构:这次地震对未来防震减灾之路有哪些启示?
从我本次参与的震后房屋应急评估工作来看,此次地震灾情更加凸显出提升乡村房屋抗震性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且需要多方努力,要进一步普及、提升居民建房抗震意识,加强农房抗震的技术指导和建设管理,推广使用抗震性能更好的建筑材料,培训合格的乡村建筑工匠,掌握基本的、必要的房屋抗震、构造知识和技能。
相关的技术工作者,应结合具体乡村特点,研究经济适用并适合当地的乡村住房结构体系;改进传统建筑工艺,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同时提高其抗震性能。建议农村房屋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中,加大对偏远地区农房抗震改造的支持力度,持续提高农房抗震能力。
最基层的乡镇及村或社区的办公场所,在震后往往就是最前沿的指挥所,其发挥了最直接的救灾作用。该类建筑在地震中损毁会给抗震救灾及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此建议提高该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
受访嘉宾:
江重阳,现任甘肃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技术咨询中心专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青年工程师工作组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甘肃省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勘察设计协会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专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钢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设计及研究方向:钢结构及大跨空间结构设计,隔震结构设计,高烈度地区建筑结构设计,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基础设计等。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复杂项目包括白银体育中心、甘肃科技馆、甘肃省体育馆、榆中生态创新城科创中心、兰州毅德生活配套服务区等。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结构专业负责人完成的科研课题:甘肃省住建厅立项项目《新型高层钢结构住宅设计技术研究》、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弦支网壳与一般网壳对比研究及工程应用》、《折面网格几何模型参数化研究》等课题。
荣誉:获建筑结构行业杰出青年、第四届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杰出工程师、甘肃省直属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作为主要设计人的“白银体育中心”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三等奖、甘肃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在核心期刊及省内重点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图片来源丨本文照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丨时娇娇
相关阅读
【积石山地震专访】西南交大潘毅教授:查灾情远赴甘青二省,探究竟辗转黄河两岸
【积石山地震专访】甘肃省城乡规划院总工芮佳:连夜奔赴千里路,抗震救灾积石山
【积石山地震专访】中国建研院史铁花:千里奔赴担重任,勠力同心为房安
原创转载请注意:原创文章48小时之后才能转载,且不能在文前和文中插入任何宣传性内容。在开头处应注明“本文来源:建筑结构(ID:buildingstructure)”。
推荐阅读
建筑结构丨广州大学周云教授:砌体支墩消能减震原理与效果分析
建筑结构丨智能建造:基于建筑机器人的木结构建筑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模式探索的实践案例
建筑结构丨智能建造:3D打印技术及其在超高层建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建筑结构》2022年度优秀论文颁奖在苏州成功举办!建筑结构丨喜讯!“第二届建筑结构行业杰出青年”入选名单正式公布
@所有人|《建筑结构》2022年大事记!感恩相伴,共赴未来…
重要通知
【期刊订阅】《建筑结构》2024年期刊征订正式开启!
参编邀请
·边坡孤石防治、搅拌桩技术规程·建筑智能化、产业化等技术规程·减隔震、加固改造、停车库等技术规程·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
·回弹法检测、激光扫描法检测
·建筑消能减震装置认证标准
·混凝土模块化建筑、装配整体式钢骨架混凝土结构
·聚碳酸酯板屋面、建筑幕墙更新改造
·钢结构性能化设计、高强钢混组合结构
诚邀加入
在线教育
"阅读原文"免费注册结构云学堂
点赞
在看
"阅读原文"免费注册结构云学堂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