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丨第一届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融合创新技术交流会在广州成功召开!
▲ 会议花絮视频
会议概况
2024年3月21-23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地基与结构工程分会指导,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建筑结构》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融合创新技术交流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包括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0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位结构师和岩土师参加了本次盛会。
▲ 整体合影
▲ 专家合影
开幕式
3月22日上午8:30,大会正式开始。开幕式由《建筑结构》执行主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彬主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会长、中国建科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任庆英,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罗赤宇,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院长、总工程师赵松林,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集团董事长韦泽林在开幕式上致辞。
他们纷纷表示,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密不可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沟通不畅导致的一些问题,应加强两个领域的融合与创新,提升工程质量、促进技术衔接与沟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本次会议的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两个领域专家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复杂问题、提升我国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任庆英
罗赤宇
赵松林
韦泽林
主持人:王彬
会议报告
3月22日全天及23日上午为大会报告环节,作为第一届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融合交流的行业盛会,本次会议聚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及相互之间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设计院总工、专家教授等20余位专家做了精彩报告,内容非常丰富,参会者普遍反映本届会议的报告水平高,很有收获。
22日上午大会报告
龚晓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关于岩土工程思维和发展的思考
陈湘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
报告题目:土动力学与地下结构抗减震研究
任庆英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会长,中国建科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地基基础与结构设计的融合创新
顾国荣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报告题目: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融合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陈彬磊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结构师
报告题目:
郑 刚
天津大学副校长、教授
报告题目:地铁隧道诱发建筑物沉降及其控制
22日下午大会报告
丘建金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桩基设计问题
王卫东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软土地基历史建筑地下空间开发关键技术与应用
李亚明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软土地基及城市敏感环境下大荷载地基基础设计与对策
李 龙
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监、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预制桩在相关领域应用的简述
周 云
广州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理事长
报告题目: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协同减震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罗赤宇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基于GFE的软土地区大型综合场馆土结共同作用分析
史海欧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深厚欠固结土区域超深基坑变形控制标准探讨
刘彦生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结构与岩土工程融合设计浅析
杨光华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
报告题目:地基基础的变形控制设计
王继忠
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题目:建平台筑承台——岩土创新永远在路上
杨学林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软弱地层高层建筑上下同步施工和
逆作基坑变形主动控制
23日上午大会报告
鲁卫东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铁车站及隧道结构创新设计
安关峰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沉井工程创新技术与应用
赵仕兴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基坑内支撑和地下结构工程一体化设计
汪明元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专业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海上风电工程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特性及一体化设计
孙宏伟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桩土协同的岩土与结构思维
唐孟雄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
报告题目:《地下结构排水减压抗浮技术规程》挑战问题与关键创新
周德良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结构总工
报告题目:结构与基础共同工作设计与研究
李瑛(代刘兴旺讲)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地下工程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一体化全装配建造关键技术
刘金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
报告题目:结构和岩土融合的地基基础优化思考与实践
黄俊光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岩土与地下空间院院长,广东省勘协岩土与地下工程分会会长
报告题目:建筑结构与绿色岩土工程融合创新实践与展望
报告主持人
报告环节主持人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业师王笃礼,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化建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结构师陈彬磊,广州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理事长周云,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毛宗原,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宏伟担任,他们专业的技术点评赢得了与会代表的赞赏和掌声。
王笃礼
化建新
陈彬磊
周云
毛宗原
孙宏伟
双师沙龙:
试桩承载力取值研讨
3月22日晚20:00还举办了以“试桩承载力取值研讨”为主题的双师专题沙龙,包括院士、大师在内的130余位结构师和岩土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沙龙由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宏伟主持,主要参与沙龙研讨的嘉宾如下:
▲ 精彩瞬间
本次沙龙围绕试桩承载力取值问题、实际工程中常遇到的困惑与难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广大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在深入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初步达成了如下专业共识。
(1) 试桩成果资料是桩基设计的关键依据之一。试桩成果资料的合理使用,应当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试桩成果应用到基础设计中桩承载力的取值在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不宜做出硬性规定。
(2)对于试桩承载力取值和成桩施工工艺、施工参数的适用性与可靠性,应当根据地质情况、岩土性质、地区工程经验,针对具体情况,在综合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综合判断。
(3)试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检测。对于复杂的地质情况、岩土性质,对于成桩新工艺、新技术,应当对试桩成果资料进行论证,需要试桩相关的勘察、设计、施工、试桩检测等各单位参与论证。
(4)成桩施工工艺以及质量决定着桩基的实际工作性能。工程桩的成桩工艺、施工参数、质量控制等应与试桩保持一致。
(5)鉴于桩基工程充满着条件的不确定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完善性,建议推行桩基工程全过程咨询,涵盖并贯穿工程勘察、设计、成桩施工、检测、监测的各环节,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
▲ 沙龙现场
场外展区
会场外专门设置了展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深部国重岩土地基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广州量米勘探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颖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舜金属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参展,他们与参会代表近距离交流,为建设单位、设计科研单位、施工单位、产品供应商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互动交流的平台。会场外展位前人头攒动,会议充分搭建了沟通桥梁。
滑动查看更多
致 谢
本届会议吸引了全国各地近500位代表到场,大家普遍反映会议报告质量高、会务工作组织得当,着实不虚此行,希望今后能提供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本次会议组委会感谢大家对本次会议的认可,希望能够一如既往支持和鼓励我们,我们也会倍加努力,为大家搭建更多更好的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第一届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融合创新技术交流会”由主承办单位进行了精心的组织策划,并得到了以下单位的协办和支持: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部国重岩土地基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岩土与地下工程分会、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全过程工程咨询分会、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工程总承包分会、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报告PPT
本届会议报告PPT,如果有演讲嘉宾同意分享,我们将在《建筑结构》官方微信(微信号BuildingStructure)中发布,敬请关注!
《建筑结构》官方微信
推荐阅读
@所有人丨《建筑结构》2023年大事记!祝:龙行龘龘 愿:前程朤朤
建筑结构 ·人物丨西南院彭志桢:知行合一 笃行致远·减隔震的知与行
建筑结构丨智能建造:基于建筑机器人的木结构建筑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模式探索的实践案例
建筑结构丨智能建造:3D打印技术及其在超高层建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积石山地震专访】 四川省鑫川工程检测公司总工:紧急驰援积石山,灾后鉴定排隐患
重要通知
【报名开启】4月20-21日 成都:第五届工程结构隔震减震技术交流会
【火热报名】2024年4月22-27日 日本:建筑工业化管理及内装考察之旅!
【火热报名】4月22-27日 日本:樱花季节走进日本 // 教育建筑考察之旅第二期!//大阪-京都-名古屋
【报告征集/论文征稿】5月下旬·昆明:第九届工程结构抗震技术交流会
【报名开启】4月20-21日 成都:第五届工程结构隔震减震技术交流会
【火热报名】2024年4月22-27日 日本:建筑工业化管理及内装考察之旅!
【火热报名】4月22-27日 日本:樱花季节走进日本 // 教育建筑考察之旅第二期!//大阪-京都-名古屋
【报告征集/论文征稿】5月下旬·昆明:第九届工程结构抗震技术交流会
参编邀请
·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
·回弹法检测、激光扫描法检测
·建筑消能减震装置认证标准
·混凝土模块化建筑、装配整体式钢骨架混凝土结构
·聚碳酸酯板屋面、建筑幕墙更新改造
·钢结构性能化设计、高强钢混组合结构
诚邀加入
在线教育
"阅读原文"免费注册结构云学堂
点赞
在看
"阅读原文"免费注册结构云学堂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