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凌克戈:挑战自我的方法论者

33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4-09-07


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是一个坚定的方法论者,从开始接触建筑学到现在,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于一个追赶者,总会寻找机会挑战自我寻求突破。

凌克戈

上海都设创始人、总建筑师


我的经历相对比较简单,大学毕业后在国企大院工作了11年,2012年创业至今,始终没有离开过设计一线。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是一个坚定的方法论者,从开始接触建筑学到现在,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于一个追赶者,总会寻找机会挑战自我寻求突破。


01

学 生 时 代


看到现在的小孩子琴棋书画无所不学,每天奔波在各种培训班的路上,我觉得我们这代人还是很幸福的。18岁以前,我所生活的那个四川的小县城周边有很多山,小时候就是漫山遍野地玩,偷玉米、砍竹子、烤豌豆尖都是我们的日常,甚至练就了一手一张纸外加一堆树叶烤熟一根香肠的绝活。初中时特别喜欢武器,以至于能背着把F16的剖视图画出来;高中时,疯狂地迷上了足球,当时无论中国足球还是中国的飞机军舰都在世界上处于很低的水准(现在足球也很低——编者注),梦想很大的我一门心思想成为足球教练去执教尤文图斯或者成为隐形战机设计师,所以高考的时候我的第一志愿是北京体育大学的足球专业,第二志愿是西北工业大学的飞机制造专业,但是兜了一圈之后发现自己成绩很一般,虽然有个20分的三级运动员加分,但似乎不是很保险,只有重建工毕业学结构的父亲兴许还能帮上点忙,于是第一志愿改成了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到了学校才发现身边的同学个个才华横溢, 100米11秒8的我主动报名参加了运动会,没想到中途跑掉了鞋,决赛都没进去;然后4*100米决赛的时候同学掉了棒。

▲掉棒小分队照片


这也成为我在大学第一年的真实写照:设计初步的老师一直很担忧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在班上选了四个最差的同学暑假回去画素描,然后拿着我画的批评我找人代画,其实真的是我画的,只是由于平常画图粗放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总之除了黄健老师鼓励我给我打高分其他的美术老师一律给我B-。


所幸重建工是一个野蛮生长的学校,大二的时候陈钢老师教我们商场设计时给我们示范了如何快速表现,耐心不够以至不能把图画细的我突然发现原来也可以不用花那些笨功夫就能做设计,感觉就像打开了另一扇窗:我发现与费时费力的针管笔相比,钢笔正反面就能画出不同粗细的线条;与还要裱图的水彩相比,马克笔的效率要高10倍。从此我的草图永远是最高分,几轮草图下来最后的正图我从来不会花时间去精雕细刻,成绩也不会低于A-。

四年级影剧院设计正图效果图(半小时搞定)


大二开始我再也没有熬过夜,有很多时间去图书馆,那几年图书馆里面的专业书我基本看过两遍。现在想起来,没有把时间浪费在渲染天空和给草地打点非常重要,多出来的时间我除了看了学生都喜欢的柯布、安藤、赖特之外,一些当时很冷门的比如西萨佩里、墨菲杨、日建、罗麦庄马、扎哈、库哈斯以及国内的建筑师我都有时间去看他们的作品。


虽然当时所有的老师都认为建筑设计是一个天分的比拼,但仔细研究了偶像贝聿铭的设计之后,我坚定地认为建筑设计不是只有这一条路,方法比天赋更重要,至今我依然坚持这个观点。贝老用一个三角形和模数制通打天下,国家美术东馆这样的大作就像计算机计算出来的一样,体现出华人在计算方面的优势,以至于虽然比例有点失调但不影响其震惊世界。多年后在武汉西北湖办公楼的大堂设计中,我用半年的时间尝试着将每一条线条都对缝,每一个花纹都延续, 也算对大学时代思考的回应

▲精确计算的武汉西北湖办公楼大堂


学生时代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有一次偶然翻到皮亚诺的工作室,不禁被那种空间所打动,至今很多设计都受其影响。

▲大学生竞赛时设计的建筑师之家


大学四年级的时候,为了去看在复旦读书的女友,一直是愤青的我破天荒参加了学院辩论队,参加了首届全国建筑院校辩论赛,第一次来到了上海,主办方同济赛后组织参观了金茂大厦、上海大剧院,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在深圳实习的三个月让我对上海和深圳有了一个比较,相对来说,上海更有文化的积淀,这是上海第一次给我留下的印象。

▲重建工代表队合影


大五时翻到一本香港建筑师的书,严迅奇的两个高层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一直以为KPF做的那些东西离我们很远,然而严迅奇的两个项目完全达到了相同的水准。当时一门心思读研的我开始思考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建筑师,于是开始关注国内有哪些设计公司能提供那样的机会。一次在《时代建筑》上看到了汪总(汪孝安)设计的上海广电二期,我开始对遥远的华东院有了向往。在偶然有机会面对华东院来宣讲的沈迪院长时,我表达出了强烈愿望和要求,于是2001年在本科毕业之后放弃了重庆某设计院20万的年薪承诺来到了上海。

▲大学时对严迅奇作品的记录


02

华 东 院 时 代


18年前的一天,晚上8:30,一个23岁的年轻人来到了陌生的上海,当他睡了一觉从出租车上下来的时候,面前是高耸入云的上海最高楼——金茂大厦,那种被震撼的感觉不亚于80年代站在帝国大厦下面的中国穷学生。在绕着高楼走了半小时、被保安蔑视一通后一气之下去了53层君悦酒店,继续被前台蔑视之后咬咬牙住了下来。这个年轻人便是我,那是我第一次住五星级的酒店,一晚上房费2000多元,住了两晚上。虽然君悦的一切都给我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但是我从这里开始了解上海,上海最高大上的一面给了我巨大的压力。两天后我搬进了华东院在金桥的宿舍,六人一间,从理想回到现实,开始了我的上海生活。


我在华东院主要分为两段,2001年到2007年在创作所,2007-2012年在生产所。


投了七年标

创作所主要的工作就是投标,重庆大学的主楼是我开始工作后第一个正式的招投标项目,当时重大和重建工已经合并成为重庆大学,参加招投标的除了国内几家大院之外还有重大自己的设计院的领军人物,于是这个标根本就没人想做,顺理成章落在了刚从重大毕业的我头上。不成想,经过三个月的两轮投标,我们中标了。刚毕业就中标重大主教学楼使我一下就成为单位的焦点,只是方案中标后后续设计就交给了生产所,立面被改得面目全非只保留了当时的体量关系,也由此16年后我为母校做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卒厅改造设计才被我认为是在母校的第一个项目。不过刚毕业就中标还是让我在华东院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有机会作为主创去负责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到2007年离开创作所,我一共做了200多个项目的方案设,这种训练是很难复制的,从这点来讲我是非常幸运的。

▲重庆大学主教学楼中标方案

▲重庆大学主教学楼建成照片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卒厅


应该说我的职业生涯起点比较高,我对中标也没那么苛求,更愿意在每一个项目里面去实现自己对设计的思考。2004年我负责的上海外滩15号甲方案获得上海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一等奖,2005年获得上海市青年建筑师奖,2006年获得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同时作为主创建筑师原创中标上海世博中心和国家商务部大楼扩建工程,那时我刚刚工作五年,只有28岁。

▲28岁时获得2006年中国建筑师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世博中心中标方案

▲世博中心实景照片

▲国家商务部大楼扩建工程


世博中心的中标是我设计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我非常享受那种做方案的乐趣,当时我做的都是院里重要的大项目。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对继续做这类项目产生了厌倦,于是扩初设计完成后就退出了设计组。


2007年行业内不再单以方案论英雄,开始涌现一大批完成度非常高的的项目,对建筑师的评价也开始从效果图转向建成照片我认为自己不能再继续只做方案,于是下定决心去了设计三所,尽管任何职位都没有。希望自己能够弥补施工图这个最大的短板,成为一名真正的建筑师,哪管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埋头学习的五年

离开创作所到一个中年建筑师特别多的生产所对于28岁的我来说是一种考验,三所是华东院的王牌部队,机场组就隶属于三所。在这里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不是从这个传统体系成长起来的,负责一个项目要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在我2007年底拿到一注章以前,一直是退休的原所总余舜华做我的项目的设总,我与余总办公桌对着,有不懂的就请教她,那一年我逐渐从一个只会做方案的建筑师开始慢慢摸到了如何成为项目负责人的门。2009年成为院总师助理后,我又开始负责大项目了,不过这时的我已经游刃有余了。


在生产所有很多机会接触大型项目的施工图,我有空就把优秀的施工图尤其是汪孝安徐维平两位老总的立面详图拿来研究,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2011年,在华东院的施工图评选当中,我作为设计总负责人的武汉光谷希尔顿酒店和东郊宾馆北楼获得了一等奖的第一名和第三名,终于我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不想再做那些意义大于内容的“大”项目,我开始专注于大院不太擅长的酒店和商业设计用了三年的时间做了20来个酒店,其中有很多都备受关注,包括至今未能开工的三亚四季悬崖酒店;在成都大魔方商业部分的投标中我依靠5张参考图片和对商业逻辑的阐述以高于第二名一倍的设计费中标,这些项目我都作为项目负责人从头到尾负责,酒店复杂的功能和机电以及繁复的沟通协调对我的磨练非常大,我不再只关注建筑设计,而是意识到室内、景观、灯光、幕墙都是设计的一部分,做总设计师而不是总建筑师的想法开始浮现。

▲武汉光谷希尔顿酒店实景图

▲上海东郊宾馆北楼实景图

▲成都大魔方商业效果图


就在大家都认为我将在这条路上一走到底的时候,2012年2月1日,我离开华东院创立都设,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事实上我已经为此纠结了两年,毕竟离开一个工作了将近11年的的地方、放弃伸手可及的光明前途去探索一条未知的道路风险巨大,但我觉得要是不去尝试一下将来一定会后悔。特别是2010~2011年,我发现自己进步已经非常慢了,每天的工作大同小异,我想要改变一些东西但无能为力,我太太告诉我“没有一个组织会去适应个人”,我想要的那种设计体系是没有可能在国企实现的,于是下定决心自己去探索。11年的华东院工作经历让我从一个小白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建筑师,也在我身上刻上了很深的华东院烙印,至今我依然认为它是国内最好的国有设计院没有之一,也特别感谢华东院带给我的一切。


03

创 业 时 代


创业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真正面临的考验不是能不能把公司开下去,而是我是否能够有更好的作品,否则我创业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所以我坚定地否定了做住宅的道路,在项目上我更加愿意选择能够从建筑到室内到景观和幕墙全过程控制的项目,哪怕设计费没有房产类项目高。


2012-2015 项目上的投入

虽然很苦,甚至肠梗阻住院也召集合伙人到病房开会讨论方案,但是和其他的创业者比起来,我还是幸运的,鲅鱼圈保利大剧院和图书馆的建成让都设开始被国内外同行关注,扬州虹桥坊、江阴嘉荷酒店和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的建成是我一直倡导的建筑、室内、景观设计一体化的代言,从这三个项目开始,旧建筑改造也成为都设的一个强项。

▲鲅鱼圈保利大剧院、图书馆实景图

▲扬州虹桥坊(改造)实景图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压力很大,但是内心非常自由。这些项目虽然体量不是很大,但是业主对我的信任度很高,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支持,所以创业后所完成的项目的质量都高于我之前的。一个业主在我创业之初专门到我公司来告诫我:你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是否能够在没有平台的支撑下更上一层楼。我始终拿这句话来鞭策自己,因为在房地产的浪潮当中,赚钱并不是一件难事,要超越过去的自己却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在设计市场越来越不规范的情况下。我相信付出120分的努力至少能有80分的回报,有些项目设计费已经收完了,但是我们依然投入大量人力去深化。创业初期光谷希尔顿酒店和东郊宾馆北楼都刚刚开工,虽然不是合同主体,但是出于对项目负责,后期的配合工作我和团队依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我觉得项目的最后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江阴嘉荷酒店(改造)实景图

▲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改造)实景图


2016-2017 对设计体系的探索

最开始,都设依靠的是都设合伙人的个人能力,这在创业之初没有问题,但有了这些广为人知的项目之后,都设的项目开始多起来,但人力资源却未必能够跟上,要想再上一个台阶甚至想要保持当时的水准都很困难。前面提到我是一个方法论者,所以我开始通过寻求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设计体系的建立


国外的设计公司无论大小,承接大小项目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准,这背后是一个成熟的社会采购体系的支撑。一个项目的设计会涉及到建筑、结构、机电、幕墙、灯光、智能化等各个专业,而传统的设计院模式都是内部消化,国外的基本上是社会采购。如同单位的食堂无论如何也做不过外面的好餐厅一样,平行的工作模式和垂直的工作模式的效率是完全不同的,建筑师所得到的支撑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试着将国外的这种工作模式引入到都设,在与社会采购的合作伙伴合作中渐渐地建立了适合自己的幕墙、灯光、结构顾问的供应链。相较于传统设计总包内部消化的现状,设计总协调的模式更有效。

▲都设设计设计总协调工作流程图


供应链的管理是大型项目的核心,尤其是酒店等复杂的项目,正是因为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设计供应链和基于其上的设计体系,无论多么复杂的项目我们这个小公司都能游刃有余,典型的例子就是26万平方米的既有在建项目改造的上海绿地三甲港酒店群,这个项目包含了三个酒店1800个客房、3万平方米的会议中心、4万平方米的水上娱乐中心和温泉中心以及酒店别墅,在极短的时间里需要协调几十家设计公司一起完成这个项目,这是对设计体系和供应链管理的最大的挑战。

▲烂尾楼改造而成的上海绿地三甲港酒店群


那两年我开始探索在华东院时期就一直在思考但苦于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中外一流建筑设计公司之间的差距并不在于建筑师个体而在于设计体系的差距。手工业者的思维和工业信息化时代是冲突的,不能把企业的建筑设计出品的基本质量建立在建筑师个人素质的基础上,KPF、SOM等之所以能够全球化还能保证质量,一个完善的体系是核心,而中国的设计企业总是规模和质量难以兼顾。2016年2017年我连续去了五六次美国,调研考察了大大小小几家设计公司,除了20年左右经验的建筑师数量这个差距没法弥补外,其他很多地方都可以学习提升,比如对于造价的敏感度,在方案阶段就基本锁定造价,这对于完成度的提升非常重要;比如建立有效使用的资源库,将基准水平保持在80分以上;另外建立资源库的并不是国内常见的使用二线人员而是公司最核心的合伙人……我尝试着在项目设计中实践这些思考,感觉非常有成效,另外相比国外建筑师,中国建筑师在项目当中更了解施工的实际情况,所以一旦在设计体系上拉平,中国建筑师在大部分公共建筑的设计当中完成度会做得更好

幕墙创新很多的北京恒泰中心

▲设计体系的体现—武汉西北湖A


基于设计体系,都设高完成度地完成了北京恒泰中心、武汉西北湖A地块这样的大型综合体项目,在西北湖一号以及姑苏雅集这样的住宅项目中的应用也证明了这一套体系适用于不同的项目。

▲姑苏雅集

▲武汉西北湖一号


2018至今  使命与道路

2017年的市场癫狂让都设成为被挖角的重灾区,面对靠住宅大赚特赚的同行,以公建为主的我们毫无还手之力,团队就被猎走了挺多人,直接导致我2018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灾后重建”,一方面要在市场上“人荒”的大前提下扩张,另一方面还要保证项目的完成质量。还好团队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还是被很多有才华的建筑师所认同,所以在短短半年时间,公司的员工数比“灾前”翻了一倍,五年多经验且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员工增加了30%。在承接项目的质量上也有了质的飞跃。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KPF那样的事务所,能够在大型商业项目上与那些大牛们正面硬刚,这条路在中国没有人去走,但我觉得难走的路总要有人去尝试两年中欧EMBA的学习更坚定了我的这个想法:上坡路总是难走的,好走的都是下坡路


转眼工作20年了,创业也已第八个年头,这几年面对行业里的种种乱象,我觉得应该有一些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这一批建筑师可谓是赶上了好时候:项目机会多,购房便宜不用太操心。因为知识结构的原因,我认为我就是追赶者。在大型项目上这种差距是巨大的,我必须用一个个高质量的和他们相类似的大型项目的建成来证明自己,也让业主通过这些作品认可自己,这样我才有机会和大牛外企在同一平台上去pk。拉近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是我给自己的使命。

南京高力新庄广场(在建)

▲南京高力新庄广场样板

▲佛山万科天空之城(在建)

▲重庆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在建)

▲武汉西北湖B地块(在建)


我制订了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完善设计体系,把正在进行的几个地标项目的完成水平提高到世界一流水平,同时吸引海外的高水平建筑师给他们和海外一样的项目平台,让都设成为一流的成熟事务所,也让更多有才华的建筑师能够参与到大型项目中而不是放弃这个阵地。这是我完成使命的道路。



做点有意义的事

2018年我和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建筑学院一起组织了幕墙夏令营,我本来是希望能让学生了解设计体系,然而效果似乎并不是那么好,现在的建筑学教育往往忽略了建筑的建构,过多地强调了学科层面。但我从那个时候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通过一个课程让设计体系的重要性被更多的建筑师了解,于是2019年10月第一届幕墙培训课上线了。


当招生信息发布时,几乎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于4天2万的学费和不接受甲方建筑师报名这两点上。有人说我穷疯了,有人说我抢钱,有人期待着看笑话。我认为知识是有价的,在中欧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只有付出高学费才会认真地去学习。市场反馈出乎意料的火爆,第二期也瞬间报满,这让我对设计体系的推广更有信心。

▲首届幕墙培训课


今年应朋友之邀开始设计家具,我觉得未来我会把一部分精力放到与生活相关的设计之中去,也许到了这个年龄,做点好玩的事有利于在设计的道路上坚持下去。

即将在2019广州设计周发布的家具

04

 结 语 


从开始接触建筑学到现在已经快25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挑战自我,常常把自己比喻为挑战风车的那个傻子。我也知道我想要做的事面临着重重难关,但我不想放弃,有一首歌我特别喜欢——《一个人跳舞》。不管结果怎样,我都不会后悔。



·  凌克戈  ·

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董事、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客座教授  上海建筑学会创作委员会委员。荣获2005上海市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新秀奖、2005(上海)第四届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一等奖、2006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入选2009年《中国大饭店》中国十大原创酒店设计师、2009上海10位最具大师潜质建筑师。200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

 

个人代表作品

扬州虹桥坊

姑苏雅集(获2019上海市建筑学会创作奖优秀奖)

鲅鱼圈保利大剧院及图书馆(获2018中国建筑学会幕墙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

武汉西北湖双玺

北京恒泰广场

重庆大学主楼(获2007詹天佑奖)

三亚棕榈泉度假区四季悬崖酒店

厦门海悦山庄

厦门东坪山高尔夫酒店

上海东郊宾馆北楼扩建

成都协信希尔顿酒店

绿地长岛艾美酒店

上海世博中心(获2009上海市建筑学会创作奖优秀奖)

绿地三甲港酒店集群

武汉光谷希尔顿酒店

申通集团办公楼(获2009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江阴嘉荷酒店、鲅鱼圈金泰文化广场(获2015上海市建筑学会创作奖优秀奖)



想现场聆听凌克戈演讲?欢迎12月5日来长沙

详情请点击下图



【AT人物】精彩回顾

◆第01期:张兵:越“折腾”,越精彩

◆第02期:荣朝晖:北上广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第03期:薄宏涛:和首钢园一起走过的五年

/    《建筑技艺》学堂     /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3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6,894675596@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76。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火车站建筑、机场建筑、超高层建筑、产业园”等,欢迎订阅)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欢迎关注建筑幕墙微信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T建筑技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