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建筑】守护自然——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设计研究(by 庄惟敏院士团队)

37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4-09-07

【AT导读】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设计以尊重和融入自然环境为主导,同时以游客为本,解决好交通问题,运用建筑工业化思维设计建造,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以设计单位主导的EPC项目实践,全方位提升游客进入景区前的旅游体验。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


▲自景区看向游客中心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推荐人:李兴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工作室主持人。

每一次“AT建筑”品鉴,都是一次置身建筑现场的最真实体验,这对于了解建筑的全部信息非常重要。同样,此次推荐的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正是这样一个需要专业建筑师和游客在现场才能够感知的建筑作品。


从进入沟口的立体式、双广场交通枢纽的巧妙解决方案,到精确计算、有序组织的车流、人流集散;从结合上下层广场、流线的化整为零空间布局,到微微显露于崇山之间的曲线建筑形态;从抽象于藏式文化的地形式建筑,到广场小料石铺装、景观水系、巨大经幡与动态照明;从建筑设计团队牵头EPC下的全过程数字化,到木构罩棚、开花柱、螺旋上升的展厅、石板瓦的智慧化设计、建造,乃至运营管理。所有这些技与艺的开创性整合成为建筑师应对现实需求的智慧解答,是一种面对特殊问题的建筑学思考,更是一种面对自然的建筑学立场与责任。


自然保护区人工环境建设融入策略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设计研究

文/ 庄惟敏、霍春龙

▲项目全景视频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1

设计背景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的最大烈度为Ⅸ度(9度),原游客中心遭严重破坏,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游客服务设施拆除重建势在必行。

随着近年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景区游客数量急剧增加,特别是旅游旺季,九寨沟沟口出现了三个突出的问题:1)左转入沟的接驳大巴与城市车辆在301省道上形成了剧烈拥堵;2)游客检票和搭乘接驳大巴等待时间过长;3)原游人中心服务功能(厕所、餐饮、休息等)严重不足。基于以上问题,结合对震前沟口旅游大数据的评估结果展开设计。


一直以来,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保护是饱受争议的两个对立问题。我们深知,在自然美景面前,人工环境的建设一定是处于从属位置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何既自然又适用、既现代又传统,成为设计的重要议题


▲地震前景区检票区域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地震后场地内游客中心建筑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地震前高峰期景区入口检票区域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当地传统民居 ©霍春龙


02

融入自然


2.1 设计理念


师法自然,融入九寨天堂的山水胜景;取意人文,体现川藏特色的文化底蕴。九寨沟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之称,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沟口是自然保护区的起点,游客中心的人工环境建设要融入周边自然环境,让游客尚未进入景区,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到九寨的风情。

2.2 地景式建筑

建设场地现状西侧的山体比东侧的翡翠河畔高约6m,集散中心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设计了平台层与西侧场地标高持平,作为游客的主要出发层;平台下层比翡翠河水位略高,作为游客的主要到达层;在游客高峰时段,平台层和平台下同时作为出发层,游客可快速进沟游览。在出发层可以饱览沟口的三山两河,成为进入景区的前奏。集散中心充分利用原场地高差,既避免了地下水位过高给施工带来的诸多困难,又造就了平台形象的亲近感。

▲地景建筑的生成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体布局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3 建筑形态自然

沟口区域的山水皆自然天成,沟口游客中心建筑也应该是自然的形态——以曲面为主的建筑造型。


(1)与自然呼应的主入口——大跨度互承式胶合木结构


集散中心有两个主要入口,一个面向城市,一个步入景区,分别设计了两座造型流畅的木结构罩棚。主入口的罩棚承载了九寨沟本身的文化传承和积淀。九寨沟慧眼状的Logo已经享誉世界,作为一种自然和人文交融的符号,具有很强的标识性和认同性。以建筑语言对Logo进行空间诠释,通过树状柱悬挑的结构造型和连续的地势引导,在空间上呼应山体形态,在功能上最大限度地把空间留给游客。


▲九寨沟景区 Logo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入口罩棚梁柱布置图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游客中心一层平面图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罩棚采用三棵木构开花柱托起跨度38m的互承式胶合梁罩棚,开花柱提示了即将进入森林茂盛的自然保护区,之后沿内侧坡道(坡度7%)缓步走上平台层,环顾四周,三山叠翠,自然景致与木构罩棚形成共鸣。拱形起伏如山形的屋面采用九寨沟当地的石板瓦,结合罩棚前象征九寨的水、形似藏文元音符号的雕塑,形成了最具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入口。

▲大罩棚木结构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检票罩棚采用中间无柱的跨度达41m的胶合梁结构,由集散中心平台上缓缓涌起,以自然、舒展的框景将连绵起伏的群山揽入画境,提示由此进入保护区。

▲检票罩棚梁柱布置图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入口罩棚是国内首次采用互承式胶合梁体系的大跨度复杂曲面木结构,结构即是美学,亲切环保。跨度35~40m,以费马螺旋线(自然界很多花序的几何线性,如向日葵)为格构形式,木梁间采用互承式结构体系,彼此互为主梁,解决了木构件长度受运输限制的问题,也保证了梁高一致。建筑模型经结构软件计算通过后,采用机器人进行柔性智能加工。

项目实现与BIM无缝对接(模型直接转化成机器人执行程序):参数化设计的方式可以直接将数据用于智能生产,智能制造程序编写人员利用参数化软件编写生成加工数据的通用程序,机械臂调取数据进行加工。

▲机器人柔性加工可视化数据仿真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互承式胶合木结构作为一种新颖的结构体系在本项目中的顺利应用,并能如期、按照既定造价保质完成,完全得益于工业化的设计思路和互联网软件的加持,这些技术的应用推广将对EPC项目的创新进步带来巨大贡献。

(2)体现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建筑形态

入口罩棚东侧为展示中心及智慧中心,盘旋的造型如同大地震后植物即将舒展的幼苗,和自然环境高度融合,又象征藏地“法螺”,将九寨沟自然美景传达世界。

▲剖面图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展示中心采用了3%坡度上升的连续展陈模式,自集散中心螺旋向内盘旋上升,主体结构采用细钢柱密排,首层以透光率高且没有镀膜的超白玻璃作为围护体系,游客在沿坡道观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清澈的翡翠河奔流汇入白水河,将自然景色引入展陈之中,是对自然的内在尊重。

▲展示中心室内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展示中心顶层阅读空间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空间自然

作为风景名胜区的游客集散中心,最重要的功能是为瞬时大量游客提供舒适的集散广场。本设计主要的游客出发广场超1万m2,经过反复比对,最终采用了花岗岩小料石以星轨图案进行铺装,小料石采用三种规格、两种颜色,基本尺寸10cm×10cm。小尺度石材的曲线组合,进一步回应了自然保护区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也成为了游客印象最深刻的集散场地。

入口的集散广场上原来就生长着杨树,虽然算不上名贵树种,但是作为沟口的记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是千方百计地保留了下来。当小料石广场铺装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惊讶地发现正好保留下9棵大杨树,可谓与九寨沟的名称相得益彰。

▲集散广场铺装和杨树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平台下的集散空间约4000m2,净高只有4.5m。如何让这个空间既自然又不压抑,设计从这两个疑问出发,拉大原本单调的立柱跨距,以拱形钢梁解决跨度增大后的受力问题,形成六个方向的连续拱。当六个方向的拱汇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开花柱——一种力学和美学相结合的、富于自然特色的结构形式,这种钢结构柱不需要额外装饰,结构即是建筑,受力即是装修,既表达了力学之美,又节省了装修投资。

▲平台铺装夜景效果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外平台上看向展示中心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钢梁与楼板采用组合结构的计算方法,即钢梁完全受拉,混凝土楼板完全受压,两种建筑材料各自发挥特长,以0.7m的梁高解决18m的跨度,保证了梁下净高。36棵开花柱托举起平台下的集散空间,象征着一年四季九寨沟的美景,又一次用建筑语言向自然致敬。开花柱丰富的柱头形态为集散平台下空间平添了富于韵律的美感,在实际运营当中,即使数千游客在此接驳也不感觉压抑、低矮,反而成为了沟口最具特色的半室内空间。

▲平台下的集散空间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自然的建筑材料

智慧中心、展示中心、两个罩棚的屋面面层均选用了一种自然的建筑材料——石板瓦。首先,石板和周边山体在自然层面有高度共鸣,是九寨沟内原始藏寨屋面榻片的另一种自然表现形式;再者石板瓦的鱼鳞状排列方式和自然的曲线贴合度高,更加呼应了自然保护区的主题。石板瓦采用300mm×300mm和400mm×400mm两种规格,其中一个角自然倒圆,并注重色差搭配,最终形成了略带色差的鱼鳞状屋面效果。

▲大罩棚屋面的石板瓦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夯土墙是藏寨重要的建筑元素,在复建的水上餐厅,聘请当地的工匠采用当地粘土,掺以青稞秸、小石块和牦牛毛,以莲香木枝条为木筋,夯出了最具九寨特色的体现传统工艺的墙体。藏寨的围墙大多采用毛石墙,以大块自然石材、不露浆的砌筑方法组成随机的墙体花纹为特点。在游客中心和林卡区域,也大量采用了这种传统的方法砌筑石材作为建筑面层。

▲游客中心外的毛石墙©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上餐厅夯土墙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九寨沟历史上木材资源丰富,每到秋季藏民收集圆木堆成“木垒”状的传统藏寨。在高架桥的引道旁,为了地质安全设计了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板墙,在桩板墙的表面以震后滚落的木材按照传统的木垒做法进行装饰,辅以胡豆和青稞晒架,将原本冰冷的混凝土桩板墙装扮出了非常有地域特色的九寨藏式风情。

▲游客中心的木垒墙 ©高歌今

03

立体式交通


3.1 城市立体交通


基于前期交通策划,在沟口301省道上设置立交桥,早晨接驳的大巴车在桥上左转进沟,避免与桥下直行车辆在空间上交叉,使过境车辆通过直线隧道更加便捷,因此立交桥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层面的拥堵问题。立交桥的位置经过了反复比选,首先是满足省道和进沟道路的交接半径,其次是满足大巴车爬坡和转弯需求,兼顾从大罩棚向沟外回看时立交桥在视线之外

▲建设前区域交通情况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设后区域交通情况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时,在省道靠近沟口一侧拓宽设置3分钟落客区,方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无障碍游客到达,通过与交管部门合作保障即停即走。

▲立交桥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2 建筑立体交通

在检票罩棚下设置双层环形接驳车道,通过对震前大数据的分析计算接驳等待区的面积。在黄金周最大游客时段,上下两层可同时停靠9辆大巴车和4辆中巴车,大大缩短了游客检票后的等待时间。

游客自两个方向到达沟口集散广场,在超过2万人流量时,采用上、下两层同时接驳进沟模式,平常时段根据管理需求可只开放单层,雨雪天气、无障碍游客和老人婴幼儿以下进下出为主。上层平台可通过大罩棚两侧的台阶、坡道到达,也可以通过林卡内蜿蜒的坡道到达,实现了多种途径的游客分流。上层平台可欣赏到沟口的自然美景,下层的开花柱宛如步入森林之中,使游客提前与九寨沟自然景观互动。

▲游客中心双层接驳区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3游客接驳区车位需求计算

黄金周期间,游客高峰出现在开门后第一个小时内,考虑高峰小时系数为1.15,接驳功能以大巴车为主,中巴为辅。由于从沟口至长海或原始森林景点需1h车程,第一批客流离开接驳区后,开门后第二小时仍需111~152辆大巴接驳后续客流。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应对集中到达的客流,景区共需大巴车395~540辆,中巴车54~74辆(数据来源: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基于接驳车辆需求测算,结合车辆上客行为特征等因素,预测接驳区上客车位数量与蓄客区面积,计算结果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功能设置依据。

(1)上客车位

大巴车完全上客平均需要2min,中巴车平均需要1.5min;一个大巴车位的接驳供给能力为30辆/h,一个中巴车位的供给能力为40辆/h;为应对设计客流,接驳中心需要9个大巴上落客位和4个中巴上落客位。

(2)蓄客区面积

可认为排队中的单个乘客所占用空间为r=0.6m的圆,即乘客排队占用面积1.13m2/人;为应对设计客流,接驳区需要蓄客区576m2;为应对高峰客流,需要蓄客区729m2

3.4 地下空间利用论证

在城市中,地下空间的利用是节约土地、缓解停车紧张的有效措施。但是九寨沟沟口地理条件和承载功能特殊,本次游客中心重建并不适宜利用地下空间1)沟口区域白水河、翡翠河两河交汇,常年地下水位非常高,地下室的开挖会给降水、支护带来极大的技术挑战和资金投入;2)沟口区域狭窄,首要满足游客快速、顺畅地进沟旅游的需求,如果大量机动车进入沟口停车场必然形成严重的人车交叉,既影响了游客的进沟体验,又形成了地下车库的剧烈拥堵;3)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必然涉及大量土方开挖,是否会对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沟口区域带来严重影响有待长时间论证;4)沟口虽然不是自然保护区,但是在自然保护区的起始位置开挖大量土方,这与自然保护的初衷相违背;5)在沟口一定距离外设置集中停车场,为恢复和提高当地就业创造了基础条件,促进了九寨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

综合以上因素,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不建设地下车库,外部车辆均在漳扎镇内三处大型停车场内停泊。

04

EPC实践

EPC(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功能全面负责。


设计单位牵头EPC需要全盘解决协同问题。在建设方案初始阶段就与业主充分沟通,对建设需求与目标详细地分析/研判;依靠人员素质高、专业性强、团队梯度健全的优势,解决复杂项目的拆分、整合、协同问题,并对采购、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一定的专业预判,对整体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从而获得业主信赖。

4.1 设计策略

“造价”和“工期”控制是EPC项目成败与否的两大关键点,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维和管理模式,设计院往往对其不够关注。设计师通常更关注“好看”与“好用”,对于设计文件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关注度较低。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决定了EPC项目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可控,也能够使设计单位的项目管理工作难度大幅下降。

本文总结了九项适应设计单位牵头EPC模式的设计文件产生策略:1)注重策划在前期方案阶段的作用;2)在方案阶段即以建筑工业化的思想指导设计;3)尽量采用标准化的钢结构体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木结构体系,以利于数智建造;4)建立数字模型支撑智能建造;5)以造价为导向全面采用BIM技术;6)结合AR技术,组织有丰富工地经验的设计师进行管线综合;7)建筑内外装修均采用装配式、标准化部品部件;8)建立基于高速泛在的互联网、物联网协同平台;9)建立EPC数据库。

4.2 特色钢结构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的游客集散中心最大的特点是采用钢结构作为主受力体系,流畅的建筑造型由不同曲度的钢梁组成,采用36根开花钢柱撑起集散平台,实现了力学和美学的高度统一。开花柱若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的方法,支模、浇筑振捣难度很大,而且拆模后外观差异较大,而采用钢结构能解决上述难题,并且很好地控制了造价、加工安装周期和成品质量。

(1)异形钢结构通过数字模型下料并组装

设计阶段通过Rhino与Tekla Structures两种软件协作创建钢结构模型,既保证了建筑专业向结构专业的数字衔接,又能够向Revit模型完整过渡,便于与整体模型的BIM平台对接。钢结构模型以数字化方式传递给钢材套料软件,充分利用材料,减少废料,节约成本。

▲自动化套料软件界面 ©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
▲数控火焰切割下料 ©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
▲等离子数控切割下料 ©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

套料软件生成的数控程序通过网络远程传输至工厂车间后启用下料程序,数控火焰和等离子切割机全过程、自动、数字化实施,节省人力且精度很高。工厂在制作过程中专门针对本项目设计了开花柱弧形焊接的小车埋弧焊轨道,一次成型,构件的外观精度高、焊缝质量好。

▲小车埋弧焊 ©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

▲产品条码扫描 ©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


(2)智能物联网

钢结构制作使用全周期联网查询系统,以条码为媒介接驳物联网,无缝跟踪和接受物联网信息,不同阶段的条形码录入后,会自动同步至BIM平台。

▲产品云端 APP 系统 ©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

▲BIM 系统构件信息跟踪流程 ©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

(3)数字化管理系统

本工程使用钢结构BIM系统的8个模块:工程计量、综合信息、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生产管理、图纸文档管理、系统设置,极大促进了现场智能化安装及数字化商务管理。

传统的装配式钢结构大多横平竖直,而该项目中大量的空间曲面钢结构通过建筑工业化设计、加工、安装技术与互联网的紧密配合,使主体结构达到了造价可控、工期可控、质量可控、效果还原的既定目标,为更多特色钢结构EPC项目提供了借鉴。

4.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充分发挥了两种建筑材料的力学特性——钢材受拉性能好、混凝土受压性能好,两者是建筑工业化在设计层面的最佳组合。

我国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聂建国教授经过二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实践,总结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相比单纯混凝土结构或单纯钢结构的巨大优势:更安全、更舒适、更经济、更环保、更耐久、更美观。本项目中多个子项采用了这种合理高效的结构形式

白河桥跨越白水河,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单跨24m。新建组合结构跨中梁高仅0.4m,高跨比1/45,相比于原钢结构桥1.2m的梁高减少了67%。同时,对桥形进行调整,通过跨中起拱的桥形方案,使实际泄洪净空增加到1.4m,在桥面不抬高的情况下,彻底解决了雨季洪水泛滥梁高阻水的问题。

▲24m 跨组合结构桥建成实景图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4m 跨钢结构桥梁高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项目的钢结构构件全部由工厂预制生产,现场装配式组装施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造价、工期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得这一结构形式成为EPC项目的首选。

4.4 以造价为导向建立全专业BIM模型

BIM模型在EPC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除能够以数字化方式指导施工之外,很多设计单位往往忽视了其快速算量功能

设计单位牵头的EPC项目在施工图阶段采用正向BIM技术进行设计,能够很大程度提高设计文件的精准度。在开展正向BIM之前,项目负责人要针对项目的特殊性制定BIM数据交互标准,充分考虑算量软件对BIM模型中“Information”的要求,这样,BIM技术既能发挥施工指导作用,也能快速生成工程量清单,边设计、边算量、边优化,充分发挥其控制造价的功能。

▲结构专业计算模型 ©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专业 Rhino模型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2019年初开展施工图设计,当时力求采用BIM算量软件控制造价,但受BIM整体水平和国内软件企业开发产品的制约,在屡次尝试后均未取得理想结果。目前国产BIM算量软件正越来越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造价工程师的工作量将大幅下降,工作内容也将由计算转为软件监督。

4.5 管线综合

BIM模型在解决管线综合方面直观、高效,对EPC项目的推进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在施工图阶段应用BIM技术对室内外管网进行详细排布,解决了主要的管线布置问题。

该管网综合成果在实施过程中经历了几次拆改才达到满足使用、满足规范、满足净高的要求,但产生了返工的费用,也拖延了子项的工期。通过不断磨合,累计经验,高效成熟的BIM管线综合将减少甚至避免后期的返工、拆改、绕行,能够显著促进EPC项目的建设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4.6 AR技术应用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相融合的技术。在建设工程中,AR技术应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非常值得推荐。

本项目通过AR技术将游客中心隐蔽工程BIM模型与实体建筑在真实三维空间中的精准位置进行可视化融合显示,从而使得设计、施工、建造、验收、维护等环节的工作人员能够以直观、可视化的方式查看现实场景中的相关建筑、设备、管线等的资料和信息,实现机电设备、管线等的安装巡检可视化,并为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高质量管理提供智慧支撑。本项目中使用的光标签定位基站是一种新型硬件设备,只需要供电线路或者移动电源即可工作,易于部署,并适用于室内外各种场所。

▲虚拟管线与真实场景叠加 ©北京外号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基站在工作时向外发出编码光信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眼镜等)远距离接收编码光信号,并对其进行解析,从而实现两个重要功能:1)与定位基站进行远距离信息交互;2)确定智能设备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信息(6 DoF)。上述两个功能是实现真实三维空间内的沉浸式BIM+AR应用的基础。

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环节的工作人员使用智能设备在游客中心现场扫描场所中部署的光通信基站后,能够通过AR方式查看在精准位置以1:1比例与现实场景融合显示的BIM模型,并能够对其进行各种操作与交互,查看与其相关的各种详细信息。

4.7 装配式室内装修

EPC项目在主体建筑施工阶段的工期和造价控制难度系数不是很高,但到了室内精装修阶段,也就是整个项目的后期,大多数项目的推进均不理想。因此,设计单位牵头的EPC项目要想在冲刺阶段继续控制好造价、工期和质量,应当首选装配式装修方式:将工厂生产的内装部品,在现场采用干式工法进行组合安装

装配式建筑高效节能,是建筑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路径。龙湖地产最近采用的装配式精装修系统若能被更多的EPC项目采用,则打通了装配式建筑的最后一关,建筑全过程的装配式将极大促进我国EPC项目的管理水平。


▲室内装配式装修示意 ©北京龙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05

运营评估


5.1 风貌评估

地景式的集散中心和曲面的建筑造型恰当、谦逊地融入沟口的山水环境中,游客进入集散中心感受自然、和谐。入口的木构罩棚和二层平台上的检票木构罩棚,让游客知道了九寨沟的九个寨子以木构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地域特色。集散中心下层平台的开花柱,使得4.5m净高的空间丰富而充满步入森林的仪式感。毛石、夯土和木垒的质感强调了自然保护区的地域特色。游客在沟口拍照留念,以建筑为近景,以群山为远景,为九寨之旅开始精彩一天。

5.2 交通评估

对2020、2021年“十一”黄金周和2021年“五一”假期游客的通行状态进行评估显示,建设之初策划的立体式交通模式有效解决了城市道路拥堵问题,黄金周期间沟口过境车辆通行顺畅,大大降低了由于交通拥堵导致局部地区碳排放较高的情况;双层接驳进入景区模式在单日最大4.1万游客量的情况下,游客通行顺畅,接驳有序,未出现排长队、长时间等待状况,达到交通设计预期。

5.3 使用功能评估

两次黄金周高峰流量显示,分散式卫生间有效缓解了震前上厕所等待问题,母婴室、家庭卫生间、开水间、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受到广泛好评,主动防御监控系统对疫情防控和游客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项服务功能运行正常,游客旅游体验明显提升。

5.4 绿色和智慧建筑评估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和LEED金质认证,建筑耗能达到设计目标。建筑设计施工图阶段完成的BIM模型成为项目建成后运营管理平台的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管理平台直观、精确。

建筑数据传感节点均正常发挥作用,集成到管理平台有效地控制了建筑耗能,视频数据收集全面,无线信号全区域覆盖,出入口分级授权精确,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5.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

该项目的建成带动了整个川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复苏,2021年仅“十一”期间九寨沟就接待游客165213人次,期间连续3天达到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上限4.1万人,通过立体式游客中心进入景区的旅游体验得到极大提升,实现门票收入2243.84万元,作为龙头景区带动全县旅游收入31325.19万元,较震前增幅超50%,带动阿坝州旅游收入较震前增加18.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数据来源:《阿坝州旅游网》《微阿坝》)。

▲钢结构开花柱建成实景图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钢结构开花柱效果图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罩棚建成实景图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罩棚木结构效果图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6

结语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设计团队以流畅的曲线造型呼应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以“守护自然”为出发点,通过巧妙的空间设计解决交通问题,在设计中充分融入当地传统文化和建造风格,呈现了一座融于山水,又富有特色的综合服务型建筑。以建筑工业化的设计、建造思想,充分利用当今发达的数字化手段与互联网技术,发挥装配式、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工业化优势,大胆使用装配式木结构,并结合BIM技术,以“数智建造”方法圆满完成了合同内约定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

▲沟口鸟瞰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

业主: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设计单位(EPC 牵头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人:庄惟敏、霍春龙

技术负责人:盛文革
设计团队:庄惟敏、霍春龙、刘霄、尹国栋、高歌今、丁峰、温奇晟、 孙中轩、孙瑜珠、龚士玉、章雯娟、郝晓旭(建筑);陈宏、刘湘、 江波、许锦燕、王晓鹏(结构);刘玖玲、崔艳辉、石庆红、 王春香(给排水);刘建华、李冰、牛晓元、徐华、徐丹、张红霞、 刘路(暖通);郭红艳、刘力红(弱电);刘加根、杨涤非、赵洋、陈帅元(绿建)
组合结构设计咨询:聂建国院士设计团队
景观设计:朱育帆工作室

夜景照明设计:张昕工作室

室内设计咨询:王祖明设计团队

交通设计咨询:段进宇设计团队

标识设计咨询:秦庆新设计团队

施工总承包单位: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钢结构专项建造单位: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木结构专项建造单位: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监理单位:成都衡泰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过控:中道明华建设项目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地面积:89 960m2

总建筑面积:31 504m2

设计时间:2018—2019

施工时间:2019—2021

建成时间:2021.09.09

文章节选自
《自然保护区人工环境建设融入策略——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设计研究》
作者:庄惟敏、霍春龙;
《基于建筑工业互联网的EPC项目设计建造策略——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EPC实操》
作者:霍春龙;

完整文章参见《建筑技艺》2022年8月刊


作者简介

庄惟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
霍春龙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

排版:王娜

编辑:刘璐

校核:刘璐


本文刊登于《建筑技艺》杂志

2022年8月刊(点击杂志封面了解本期详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END-

37万粉丝点击关注↓  

感谢看到最后,喜欢的话,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点赞、分享】您的支持对我们很重要!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精彩课程回放  /

_


_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T建筑技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